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科學說課稿四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認識物體的科學方法。
2、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3、知道什么是液體?
過程與方法
1、會利用多種感官從多種液體中找出水。
2、能利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敢于合作交流,樂于探究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的各種性質。
難點:選擇器具將水運到遠處的空桶中。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器材:空果凍盒4個、牛奶、糖水、酒、水
2、演示器材:塑料袋、不同形狀的杯子4個
3、游戲材料:小杯子1個、長短不一的接水管2根、塑料桶2個、秒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
認識水的重要性,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知道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了哪些東西嗎?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出課題并板書:觀察水
二、分組找水、了解特點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自身實踐,把認識物體的經(jīng)驗上升到用科學方法的層次,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
1、談話: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四種不同的液體,分別是水、糖水、酒和牛奶,可忘了貼上標簽。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們分辨出來并帖上標簽嗎?
2、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1)先在小組內討論使用什么方法。
。2)觀察過后在小組內交流并貼上標簽。
3、學生討論、匯報。
4、教師引導小結:
先用眼睛看找到牛奶,再用鼻子聞找出酒,最后用舌頭嘗分辨出水。這里我們用到了認識物體的常用科學方法:看、聞、嘗,當然還可以摸。但以后要注意,在不了解物體時千萬不能隨便聞、嘗、摸。(板書:眼睛看、鼻子聞、舌頭嘗、用手摸)
5、談話:我們大家都找出了水,可依據(jù)水的哪些特點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分辨出的水,把你的觀察方法和結果寫下來。
6、學生組內觀察并記錄。
7、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并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
三、實驗演示,認識液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準確的表達能力。
1、談話:現(xiàn)在請大家觀察講桌上的四杯水,都是什么形狀的。把你的結果寫在書上或畫在書上。(出示裝滿水的不同形狀的杯子)
2、學生觀察匯報。(水可以是各種形狀的,取決與盛水的容器形狀,也就是水本身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3、談話:是這樣的嗎?我們在來做個實驗。
4、演示說明:將杯子中的水倒入塑料袋中,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變化樣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塑料袋是正方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球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像小貓一樣則水像……。
5、將塑料袋弄個洞,讓水流進容器。
6、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動。)還有哪些物體是容易流動的呢?
7、根據(jù)學生回答后板書:容易流動
8、小結:像水這樣沒有固定形狀、容易流動的物體叫液體。(完成板書)
四、團結合作
設計意圖:
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帶來的快樂,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
1、談話:下面我們做一個小游戲。(出示物品,提出要求:哪一組能把這個塑料桶中的水運到另一個塑料桶中,當然不能直接倒。)
2、學生分組討論方法。
3、全班匯報(用管子吸、用小杯子舀)
4、哪一種方法好呢?
5、分組近距離演示,測時間。
6、距離較遠,哪種方法快呢?學生預測后再試一次。
7、小結:近距離用杯子舀的快,遠距離用管子吸的快。
五、總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補充。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本單元認識的最后一種簡單機械。本課是依照“問題――實踐――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局部: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同學知道什么是斜面。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這局部內容分為兩段:首先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導同學認識斜面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實驗驗證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注意控制變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教學擬達到以下目標: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方面: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并用實驗的數(shù)據(jù)來說明斜面的省力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培養(yǎng)同學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tài)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愿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要以同學的經(jīng)驗為起點,重視同學的實踐操作,本節(jié)著重于讓同學在體驗中學習。課前我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實際對分組資料進行了變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個紙盒的幾個不同高度的立面來控制,用一厘米寬的紙條來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局部的一致性,這樣一來使同學的操作更規(guī)范易行。在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協(xié)助,實現(xiàn)每個同學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為了取得合作的實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小組分工明確:實驗前確定了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協(xié)調大家的工作,布置每人實驗操作的順序。這樣大家分工明確,操作時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能取得較好效果。
(2)成員輪流實驗:操作時,我建議同學每人操作實驗中的一個步驟,這樣依次輪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收獲。
。3)和時記錄:人人有實驗記錄單,既做觀察員又做記錄員,防止同學松懈。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用談話法說運河橋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確什么是斜面。教師做明確說明:一塊木板當把它從低處到高處搭成一個斜的平面,并沿著它向上搬運物體時,它就成為一種簡單的機械――斜面(板書)。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問是搬油桶還是借助斜面滾油桶到車上更省力呢?說斜面能省力光憑感覺還不行,還要用什么來證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較才干判斷。問同學怎么設計證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實驗呢?
