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家都在‘說’”。
一、學情分析
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人。關注學情就是尊重學生。二年級的孩子喜歡想象,喜歡閱讀充滿童趣的文學作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了一組生動有趣的兒童詩作為閱讀內容。
二、教材分析
這4首兒童詩,從內容上講,充滿童趣。有小動物、植物、自然現(xiàn)象在說話,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表達形式上講,采用擬人體的手法。詩中“說話”的方式有問答、對話、排隊。特點鮮明,易于模仿。
三、閱讀目標
群文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有力支撐,與課內閱讀并稱為語文教學的兩翼。是真實的,無壓力的閱讀。沒有繁瑣的問題和環(huán)節(jié)的切換。再根據(jù)群文閱讀同一個議題、多個文本、探索性較強等特點,我把“大家都在‘說’”作為本課的中心議題。讓師生可以圍繞“誰在說”“說什么”“怎么說”建構內容和形式上的認知;谝陨险J識,再結合選文特點和學情,我制定了以下閱讀目標:
1、邊讀邊想象,感受擬人體兒童詩的有趣和優(yōu)美。
2、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說”的不同形式。
3、邊想象邊寫,模仿創(chuàng)編簡單的兒童詩。
以上目標中,感受兒童詩的有趣和優(yōu)美,是本課時的重點;模仿創(chuàng)編兒童詩是難點。
四、閱讀過程
我采用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完成閱讀目標。
。ㄒ唬┓e累語言,習得方法。
群文閱讀應關注閱讀的策略指導和表達形式的探究。因此,我首先出示《蜈蚣》,教授兒童詩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想象。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后再指名讀,看到孩子的笑臉,我相機提問:“你在笑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順勢點撥:邊讀邊想象是閱讀兒童師的好方法。其次,分角色朗讀這首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蜈蚣本來不會說話,但在這首詩里,跟人一樣會說話了,多有趣呀!為后面引導發(fā)現(xiàn)兒童詩的寫作方式埋下伏筆,為創(chuàng)編做好鋪墊。
緊接著集體閱讀《春雨》,讓學生鞏固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春雨》的童聲朗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再讓學生自由讀、老師引讀,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然后引導學生想象:還有誰在說什么?以采訪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并學生的發(fā)言悄悄地錄下來,當場播放。讓學生明白,寫詩就是這么簡單——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這樣,積累了語言的同時,又一次為創(chuàng)編做好鋪墊。
接下來,我讓學生運用方法,自主閱讀《小童話》《海水》。由扶到放,體現(xiàn)了學方法、用方法的理念。讓學于生,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誰在說”“說什么”,在想象中發(fā)現(xiàn)“還有誰在說什么”,讀進去,想開去,真切地感受到兒童詩的有趣和優(yōu)美!進一步積累語言,為創(chuàng)編做鋪墊。
。ǘ┖献魈骄,比對求異。
“群文閱讀需要學生在一組文章中完成比對、求異等思維的練習。”因此,我讓學生先獨立默讀四首小詩,思考:“四首詩說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再和同桌討論,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對話、問答等不同的說話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發(fā)現(xiàn)詩歌表達的方式巧妙。再一次為創(chuàng)編詩歌做好鋪墊。
(三)展開想象,模仿創(chuàng)編。
二年級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既有語言的積累,又有方法的指導,學生應該可以創(chuàng)編簡單的詩歌。放手讓孩子創(chuàng)編以前,我出示了一組同齡兒童創(chuàng)作的小詩,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的欲望。再提示孩子,可以采用對話、問答、排隊等說話的方式,甚至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創(chuàng)編。
(四)推薦閱讀,拓展延伸
群文閱讀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回到“多讀”的本源。因此,我鼓勵孩子閱讀《雨后天、問銀河》等詩集,讓閱讀從課內走向課外!
五、板書設計
本著“體現(xiàn)內容,突出方法”的原則,主板書是一朵美麗的花。每一片花瓣上都有詩中“說話者”的名字,一方面體現(xiàn)了內容層面的“誰在說”,另一方面也隱含著:本組兒童詩“擬人”的表達方法。副板書是閱讀策略和表達形式,分別是:邊讀邊想、對話、排隊、問答。簡約而不簡單,清楚明了地體現(xiàn)了本堂課的核心——“誰在說,怎么說”!
縱觀整堂課,始終關注學生的閱讀策略的指導和運用,關注語言的積累,注重探究表達的不同形式。學生在輕松、開放的氛圍中建構自己的認知,閱讀和創(chuàng)編的興趣也得到了激發(fā)!
