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游記鑒之人行順境風險大散文
西行取經(jīng)一去十萬八千里,山高路遠坑深,妖魔鬼怪橫行,風險不可謂不大。那么,經(jīng)言過耳、梵音凈心的玄奘,本應勘破紅塵、淡出世事,怎肯以一己之肉身凡胎,赴這萬里風波之險呢?
這就要分析當時的情形。西去取經(jīng)的決定,玄奘是當著國家最高領導人唐太宗及自己轄下數(shù)千僧侶的面作出的,似乎根本就沒有猶豫過。但應當注意到一點,在他作出決定之前的一時半刻里,他精神和事業(yè)上的雙重“偶像”――觀音菩薩剛剛現(xiàn)了真身,縱是他卅年苦修、心靜若水,此時此景也足以讓他熱血沸騰、頭腦發(fā)昏。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一念唐突應承下這宗業(yè)務的同時,唐太宗順坡下驢搞了恩賞,加封他一個御弟虛名,結果他只好拈香為誓,要“捐軀努力,不得真經(jīng),即死也不也回國”,事至此時,便再無可能推脫保身了。
事實上,玄奘也不是對這西行之險一無所知。因為書中交待得明白,在他作出決定時以及出行的前期,他并不知道自己竟是如來佛祖座下的二號弟子金蟬子轉世,日后會有丁甲、揭諦、功曹和伽藍晝夜護持,也不曉得還能收上三個法力出眾的高徒,事實上會有驚無險地走完全程,因此待他回到洪福寺時,頭腦已然清醒,面對轄下僧眾時似漸生悔意,坦言“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甚至開始著手交待后事,“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不然,斷不回頭”。可見,此時的玄奘已痛感自己的決定過于盲目和沖動了。
那么,他為何還是要接受沖動的懲罰,遠赴這萬千險阻呢?
這就得先來看看玄奘此時的處境。雖然對于玄奘的年齡,書中語焉不詳,但從后來信息來看,上路前他當未及而立之年。這個年齡段的人,主觀上有干大事業(yè)的激情,但客觀上還缺乏人情世故的歷練;也就是說,比較容易沖動。玄奘雖是生身便修行,較常人多些道行,但彼時他的人生際遇,恰是劫波歷盡、柳暗花明:玄奘出世即遭難,為遷安和尚從江水中救出,落了個諢名“江流兒”;十八年后才認了生母,又借外公殷開山的力,方才救出生父。此后就是一路順境,恢復貴族身份后,在外公和父親的同事們的舉薦下,被加封天下大闡都僧綱,還專門修座洪福寺供他修行講經(jīng),政治上前途無量;接著,觀音菩薩降駕私訪,送了他錦襕袈裟和九環(huán)錫杖,在長安城夸街時萬人空巷,直將他譽為羅漢臨凡,轉眼間又博了個好民聲。
此時年輕的玄奘大紅大紫,可謂人生正值巔峰。
人生行逢順境、甫登高峰時,比較容易飄飄然,以為人生磨難不過如斯,天下大智成竹于胸,頭腦容易發(fā)熱。高僧玄奘也概莫能外。所以,當觀音菩薩化身攪了水陸大會,亮出“大乘佛教”的金字招牌后,惹得唐太宗對“談天、說地、度鬼”的三藏真經(jīng)艷羨不已,旨令一出,玄奘即應聲而諾――可以想見那時的他,定以為天下大事非吾不能當之。但當他回到自己的地盤時,心緒平復了,方才言出由衷:“大抵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報國耳”!安坏貌弧边@仨字頗耐咀嚼了,算是出自肺腑,也足以證明,他的西行冒險并非自覺自愿,也不是出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勇大義,完全是盛名之下、情勢所迫,其實已避無可避了。
這樣巔峰易癲狂的故事當然少不了現(xiàn)代版。比如原來就有一個在前蘇聯(lián)解體時拿輕工產(chǎn)品換飛機的商人,在成就一系列商業(yè)“神話”之后,就開始租衛(wèi)星,還幻想著替喜瑪拉雅山脈開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把青藏高原改造成江南;但結果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記得他了。由此可見,人生路上雖風險無處不在,但行至順境時,風險尤甚。此時能不能夠保持頭腦清醒,關系到下一程的兇吉否泰,也決定了你還能往前走多遠,或往高處爬幾步。
【西游記鑒之人行順境風險大散文】相關文章:
溫水之蛙鑒散文04-28
前車之鑒作文12-08
齊桓公的用人之鑒02-02
前車之鑒的成語故事02-02
關于前車之鑒成語故事06-14
人生四季鑒綿前行的散文04-30
季羨林散文欣賞之漫談散文06-13
湖大隨想錄之新年散文05-12
春之祭散文12-03
海之魂散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