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質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等式的性質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等式的性質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課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今后學習解多步方程的基礎,它是系統(tǒng)學習方程的開始,其核心思想是構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探索,思考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為今后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較復雜的方程打下基礎。
2、教學內容:本節(jié)內容主要講解等式的性質,在掌握等式的性質后,利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再進行具體化練習,加深認識。本節(jié)分兩課時完成,其中第一節(jié)課探索等式的性質,并對等式的構建和等式的性質進行具體化練習。
3、教學目標:教案對學習目標的分解是以"學生的全域發(fā)展"作為標準進行的,更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和目標的可操作性。學習目標首先被分解為"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僅解決了"學到什么"和"怎樣學習"的問題,尤其解決了"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演示、實踐操作、通過觀察法、實驗法、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們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應用等式的性質。
三、說學法
首先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一些等式與方程之間的聯(lián)系。再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等量的變化關系和等式的性質,并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全面總結出來,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挖掘問題能力、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與口頭表達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認知沖突
以前學生解方程習慣用加減法、乘除法互為逆運算的方式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例如:x+3=5、3x=-12等,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用估算的方法或逆運算的方式我們都可以求出方程的解;而象19+28x=33x-1這樣比較復雜的方程我們用上述方法還能求出它的解嗎?我利用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引入新課。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為等式性質的構建做好鋪墊。
2.實驗探索,從特殊到一般
等式性質的呈現(xiàn)屬于實驗探究型課,目的是要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等量的變化關系和等式的性質。這里我分段逐步呈現(xiàn)等式的特性。首先出示平衡天平的圖形,給學生一個天平平衡的印象,引導學生用字母構建一個等式,接著在上一個平衡天平的基礎上,兩側同放一個三角形的符號表示物體的重量,讓學生觀察這時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同時提出問題:怎樣做,兩邊才會保持平衡?通過學生實驗得出使天平兩邊平衡的方法,并用字母式子表示實驗的過程,再通過歸納,概括出對象的共同屬性加以表述,接著通過幾個練習加以鞏固,然后借助上一個實驗的經驗和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完成天平兩邊成倍變化的實驗,最后根據(jù)實驗情況觀察歸納結論。同時注意在總結時先讓學生根據(jù)實驗,把自己所得到的結論敘述出來,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結論給予概括得到等式的性質。
上述講授等式的性質用的是觀察實驗法,實驗觀察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據(jù)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找出它具有的客觀規(guī)律,有助于發(fā)現(xiàn)一些數(shù)學事實,抽象出對象的屬性,再通過歸納,概括出對象的共同屬性加以表述。同時也體現(xiàn)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認知規(guī)律。
3.強化概念,指導學生嘗試
關于等式概念、等式與方程的聯(lián)系的引出,教法上采用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練習回顧、交流的方式。等式的性質的教學,采用師生共同觀察實驗,讓學生通過對直觀圖形的觀察、實驗和猜想,自已發(fā)現(xiàn)結論,并用總結的形式表述結論。等式性質的理解和掌握關鍵在于應用,只有通過大量練習來鞏固和提高,練習的速度越快正確越高,說明知識理解和掌握的越好。因此在教學中得到等式性質后,就用三組嘗試練習加強鞏固和提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又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使新舊知識技能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五、小結與練習
本環(huán)節(jié)是對所學內容作全面的小結,并質疑問難,除小結所學的知識技能外,還對所用到的數(shù)學方法進行了概括,使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同時也對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等式與方程聯(lián)系、等式的性質。
布置作業(yè)主要是為了達到:
。1)鞏固所學概念;
。2)發(fā)現(xiàn)和彌補教與學中的遺漏和不足;
(3)強化基本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等式的性質說課稿2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匚患白饔
《不等式的性質》節(jié)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五B版第三章第一節(jié)第二部分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與實數(shù)運算的關系和不等式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是不等式變形、化簡、證明的理論依據(jù)和基礎。教材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關系,在不等式與實數(shù)運算的關系基礎上,系統(tǒng)歸納和論證了不等式的一系列性質。因此本節(jié)課在高中數(shù)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ǘ┙虒W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不等關系與不等式的聯(lián)系,會用不等式表示不等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具體情境,學生感受現(xiàn)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比較兩個實數(shù)大小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學習熱情。
。ㄈ┙虒W重難點
依據(jù)以上對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的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掌握不等式的性質。教學難點為不等式性質的證明。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會借助數(shù)軸來比較兩個實數(shù)的大小,能理解等式性質,知道等式性質是解方程的依據(jù)。在初中時曾經接觸過三個關于不等式的結論:“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不等號方向不變”;“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同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方向不變”;“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同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方向改變”。同時,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學生對不等式的性質的理解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對它們進行證明,卻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會采取適當?shù)姆椒ㄓ枰灾笇А?/p>
三、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類比——探究的教法,同時全程貫穿合作交流,通過這樣的教法來提高學生的分析、類比能力。