3.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根據(jù)同學的匯報,教師小結:先稱出物體(小車)垂直時的拉力,然后記下物體(小車)在斜面運動時的拉力,再進行比較。教師逐一出示為同學準備的資料,并演示組裝、分發(fā)資料和實驗記錄單。實驗要求:
⑴、由小組長分派每人操作一個實驗步驟。
、啤研≤嚪旁谛泵嫦露,通過測力計拉著它均勻上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shù)。
、、把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匯報實驗結果:分析你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什么發(fā)現(xiàn)?
⑸.同學分組討論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最后小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同學通過上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物體省力情況不同。問同學答案。希望同學找到可能是由于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的原因。
接著讓同學猜測從低處到高處走樓梯和爬梯子的感覺有什么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省力情況,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分組設計實驗,并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準備)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并進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級梯度要依照先高后低的實驗順序進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車外的紙包裝盒的幾個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個坡度,最后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筆來完成。為保證對比實驗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局部也相同,借助兩厘米寬的紙條使露在斜面以上的局部和紙條寬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單)
四、學以致用
先啟發(fā)舉例:通過教師用線在圓珠筆上繞兩種螺旋線讓同學觀察后比較哪種螺絲更容易擰進木板中去,問同學為什么你會這么選擇?然后想一想盤山公路為什么會修成“S”型。再問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
用了斜面。
最后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簡單機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缺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板書: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簡析:
《分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排序與分類》的第二課。本單元屬于小學科學探究中有關專門進行技能訓練的單元,這是因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只要引領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悟科學的真諦,同時,也必需指導同學掌握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
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或借助工具、儀器等獲取大量有關事物的信息,這對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但還缺乏以能迫近客觀事物的實質,還必需通過篩選、提煉等思維加工過程方能形成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結論——科學知識。前人大量的研究標明,“分類”和“排序”都是人們對收集到的證據(jù)(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對同學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不論是指導同學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還是協(xié)助同學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都顯得尤為重要。
本冊教材前面的幾個單元已經(jīng)大量滲透了“排序和分類”的活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四年級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類”的意識,這為本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感性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對“排序和分類”的認識無論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究的過程技能和方法,還是對“排序和分類”理性考慮肯定會得到質的提升。它不只標志著同學目前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同時也為同學的認知走向更高遠、更廣闊水平的發(fā)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
本課教材的布置,首先是提供了同學隨家長在商場購物的情景圖片,其目的是喚起同學對生活經(jīng)驗的回憶,從同學的實際生活入手,激發(fā)同學科學探究的興趣;然后,試圖通過同學親自對假設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海洋生物圖片的分類活動,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初步學會分類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和籠統(tǒng)出“分類”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著,順理成章地給出了什么是二分法;最后,教材布置了對各種各樣的動物進行分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鞏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進了什么是“多極二分法”,進而讓同學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和其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拓展同學的視野,提升科學學習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教材的布置是符合課程規(guī)范關于貼近同學生活、以科學探究活動為主、從感性到理性等多項編寫原則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分類的實質含意——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征進行分類和“二分法”是本課的重點,“多極二分法”和運用“多極二分法”是本課的難點;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讓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增強同學的體驗、提升同學的價值觀是本課的關鍵。
二、 說教學目標:
