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

時間:2022-07-03 14:44:1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

  一、教材內容:

  《吃穿用哪里來》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是我們每日的衣、食、住、行需要的生活用品是怎樣來到我們生活中的。它包括三個課題,分別是《吃穿用哪里來》、《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生活中的各行各業(yè)》。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教學要求,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幫生活用品找“老家”,知道身邊的農產品并給它們分類,了解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通過這些內容讓學生感知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用品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勤勞節(jié)儉、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和社會接觸的比較少,對工農業(yè)生產了解比較少,對于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用品雖然經常用到,但它們是怎么來得了解不清楚,沒有深刻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產品的來之不易,存在著許多奢侈浪費的現(xiàn)象,基于這種奢侈,展開教學,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艱辛和人民的智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勤勞節(jié)儉的生活品質,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意識,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以下三點: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通過活動體驗,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勞動人民的智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行為與習慣目標:通過討論、交流知道勞動產品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愛惜勞動成果,節(jié)約糧食的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課前收集,課中交流,初步了解本地農產品的分類及部分農產品的生產過程。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與我們生活關系密切的工農業(yè)產品,了解它們的分類;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勞動人民的智慧,知道我們身邊的農產品,懂得這些產品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

  五、教學方法:

  按新課標要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的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發(fā)展,我采用的方法如下:

  1、采用活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討論、參與活動中,感悟并提高道德認知,通過活動化教學,力求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在活動化教學中,注意了活動的層次性、目標性。

  2、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互相討論,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打破了教師滿堂灌的死氣沉沉的格局,開辟了師生之間平等發(fā)表意見,交流思想的渠道。

  六、課前準備:

 、俳處煖蕚洌合嚓P資料

  ②學生準備:(1)課前問問家里人,我們當?shù)剞r村主要生產那些農產品?農民伯伯是怎樣勞動的?

  七、教學過程:

  為了使課堂教學更富有吸引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jié)課安排了四個小活動:

 。ㄒ唬┥钣闷氛摇袄霞摇薄

  1、觀察生活:讓學生展示自己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些代表性物品,可以是實物圖片,也可以記下物品的名稱,推測和判斷這些物品是來自農村還是工廠。

  2、歸類: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物品進行分類,將來自農村的放在農產品中,來自工廠的放在工業(yè)品中。

  3、提升: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歸納出農產品的特征:①來自農村,是通過種植、飼養(yǎng)、捕撈得來的;②農民伯伯生產出來的。工業(yè)品的特征:①來自工廠,是通過對原材料加工而成的;②工人叔叔生產出來的。工農業(yè)產品的共同特征: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知我們的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密不可分。

 。ǘ┎煌霓r產品

  1、讓每位同學回家先問問爸爸媽媽,家中餐桌上所吃的一些農產品,哪些是本地產的,哪些是外地產的,并將它們記錄下來。

  2、到農貿市場調查都有那些農產品,如糧食、蔬菜、肉類、水產類、山貨、香料等,問問他們的產地。

  3、將采訪、調查的情況在小組和班級中進行交流。

  4、調查活動總結:大家交流參觀調查的體驗,以及自己的種種想法,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到農產品的分類包括:農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能夠說出身邊農產品的具體分類。

 。ㄈ┝私饧亦l(xiāng)

  1、大家可以選擇一個共同認同的、具有家鄉(xiāng)特色的農產品,也可以分組選擇一些家鄉(xiāng)的農產品,了解家鄉(xiāng)農產品的特點及其生長的環(huán)境。

  2、然后大家制作一個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農產品的圖文并茂的廣告或者商標。內容可以不限,但要客觀、真實,最好能反映出家鄉(xiāng)人的情感。學生通過介紹家鄉(xiāng)的農產品,能更深入地認識農產品中所蘊涵的更豐富的內容。

  (四)到農村去看看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課程資源,讓學生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調查的資料,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圍繞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種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并在互相交流后模仿農民伯伯勞動的樣子,體驗勞動的艱辛。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為了不斷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我還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我這樣設計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與小動物》是《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三單元“我的興趣愛好”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使他們對生活、學習充滿熱情,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與小動物》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將學生帶入“動物世界”,感受小動物的可愛,生命的可貴。以正確的科學觀引導學生要珍愛動物,熱愛大自然,培養(yǎng)兒童的愛心和責任心。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和我對教材的理解,在生活化、活動化理念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四個:

  1、情感和態(tài)度 : 培養(yǎng)學生珍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行為與方法 : 通過“食物網”的游戲以及觀看藏羚羊圖片等活動,養(yǎng)成自覺保護動物的良好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 : 通過“走進動物世界”,扮演小動物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動物的習性,增長有關動物的知識,知道如何在實際生活中保護身邊的小動物。

  4、過程與方法 : 通過討論、資料收集、游戲、角色扮演、欣賞及實踐體驗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和教法:

  根據教材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難點是在于如何使學生能從簡單的喜歡小動物這種情感轉變?yōu)橐曅游锖腿祟愐粯拥纳,從而由簡單的喜愛到尊重,熱愛這些小生命,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活動式的情境教學,目的是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把學生領入情境,寓教于樂,升華學生的內心情感。

  四、說教學準備、教學時間: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要做好如下3個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課件

  2、小金魚、魚缸

  3、學生制作動物明星卡

  為了更好的實踐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打算分2課時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下面,我重點談談我的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和意圖。

  五、說教學過程:

  1、根據本課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組織學生活動地形式設計了以下5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謎語激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動物知識知多少。

  第三環(huán)節(jié):說養(yǎng)動物趣事。

  第四環(huán)節(jié):送動物回家。

  第五環(huán)節(jié):集體認養(yǎng)小金魚

  2、具體介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

  第一環(huán)節(jié):謎語激趣。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睘榱苏{動學生的積極性,以猜動物謎的方式導入課文,(如:嘴象小鏟子,腳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擺,不是擺架子。)由此延伸到動物王國里的其他成員。

  [猜謎語是學生喜歡的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進入到課文中來。]

  第二環(huán)節(jié):動物知識知多少。

  這是我今天說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我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交流:“動物明星卡”。課前,我讓孩子們從生活中收集動物知識,并制作動物明星卡;顒又泄膭顚W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先讓他們介紹給身邊的小朋友,再進行集體交流。如: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改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活動方式等等。

