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烷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本節(jié)內容是烴的衍生物的第一節(jié),在知識體系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學好這一內容,可以讓學生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性質這一中心,掌握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guī)律,既鞏固烴的性質,又為后面醇、酚、醛、羧酸、酯、油脂和單糖等烴的含氧衍生物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掌握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素質。
2.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烴的衍生物及官能團的概念;掌握溴乙烷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溴乙烷性質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的科學觀點,從而讓學生學會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2)通過對溴乙烷發(fā)生消去反應應具備條件的分析及檢驗溴乙烷中含有溴離子的實驗設計及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用化學平衡知識認識溴乙烷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使學生理解化學反應規(guī)律;(2)通過實驗讓學生樹立尊重事實、尊重科學的思想。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溴乙烷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實驗探究溴乙烷的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重點、難點的突破,可從以下兩點入手:
、黉逡彝榻Y構的特點可通過分子模型來展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在掌握溴乙烷結構的同時,學會邏輯推理;
②通過實驗探究和掌握溴乙烷的化學性質,抓住官能團和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受反應條件的影響兩條主線展開教學。
二、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利用視頻,動畫演示,以及乙烷和溴分子的結構模型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2.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掌握溴乙烷的化學性質。
3.電教法:運用先進的`網(wǎng)絡資源及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展示溴乙烷的空間結構,將微觀現(xiàn)象宏觀化,將瞬間變化定格化,有助于學生掌握溴乙烷化學反應的本質。
總之,通過巧妙設疑、啟發(fā)講授、知識回顧、歸納總結、實驗探究、討論總結、指導學習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tǒng)一為整體。
三、學法指導
通過本節(jié)課,要掌握以下學習方法:利用實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教材中獲取信息的方法、總結歸納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有機物時利用模型的方法、對比學習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新課→新課講授→實驗探究→整理收獲→得出結論
1.導入新課。
觀看《全球保護臭氧層》視頻短片;展示塑料管、不粘鍋的圖片,解釋相應的化學成分;展示臭氧層空洞的圖片。
2.引出話題,推進新課。
【過渡】學習各類有機物的研究過程是什幺?
【引導】我們選取溴乙烷作為鹵代烴的代表物,本節(jié)課我們將重點研究溴乙烷的結構和性質。
【展示溴乙烷的結構模型】
3.確定學習的總思路:與乙烷比較學習。
4.溴乙烷的物理性質。
【探究實驗1】觀察溴乙烷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溴乙烷加水,溴乙烷加苯,觀察現(xiàn)象。
【通過實驗總結出溴乙烷的物理性質】
5.溴乙烷的化學性質。
取代反應的學習:
【動畫模擬】溴乙烷的取代反應過程
【得出結論】
消去反應的學習:
【探究實驗3】溴乙烷的消去反應產物的探究
【實驗】取一支試管,加入約2mL溴乙烷和2mL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按裝置圖連接,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通過實驗討論】(1)生成的氣體是什幺氣體?
。2)還可以用什幺方法檢驗乙烯?
【動畫模擬】溴乙烷的消去反應過程
【得出結論】
6.提出思考,鞏固概念。
【思考】①什幺叫做消去反應?
、阡逡彝榈南シ磻腿〈磻獥l件有何不同?
③是不是所有的鹵代烴都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小結】比較溴乙烷的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結論:溴乙烷和堿在不同條件下發(fā)生不同類型的反應,有水必取代,有醇必消去。
五、板書設計
六、作業(yè)布置
七、教學反思
。ㄒ唬┮獎(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ǘ┙虒W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
。ㄈ┮淖儗W生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從生活入手,又回歸生活,注重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溴乙烷說課稿】相關文章:
溴乙烷說課稿01-20
溴乙烷說課稿范文11-29
高中化學《溴乙烷和鹵代烴》教案設計08-17
溴單質是什么顏色的09-30
化學詩歌:溴苯的制取12-09
《溴、碘的提取》教學反思范文02-02
環(huán)氧乙烷泄露應急救援預案模板08-05
高中化學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學設計10-22
高中化學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