小學科學課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同學的科學素養(yǎng)?茖W素養(yǎng)中也包括著在科學探究中,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jù)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種種解釋。根據(jù)本課的結構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感悟分類是人們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處置、使之形成科學
概念或結論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價值。
2、知道分類的基本規(guī)范——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3、在學會“二分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多極二分法”以和在日常生活中分類的多種運用方法。
4、在分類活動中培養(yǎng)同學細心觀察、認真考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 說教學準備:
1、對教材的處置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對教材作了如下的處置:
(1)保存教材的核心——教學要求;
(2)設計動物、食物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3)考慮到教材中給各種動物運用多極二分法分類與上面我們設計的卡片有雷同之處,為此,設計了給全班同學分類這一環(huán)節(jié);
我們試圖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來體現(xiàn)課程規(guī)范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和“以兒童立場關照教學”的理念和思想。
2、具體技術處置
(1)制作動物與食物卡片,供同學分組活動使用。選擇素材的原則應該考慮到實際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樣性,并能同時滿足三種分法的前提下考慮具體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據(jù)葷和素、主食和菜肴以和生、熟等情況,我們決定選取面條、面包、米飯、青菜、四季豆、豬肉、雞和帶魚這些與同學生活比較貼近的食物做為素材。動物選取同學比較了解的啄木鳥、鷹、貓頭鷹、老虎、兔子、鱷魚、長頸鹿和羊作為素材。
(2)制作三大課件
①與同學分組活動相匹配的、可以拖動的動物、食物課;
②供全班同學進行二極分類的系統(tǒng)結構圖課件;
、劭苫厥蘸筒豢苫厥绽舱n件;
考慮這些課件的原則應該是便于展示同學的操作活動、增強引領同學開展活動的有效性和減少實物投影和課件之間的切換次數(shù),為此,我們制作了以上三大課件。
四、 說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規(guī)范》強調: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同學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同學提供充沛的親身經(jīng)歷的過程。教師是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遵循這些理念,我為本課預設了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1、給卡片分類
分組活動是同學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準備了2組卡片,食物或者動物各八種。之所以選用2種不同類別的圖片,主要是考慮到同學原有學習基礎上對分類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可以更加強化同學的思維活動。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同學自身來動手分一分,使每個同學的思維都得到了調動,再通過小組代表上臺來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組內的活動變成了整個班級的思維碰撞。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體會到了什么是分類。
教師在同學交流互動的同時,概括同學的發(fā)言,著重強調同學的分類是依照哪個特征來分,強化分類概念中所要依據(jù)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在同學對分類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時,和時引導同學總結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給全班同學分類
通過同學暢談生活中二分法的運用,教師帶領同學試著將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分類,在將班級分為男生和女生的基礎上,拋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礎上再往下面繼續(xù)分”,在同學們一致認可的基礎上,小組首先討論,給同學足夠的思維空間,再整班討論。對于一些相對而言的概念,教師引領同學來更加細化,鼓勵同學尋找一些顯而易見的規(guī)范!霸趧邮种跋葎幽X”.
在充沛討論的前提下,教師引領同學開展兩個全班性的游戲,激發(fā)了同學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個是列隊游戲。這個游戲的目的有二,一是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分類活動中來;二是讓同學親自體驗什么叫多極二分法。
第二個是尋找同學,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隊列站好后,邀請一位同學來協(xié)助老師尋找某一類特征的同學,讓同學們體驗到分類的作用;待同學回到自身座位后,繼續(xù)請他來協(xié)助老師再次尋找剛才特征的同學,從中進一步感受到分類的重要性,就是能夠協(xié)助我們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給自帶垃圾分類
展示學校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請同學來談談感受。通過同學間的交流,認識到我們平時在丟垃圾的時候經(jīng)常丟錯,需要學會丟垃圾。開展自帶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討論,讓同學充沛調動已有經(jīng)驗來做初步認識和區(qū)分。教師對于典型物品的集體討論,讓同學明確了區(qū)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規(guī)范,從而來重新判斷自身所帶的垃圾屬于哪一類。在課堂上準備垃圾桶、每人來丟一丟,很好的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熱情,“準確、恬靜、快速”的要求又對同學的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尋找監(jiān)督員來監(jiān)督同學丟垃圾的活動,更好的強化了“準”的指標。
