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數學上學期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知識。本單元知識可分為兩塊:一是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豎式計算及余數和除數的關系;一是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除法試商的基礎,一位數除多位數的試商中,大量用到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所以本單元知識非常重要。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用豎式進行除法的計算。
二、設計理念與意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索的過程,要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動的地位,要讓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到了余數的由來;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理解豎式的含義。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念下,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成了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我將教材略作變動,例1和例2合在一起。在學生自主擺小圓片的過程中,必然會得到兩種結果:一是正好擺完沒有多余,一是擺了若干堆后有多余。通過兩種結果的.對比,學生理解了余數的產生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感悟了余數產生的意義。除法豎式的意義也是較難理解的知識之一。我將有余數除法的豎式作為例題進行講解,在小圓片的幫助下,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
主要采用的是引導、探究、討論、發(fā)現的教學方法,借助于媒體,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合作的方式,通過觀察,操作,探究,討論,發(fā)現比較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學法:
1、觀察、比較、發(fā)現的方法:我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擺法得到的不同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進而發(fā)現余數,從而建立余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
2、合作討論的教學方法:如今的課改相當重視學生建的合作與交流。我在引導學生進行新知探索時適當采用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
四、教學流程簡析:
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并學會除法的筆算。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有余數的除法》數學上學期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6-22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5-23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5-20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04
有余數的除法的說課稿04-17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6-05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2-20
《有余數的除法》小學數學說課稿05-30
《有余數的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