  [交流中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探究動物的興趣和喜愛動物之情。這樣就能較好、有效地被學生接受、消化,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第二步,超級模仿秀。

  學生在暢談自己喜愛的動物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也根據低年紀學生好模仿的特點,我設計了“超級模仿秀”這一游戲。學生上臺表演自己喜愛的動物的聲音或動作,大家來猜。

  [這樣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第三步:動物小百科――知識競賽。

  教師在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收集動物知識,(如動物的特征、習性、生活區(qū)、本領及仿生學有關知識),創(chuàng)設知識擂臺賽。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分成各動物小組,教師作為主考官向各組出題,有必答題和搶答題。

  [學生在分小組競賽中了解到更多的動物知識,也培養(yǎng)了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這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鍵一步。]

  第三環(huán)節(jié):說養(yǎng)動物趣事。

  先小組交流說說養(yǎng)動物中的趣事,再指名匯報。

  [這是從單純的了解動物知識轉到人與動物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喜愛小動物應該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共同愛好,所以說起他們與動物間的趣事,一定是言無不盡。]

  第四環(huán)節(jié):送小動物回家。

  學生在聽錄音故事《小明的煩惱》后辨析明理:知道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向往的是藍天。

  [讓學生明白動物們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快樂地生活,大自然才是小動物真正的家。產生對動物朋友的憐愛之情和送動物回家的情感體驗。]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集體認養(yǎng)小金魚。

  教師把課前出示過的小金魚送給學生,由集體認養(yǎng)。

  [前后呼應,并延伸課堂教學行為,將關愛小動物的意識落到實處,讓學生在照料小金魚的過程中做好觀察記錄,為下一課時做好鋪墊。]

  六、說板書設計:

  美麗的家園

  貼動物明星卡

  [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將“動物明星卡”貼到美麗家園圖中,把失去自由的小動物送回他們自己的家,樹立起愛護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也是一門永恒的藝術,需不斷探索,我這樣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和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下面我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愛進行一下說課:

  一、教材分析:

  《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同學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fā)生敬重精神的同時,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關于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

 。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么,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人類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讓同學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

 。2)關于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象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同學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

  2、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激發(fā)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激發(fā)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學法。

  1、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2、積極倡議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同學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等方法,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3、充沛開展探究活動,精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引導同學進行探究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分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

 。ㄒ唬┎轮i語導入,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頭,是一節(jié)課勝利的標志。在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先讓同學互猜謎語,然后我課件出示謎語,在同學猜出謎底是地球時,我相機導入新課。通過師生互猜謎語,激發(fā)了同學學習的興趣。

 。ǘ⿲W習第一局部“從太空看地球”

  我從同學都照過像這一現(xiàn)象入手,讓同學進行設想:假如我們給地球照相,應該怎么照。在同學自由暢談給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請同學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課件出示了同學還沒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讓同學來領略地的美麗與神奇。再組織同學根據欣賞的照片進行討論交流:地球上的藍色、黃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讓同學對地球有更充沛的認識。最后,讓同學閱讀教材內容和觀看從太空看地球的視頻錄象,讓同學了解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和古希臘人對地球的丈量,從而讓同學了解地球基本情況:即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以和地球的大小。

 。ㄈ⿲W習第二局部:“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在導入后,我讓同學閱讀教材94頁的內容,自主學習后,小組交流討論,從古到今,人類是怎樣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在同學回答后,讓同學自由閱讀教材95頁了望臺的內容,并組織同學互相交流自身收集的有關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資料。交流結束后,讓同學上臺展示自身和課本內容不一樣的資料,再組織同學看航行路線圖和麥哲倫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讓同學了解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fā)生敬重的精神,以此來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ㄋ模┰O計了活動 “知識搶答”,通過同學的搶答,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ㄎ澹┙Y束課題。

  最后,我向同學介紹了三本書籍,并課件出示了三本書籍的作者和內容簡介情況,引導同學通過閱讀科學書籍,來進一步激發(fā)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4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我們手牽手》是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2課,是愛心行動篇。愛心的培養(yǎng),是人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內容之一。針對現(xiàn)在兒童都是獨生子女,只知受人關愛,不知去愛別人的現(xiàn)象,本單元以愛心為主題,編排了《我會珍惜》、《我們手牽手》、《親親家鄉(xiāng)水》、《人類的好朋友》四個主題活動,從不同層面,引導學生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幫助學生學會愛、樂于愛。讓他們在愛心的培養(yǎng)中,快樂的成長。《我們手牽手》這一主題活動,旨在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要學會體會他人的情感,了解幫助他人的基本方法,并在互助中學會愛,在愛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幸福地成長。

 。ǘ┙虒W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增進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能夠理解和尊重殘疾人,并對他們在困難面前自強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行為與習慣:能對遇到困難的人伸出友愛之手,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去幫助他人。

  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情感,了解幫助他人的基本方法,愛護方便老人和殘疾人的設施和標志。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各項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增進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去幫助他人。

 。ㄈ┱f教法和學法。

  我在教學中針對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我采用了:談話交流法、觀察法、換位思考法、角色體驗法等,讓學生明白關愛和幫助他人是有愛心的重要表現(xiàn),同時也是學會與人交往,行為文明的表現(xiàn),關愛與被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的,以體驗去感受生活,從而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ㄋ模┱f教學重難點

  本主題重點體現(xiàn)課程標準“樂于幫助別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殘疾人”、“關心和愛護同伴”,因此,我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學情出發(fā),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說教學重點:

  通過在各項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增進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懂得尊重、信任同學,同情殘疾人,關愛老人是本課的重點。從本課教材看,從學生身邊的人出發(fā),沿著關心并欣賞同學——尊敬老年人和長輩、愛護幼子——了解并愛護老人和殘疾人的設施這樣一個思路進行構建,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呈現(xiàn)牽同學的手、牽幼兒的手、牽老人和殘疾人的手的愛心圖畫。在教學中,我通過選取身邊的事例,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幫忙別人。牽同學的人的部分教育學生學會交朋友,并主動幫助朋友;牽幼兒的手和牽老人的手,是引導學生要尊老愛幼,學習做大哥大姐姐,為幼小樹立榜樣;牽老人的手,是引導學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心別人,懂得感恩和回報。因此,我制定的教學重點都是緊緊圍繞這四個方面的主題展開教學。