四、說學法
學生在合作探究證明的過程中,增強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掌握不等式證明的方法,提高學生推理證明的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搭建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本節(jié)課我將通過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闡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首先通過幾個現(xiàn)實問題創(chuàng)設不等式的情境,如:公路上限速40km/h的路標,指示司機在前方行駛時,應使汽車的速度v不超過40km/h,用不等式表達即為v≤40km/h。通過這樣的實例,說明現(xiàn)實世界中,不等關系是十分豐富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治鎏骄,合作交流
1.類比-探究
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以“運算中的不變性”思想為指導,讓學生在不等式的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中,通過類比、猜想、驗證、說理等活動,經歷一個完整的數(shù)學探索過程。進而引導學生類比等式的基本性質,大膽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并加以證明。這種在合情推理的基礎上,經過嚴格證明,肯定學生的結論。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給以適當?shù)难a充。
2.深入理解
向學生提出問題“定理為什么要證明?證明定理的主要依據(jù)或出發(fā)點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深入理解證明的重要性。并向學生給以合適的引導,說明不等式性質是貫穿本章內容的一條主線,是證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據(jù)。要理解每一條性質的作用,注意性質中的“可逆”與“不可逆”,運用時注意條件的放寬和加強對結論的影響。
(三)鞏固提高,加深理解
讓學生在理解不等式性質的基礎上,鞏固練習課本65頁的例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證明的過程中,加深對不等式性質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我會下去巡視,提醒學生證明要注意嚴謹,要有理有據(jù)。
。ㄋ模┚C合分析,歸納總結
讓學生自主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本節(jié)課重點的理解,同時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ㄎ澹┎贾米鳂I(yè),拓展應用
根據(jù)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我布置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將課本66頁的1、2題作為必做題,將書中沒有證明的性質和推論的證明作為選做題。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通過選做題,提高學生的證明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不等式的性質
1.不等式的性質
2.推論
3.相關證明
這樣的板書清晰明了,重點突出,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的重點。
等式的性質說課稿3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64-65頁“簡易方程”的《等式的性質》。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學因素。等式的基本性質是學生解方程的依據(jù),它是系統(tǒng)學習方程的開始。這節(jié)課的內容在簡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原來的教材中對于等式的基本性質只是初步的認識,并沒有總結成概念性的東西,但學生實際運用時卻需要概念來作支撐,所以在教材中作了調整,讓學生通過觀察天平演示實驗,由具體實物之間的平衡關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就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本課“等式的基本性質”是在上一節(jié)剛剛認識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核心思想是構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質,會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能用語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質,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實驗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中,經歷探索等式基本性質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探索等式基本性質過程的挑戰(zhàn)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難點:根據(jù)等式的性質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歸納出等式的基本性質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而簡易方程是新課標“數(shù)與代數(shù)”中一個重要部分。學生已經了解了方程的意義并且初步學會了列簡單方程,而且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樂于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因此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們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質。
三、教學方法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教法我采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究法和問答法,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分組討論探究學習。并且通過大量的練習問答來鞏固知識點的掌握運用。
四、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由于天平操作起來有些困難,可能會出現(xiàn)不平衡的結果,所以采用了認識天平和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結果。
五、教學過程
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故事引入,激發(fā)興趣——引導探究、合作交流——鞏固練習、運用新知——課堂小結
。ㄒ唬┕适乱耄ぐl(fā)興趣
以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入天平并通過天平中的平衡引入課題。
(二)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1、具體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通過課件展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小結出等式并用字母表示。
2、猜想假設、小結規(guī)律
先讓學生猜想然后再通過課件在天平上演示過程。驗證學生的猜想,用字母表示。引導學生小結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同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3、觀察思考、總結發(fā)現(xiàn)
通過課件對教材第64頁圖2的演示過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總結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4、假設數(shù)據(jù)、驗證規(guī)律
得到結論后通過假設物體的具體的數(shù)據(jù)驗證學生自己總結出的規(guī)律。
5、口算練習、應用規(guī)律
通過一些簡單的等式問答應用等式兩邊同加或同減相同的數(shù)以加強規(guī)律的應用。
6、設疑思考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還有沒有其他的運算也能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再通過課件引導學生一步步總結出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shù),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ㄈ╈柟叹毩、運用新知
通過填空、判斷等一系列的練習鞏固由淺入深的運用等式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堂總結
在課結束前讓學生分別談談自己的收獲以強化鞏固所學知識。并且布置作業(yè)。
六、板書設計
在板書的設計上以簡單明了為主。通過字母等式的同加、減,同乘、除表現(xiàn)出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
以上是我的說課,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議。謝謝!
