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蒿里行》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9-05 07:33:39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蒿里行》原文及譯文

  《蒿里行》全詩風格質樸,沉郁悲壯,體現(xiàn)了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體現(xiàn)了曹操的獨特文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蒿里行》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蒿里行》原文:

  曹操〔兩漢〕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譯文:

  關東的諸州郡將領,都起兵討伐董卓及其黨羽這些殘暴的人。

  本來期望各路將領在孟津會合,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結果各有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權勢、財利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后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戰(zhàn)士常年征戰(zhàn),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百姓也因此死傷無數(shù)。

  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無人收埋,方圓千里都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這里不免讓人肝腸寸斷。

  《蒿里行》賞析:

  這首詩被后人稱為漢末的實錄,是一首反映現(xiàn)實的史詩。它反映了自初平二年(190年),關東各郡將領起兵討伐董卓,直到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在淮南(今安徽壽縣)稱帝這幾年間的重大紛繁的歷史事變和社會面貌。重點寫各路軍閥以討伐董卓為名而擁兵自重,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形成新的割據局面,從而給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開篇由義而動到自相殘殺的記敘,表現(xiàn)了詩人英明的政治洞察力,對上層軍閥的內訌以及對下層將士、百姓痛苦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此詩前十句勾勒了這樣的歷史畫卷:關東各郡的將領,公推勢大兵強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準備興兵討伐焚宮、毀廟、挾持獻帝、遷都長安、禍國殃民的董卓。當時各郡雖然大軍云集,但卻互相觀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懷鬼胎,為了爭奪霸權,圖謀私利,竟至互相殘殺起來。誡之不成便加之筆伐,詩人對袁紹兄弟陰謀稱帝、鑄印刻璽、借討董卓匡扶漢室之名,行爭霸天下稱孤道寡之實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并對因此造成的戰(zhàn)亂感到悲憤。詩中用極凝練的語言將關東之師從聚合到離散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然而,曹操此詩的成功與價值還不僅在此,自“鎧甲生蟣虱”以下,詩人將筆墨從記錄軍閥紛爭的事實轉向描寫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在揭露軍閥禍國殃民的同時,表現(xiàn)出對人民的無限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注和擔憂,這就令詩意超越了一般的記事,而反映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心。

  “鎧甲生蟣虱”以下六句,寫戰(zhàn)爭給士兵和百姓帶來的災難和作者的感慨!版z甲生蟣虱”寫戰(zhàn)亂之長,士兵連年征戰(zhàn),人不解甲,馬不卸鞍,其苦可知;“萬姓以死亡”寫人民在戰(zhàn)亂中死喪殆盡,可見戰(zhàn)禍之烈。“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庇煤喞ǖ恼Z言描繪出一幅戰(zhàn)亂中的凄涼悲慘的圖畫。從視覺感受上說,彌望中,縱橫于野的白骨,是那樣慘白;從聽覺感受上說,茫茫大地死一樣沉寂,沒有一點生命的氣息,雞鳴狗吠,這些尋常的莊戶聲氣都不聞于耳了。作者收視反聽,自然要痛斷肝腸了。

  此詩比《薤露行》更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社會災難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現(xiàn)了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曹操本人真正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還是從他隨袁紹討伐董卓始,故此詩中所寫的事實都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較之《薤露行》中所述諸事,詩人更多直接感性的認識,故詩中反映的現(xiàn)實更為真切,感情更為強烈。如最后兩句完全是詩人目睹兵連禍結之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真實情境而產生的感時憫世之嘆。劉勰評曹氏父子的詩曾說:“志不出于滔蕩,辭不離于哀思!保ā段男牡颀垺犯罚╂R嶸評曹操的詩也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保ā对娖贰は隆罚┒贾赋隽瞬懿俚脑姼韪星槌劣舯瘣淼奶攸c。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詩讀來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愴,故造成了其詩沉郁頓挫、格高調響的悲壯氣勢。這首《蒿里行》即是極為典型的例子。故陳祚明說:“孟德所傳諸篇,雖并屬擬古,然皆以寫己懷來,始而憂貧,繼而憫亂,慨地勢之須擇,思解脫而未能,亹亹之詞,數(shù)者而已!保ā恫奢奶霉旁娺x》)可見曹操詩歌抒憂寫憤的特征已為前人所注重。

  這首詩詩人運用民歌的形式,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批判,不僅對因戰(zhàn)亂而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全詩風格質樸,沉郁悲壯,體現(xiàn)了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體現(xiàn)了曹操的獨特文風。

  《蒿里行》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89年(東漢中平六年),曹操獨自引領三千人馬在滎陽迎戰(zhàn)了董卓部將徐榮,戰(zhàn)敗。不久,討伐董卓的聯(lián)軍由于各自的爭勢奪利,四分五裂,互相殘殺起來,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紹、韓馥、公孫瓚等部,從此開始了漢末的軍閥混戰(zhàn)。此詩即是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映。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蒿里行》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蒿里行原文及翻譯08-02

蒿里原文及賞析04-23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譯文及賞析11-12

精選唐詩《蒿里行》賞析09-13

蒿里原文翻譯及賞析11-02

蒿里原文、翻譯、賞析03-18

蒿里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23

蒿里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3-16

蒿里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3-17

蒿里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