  說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樂于幫助有需要的人。

  二、說教學重點的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使學生從心靈深處真正理解、關愛他人,從行動上真正學會如何幫助別人。本課為第一年級一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教師用書對本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幫助學生關愛、體現(xiàn)關心愛護行為的情趣,感受我與物、我與他人、我與自然、我與動物在一起的和諧生活,而通過在各項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增進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即關愛我與他人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本課課題《我們手牽手》提示我們要學會關注身邊的人,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人說過,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定得到過許許多多人的幫助和關心,大家互相幫助才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社會。那么本課教材的這些主題部分就是要喚醒學生的助人意識,引導學生從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變小愛為大愛。最后,從當前我校一年級學生的相處狀況看,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喜歡打罵,沒有做到互助互愛;對待來接送的爺爺奶奶沒禮貌,甚至對罵,不會學會尊重老人……因此,通過在各項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增進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懂得尊重人是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

  三、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和過程。

  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以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演一演等方式進行有效學習。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三個活動進行教學:

 。ㄒ唬┩ㄟ^“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理導行”來引導學生能注意到別

  人的困難,并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币虼,課始,我就給學生呈現(xiàn)校園里的新同學不熟悉校園環(huán)境的圖片,遇到這情況,新同學如何向同學求助,別的同學又如何幫助解決困難,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從而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ǘ┪覀償M通過“活動二:你幫我,我?guī)湍恪眮硪龑W生如何幫忙關心別人。

  環(huán)節(jié)一:設計了情景表演:需要幫助的人們。分別讓三組學生通過角色扮演(1)拿著一大堆作業(yè)本的女生;(2)夠不著高處東西的小個子男生;(3)不會做手工的男生。

  環(huán)節(jié)二:愛心行動:誰來幫幫他?比一比,看誰動作快,競爭幫助上述同學的機會。

  環(huán)節(jié)三:愛心回報:我也來幫幫你。被幫助的同學向幫忙他的人表示謝意,并以自己的方式回報幫助自己的同學。

  新課程強調“開放性”,開放意味著教材的開放,教學方式的開放,更意味著對兒童發(fā)展的開放,兒童在活動中體驗得到別人幫助的喜悅,同時也讓幫助別人的同學體驗到了助人的快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緒體驗。

 。ㄈ┪覀償M通過“活動三:角色模擬,走近殘疾人”來喚醒學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

  在此,我設計了體驗殘疾人的活動,主要通過三個模擬活動具體展開,以達到突出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一:體驗盲人——用紅領巾蒙住眼睛,從門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東西,體驗盲人對陽光、世界的渴望。

  環(huán)節(jié)二:體驗聾啞人——老師講一件事情,讓扮演者用手語或肢體語言傳達,體驗聾啞人渴望說話的感受。

  環(huán)節(jié)三:體驗肢殘者——讓學生單手穿衣,單腿走路,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

  在這三個模擬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中入情入境,真正做到以情體驗,感受殘疾人內心的渴望。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角色,體會到殘疾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緊接著,我讓他們把體驗后的感受說出來。這樣,行為的感受升華到內心的認知,很容易地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新的課程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源于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這三個模擬活動通過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使體驗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整體投入的過程,并由此產生同情、尊重殘疾人的情感。使課堂教學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而是對學生生活的有效引導,從而體現(xiàn)出本課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導生活的核心理念。

  最后,我們擬通過實踐活動布置進行結課,把“關愛他人”這一教學重點落實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我們將設計以下實踐活動:走進社區(qū)、走進街道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我有一把金鑰匙》。

 。劢滩姆治黾敖虒W理念]

  教材分析

  《我有一把金鑰匙》是本單元的開篇之作-。它從“自主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將重點鎖定在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上。

  三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已經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在行動上還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缺乏科學的、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三年級上冊的《學習智慧樹》一課已經從學習小竅門方面給了孩子們一些指引。本課則是從 “時間” 的角度將這一主題進行深化和拓展。

  因此我這樣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懂得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并自覺地提高學習效率。這個目標貫徹了《課程標準》中關于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生活經驗,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等教學要求。

  教學理念

  為了讓學生能震撼心靈地感受到時間,能身體力行地珍惜時間,能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

  1、以生為本,平等互動。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活動,自主體驗。而我始終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在他們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梳理歸納,引領學生達成的共識。

  2、憑借活動,真切感悟。

  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

  因此,我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情境感受,內化體悟。然后,自覺參與到教學中來,由“被動”轉為“主 動”,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生活是兒童道德生命成長的最肥沃的土壤,讓兒童從自己的生活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會,這樣才能形成最科學的世界觀。如果把童年比作 是人生的春天,那么科學的世界觀就是那真善美的種子,在生活這片土壤里只有播撒下這樣的種子,才能結出健康的果實。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我這樣設計本課的教學

 。 總體思路和安排 ]

  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分為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兩個的板塊,它們遞進深入,緊密相連。

  我先簡要地介紹一下第一板塊的設計思路,接下來我還要對他做詳細的教學講解。

  在這一板快中我設計了以下3個活動:

  活動一:感受時間,各行業(yè)爭分奪秒搶時間。

  活動二:生命度量,互動交流話時間。

  活動三:體驗時間,小學生分秒必爭用時間。

  這三個活動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由社會到生活層層深入地將時間可貴,珍惜時間的觀念輸入到孩子們的心靈中,讓他們自發(fā)地尋求珍惜時間、節(jié)約時間的好辦法,從而引出第二個教學板塊-----

  合理安排時間

  如果說第一板塊是在思想上進行引領的話,那么第二板塊則是從方法上加以導行。我也從不同的角度設計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巧安排,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

  為了樹立統(tǒng)籌安排的觀念,我給孩子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出示課件)孩子們經過小組討論后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同一時間內做完幾件事就是合理地安排時間。盡管不夠完善,但這是孩子們自己從討論、評價、感悟中得來的。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因此我并不點破,而是隨機推出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受干擾,一心二用不可取。