說課稿 篇2
一、班級情況
本班有46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也能自主運用一些識字方法來記憶字形。在閱讀方面,多數(shù)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一直以來,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努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二、說教材
《春筍》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春筍為描寫對象,介紹了春筍的相關形態(tài)和生長特點等等。課文只有短短的76個字,但語言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語言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的朗讀。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我們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考慮,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綠線格里的7個中只識不寫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春筍具有沖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教學重點的是識字寫字,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讓他們初步明白春筍具有沖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的個性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部分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下面我就重點來說一說我第一課時的教學計劃。
1、情境導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2、自由課文,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魅力;
3、學習生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4、突破重難點。
第一環(huán)節(jié):
1、情境導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由于沒有竹筍實物,我利用自己畫了一幅筍娃娃圖,把學生帶入課文所設計的情境之中。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由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要求學生在讀中提出三個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要讀得連貫、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2)標上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號。
(3)根據(jù)課后生字表畫出生字詞。
由于一年級部分學生對于拼音仍有困難,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學生在讀中采取多種方法讀,自由讀、集體讀、指名讀等。
對于課中的詞語, 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的翅膀。
第三環(huán)節(jié):生字教學。
新課標對低年段學生的識字、寫字提出了如下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學本課生字,我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先將生字寫在黑板上,學生先看拼音讀,然后老師帶讀正音,然后學生集體讀、指名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利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這樣不但有效地做到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樂于參與的 積極性。此外對學生讀音相同易混淆的字進行了點拔,如“再”除了識記字形外,在字意上再作強調,告訴學生“再”表示“再一次,不是第一次”的意思。 “張”這個多音字,念zhang,要帶學生和學過的chang做比較,并讓學生組詞加以區(qū)別。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突破本文的中難點
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jié)節(jié)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我是這樣想的,這句話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小春筍沖破重重障礙,破土而出所付出的努力,低年級的的孩子不可能理解得這么到位。我先讀這句話,找出春筍正在生長的幾個詞語之后,做出 “沖破”、“掀翻”、 “冒”、“迎著”等動作。通過動作演示來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情感,這種生動形象的形式適合低年級的孩子,這也是我們教給孩子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更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進行朗讀,在朗讀中進行適當?shù)脑u價引導學生讀出情感。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好:我是數(shù)學X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終邊相同的角,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終邊相同的角是中職教材基礎板塊的上冊的第五章三角函數(shù)的5.1.2是角的概念的推廣,與小學初中階段的角有所區(qū)別。學好本節(jié)會更有利于對三角函數(shù)的理解。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將一個角寫成0360kZk的形式,并能寫出與已知 角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和在給定范圍內與已知角終邊相同的角有哪些。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數(shù)學思維,通過例子總結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常思考的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依據(jù)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的;至于 教學難點,則就學生接受而言,不易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 根據(jù)這些,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為:
與已知角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為 Zkk,3603000 教學難點為:在某一個給定的范圍內與已知角終邊相同的角有哪些
二、說教法、學法
1、 教法 由于本節(jié)的知識容量較小,因此,可以先快速引入并總結出一般情況下 與已知角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為: Zkk,3600 然后,對例題進行講解。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一開始(至少很快)就明白本節(jié)的重點就是例1中的知識點,最后在進行練習,以達到鞏固的作用。
2、學法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基礎不是很好,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 所以要求不像普通高中那么高,需要加深、加固、拓展等,他們需要的 是與他們專業(yè)有關的先相應知識,他們更重視實踐能力,因此一定要抓基礎,學好最基本的東西。學生先通過例題的示范作用的簡單理解與記 憶,自己模仿這練習,從模仿中鞏固、理解本節(jié)知識點。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很適合基礎不怎么好的同學。
三、說教學過程
簡單引入:先舉一個例子,比如300與-3300終邊相同,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種情況:030=030+03600 , 0330=030+0360)1( 猜測與030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Zkk,3603000,當然需要學生自己先作圖作出與030終邊相同的幾個角,看能否也有這種情況,結果是肯定的。隨后,得出一般情況。即一般地,與角終邊相同的角(包括)都可以寫成0360k,Zk所以: Zkk,3600 例子是本節(jié)的一個重點,對例1的理解完全決定了對本節(jié)的掌握情況,例2是一個稍難一點的知識點,但例題中的講解非常詳細,所以在講完例2后,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思考理解和消化。接著叫學生回答出終邊在x軸上的角的集合是: Znn,1800 練習中有4道題,都與課后作業(yè)相類似,前三個都比較簡單,是例1中的情況,而第4道題是13330,因為13330=2530+30360,所以在寫集合時,最好寫成 Zkk,36025300。因此,練習所起的作用就是對本節(jié)重點的一個鞏固,同時對課后作業(yè)也更有信心。
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篇講讀課文,語句優(yōu)美,也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學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復習生字: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
3、我說你猜:老師說謎語,學生猜生字,如:一支羽毛(翅),月在旁邊(膀),人在亭子邊(停),一日一日又一日(晶)。
4、讀詞語:荷葉小水珠搖籃亮晶晶停機坪透明翅膀下蹲笑嘻嘻
三、學習課文(讀懂、讀出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出示荷葉圖:看,荷葉長得什么樣?你們喜歡這樣的荷葉嗎?把你們的喜歡讀出來。
四學習第二到五自然段:
。ㄒ唬┻^渡:可愛的荷葉不僅咱們大家喜歡,許多小伙伴也喜歡,還記得課文告訴我們荷葉都有哪些好伙伴?(貼圖: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ǘ﹦赢嫾とぃ哼@些小伙伴跟荷葉玩得可開心了,咱們快來看一看吧!播放課文朗讀動畫。
。ㄈ⿲W生自由讀書體會:都看得入了迷,小伙伴們跟荷葉玩耍的故事有趣吧,想不想讀讀這些故事呢?好,老師給你們自由讀書的機會,你最喜歡讀哪個小伙伴,就重點讀讀這個小伙伴的故事,你可以先自己讀讀,然后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請教小組里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1)小水珠部分。
誰是小水珠啊?(課件)學生讀。你先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你把荷葉當成什么了?把荷葉當成了搖籃,一定很舒服吧!,小水珠,快到荷葉上來吧,把這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瞧,多可愛的小水珠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請問小水珠,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難怪你這么開心了!大家也一起來當一當小水珠吧!
