又到一年收麥時抒情散文
小滿已過,馬上就到芒種。農(nóng)諺有云:忙中忙,三兩場。一個豐收的“三夏”大忙時節(jié)就要到來。高陽下,站在渦河的大堤上,望著兩岸金黃的麥浪,澎湃的心里幾多喜悅,也含幾分苦澀。
我的家太康縣,位于河南省的東南部,屬黃淮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河流也隨地勢向東南流去,入穎奔淮濟海。屬溫帶季風(fēng)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四季分明,春季很短。正常年景降雨量低于800毫米。農(nóng)作物有冬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冬小麥種植最為廣泛,是全國著名的產(chǎn)麥大縣。
冬小麥在每年的秋天播種,農(nóng)諺有“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dāng)時”。這是老方子了,現(xiàn)在好像不頂用。這些年我記得都是在10月20號以前播種。往后推遲了一兩個節(jié)氣。
“麥?zhǔn)瞻耸龍鲇辍。就是農(nóng)歷八月該小麥播種的時候下一場透雨,利于小麥播種,到了10月,小麥出苗后下一場透雨壓一下麥根,小麥就可順利過冬,再到次年三月來一場透雨,小麥基本就可以豐收。
“谷雨麥炸肚,立夏麥穗齊”。到了5月初,麥子由深綠到淺綠,由淺綠到淡黃,由淡黃到金黃,漸漸地麥穗里有了內(nèi)容,麥穗慢慢地變沉,籽粒開始飽滿,隨手掐一顆麥穗用力一搓,把麥糠吹跑,就剩下嫩嫩的肥大的麥粒,放到嘴里一嚼,真好吃!俺缘叫沦I,能活一百”,多好的心愿哪。要是多掐點,把麥穗捆成一把,在火上一烤,搓下來更好吃。
“麥稍黃,女瞧娘”。到了這個時節(jié),我們這里出嫁了的姑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有一年,妻攜子省親,兒子吃到了經(jīng)過火烤的尚未成熟的麥子,感覺很好,沒吃過癮,嚷著還要,可已經(jīng)沒有了,他外婆安慰道“晚一天,姥姥多整點,讓你姥爺給你送去”。沒幾天,岳父來,一下帶了40斤,整整一塑料袋,想想這么多麥粒,他們二老要費多少時間、精力、心血取得的呀。我們吃不了,妻子就用水給煮一下,放在陽臺上涼干,在煮稀飯時放點,味道真的不錯。只是岳母離開我們有三年多了。有時夜半,妻醒來哭泣,我一問才知是想她母親了,我們一起聽鐘表的滴答聲,一起要遙望天上的星星,一起懷念她老人家----一個真愛我們的親人。
小時候,每到這個季節(jié),在我是大喜的日子。也許是感覺麥子豐收已成定局,老媽便不再節(jié)省,放手做幾天白面饅頭,讓我解解饞。那時,有人問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天天吃白面饅頭”。說起來是個笑話,回味起來還真讓人心酸。這幾天,勞動強度大,老媽怕老爸吃不消,把平常不舍得吃的雞蛋煮上幾個,我也可以粘光吃些,這是只有過生日才有的待遇,又怎么不讓我笑逐顏開,記憶猶新呢。
那時,還沒用上化肥,全是靠天吃飯,水利設(shè)施基本沒有,產(chǎn)量很低,一般畝產(chǎn)200多斤左右左右。遇到旱天,種一葫蘆收兩瓢是常事。“大河沒水小河干”,分到村民手中,一般只是人均70斤左右,不夠吃,只有多栽紅薯。
八十年代初,集體解散,我家分到20畝責(zé)任田。那時割麥主要是用鐮刀,耕地用牛;手鸩酵茝V,水泵也慢慢得到運用,小麥產(chǎn)量上去了,幼時的愿望也滿足了,可我那時最怕到收麥這個季節(jié),怕得要死,遇見鬼也沒這樣怕過。不為別的,就是太累。
收麥還沒開始,先要做準(zhǔn)備工作。在麥地頭,先用手拔掉半畝麥子,用架車拉些水,把地潑濕,涼一下,套上一頭牛,拉著一個石碾子,把地碾平,再清掃干凈,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一個場地,這就是“造場”。
那時割麥主要是鐮刀,割麥的頭天晚上,老爸自己在昏暗的煤油等下磨好鐮刀,第二天天不亮就出發(fā),老媽做好飯喚醒我,這時,老爸已經(jīng)割掉好長的`麥子。割麥最累腰,干活不到兩個小時,我已經(jīng)直不起腰來。爸媽心疼我,讓我休息一下,趁休息的功夫,老爸又在磨鐮刀,這叫“磨鐮不誤割麥功”。
麥子割掉后,就用架車,兩個輪子的一力車,拉到場上,用插把麥桿均勻的攤在場里,這叫“攤場”。經(jīng)過太陽曬,麥稈已經(jīng)很干燥,人站在場中間,手里繩牽著牛,牛拉著石碾子,繞著場轉(zhuǎn)圈,這叫“碾場”。上面的碾的差不多啦,下面的還沒碾到,還要把下面的翻到上面來,這叫“翻場”。碾好后,要把麥節(jié)另外放到一個地方,把下面的麥粒攏在一起,這叫“起場”。起完場,還要把麥糠清除掉,用木掀一產(chǎn),迎風(fēng)一揚,麥糠與麥粒分離,這叫“揚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全靠人力,人的體力透支達到極限,F(xiàn)在想起來還后怕。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xù)到九十年代年。
弟弟長大后,我們勞力多,又買了拖拉機,脫麥機,收麥不再那樣可怕。
再后來,弟弟們相繼成家,外出打工,家里又剩下老媽老爸兩人,不過,還好,收麥已經(jīng)是全自動收割機,累死人的日子一去不復(fù)返。
早些日子,我聽說有些地方趕農(nóng)民上樓,還聽說要把責(zé)任田全部收回,讓有錢的人承包,讓農(nóng)民給他們打工。要真是這樣,沒有土地的農(nóng)民該怎么活下去呢。一個人一畝地,種麥子可以一年有糧食吃,秋里種點經(jīng)濟作物,賣了有點零花錢。地頭種點菜,一年基本有菜吃,植物秸稈做燃料用。地要是給他們收走了,一年僅僅給他們那可憐的一點租金,夠吃菜的嗎?夠他們買煤的嗎?隱隱中一絲惆悵上心頭。
從我一家人收麥的變化,從我一個人對收麥感情的轉(zhuǎn)變,可以看到我們中國農(nóng)村這些年的滄桑巨變,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到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從靠手工人力,到全面機械化,從種地交公糧,到種地政府發(fā)補貼,才短短30年。
什么時候,到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望著這豐收的麥田,我心里除了高興還是高興呢。我日日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又到一年收麥時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又到收麥的時候了散文04-20
又到下雪時抒情散文11-17
又到金桔飄香時抒情散文02-26
又到米蘭飄香時抒情散文11-17
又到槐花飄香時抒情散文11-15
又到棗花飄香時抒情散文11-16
又到桂花飄香時抒情散文11-16
又到金桔飄香時抒情散文07-13
抒情散文又到冬來花落時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