  讓孩子重復第一板塊中體驗一分鐘的活動,同樣的讓學生在一分鐘之內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不同的是同時播放了孩子們平時喜歡看的動畫片。在動畫片的干擾下,學習效率自然是大打折扣 。學生們又從這一活動中,完善了先前總結出的概念,那就是在同一時間內能合理、科學、高效做完幾件事才是合理地安排時間。(課件出示該句話)讓孩子在兩次活動中自主地體驗,自發(fā)地辨析,并做出了科學的論斷,這才是真正的辨析---導行。

  在正確地認識了什么是合理安排時間的基礎上,我推出了第三個活動(點擊課件,活動三:傳秘訣,同學互贈金鑰匙。)讓他們將這一認識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中去。我準備了這些鑰匙狀的小卡片,讓他們將自己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在同學當中互相贈送。贈送鑰匙的同時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真摯的友情一并贈送。

  第一板塊從思想上引領,第二板塊在行動上導行這就是本課總體的設計思路。

  對小學生來說,思想上的認識是本課的難點,我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第一板塊中層層深入地設計了三個活動。我這樣開課:

  [ 第一板快的教學講解 ]

  活動一:感受時間,各行業(yè)爭分奪秒搶時間。

  1、各行業(yè)的人對時間的感受

  同學們,對于時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各行業(yè)爭分奪秒的圖片,教師配解說]

  師:(幻燈1)這是一場特大的火災,消防隊員們正在與濃煙烈火搶時間,晚一分鐘,國家財產就會遭受更大的損失,同學們,在消防員的眼中,時間是什么呢?對,在消防員的眼中,時間就是國家的財產;(幻燈2)這是一次重要的醫(yī)學手術,醫(yī)護人員在爭分奪秒地為患者做手術,晚一分鐘,患者的生命就危在旦夕。那么在醫(yī)生的眼中,時間又是什么呢?是的,在醫(yī)生的眼里,時間就是生命;(幻燈3)競賽場上,運動員正在奮力拼搏,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世界飛人,我們的跨欄王子——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米欄的決賽中,他以12秒91的成績打破了——杰克遜創(chuàng)下的12秒96的世界紀錄,0.05秒,孩子們,杰克遜僅以0.05秒的微弱之差就與金牌擦肩而過了。你們說,在運動員眼里,時間是什么?是啊,在運動員眼里,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祖國的榮譽!當我們的國旗在奧運賽場上高高飄揚的時候,我們是多么自豪呀。

  活動二:生命度量,互動交流話時間

  過渡:時間對于每個行業(yè)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在大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和重要,那么,在我們小學生眼里,又是怎樣看待時間的呢?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生命度量尺。假設我們的生命線如同這長長的紙條。假設我們每個人都能活100歲,那么我們人的一生可以劃分為這樣幾個階段:6歲前是學齡前階段, 6—12歲是小學階段,13歲—18歲是中學階段,22—60歲是工作階段,60以后是老年階段,那么,6歲前的學齡前階段已經過去了,我們把它放在一邊。13歲以后的中學階段、工作、老年階段還沒到,我們也暫且把它放在一邊。同學們,這就是我們小學的6年時間,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師:是啊,同漫長的人生相比,我們的小學階段實在是太短暫了。孩子們,在這短暫又寶貴的時間里,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學生交流),誰來說一說。

  你們說的對,只有珍惜時間,做和時間賽跑的人,才不會虛度我們的小學階段。當你賽過了太陽,賽過了月亮,賽過了西北風的時候,你就成了時間的主人。

  活動三,體驗時間,小學生分秒必爭用時間。

  (1)一分鐘有多長?

  師:可能有的同學會說,小學階段的確很重要?墒俏抑焕速M一分鐘,區(qū)區(qū)60秒應該算不了什么吧?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看大屏 幕]同學們,看著這跳動的秒針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課件播放]

 。2)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師:是呀!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悄悄地流走了。那么,一分鐘我們到底能做多少事呢?同學們現(xiàn)在就來試一試,請拿出課前老師發(fā)放的材料,準備好筆,第一小組抄寫格言、第二小組做口算題、第三小組畫簡筆畫、第四小組抄寫英語單詞。

  我們再用這個小鬧鐘計時,準備——開始。▌邮植僮鳎撼瓕懜裱浴⑺憧谒泐}、畫簡筆畫、抄寫英語單詞)

  教師隨機提問:誰來說說在這一分鐘之內,你做了多少事。

  小結:哦。原來一分鐘之內,你可以寫這么多條格言,字跡還那么工整,真了不起;還有你,居然能做這么多道口算題,真可以稱得上是口算大王,哇,這么漂亮的簡筆畫是你在這一分鐘之內畫出來的?真有成就感。同學們,一分鐘看起來雖短,可是抓住這一分鐘卻可以做很多事,可千萬別小看這一分鐘呀!珍惜時間就要從珍惜每一分鐘開始。

  各位評委老師,這個板塊的教學講解展示完了。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實踐體驗為載體,以情感體驗為動力,讓學生在行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讓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生成于心靈的需要。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6

  一、說教材分析

  《我的勞動感受》是《品德與社會》學科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的生長與他人”的第一課。這一組教材的專題是“我的家鄉(xiāng)(社區(qū))”,直接體現(xiàn)的是“觀察周圍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尊重并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結果。”

  由于過去對尊重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的教育只是停留在道德認知的層面上,同學對勞動意義的認識膚淺,感受匱乏。本課通過身體力行的不同勞動,重在讓同學“零距離”接觸,真切體驗和感受勞動過程。進而同學在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新課程規(guī)范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同學的學習實際水平,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同學在校參與勞動,感受、體驗勞動的過程,激發(fā)同學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2、讓同學了解學校內的各個工作崗位,培養(yǎng)同學對勞動者的尊重和理解;

  3、讓同學在勞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感受、體驗勞動過程的情感,讓同學“零距離”、有意識地參與勞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1、提前一周,要求每位同學參與一項勞動,可以涉和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勞動。

  2、讓同學寫一篇勞動體驗日記。

  二、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的優(yōu)秀教案思路應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因此,在本堂課的優(yōu)秀教案中,我以同學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同學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和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沛體現(xiàn)同學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同學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勞動的“苦”與“樂”,使同學形成新的勞動價值觀,逐漸協(xié)助同學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三、說教法學法