。2)小蜻蜓部分。
小蜻蜓在哪兒呢?快請你飛上來吧!“小蜻蜓說……”
喲,多可愛多漂亮的小蜻蜓!請你展開你透明的翅膀飛回你的家吧!請女同學來當當漂亮的小蜻蜓。
(3)小青蛙部分。
小青蛙呢?快跳到荷葉上來吧。“小青蛙說……”
請問小青蛙,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再指名讀,說說你唱的是什么?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說說你唱的是什么歌。
(4)小魚兒部分。
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小魚兒怎么捧出水花?小魚兒玩耍時的表情怎樣?小魚兒為什么這么開心?(因為荷葉就像一把涼傘為它擋住了陽光,它在荷葉下玩耍感到很涼爽,很舒服。)
師再讀一遍。還有比老師更可愛的小魚兒嗎?指名讀。
五、表演、背誦:看到大家讀得這么好,老師想請大家一起來拍《荷葉圓圓》動畫片,大家愿意嗎?
提出要求:記住臺詞、做好動作、注意表情
六、拓展想象:荷葉還是誰的什么?
七、結語。
《荷葉圓圓》教后感
《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是一首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它是夏天里清涼的小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都喜歡它……從課堂出來,我感覺這一教學目標“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觸摸生機勃勃的荷葉,體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快樂的心情!币呀涍_成了。因為我看到了學生童趣盎然的表演,聽到了學生瑯瑯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反思這一課的教學,有幾點值得一說。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學課文前,我先讓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荷葉圖,從一開始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教學中,我又充分利用配動畫的朗讀,讓孩子們發(fā)揮想象,體驗情感,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樂學的氛圍。同時,我以自己飽滿的教學激情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熱情。因此有了學生爭先恐后自主學習的體現(xiàn)。在課堂上,我注重給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真正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多表揚,鼓勵學生敢說、愿說、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讓自己的觀點和學生的觀點在平等的對話中碰撞、融合,和學生一起,努力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二、以讀為本,感情體驗。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強語感,發(fā)展語感,學習書面語言的有效途徑。根據(jù)本文語言優(yōu)美、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我在課堂上貫穿了“以讀為本,感情體驗”的教學思想。從以讀為本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讀得充分,讀得有目的!墩Z文課程標準》上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不能以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不是純理性機械的分析。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課件、圖片,讓孩子們認真觀察,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們換位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喜歡荷葉、高興的心情,并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實踐證明,這樣做,學生在讀中感悟了課文內容,讀中體驗了思想感情,孩子們從課文學習中感受美、享受美。同時在讀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愛讀情感,促進了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我常常這樣問學生,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將書中的規(guī)范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形成一定的積累,為日后的說和寫提供源泉。
三、拓展延伸、說話訓練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時期是培養(yǎng)、發(fā)展想象力最佳時期,猶如農事的節(jié)氣,是不能錯過的!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边@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借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閱讀課文中得到許多啟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發(fā)他們想象: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會看見什么?小青蛙呱呱地唱得什么歌?小魚兒怎樣捧起一朵朵水花?還有哪些小伙伴會與荷葉一起玩耍呢?荷葉還是誰的什么?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看誰說的多,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生活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如在課的最后,我設計讓學生以“荷葉還是誰的什么”為題,發(fā)揮想象來說一說。學生的想象力之豐富讓我驚喜萬分,有的同學說“荷葉是荷花的裙子,烏龜把荷葉當作滑梯,螞蟻把荷葉當作游船”……
另外,我的板書主要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當學生的回答突如其來時,有的時候感到措手不及,沒能很好地抓住契機把它變?yōu)榻虒W資源。
2、有些學生還沒有完全投入到角色的體驗中去,當個別學生朗讀感悟還不夠到位,總怕時間不夠用,為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會匆匆走過場。
本節(jié)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鄂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飲用水》的第一課《水是什么樣的》。
本單元是以飲用水作為單元主題,水是組成世界萬物的重要物質,可以說我們的一切都離不開水,但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水雖然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觀察水的活動就是嘗試著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實驗器材進行觀察活動,將學生腦海中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次上,能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的科學態(tài)度。
主要內容包括:
。ㄒ唬├迷薪涷,通過眼看、鼻聞、舌嘗等方法,辨認四種液體。歸納出認識物體的一般方法,然后用這些方法去觀察一杯水。學生在觀察時往往只關注結果,卻不注意自己觀察的方法,教師要把學生認識物體的經驗上升到用科學方法的層次上,而且強調:不了解的物體,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便嘗。
。ǘ┩ㄟ^觀察各種容器中水的形狀和流水,使學生發(fā)現(xiàn)水沒有固定形狀和容易流動的特點,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準確的表達能力。
。ㄈ┳寣W生比較水(液體)與木塊、玻璃珠(固體)和空氣(氣體)有哪些不同。