通過對可回收垃圾處置方式的討論,讓同學發(fā)現(xiàn),不同材質的垃圾又要進行不同的處置,結構圖的展示讓同學發(fā)現(xiàn)分類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時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屬類垃圾的再處置又要依照金屬的種類再分門別類的處置,從中體會到了分類中還有有別于多極二分法的許多種方法,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最后對分類在生發(fā)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的討論,對分類的意義和價值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簡析: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研究身邊十分熟悉的鐵制品生銹現(xiàn)象來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探究鐵釘生銹的原因,并制定防銹的種種措施。學習的重點是能夠制定“影響鐵釘生銹因素”的實驗方案,教材安排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意在啟發(fā)小組經(jīng)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搜集信息、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的全過程,讓孩子們“真刀真槍”地搞科學,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水平。
二、教學背景:
鐵生銹是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學生們非常熟悉,可能沒有考慮過鐵銹是否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本課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這需要學生收集足夠的證據(jù),而探索活動將成為學生收集證據(jù)的過程。
觀察鐵生銹的過程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將自己設計對比實驗的研究計劃,并在課外進行對比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這個過程把課內和課外的學習有機地融合了起來。
三、教學設計:
(一)科學概念: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培養(yǎng)證據(jù)意識。
2.愿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以及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教具學具說明與提醒
相關圖片、課件資料、鐵片、鐵銹、簡單電路、磁鐵、榔頭等盡可能找到純的鐵銹
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鐵銹指導探究課堂總結
導入新課和鐵形成對比認識(探索鐵生銹的原因)拓展延伸
活動過程
基礎設計個性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物體生銹的圖片)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2.鐵生銹的現(xiàn)象你在生活中見過嗎?(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鐵制物品生銹的事實)
3.看來生活中鐵生銹的現(xiàn)象還真多。鐵生銹了,才有鐵銹。鐵銹是新物質嗎?(學生猜測,并能說說理由)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鐵生銹了》(板書課題)。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嗎?如果鐵和鐵銹是不同一種物質,那就說明這是一種——化學變化,如果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就說明這是一種——物理變化?磥恚肱宄F生銹到底是什么變化,還得先弄清楚鐵和鐵銹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2.師出示新鐵釘和鐵銹,提問:對它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展開研究?(顏色、手感、亮度、松軟、導電性……)
3.教師提供材料(自制電路檢測器、榔頭、磁鐵、鐵、鐵銹等),要求學生觀察鐵銹,尋找證據(jù),并做好記錄。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體有傷口,請不要接觸到鐵銹。
(課件出示)鐵盒鐵銹比較記錄表
顏色光澤空隙手感敲擊導電磁鐵
……
鐵
鐵銹
4.交流匯報:
(1)請一組學生匯報,其他組補充。(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知識點)
師演示鐵與鐵銹的導電性、吸鐵性。(鐵能導電,能被磁鐵吸引;鐵銹不能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
(2)小結
同學們通過實驗,找到了許多鐵與鐵銹的不同點,現(xiàn)在你能判斷鐵與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嗎?鐵變成鐵銹是什么變化呢?(板書:化學變化)
三、指導探究,探索鐵生銹的原因
1.過渡:
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驗證了自己的假設,用證據(jù)支持了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的假設,那么鐵為什么會生銹呢?鐵的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水、空氣)
2.如果我們研究“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控制哪些條件不變?學生設計實驗
3.交流。說說方案,相互質疑,不斷完善實驗方案。
(課件出示)要點:
兩枚鐵釘要一樣新。
一枚鐵釘完全隔絕空氣(如放入菜油中),另一枚鐵釘暴露在空氣中。
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
4.小結。
根據(jù)我們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過一段時間,我們來分享研究成果。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相關資料)了解鐵生銹的危害: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全世界每年因金屬腐蝕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約達7000億美元,是地震、水災、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總和的6倍。鋼鐵生銹是鐵的致命弱點,鋼鐵因腐蝕而報廢的數(shù)量約占鋼鐵當年產(chǎn)量的25%—30%,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
你們說我們該這么做呢?(防止鐵生銹)
2.引導學生探究防止鐵生銹的方法,為下節(jié)課準備。
板書設計鐵生銹了
水
鐵鐵銹(化學變化)
空氣
課外活動根據(jù)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過一段時間,拿到課堂上繼續(xù)研究。
生成預見用磁鐵研究鐵與鐵銹的區(qū)別,可能實驗結果是磁鐵能吸鐵銹,因為理論上鐵銹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磁鐵不能吸引,但我們提供的鐵銹中往往含有鐵,磁鐵吸住的是鐵銹里的鐵。教師用鐵屑與從生銹鐵制品上刮下來的鐵銹細末做對比實驗。如果找不到純鐵銹或者找到的鐵銹仍然可以被磁鐵吸引,可做演示實驗,也可以用與鐵銹相似的材料代替鐵銹做實驗,這也是允許的。提供一些不含有鐵的鐵銹如做不到,也應向學生說明。
課堂評估學生能否歸納出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對學生設計的對比實驗方案做出合理的評價,并適當加以指導。
【【精品】小學科學說課稿四篇】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01-21
青島版科學《金屬》說課稿11-30
幼兒園科學活動說課稿12-24
科學技術哲學說課稿12-17
幼兒中班科學說課稿01-11
科學《螞蟻》說課稿(精選5篇)11-30
科學技術的力量說課稿11-03
科學記數(shù)法說課稿3篇11-10
科學記數(shù)法說課稿4篇11-15
科學記數(shù)法說課稿4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