  針對同學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激起同學的興趣;在學法上,讓其主動參與勞動,自身去感受勞動的苦與樂,體驗勞動的樂趣。

  四、說教學程序

  《品德與社會課程規(guī)范》倡議教師應是同學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優(yōu)秀教案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シ鸥枨秳趧幼钚腋!,同學欣賞,談話導入。

  1、你覺得歌中小蜜蜂、小喜鵲勞動時心情怎樣?(隨即板書:幸福、快樂)。

  2、是呀,勞動有收獲讓小蜜蜂、小喜鵲發(fā)生了幸福、快樂的感受,那么我們每個同學勞動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3、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我的勞動感受。

 。ㄅd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huán)節(jié)播放的動畫歌曲有趣、生動,一下子激發(fā)并喚起同學對勞動的興趣和過去曾經的勞動過程和體驗,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ǘ┱剟趧,重感受。

  1、出示課余時間在小朋友們勞動時拍的照片,讓同學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班誰的身影,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樣?

  2、找?guī)讉在照片上勞動的小朋友詢問:你當時勞動的心情怎么樣?你覺得累嗎?經過你們的勞動,學校變得干凈了,你高興嗎?

  3、平時你還參與過哪些勞動,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趕快拿出你的勞動體驗日記和朋友們交流交流。

  4、課件出示一則勞動體驗日記,同學欣賞。

  5、師小結:是呀,這就是我們的勞動感受,累,并且高興,累,但很幸福。是嗎?(隨機板書:累,并幸福著)。

 。ū经h(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點,應該著重引導同學講出勞動時的感覺和勞動后最終的感受。累,并幸福著。正是因為勞動這種獨特的感受,才干鼓舞小朋友為著最終“幸!钡母杏X而克服勞動過程中的種種不良情緒和感受,體現(xiàn)了教育的有效性。)

 。ㄈ┈F(xiàn)場采訪,了解他人的勞動。

  1、同學們,你們勞動的感受是“累,但幸福”,我們學校也有很多的勞動崗位,很多的勞動者,你們想了解他們的勞動感受嗎?想,就請把你的問題準備好。同時課件出示:采訪問題提示。(同學主要討論采訪時該怎樣提問,教師指導同學在采訪時要注意禮貌,并協(xié)助同學歸納采訪問題。)

  2、請出學校管理學校電路、多媒體的教師—孫瑞炎老師,讓同學們做現(xiàn)場采訪。采訪后,說一說自身的感受!

  3、老師對采訪的情況作了總結:是呀,孫老師的感受也和我們一樣,雖然很忙、很累,但看到你們在一天天地健康生長、慢慢幼稚,他還是感到了一種幸福!

  (品德課的課堂教學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課程資源在老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互動、傳送和升值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同學發(fā)生經歷,感受經驗,形成新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小朋友們通過現(xiàn)場采訪孫老師的勞動感受,不但深化了自身的勞動感受,也從另一個側面使小朋友們有機會走近老師,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

  (四)現(xiàn)場勞動,體驗真實。

  1、剛才,我們聽了班上同學的勞動感受,也現(xiàn)場采訪了老師的勞動感受。既然勞動能讓我們快樂、幸福,那么我們就在課堂上嘗試一下吧!

  2、分工合作,布置勞動任務:第一組:疊衣服;第二組:縫紐扣;第三組:剝花生;第四組:整理教室。(課件出示課本P42頁“勞動須知”)

  3、同學進行勞動。

  4、剛才的勞動,你遇到困難了嗎?你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同學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ㄎ翌A設同學可能會說:①原先我覺得“穿針線”是很簡單的工作,但做起來并不容易呢、诏B衣服時需要耐心才干疊好。③我在剝花生時,發(fā)現(xiàn)有些殼特別硬,我怎么也剝不開,后來我就用東西把它砸開了。④拖地板真累,現(xiàn)在我知道媽媽平時干家務很辛苦。)

  5、展示勞動效果:整齊的衣服、縫好的衣服、一盤花生仁、干凈整潔的教室。當你看到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說一說。

  6、勞動讓你有什么收獲呢?(課件出示:課本P45頁“勞動的收獲”)讓同學說一說。

  7、師小結:同學們在勞動中學會了方法,開動了腦筋,培養(yǎng)了能力,所以勞動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給我們發(fā)明出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會從勞動中得到更多的快樂,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ò鍟好,但有樂趣。

 。ㄐ抡n程強調,同學思想品德與社會實踐性的發(fā)展不只是一種依靠道德知識灌輸?shù)膯蜗騻魉瓦^程,而是依靠同學在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經歷、體驗、建構的高效率的品德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是以同學個體的親身經歷、主題體驗為前提的,離開了課堂教學活動中同學德育的自立建構,提高品德課堂效率就只是一句空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充沛發(fā)揮同學的主體作用,激活同學主體,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同學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發(fā)明性,引發(fā)和深化同學的感受和體驗。本課堂我以“勞動感受”為主線貫穿課堂,通過“談自身的勞動感受”、“訪問他人的勞動感受”、“當堂勞動體驗感受”這些親身經歷或互動體驗活動,實現(xiàn)了同學的主題道德教育與構建過程。)

  五、說板書設計:

  累,并幸福著!

  我的勞動感受: 幸福 快樂

  忙,但有樂趣!

 。ū咎谜n我引導同學從自身的勞動經歷動身,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勞動的“苦”與“樂”,獲得了對勞動的真實感受,從中得出了勞動的最終感受:累,并幸福著!忙,但有樂趣!為此,我設計了以上板書,讓同學真切地體會到勞動的感受。)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7

  地理題材的《品德與社會》課是我們教學中的難點課型之一,在教學中教師究竟該如何選擇教學策略呢?今天我就以《人類唯一的家園》一課為例,以《入理切情,構建人文課堂》為題,從如下三個方面向大家匯報我的一些初淺的思考。

  量體裁衣——準確定位課堂

  知教材:

  《人類唯一的家園》是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只有一個地球》中的第一課,屬于“走進世界”中的內容。今天我將圍繞第一個對話框“人類尋找‘另一個地球’的努力”進行說課。

  析學情:

  從學生知識積淀來看,六年級學生已經通過語文、科學等學科的學習,已經形成了“只有一個地球”的知識建構。但這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建立上,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對本課所要求的情感目標,還相差甚遠。從能力發(fā)展來看,六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收集資料的能力,但對已有資料如何整理、分析,還需教師進一步引導。

  明目標:

  結合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知情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并且把握住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激發(fā)他們的科學實踐和探索精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知識目標:人類正在為尋找另一個“地球”不斷努力,目前,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唯一家園。

  教學重、難點:通過了解人類尋找另一個“地球”的過程,認識到地球是人類獨一無二的家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激發(fā)他們的科學實踐和探索精神。

  分板塊:

  在課時目標的基礎上,我將整節(jié)課劃分為三大板塊,明確每個板塊的學習目標,以期達到知識情感目標螺旋上升,最終實現(xiàn)總目標。

  板塊一:感受地球之美好

  根據學生認知起點,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認識到“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

  板塊二:感悟地球之唯一

  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感受人類為尋找另一個地球不斷努力的過程,認識到地球是人類獨一無二的家園,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的情感。

  板塊三:品味探索之艱辛

  走進探索者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科學實踐和探索精神。

  經過這樣一番“量體裁衣”四步曲,我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已經有了一個準確的定位。今年三月,在宜昌市課內比教學中,我將以上的思考付諸于了教學實踐,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談我的思考。

  以學定教——理性反思教堂

  活動一:學科綜合——感受地球之美好

  開課伊始,我播放人們美好、和諧生活的視頻,(播放視頻)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生活體驗等多種方式,入情入境的感受“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边@句話的真正內涵,喚起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

  這樣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找準知識切入點,激發(fā)情感興奮點,學生瞬間被課堂所吸引,整個課堂是“未成曲調先有情。”

  活動二:合作探究,感悟地球之唯一

  基于學生對資料的處理、分析能力欠缺的實際,我用三個主題活動,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感悟,促進學生認知的建構及情感的激發(fā)。

  在“月球之旅”活動中,師生合作,交流、探究人類探索月球的過程,教師點撥重點,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火星之旅”活動時,放手讓學生結合人類探索火星的事件、圖片和數(shù)據,小組合作探究,分析、處理信息,交流探究結果;

  “其他星球之旅”時考慮到學生收集資料的難度大,則以教師補充資料為主,學生討論總結。

  這樣“形變,而神不變”圍繞目標,由引到放,學生即學到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還生成了許多教師預想不到的個性化感悟。 “火星之旅”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后的交流,就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根據教學的預設,此時的交流旨在讓學生說說人類探索火星的事件和探索結論,然而學生的感悟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們來聽聽學生的發(fā)言:

 。ㄒ曨l展示)

  面對學生真切的情感體驗,我此時巧妙的將本課兩個情感目標合二為一,強化和升華學生的情感。

  這樣簡單的引領和調控,激活了學生的體驗,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課堂收獲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無心栽柳柳成蔭”的精彩。

  活動三:交流體驗,品味探索之艱辛

  此活動的學習,我在課堂上改變了以前的預設,緊隨前一活動中的生成,引導學生講述宇航員的故事,從具體的事例感悟、體驗人類在尋找另一個“地球”時付出的艱辛。

  在課的結尾,再次讓學生隨視聽結合的畫面,走進人們在地球上美好、和諧生活,課堂首尾呼應,學生對地球的熱愛層層遞增。下課鈴響了,學生沉浸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久久不愿離去。就在孩子們的這種情感意猶未盡之時,突然,一名學生拉著我的衣角,嚴肅而又認真的問道:老師,我覺得探索宇宙太不值得了,我們?yōu)橹懒诉@么多的科學家,我們不是還是生活在地球上嗎?

  面對孩子稚嫩的小臉,我又一次的選入了沉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尋找問題根源,我把目光聚焦到了課堂出示的這樣一組事件上:

  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懷特3名美國宇航員在卡納維爾角進行阿波羅1號飛船模擬發(fā)射時,因飛船失火而喪生。

  1971年7月:3名前蘇聯(lián)宇航員在于太空實驗室中工作了創(chuàng)紀錄的24天后,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因飛船失壓身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師在內的7名美國宇航勇士喪生。

  我預設的目的是想“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索的崇敬之情”,可在孩子們的心里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呢?我再次研讀教材,發(fā)現(xiàn)教材用一個事例進行了講述與分析,而我為了拓展學生知識,對教材進行了事例的拓展,沒想到卻起到了“畫蛇添足”效果。這用實踐又一次告訴了我:品德課堂的確知識堆積不是目的,要著眼于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握好教材拓展的“度”,注意在知識的掌握與人文精神的滲透中,提升學生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入理切情——構建人文課堂

  縱觀整個研究過程,我深深的認識到,對于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教師一定要準確定位目標,注重在知識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地理知識的有效整合中,給地理知識融入情感的元素;在教材的豐富與拓展中,把握好教材知識背后深厚的人文意蘊;在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把握與調控中,豐富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牽手“入理切情”,就會如同一縷春風,徑情直行,沉寂的品德課堂一定會煥發(fā)出人文的光芒!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及編寫意圖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第一單元第2課《家鄉(xiāng)的美景家鄉(xiāng)的人》第一課時。主要是使學生具有家鄉(xiāng)人的自覺意識和歸屬感,同時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貼近,易于感知。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教材適用于全國,因此教材內容并非局限于某一家鄉(xiāng)。所以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倭私饧亦l(xiāng)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

 、谡J識家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文化、歷史的發(fā)展

 、垠w會、感受家鄉(xiāng)乃至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2)能力目標:

 、偻ㄟ^調查活動、訪問活動,體會探究問題的重要性

 、谕ㄟ^資料收集、整理,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目標:

 、偌由顚W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谑箤W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墼鰪姯h(huán)保意義,樹立為家鄉(xiāng)建設做貢獻的志向

  3、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本課的難點是喚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

  4、教學準備:

 、賹W生舉辦“家鄉(xiāng)美景照片展”。由同學組織收集照片、布置照片展板、設計投票卡、組織全班同學投票、統(tǒng)計票數(shù)并評出獎項。

  ②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書籍、向親人或朋友詢問等辦法了解山海關的風景名勝。

 、圩灾齐娮拥貓D。

 、芙處熥灾普n件。

  5、學生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向面四年級的學生,運用學習中常用的訪問、調查、收集、整理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展示收集來的材料、猜謎、評選小導游等活動,使學生對課堂有積極性的關注,能夠主動的全程參加課堂學習,收到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根據教材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采用發(fā)現(xiàn)法,并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助。