根據(jù)《科學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運用比較的方法辨別物體的特征。認識水是什么樣的。了解物質三種常見的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2.能力目標: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語言描述所觀察的水的形態(tài)特征。
3.情感目標:愿意合作與交流。養(yǎng)成全面細致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認為讓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認識水的各種性質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比較水(液體)與木塊、玻璃珠(固體)和空氣(氣體)有哪些不同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為了突破重難點,我做了一定的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在經歷了第一單元的探究活動后,已經對自己的感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學生對科學的觀察方法和水的性質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這會影響到學生科學的思維習慣的形成。基于這一點,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科學的觀察方法的指導和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設計了猜謎、小組合作探究和等活動,讓學生在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的過程中,比較輕松、清晰地掌握科學知識要點,所需要準備的材料:牛奶、白酒、糖水、冷開水各一杯,燒瓶、大燒杯、方便袋、水槽、量筒、量杯、滴管等。整節(jié)課我都注意到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教學的基礎,借助一定的實驗儀器,讓學生動腦、動口,自己去認識水。學法是教法的支撐點,沒有學法指導,就沒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不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教學中更要重視學法指導:以觀察、交流、小組討論、學生動手活動為載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認識水的性質和液體、固體、氣體的特征。
這樣設計的理論依據(jù)是:
1.科學教學的直觀性原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多種實驗器材,指導學生科學觀察,突出重點,易化難點。
2.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安排的各項活動,充分給予學生表現(xiàn)的空間,活動的空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各方面能力。
為了真正達成課時目標,體現(xiàn)新課程學生為主體、探究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猜謎激趣,探究觀察方法。
教師先出示四杯液體。提問: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在四個杯子里裝了些東西,請大家仔細觀察,猜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學生說出自己所想的答案后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觀察方法:用眼睛看,教師適時板書。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確定了一只杯子里裝的是牛奶,可是其它的三個杯子里的物體看上去差不多,所以無法確定,引導學生想出另外的觀察方法,即用鼻子聞和用舌頭嘗,教師邊板書邊提示:聞到的是氣味,嘗到的是味道。在指導正確的聞的方法后指名學生上前聞和嘗,要求學生說出自己聞到的氣味和嘗到的味道,學生確定杯中液體名稱后,教師揭示正確答案。然后小結出觀察物體常用的科學方法,特別強調觀察不了解的物體時為了安全,只能用眼睛看,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便嘗。這樣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激情,科學的方法由學生提出來,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也為下一步正確觀察水和概括出水一般特點做了鋪墊。
(二)分組觀察,形成水的認識。
教師導入:下面我們就用剛才總結出的觀察物體的方法仔細觀察水(板書:水)的特點。在提出觀察活動的要求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開展觀察活動,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在小組活動時教師巡視,表揚做得好的小組;顒咏Y束后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板書出水的一些特點,交流結束后,引導學生用一句話總結出水的特點?即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這個活動看起來簡單,但由于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在小組活動中教師要加強行間巡視,引導學生分析出水的特點,做好實驗記錄,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得出科學的結論。
。ㄈ⿲嶒炋骄,認識液體、固體、氣體特征。
實驗一:把燒杯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狀的容器中。
三年級的學生是剛剛接觸到科學實驗中的儀器,對許多儀器都不認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去比較、去認識。教師首先出示一個燒杯,介紹名稱,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它的特點,通過比較了解燒杯口的作用,在倒水過程中依次介紹量杯、量筒、燒瓶、漏斗的名稱和作用,這樣做,雖然要費一點時間,但是一方面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了實驗的儀器,初步了解儀器的作用,這個時間一定要舍得花。在倒水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水的形狀的變化,倒水結束后,水沒有固定形狀的這一特點的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實驗二:用一個有洞的方便袋裝水,水從破口處流出。
師操作后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一定能說到看到水從袋子的洞口處流到了水槽里,揭示水容易流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出其它的方法來證明水沒有固定形狀和容易流動的特點并交流,學生的思維立即就會被激活,想出很多的方法,如把水滴在桌上用嘴吹,還有用筷子攪拌燒杯里的水等,適時出示“液體”這一概念,再練習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水。即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樣就使學生從對水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次上,將前概念發(fā)展到概念水平。
實驗三:讓學生比較水(液體)與木塊、玻璃珠(固體)和空氣(氣體)有哪些不同。
。1)水與木塊、玻璃球比較:不同點是,水沒有固定形狀,而木塊、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狀。
。2)水與空氣比較:
實驗:將水和空氣分別裝入注射器中(溶積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壓活塞,表現(xiàn)出水的體積不易改變,而空氣的體積易改變。
。3)歸納出什么是液體、氣體、固體。(見教材29頁)
