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分類課堂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分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排序與分類》的第二課。本單元屬于小學科學探究中有關專門進行技能訓練的單元,這是因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領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悟科學的真諦,同時,也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
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或借助工具、儀器等獲取大量有關事物的信息,這對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但還不足以能逼近客觀事物的本質,還必須通過篩選、提煉等思維加工過程方能形成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結論——科學知識。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分類”和“排序”都是人們對收集到的證據(數據、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不論是指導學生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還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都顯得尤為重要。
本冊教材前面的幾個單元已經大量滲透了“排序和分類”的活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四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類”的意識,這為本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感性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排序和分類”的認識無論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究的過程技能和方法,還是對“排序和分類”理性思考必定會得到質的提升。它不僅標志著學生目前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同時也為學生的認知走向更高遠、更廣闊水平的發(fā)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
本課教材的安排,首先是提供了學生隨家長在商場購物的情景圖片,其目的是喚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然后,試圖通過學生親自對假設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海洋生物圖片的分類活動,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初步學會分類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和抽象出“分類”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著,順理成章地給出了什么是二分法;最后,教材安排了對各種各樣的動物進行分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鞏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進了什么是“多極二分法”,進而讓學生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及其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科學學習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教材的安排是符合課程標準關于貼近學生生活、以科學探究活動為主、從感性到理性等多項編寫原則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分類的本質含意——按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征進行分類及“二分法”是本課的重點,“多極二分法”和運用“多極二分法”是本課的難點;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增強學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價值觀是本課的關鍵。
二、說教學目標:
小學科學課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中也包含著在科學探究中,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種種解釋。根據本課的結構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感悟分類是人們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使之形成科學概念或結論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價值。
2、知道分類的基本標準——按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3、在學會“二分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多極二分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分類的多種運用方法。
4、在分類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說教學準備:
1、對教材的處理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對教材作了如下的處理:
(1)保留教材的核心——教學要求;
(2)設計動物、食物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3)考慮到教材中給各種動物運用多極二分法分類與上面我們設計的卡片有雷同之處,為此,設計了給全班同學分類這一環(huán)節(jié);
我們試圖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來體現課程標準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及“以兒童立場關照教學”的理念和思想。
2、具體技術處理
。1)制作動物與食物卡片,供學生分組活動使用。選擇素材的原則應該考慮到實際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樣性,并能同時滿足三種分法的前提下思考具體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據葷和素、主食和菜肴以及生、熟等情況,我們決定選取面條、面包、米飯、青菜、四季豆、豬肉、雞和帶魚這些與學生生活比較貼近的食物做為素材。動物選取學生比較了解的啄木鳥、鷹、貓頭鷹、老虎、兔子、鱷魚、長頸鹿和羊作為素材。
。2)制作三大課件
、倥c學生分組活動相匹配的、可以拖動的動物、食物課;
、诠┤鄬W生進行二極分類的系統(tǒng)結構圖課件;
、劭苫厥蘸筒豢苫厥绽舱n件;
考慮這些課件的原則應該是便于展示學生的操作活動、增強引領學生開展活動的有效性和減少實物投影和課件之間的切換次數,為此,我們制作了以上三大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親身經歷的過程。教師是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遵循這些理念,我為本課預設了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1、給卡片分類
分組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準備了2組卡片,食物或者動物各八種。之所以選用2種不同類別的圖片,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原有學習基礎上對分類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可以更加強化學生的思維活動。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自己來動手分一分,使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得到了調動,再通過小組代表上臺來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組內的活動變成了整個班級的思維碰撞。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體會到了什么是分類。
教師在學生交流互動的同時,概括學生的發(fā)言,著重強調學生的分類是按照哪個特征來分,強化分類概念中所要依據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在學生對分類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時,及時引導同學總結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給全班同學分類
通過學生暢談生活中二分法的運用,教師帶領學生試著將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分類,在將班級分為男生和女生的基礎上,拋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礎上再往下面繼續(xù)分”,在同學們一致認可的基礎上,小組首先討論,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再整班討論。對于一些相對而言的概念,教師引領學生來更加細化,鼓勵學生尋找一些顯而易見的標準!霸趧邮种跋葎幽X”.在充分討論的前提下,教師引領學生開展兩個全班性的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個是列隊游戲。這個游戲的目的有二:一是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分類活動中來;二是讓學生親自體驗什么叫多極二分法。
第二個是尋找同學,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隊列站好后,邀請一位同學來幫助老師尋找某一類特征的學生,讓同學們體驗到分類的作用;待學生回到自己座位后,繼續(xù)請他來幫助老師再次尋找剛才特征的學生,從中進一步感受到分類的重要性,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給自帶垃圾分類
展示校園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請學生來談談感受。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認識到我們平時在丟垃圾的時候經常丟錯,需要學會丟垃圾。開展自帶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討論,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經驗來做初步認識和區(qū)分。教師對于典型物品的集體討論,讓學生明確了區(qū)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標準,從而來重新判斷自己所帶的垃圾屬于哪一類。在課堂上準備垃圾桶、每人來丟一丟,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準確、安靜、快速”的要求又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尋找監(jiān)督員來監(jiān)督學生丟垃圾的活動,更好的強化了“準”的指標。
通過對可回收垃圾處理方式的討論,讓學生發(fā)現,不同材質的垃圾又要進行不同的處理,結構圖的展示讓學生發(fā)現分類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時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屬類垃圾的再處理又要按照金屬的種類再分門別類的處理,從中體會到了分類中還有有別于多極二分法的許多種方法,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最后對分類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的討論,對分類的意義和價值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分類課堂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課堂說課稿10-31
小學科學課堂說課稿范文10-27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凝結》說課稿07-22
《科學奇才霍金》課堂說課稿03-30
小學數學《分類》說課稿02-10
《科學奇才霍金》課堂說課稿范文10-30
小學數學《圖形分類》說課稿02-10
《分類》小學數學說課稿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