  1、創(chuàng)設情境法

  按教學設計,本節(jié)整合課活動內容多,教學內容又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學生在知識掌握上有一定的難度,容易在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把本課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連環(huán)緊扣“問題關”,并著重設計了導入這一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示學生我們在全國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的家鄉(xiāng),那就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展示家鄉(xiāng)的美。在隨后的教學中,我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自己運用自己在導入階段一直保持的積極的'心態(tài)去參與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到現(xiàn)在的主動探究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已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墩n標》中也指出:“教師應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教學”。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從遠程資源下載中提取,我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來配合教學,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加到動腦的活動中來,使教學真正做到面向全體。

  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找‘教’!比~圣陶的這句話一針見血的指出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因此,對于學習的學法指導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我的做法是:

  1、在參與中感受家鄉(xiāng)

  猜景點的過程中,圖片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去過的景點,很容易就能猜到這是角山長城、天下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在以后的“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中,學生的參加性增強,就會在自己的腦海深處,尋找自己去過的地方,忙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同學們。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最初上課,學生就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家鄉(xiāng)。欣賞過家鄉(xiāng)風光片之后談感受,使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認識提高上一個臺階,從點滴到全面的認識。評選優(yōu)秀小導游時,把時間和空間都盡可能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得到鍛煉,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新課標指出:貼近學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擬,能激發(fā)相應的環(huán)境氣氛,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因此,教學一開始我告訴學生,奧運會就要召開了,我們作為奧運項目的舉辦城市,將迎來全世界的游客和運動員,把學生帶入了積極的準備狀態(tài),引出課題《夸夸咱們家鄉(xiāng)美》。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時,學生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并迫不及待的和同學們交流。

 。ǘ、指導收集,引導參與。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兩個內容:初步認識家鄉(xiāng)、加深了解家鄉(xiāng)。在初步認識家鄉(xiāng)的過程,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再在全班內介紹,使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美有初步的感知。猜景點的過程中,出示的四張圖片,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過去的景點,很容易就能猜到這是角山長城、天下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在以后的“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中,學生的參加性增強,就會在自己的腦海深處,尋找自己去過的地方,忙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同學們。學生每說一處景,就在電子地圖上插上小紅旗,隨著紅旗越來越多,使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加深。就在此時,教師提示學生:我們一定要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為家鄉(xiāng)建設添磚加瓦,讓更多的人到山海關來欣賞我們家鄉(xiāng)美麗的山山水水。增加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ㄈ⑷娓兄,升華情感。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源于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這種學習獲得的知識最直接,最有效。這種參與活動也在潛移默化、層層遞進中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有效的突破了難點,突出了對重點知識的掌握。

  從遠程資源中下載的風光片,通過剪輯在同學們面前播放,使學生直觀的看到了山海關的秀麗風光。學生前面對家鄉(xiāng)的認識是點滴的,是片面的,在這過程提升為全面的認識。使其感受到我們要為奧運作貢獻,爭做奧運志愿者。緊接著進行“評選奧運小導游”的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分組準備,派出代表參加評選,使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得到鍛煉,在情感上真正的感覺到自豪感,愿意去向全國人民宣傳自己的家鄉(xiāng)

  在實施品德與社會課程時,教師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知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主題《共建鄰里好環(huán)境》。

  一、說教材

  本課以開放的視角,把學生由學會處理身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拓展、延伸到人與自然,人與環(huán)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環(huán)的大主題中。不僅使學生知道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社區(qū)的環(huán)境,能為保護周邊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還能夠號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鄰里好環(huán)境的活動中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目標分為以下三個:

  1.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群體歸屬感。

  2.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qū)的環(huán)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qū)的環(huán)境,愿意為居住環(huán)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通過觀察、訪問等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分析、運用社會信息和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觀察了解,但要完整地敘述清楚還有很大地困難。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qū)的環(huán)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qū)的環(huán)境,愿意為居住環(huán)境做有益的事情;難點是: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群體歸屬感。

  四、說教學方法

  針對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導入、師生交流、小組討論等活動方式。

  五、說學法

  品社學科要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但是通過課前調查,我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對周圍環(huán)境有所了解,但千篇一律,缺乏個人獨特觀點,視角還不夠開闊。因此,我主張學生通過自己去調查,訪問,去發(fā)現(xiàn)周圍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學生通過親自調查、采訪、記錄,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動,從而獲得思想的升華,從內心關心、愛護自己社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但今天因為條件有限,學生來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據學生們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進行討論、交流。

  六、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課程強調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情緒水平的氛圍和環(huán)境。從心理學角度講,貼近兒童生活經歷的情景,能激發(fā)相應的環(huán)境氣氛,使學生容易受到情緒上的感染。為此,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了講故事《孟母三遷》,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心理需要,為學習過程的展開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條件,從而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看圖知意

  教材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和范例,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為了以話題為中介進行交往,獲得發(fā)展。本活動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把課文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了解人們居住的生活環(huán)境是不同的,對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師生交流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為此,我準備這樣引入活動,讓我們通過采訪了解各組成員的心里想法,選取記錄員記錄下小組成員的想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

  (四)故事延伸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用《鄰擇孟母》這個故事與《孟母擇鄰》做了對比,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好環(huán)境更需要我們去努力改造,引發(fā)學生改造周圍環(huán)境的思考。

  七、說板書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學生的交流成果作為板書,暗示著分享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各位評委老師,本節(jié)課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品德與社會課的特點,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使學生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0

  【說教材】

  《小窗口大世界》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通信與生活》中的第三課。

  這一課主要講大眾媒體,包含“我們怎樣了解外界”、“我們怎樣利用媒體”和“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等內容。旨在讓學生了解大眾媒體,激發(fā)他們探究媒體世界的愿望,進而運用媒體這個小窗口了解大千世界。

  【說學情】

  大眾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時時刻刻與人們的生活發(fā)生著關系。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從小是在各種媒體的包圍下長大的,對媒體的信息有較強的敏感度。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中,對于媒體均有所接觸,但對于媒體的有效應用卻做得不夠,往往是把有的媒體當成“玩具”,而不是“工具”。