(五)課堂小結,引導后續(xù)研究。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取了知識,滿足了情感的需求,研究的熱情高漲,因此在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后,引導學生課后能繼續(xù)觀察、研究水,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下來,這樣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認識水的另外的一些性質。如果學生有了親身經歷的研究活動,他們的思維一定會更加開闊,今后在課后開展研究的興趣會更濃。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此次活動來源于我對幼兒的觀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幼兒不愛吃青菜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可是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如何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激發(fā)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次的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夠服務幼兒的生活。
2、幼兒現(xiàn)狀分析
大班幼兒已能把自己的經驗與音樂結合,產生聯(lián)想,體驗音樂的情緒,而這些發(fā)展都以傾聽為基礎。大班幼兒聽覺分化能力更精細,對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感知力逐漸增強,他們的發(fā)展方向是從音樂的表面深入其內部,聽辯音樂中有趣的變化,發(fā)展音樂感受力。
基于以上對幼兒實際水平、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的分析,我選擇了音樂欣賞活動《蔬菜湯》。通過本次活動的進行,旨在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傾聽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以及增進幼兒對蔬菜的喜愛。
3、教材分析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是欣賞者,作為欣賞教材的音樂作品是欣賞對象。選擇適合幼兒欣賞水平,有助于發(fā)展幼兒欣賞能力的教材是促進幼兒欣賞能力提高的關鍵之一。在音樂欣賞《蔬菜湯》中,我選編了三段不同風格的音樂描述三類蔬菜(豆類、瓜類、綠葉類)被放進湯鍋里燒煮蔬菜湯的音樂故事。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各種蔬菜的特征,通過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激發(fā)幼兒對蔬菜的喜愛。同時提升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4、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一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對活動和老師的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以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jù),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養(yǎng)成初步的傾聽音樂的能力,并運用各種感官參與活動。
(2)在音樂的伴隨下積極參加做"蔬菜湯"的情境表演活動,激發(fā)幼兒對蔬菜的喜愛之情。
。3)初步區(qū)分樂曲的不同性質并用相應的肢體動作進行表現(xiàn)。
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正確理解歌曲的內容。大班幼兒注意力的發(fā)展比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會神地傾聽正確理解樂曲的內容,才能使幼兒與樂曲產生共鳴。
難點:感知樂曲的不同性質并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欣賞音樂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因此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產生情感體驗及聯(lián)想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zhàn)性,這就更需要借助于教師的引導幫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蔬菜卡片、圍裙、勺子,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
(2)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吃過、看過)。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于幼兒進行表演。
二、說教法
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要挖掘此次活動的活動價值,所以我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演示法:在活動中借助多媒體課件,提供三個種類的蔬菜圖片。幼兒運用比較方法進行觀察,小結各種蔬菜的特點。
2、討論法:語言的描述可以使幼兒聯(lián)系已有經驗產生新的聯(lián)想。適當?shù)倪\用語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樂變的形象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
3、啟發(fā)聯(lián)想法:如果說"聽"能夠引導幼兒對音樂形象展開初步聯(lián)想,那么"動"則使聯(lián)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因此,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動作表現(xiàn)是對音樂逐步熟悉和理解的過程。
4、情境教學法:在角色表演環(huán)節(jié),將幼兒的位置變?yōu)閳A形形成"湯鍋"這種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本次活動中,我還將采用審美熏陶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tǒng)一。
以上三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發(fā)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
三、說學法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對音樂欣賞的發(fā)展水平,我采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運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手段,開放多個感知通道,讓幼兒對音樂欣賞做到主體參與。
2、觀察法:由于幼兒缺乏必備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通過圖片的展示,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提高。
3、角色扮演法:通過角色扮演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使幼兒情不自禁的投入的音樂欣賞的活動中來。
與此同時,還通過幼兒間的互動學習,師幼合作、幼幼合作的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活動程序
活動分為四個部分完整欣賞——分段欣賞——完整欣賞——分角色扮演,這是一個層層深入的欣賞模式。
1、完整欣賞
。1)我扮演媽媽和孩子們一起表演舞蹈《買菜》,不僅自然的組織了幼兒練聲和律動,而且營造了一種活潑寬松的活動氣氛。同時為后續(xù)做蔬菜湯做了一個小的鋪墊。
。2)講講說說"我認識的蔬菜",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引導幼兒通過對已有生活經驗的講述豐富幼兒對蔬菜的認識。為下面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3)完整欣賞樂曲,初步的感受樂曲的不同性質。
2、分段欣賞
這一部分是本此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共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采用不同的方法突破重點和解決難點:
。1)出示PPT豆類蔬菜(毛豆、蠶豆、豌豆)請幼兒觀察,通過觀察討論,小結出豆類蔬菜的特點。這為下面欣賞表現(xiàn)豆類的音樂做了很好的鋪墊。因此幼兒在欣賞完表現(xiàn)豆類的音樂后,將會很輕松的說出對這段音樂的感受并積極的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豆類蔬菜。