等式的性質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式的性質》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是這一內容的第二課時。旨在為后繼學習解方程提供理論依據(jù),也為以后在代數(shù)幾何中進行量與量之間的轉換,代數(shù)式的恒等變形提供依據(jù),更為以后學習不等式打下基礎,同時也是對前一小節(jié)估算方法求方程的解一次推進,更是對小學學習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一次變革。實現(xiàn)由具體的數(shù)向抽象的字母過渡,從而讓學生體驗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優(yōu)越性;诮滩牡陌才偶俺跻粚W生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特確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等式的性質及運用等式性質解方程。
難點:等式性質的.導出過程。
二、目標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數(shù)學課堂要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是一個充滿著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猜測的探索過程,考慮到初一學生對這一內容并不陌生,難在從實驗中總結出一般性規(guī)律。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等式的性質,會運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綜合、抽象能力,獲取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群體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愉悅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意識和情感,敢于面對數(shù)學活動中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解決問題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法分析: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實驗觀察,自主歸納法:
2、自主探究,討論交流法:
3、自主學習,與講授相結合法;
四、過程分析:
本節(jié)課我主要圍繞三個什么來教學,即為什么學習等式的性質?等式的性質是什么?怎么運用等式的性質?。
。ㄒ唬╆P于為什么學習等式的性質?主要是在引入時以古希臘數(shù)學家丟番圖墓志銘上的名題作為情境導入,當學生列出方程后,提出問題: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嗎?你要試驗多少次才能找到方程的解?當學生感到用估算的方法難于求解時,引出學習等式的性質的必要性。2、能力目標:通對觀察、實驗、探究、歸納、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
這樣設計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出發(fā),提出新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動機。
。ǘ╆P于等式的性質是什么?是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教師在多媒體上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討論、交流歸納出等式中滿足的規(guī)律,進而把規(guī)律用式子表示出來。
實驗按以下過程進行:
1、實驗前提出問題
等式像平衡的天平,能否通過加減天平兩邊的重量,使天平繼續(xù)保持平衡?
2、實驗步驟如下:
實驗一:
、俪鍪咎炱剑寣W生第一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②放上兩個同重量但不同種類的物體,讓學生第二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若平衡——這時說明左邊物體為a千克,右邊物體重量為bkg,那么,兩邊物質重量相等,可用什么式子表示?a=b
、墼谔炱阶筮吋右粋3kg物體,讓學生第三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該怎么變化?
、茉谔炱接疫吋右粋物體,但與第三次重量不同,讓學生第四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怎么變化?
⑤在天平右邊換上一個3kg的物體,讓學生第5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平衡,從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天平兩邊同時加上同重量的物體,天平仍然平衡?把平衡的天平看成等式a=b,相當于在等式兩邊做什么變化?你能用式子表示嗎?
實驗二:
、俪鍪咎炱剑瑑蛇吀鞣磐亓坎煌N類的物體,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②拿走天平左邊一個“△”,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怎么變化?③拿走天平右邊一個“□”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怎么變化?④換回“□”、放上“△”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怎么變化?⑤從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天平兩邊同時減去同重量物體時,天平仍然平衡?
把平衡的天平看成等式a=b.“△”形的重量為2kg,相當于等式兩邊做了什么變化?
⑥天平兩邊放上一物體xkg,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咛炱絻蛇叿派弦晃矬w,(x+y)kg,觀察天平是否平平衡?這里x、x+y都是些式子,說明等式還滿足什么規(guī)律,你能把規(guī)律用式子表示嗎?
實驗三:
、俪鍪咎炱
、谔炱降淖筮呌伞稹稹稹稹稹,天平不平衡,右邊怎么變化?
③天平左邊由○○→○○○○○○,天平不平衡,右邊怎么變化?
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說明天平左右兩邊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天平仍平衡,擴大多少倍,也可以看成什么運算?相當于在等式a=b的兩邊做了一個什么變化呢?
④天平左邊○○○○○○→○○○,天平平衡嗎?右邊怎么變化?
、萏炱健稹稹稹稹稹稹稹,天平平衡嗎?右邊怎么變化?
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天平左右兩邊重量同時縮小相同倍數(shù)時,天平仍平衡?縮小多少倍也可以看成什么運算?相當于在等式a=b的兩邊做了一個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說明等式性質2,并用式子表示?
