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冬天的經(jīng)典古詩句
冬天的陽光是和藹可親的,淡淡的,舒舒的,不帶一點暴戾、驕橫,尤如蘭花幽幽飄散著淡雅芳香,將你的身體擁著,軟酥酥的。下面整理了關于寫冬天的經(jīng)典古詩句,希望對您有幫助~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出自唐代張謂的《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村路 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賞析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cè)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描繪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huán)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fā)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fā)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jīng)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fā)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云:“素艷雪凝樹”,這是描繪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fā),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chǎn)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fā)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尋覓的`認識過程。并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zhuǎn)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出自元代關漢卿的《大德歌·冬》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閨里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賞析
這一支小令,多半內(nèi)容反映的是閨中少婦絕望的心情。開頭兩句“雪紛紛,掩重門”,點明季節(jié),說年冬臘月,大雪紛飛。接著直抒胸臆:“不由人不斷魂”。第四句“瘦損江梅韻”,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婦由于懷念遠方丈夫而變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風韻。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棄疾詞句的意境,進一步表現(xiàn)少婦的孤寂與悲痛之情。第六句“香閨里冷落誰瞅問”,是少婦發(fā)出無可奈何的慨嘆。重點句則是最后的“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在大雪紛飛,家家緊閉重門這樣嚴寒的日子里,冒雪憑欄遙望遠方歸人。在漫天風雪中,惟有她依欄遠望、凝思,表達思念之情的深沉嚴冬都封殺不了。此句一掃上文所言絕望的情緒,顯示出一個少婦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堅強的性格。
此曲在結構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對立的寫法。前幾句極寫少婦的絕望心情,經(jīng)彩筆左涂右抹,色調(diào)越來越濃,似乎已經(jīng)絕望到底,而最后一句,則急轉(zhuǎn)直下,一反常態(tài)。這樣,先抑后揚,更富有吸引人的藝術魅力。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出自唐代詩人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
詩人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詩人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tài),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于靜態(tài)的描寫,由于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墒,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像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于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夸張。而后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chǎn)生的效果。
在此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墒亲髡卟]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lián)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系最遠的形象聯(lián)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詩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tǒng)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關于寫冬天的經(jīng)典古詩句】相關文章:
寫冬天的詩句大全11-26
關于冬天的詩句11-17
關于寫李賀經(jīng)典的詩句10-21
關于描寫冬天的詩句12-16
徐志摩寫冬天的現(xiàn)代詩句09-21
寫冬天大雪滿地的詩句12-07
描寫冬天景色的經(jīng)典古詩句12-21
關于描寫冬天景色的詩句02-15
古愛情詩句12-15
關于冬天的古詩句摘抄【大全】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