。2)出示PPT瓜類蔬菜(冬瓜、南瓜、茭瓜)通過觀察討論小結出瓜類蔬菜的特點。幼兒將對教師的提問:"你們覺得表現(xiàn)瓜類蔬菜的音樂可能會是什么樣的?"進行討論后帶著問題去欣賞音樂并展開想象。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傾聽能力。最后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在個體表現(xiàn)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幼兒自由結伴合作表現(xiàn),如:"大大重重的蔬菜是沉在鍋底的,一個人不夠沉,怎么辦呢?"幼兒可以兩個三個的拉起手來,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由此實現(xiàn)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促進了幼兒合作能力的發(fā)展。
(3)欣賞第三段音樂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首先播放表現(xiàn)綠葉類蔬菜的音樂,請幼兒根據(jù)樂曲的特點來判斷出樂曲所表現(xiàn)的蔬菜類型。為了引導幼兒能很好的感受樂曲,我采用了討論法來解決這一難點。比如:"這段音樂和前面兩段音樂一樣嗎?""你聽到這段音樂有什么感受?""聽到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然后請個別幼兒做動作展示并講解動作,以幼兒帶動幼兒學習,最終感受出音樂所表現(xiàn)的是綠葉類蔬菜。
3、完整欣賞音樂
三段音樂表示的是不同的音樂風格,通過完整欣賞音樂進一步提升幼兒對音樂的傾聽能力。首先教師對三段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容進行小結,使幼兒明白不同種類的蔬菜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來表示。然后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并鼓勵幼兒小結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特點。三段音樂組合在一起連續(xù)播放是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提供了機會,為后續(xù)的角色扮演也做好了鋪墊。
4、分角色扮演
本次活動的音樂《蔬菜湯》共包括三個不同的音樂類型,為使幼兒能夠進一步的在傾聽的基礎上辨別音樂的類型,并展示相應的肢體語言。此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挑選自己喜愛的蔬菜寶寶卡片、教師穿好圍裙扮演媽媽加入到游戲中,在燒"蔬菜湯"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幼兒的表現(xiàn)及反應,察覺他們的需要,并給予適當?shù)膸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p>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正反比例的應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一、 教材分析
《正反比例的應用》本課選自青島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信息窗,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比以及正反比例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今后學習數(shù)學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研究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判斷問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比例關系。
2. 會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重點:會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難點:正確判斷數(shù)量間的比例關系并列出比例式。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很多數(shù)量關系和比的知識,基礎掌握還可以,而且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語言表達不夠規(guī)范。
三、 教法
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激勵評價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我在學生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發(fā)現(xiàn)有獨特見解的,都給予激勵的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四、 學法
[ 新課程不但倡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而且著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
合作交流法:在獲得新知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開展小組合作,在小組中分工明確,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開發(fā),樹立的主人翁的意識。
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學生才能學得牢。在課將結束,學生對自己的獲得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取長補短。
四、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shù)量。
。3)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4)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被減數(shù)一定,減數(shù)和差。
談話引入:我們今天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意圖:簡單的復習為本節(jié)課學習做了鋪墊,提高了教學效率。
2.出示學習目標,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正確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
意圖:帶著目標去學習,讓學生把握學習方向,而且可以讓學生做好自我檢測,課后有目的的復習鞏固。
3.出示信息窗的情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意圖: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能力。
4.讓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小組交流解題方法,找同學到前面板演解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好引導,問題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指導用解比例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意圖: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強化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經過思考掌握方法之后,直接引導學生用解比例的方法解決第二個紅點問題,找代表匯報解題方法與過程。
意圖:培養(yǎng)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6.總結方法。讓學生自己總結用比例相關知識解決應用題的方法。
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7.達標檢測。
意圖:學生從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如果不及時鞏固、復習,與實踐沒有結合起來,就會稍縱即逝,因此設計合理的有效地練習是必須的。
8.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易錯點?