這樣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歸納、探索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經歷產生知識的過程。
(三)關于怎么應用性質,對書中例題只點撥,不講解。特別是例題中的(3)強調一題多解。并在后面安排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先簡單應用,再逆用性質,最后解決數(shù)學家的歲數(shù)問題。
這樣設計,一方面是鞏固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和易錯點;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關于小結:
主要是讓學生辨析兩個性質的相同和不同點。
五、幾點思考:
1、演示實驗能否達到效果。會不會有同學在已知結論的情況下,直接用結論,而不是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結論。
2、等式是生活中的平衡狀態(tài),除了相等還有不相等,如果有學生問,就給學生作進一步的解釋,為后面學習不等式的性質打下基礎。
3、習題中有ax=-3x,推出a=-3,可能有學生忽視x不等于零。
4、實驗后,學生可能無法用語言描述等式滿足的規(guī)律。
5、求數(shù)學家的年齡時,可能有同學不會合并,這時降低要求,能做的更好,不能做的,放到下節(jié)課再解決。
等式的性質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等式的性質》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jié)中的內容。本節(jié)“等式的性質”是在上一節(jié)剛剛認識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核心思想是構建等量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它是系統(tǒng)學習方程的開始,這節(jié)課的內容在簡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進一步能“理解等式的性質,為以后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打好基礎。
根據(jù)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里特征,我將本課教學三維目標定為:
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并能用語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質,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實驗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中,經歷探索等式基本性質的過程。
第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探索等式基本性質過程的挑戰(zhàn)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
為了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根據(jù)等式的性質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歸納出等式的基本性質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二、說學情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而簡易方程是新課標“數(shù)與代數(shù)”中一個重要部分。學生已經了解了方程的意義并且初步學會了列簡單方程,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強,已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樂于動手操作、合作探索。因此教學中我會緊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性質。
三、說教學學法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探究法和問答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獲取新知。
同時,我還會指導學生采用實驗觀察、自主探究和分組討論等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同時通過大量的練習問答來鞏固知識點的掌握運用。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理解知識。
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領會學習,因此我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探尋等式的性質1
首先,我會出示天平,左盤放一茶壺,右盤放兩茶杯,天平保持平衡,提問學生“這說明什么?如果設一把茶壺重a克,1個茶杯重b克,則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a=2b,(板書)
第二步,提問學生:想一想,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學生思考片刻,進而問:往天平兩邊各放一個茶杯,天平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我會進行演示加以驗證,在已平衡的天平兩邊同時增加一個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a+b=2b+b(板書)
第三步,提問:如果兩邊各放上2個茶杯,天平還保持平衡?兩邊各放上同樣的一個茶壺呢?學生回答后,我再一一演示驗證。
第四步,想一想,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兩邊增加同樣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兩邊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會保持平衡嗎?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礎上同時減少一個茶壺,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板書),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概括起來可以怎么說?天平兩邊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會保持平衡,得到等式的性質1.
(二)、探尋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盤放一瓶墨水,右盤放兩個鉛筆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兩個鉛筆盒的質量,如果設一瓶墨水重c克,1個鉛筆盒中d克,則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即c=2d(板書)
第二步,提問:想一想,如果在左邊再放上1瓶墨水,右邊再放上2個鉛筆盒,天平還保持平衡嗎?驗證,天平兩邊加的東西不同,數(shù)量也不同,為什么還能保持平衡呢?學生可能會說,因為兩邊增加的質量相同,肯定。同時引導,天平左邊的質量在原來的基礎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擴大了兩倍,右邊呢,也是擴大了兩倍,因此,天平兩邊盡管所增加的東西不同,數(shù)量不同,但兩邊質量所發(fā)生的變化是相同的,都擴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d=2d×2(板書)
第三步,剛才的演示反過來,就是天平兩邊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板書)。因此,天平除了在兩邊同時增加或減少會保持平衡外,還可怎么變換也可以保持平衡?歸納得出:天平兩邊物品的質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天平保持平衡,等式的性質2。
第四步,進一步驗證,大屏幕出示課本中的實例,提問要求1個排球和幾個皮球同樣重該怎么辦?兩邊質量同時縮小2倍,即把兩邊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結論:1個排球和3個皮球同樣重。
學習完新知之后為了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拓展變化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我設置了鞏固練習,拓展提升環(huán)節(jié),通過填空、判斷等一系列的練習鞏固由淺入深的運用等式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隨后進入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反思,深化重點,只有自己領悟的知識,才是真正自己的知識,因此我會向學生提問,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來總結一下?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1)天平兩邊同時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兩邊的質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天平保持平衡。
從天平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嗎?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shù),等式保持不變;
2)等式兩邊都乘或初一相同的數(shù)(0除外),等式不變。
根據(jù)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特點,我會設置開放性作業(yè)加強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
五、板書設計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主要采用如下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
等式性質1等式性質2
a=2bc=2d
a+b=2b+bc×2d=2d×2
2a-a=2b+a-a2c÷2=4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