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的機會,可以培養(yǎng)學習總結概括能力,也會讓學生自我評價學習效果。也利于學生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五、 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guī)淼恼f課內容是面積的認識。(出示電子課本)它是來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61-62頁第五單元“面積的認識”第一課時。下面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我說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本節(jié)課涉及的概念較多,有“面”、“物體表面”、“封閉圖形”和“面積”!懊娣e”的前概念是“面”。本節(jié)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所以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我從“面積”的前概念“面”來展開教學,先引導學生理解“面”的含義,即物體表面,把這些面畫下來就是一個封閉圖形。然后在學生獲得多種感性理解“面”的含義基礎上,經過改造、加工、伸展,得出“面積”這個概念。
(二)教學目標
在對教材和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面積。
2、經歷用不同圖形做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3、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便捷與合理。
。ㄈ┙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四)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圓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等)。
學具:學生尺、硬卡紙。
二、說教學策略、方法
。1)直接引入法:
從“面”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面”?見過什么“面”?這幾個問題展開教學。
。2)、動手操作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3)、合作探究法: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比較法(觀察比較法、重疊比較法、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比較):通過面積的比較,會選用恰當?shù)姆椒▉肀容^面積的大小。
(5)、自學學習法:
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學生能迅速了解面積單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表象,對形成常用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游戲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聽課老師,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學生齊鼓掌。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只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
學生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學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師:(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老師的手掌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shù)學書的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我們的手掌面要大。
師:請大家摸一摸身邊物體的表面積。(出示課件1)
師: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呢?(出示課件2)
生:黑板面大。
。ǘ┖献魈骄、講授新知
1、初步感知
師:教室中黑板面和國旗的表面,哪一個面大呢?
生:黑板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里,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積;國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國旗表面的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出示課件3)
師:什么是課桌面的面積呢?你們能摸一摸嗎?
生: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并摸一摸)
師: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如課桌、練習本、文具盒、信封、紅領巾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F(xiàn)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說一說,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
生舉例說明。
師:同學們都說的非常好,哪位同學能歸納出“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呢?” 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非常好!板書“物體表面”“大小”(出示課件4)。手拿出一個信封,比如這個信封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沿信封邊緣描,出信封的形狀)這個信封是什么形狀?紅領巾呢?像長方形、三角形等封閉圖形有面積沒有?
師:對!封閉圖形也有面積。請同學們看看下面哪些圖形有面積呢?(出示課件5)
生:圖1和圖4.
師:很好,那么什么是封閉圖形的面積呢?
生: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非常好!前面我們提到,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現(xiàn)在,我們又知道,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有沒有同學把這兩句話概括一下,到底什么是面積?(出示課件6)
師: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并出示課件,我們一起讀一遍這一句話。
師:(出示課件7)將數(shù)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請大家說一說兩本書的面積一樣嗎?
生:一樣。
師:很好,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的大小不變。
2、面積大小的比較
師:面積有大有小,那么如何比較面積的大小呢?
師:剛才我們舉了很多例子,比如黑板表面的面積比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你們是怎么比較出來的呢?
生: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師:同學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很好,說明我們都是通過觀察比較出來的。像這種面積相差比較大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的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但當面積相差不大的時候,通過觀察就比較困難了。
師:在你們每個小組里都有一個信封,在信封里裝有一些圖形,其中有兩個圖形比較大,都是白色的,面積大小差不多。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思考,如何來比較這樣兩個圖形的大小呢?現(xiàn)在分組討論,可以將兩個圖形放在一起比一比。(出示課件8)
師:剛才老師在下面看了看,發(fā)現(xiàn)我們采用了觀察比較和重疊比較的方法好像都不太容易一下就比較出這兩個圖形的大小,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出示課件小精靈“可以選用一種圖形作單位來測量”。大家聽懂小精靈的話了嗎?如果選用一種圖形作單位,這個圖形可以是什么形狀?請大家把信封里面其他的圖片找出來擺一擺,試一試。
師:剛才同學們在下面做了各種嘗試。我們用這些圖形作單位的時候,能不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分別出示課件9、10、11)如果要準確的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為什么呢?(出示課件12)
師:(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的時候不受擺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國際上規(guī)定用正方形面積作為面積的單位。)(課件13)
。ㄈ⿷弥R,解決問題
師:現(xiàn)在請大家完成課后的62頁的“做一做”。
師:請同學講一講你在做這些題時是怎樣思考的呢?
。ㄋ模┗仡櫿,展望新知
1、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呢?(課件14)
2、師:其實關于面積還有很多知識等著我們去研究,比如說面積的度量,國際上就是規(guī)定了要用正方形作為度量面積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這些面積單位就是我們今后要繼續(xù)研究的問題。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
蘇教版小學美術第七冊《樹葉粘貼畫》------動物
教材簡析:
樹葉粘貼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在四年級上學期安排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部分教材要求貼出形象生動的小動物,是樹葉粘貼畫中最接進兒童生活的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就是這樣來的。樹葉粘貼畫說課稿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根據(jù)想象,有步驟的貼好動物畫。
教學目標:
。1)掌握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2)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3)通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法:
美術教學生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yǎng)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jié)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范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范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三、說學法:
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lián)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動物世界、膠水、漿糊、剪刀、樹葉、范畫、投影片等。
四、說教學程序:
為了優(yōu)化教學過程,體現(xiàn)學科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設計教學程序的: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上課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好,今天我?guī)碓S多小動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長的什么樣?”接著播放多媒體------《動物世界》。
教師在學生看完錄象后,學生可以提問:你們看見了哪能小動物呀?它們長得什么樣呢?學生不難回答:長腿的駝鳥、長脖子的長頸鹿,有胖乎乎的大熊貓等。
這樣的開頭,使學生熟悉動物的外形特征,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動物的創(chuàng)作欲望,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接著,教師拿出范圖------《兩條魚》,并提問:我們這里有小動物,同學們看是什么呢?學生說,兩條金魚。然后,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金魚是由不同樹葉拼成的,從而導入新課,到了秋天,我們經常可以隨地撿到樹上落下的樹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樹葉粘貼畫。
板書課題:樹葉粘貼畫-------《動物》,這樣導入,給學生一種自然、貼切的感覺。
(2)、分部講授新課:
學生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產生對樹葉粘貼畫的極大興趣,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這時教師將范圖出示在黑板上,進行新授,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a、 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lián)想動物”想想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么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師引導:剛才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后,還想一想,拼一只怎樣的姿態(tài),在干什么呢?導入下一步:
c、 擺------姿態(tài)
根據(jù)尾巴的樣子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只正在開屏的孔雀,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圖。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播放各種形態(tài)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這是粘貼畫的最后一步。
這時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回輔導。
大約十幾分鐘后,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針對作品情況進行評比,教師可以這樣說:“好,比賽結束,下面我們要評出優(yōu)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師生共同評出佳作,并給他們一個“金葉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發(fā)現(xiàn)學習和美育相融,是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五、說板書: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于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范圖、多媒體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說課稿 篇10
第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課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對比較枯燥。但課文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于理解。
第二說學生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皟H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借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說明文的空間順序。
第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以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一下教學目標: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2.培養(yǎng)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的能力。3.開闊眼界,激發(fā)對祖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第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重點:(1)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2)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難點:(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2)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說教法
從實際出發(fā),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fā)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興趣。2.讓學生當導游,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筑結構及布局,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第六說學法
結合新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設計學法。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2.通過討論協(xié)作梳理課文。3.通過做小導游的片段作文練習深入理解課文。
第七說程序
由于這是一篇篇幅很長而又比較重要的文章,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三個課時,我們現(xiàn)在就來看一看具體的課時安排。全文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游蹤介紹。重點:說明順序、課文結構。
第二課時:講解落實重點段落。重點:各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說明文按空間順序說明時該如何尋找立足點。
第三課時:課文知識、能力及其情感培養(yǎng)的拓展以及對課文做小結。重點:學習寫作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據(jù)以上設計,今天我就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具體安排?偟陌才帕司艂教學步驟,如下:
。ㄒ唬⿲耄阂砸幌盗姓洳赜诠蕦m博物館的珍品圖片激起學生對故宮的好奇,從而引出課題。
。ǘz查預習情況。檢查生字詞讀音。
。ㄈ┓治稣n文第一部分1.學生齊讀課文1-2自然段。2.學生自主介紹通過朗讀課文1-2自然段所了解到的故宮。3.演示課件,總體介紹故宮及簡略介紹故宮四大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ㄋ模⿴熒黄鹄砬逭n文說明順序1.根據(jù)圖片及課文填寫課后練習一中的圖表。2. 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理清參觀順序:天安門—端門 —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ㄎ澹┩瓿烧n堂活動:根據(jù)圖片和課文(5—8自然段),寫一段導游詞,介紹太和殿。
。├碚堈n文結構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與課文最后一句“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和諧統(tǒng)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驚嘆。”相照應的句子。2.課文首尾照應,都是對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描寫,而中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博物院各大建筑的具體描繪,由此可見,課文的總體結構為:總-分-總。
(七)朗讀課文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結: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筑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筑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ň牛┎贾米鳂I(yè):從以下作業(yè)中任選2題1.試著由北向南,從神武門進入,介紹一下故宮博物院。2.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3.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最后我們來說板書設計,很容易看出,我們朗讀的部分分別是課文總說的兩部分,而具體分析的則是課文分說的部分。分說部分則又是按作者的游蹤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的,而且我們做活動的部分正是課文寫得最詳細的故宮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過對課文的梳理,我們很容易得出課文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來說明的。
如若能夠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達到以上設計,那就為后兩課時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也培養(yǎng)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對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具體事務的寫作能力。當然也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說課稿范文匯總10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匯總六篇05-29
關于數(shù)軸說課稿范文02-22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3-19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8-23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17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06
《沁園春.雪》說課稿范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