  【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主要采取了激趣導入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等。首先以學生喜愛的舞蹈,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新課。然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討論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各種媒體的作用,從而體驗到大眾媒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大千世界,最后任務驅動學生主動運用媒體,以此培養(yǎng)他們利用大眾媒體了解世界的能力。

  【說學法】

  在這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采取讓學生在活動任務中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體驗的學習方法和合作探究學習法。

  【說教學目標】

  1.知道報紙、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書刊等都是大眾媒體。

  2.知道通過大眾媒體這個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教學重點

  1.知道通過大眾媒體這個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2.了解媒體對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教學難點

  了解媒體對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學會從媒體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

  【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激趣導入、新知感悟、媒體大搜索、媒體大比拼和新聞小靈通五個循序漸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影視片段,請學生跟跳舞蹈。

  2.請學生說說這段舞蹈出自哪里,是怎么知道的,大家從電視中還知道些什么?以此引出小小的電視窗口里有一個大世界。

  3.板書課題:“小窗口 大世界”

  二、新知感悟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讓學生了解大眾媒體。我為了讓學生變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型學習,我采取了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森林里舉行百科知識大賽,要挑選出一位知識最淵博大王來管理大森林。動物們都想成為森林之王,紛紛忙了起來,就連一些小朋友也不閑著,紛紛跑來為他們幫忙?墒撬麄兠α税胩煺l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贏這場比賽。同學們,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后,學生便會主動地想出種種辦法來幫助他們,大家可能會想到從電視里找資料、到互聯(lián)網上查找資料、聽廣播搜索資料或從書本報刊中尋找資料。

  2.學生回答問題后展示各種媒體并板書。

  3.教師引出大眾媒體的概念:

  教師: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像剛才大家所說到的書本、報紙、電視、廣播、計算機等被稱為大眾媒體。

  此時,大眾媒體就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中由抽象的概念變成了自身的認識。

  4.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我還向大家展

  示小朋友們和小動物們在大家的幫助下利用各種媒體搜集到的信息。

  通過以上的學習,首先讓學生主動地了解了大眾媒體,然后在媒體信息的展示中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個個媒體小窗口帶來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世界。同時使他們產生運用媒體了解世界的沖動,于是就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三、媒體大搜索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積,采取了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合作,嘗試性地運用媒體搜索信息。

  1.學生談一談自己喜歡的媒體

  2.喜歡同一種媒體的同學在一起組成一組

  3.設計任務:各組從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準備的各種媒體中選擇喜歡的媒體搜索感興趣的信息。

  以這樣的任務驅動學生去嘗試、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運用媒體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媒體大比拼

  在大家通過努力合作搜集到大量信息后,便進入媒體大比拼環(huán)節(jié)。

  1.各小組為自己喜歡的媒體設計一句宣傳語。

  2.用文字、圖畫、表演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搜索到的信息。

  3.評一評各組哪方面做得更好。

  4.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我設計了一個頒獎小環(huán)節(jié)。根據各組的特點分別給他們頒發(fā)各具特色的獎狀,如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展示獎等,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點。

  五、新聞小靈通

  最后便進入新聞小靈通環(huán)節(jié),這是一個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從運用一種媒體搜索信息到運用多種媒體搜索信息,我為學生設計了以下任務:

  大家用自己喜歡的一種或幾種媒體搜集今天自己感興趣的新聞。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合作完成,并為下一節(jié)課作準備。

  以上就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在設計中我充分考慮到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善于發(fā)現(xiàn)的特點,設計了開放式的課堂,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課堂中解放出來。首先讓學生在歡快舞蹈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并引入新課。然后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媒體,發(fā)現(xiàn)媒體的作用。最后讓學生在各種任務中運用媒體、體驗媒體。

  【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板書形式。首先在激趣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板書課題,然后在新知感悟中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各種媒體,并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板書,最后通過把貼圖重新組合形成一個地球圖案,以此表達通過各種媒體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的大千世界這一主題。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

  大家好!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種子,才能收獲健康人格的果實”。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進行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對于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我研說的教材是未來出版社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我的研說流程是一、說課標1、課程總目標2、內容標準二、說教材3、教材編寫特點4、教材編寫體例5、教材內容結構6 、立體式整合教材三、說建議7、教學建議8、評價建議9、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一、說課標

 。ㄒ唬、課程總目標

  《品德與社會》旨在促進學生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ǘ热輼藴

  《品德與社會》課程內容標準體現(xiàn)在六個方面,分別是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xiāng)(社區(qū)),我是中國人,走近世界。本冊教材主要圍繞我在成長和我是中國人兩方面。

  1、我在成長了解吸煙、酗酒、迷戀游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違法行為,遠離毒品。對自己生命有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六單元《珍愛自己的生命》。

  2、我是中國人

  (1)、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qū)劃,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一單元《好大一個家》。

 。2)、了解我國的自然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著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的國家,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二單元《壯麗的山河》。

 。3)、了解我國不同地區(qū)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三單元《祖國各地的環(huán)境與生活》。

 。4)、知道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四單元《各族人民一家親》。

 。5)、了解曾經發(fā)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內容體現(xiàn)在本冊教材第五單元《自然災害與救助》。

  二、說教材

 。ㄈ、編寫特點

  1、真實反映社會,注重德育的實效。注重反映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每一個學習主題,都盡可能選擇既典型又真實的生活實例,并通過大量的真實照片和情景對話,還原學生的社會生活,讓學生在現(xiàn)實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體驗、辨析和感悟。

  2、遵循綜合構建原則,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對學生成長的不同生活領域與社會環(huán)境中的多種因素進行了有機整合,而且還將多種課程資源、多種學科知識、多種智能參與、多種學習途徑、多種策略與方法進行了有機整合。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第一人稱的主體參與方式,輔以“大嘴青蛙”的伙伴形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四)、編寫體例

  每一個學習活動主題基本上采用了主題詞、正文、圖文、小資料。

  (1)主題詞:展示出本部分內容主要探討的話題。

  (2)正文:對主題詞的展開說明,簡明扼要點出本部分內容的主旨。

  (3)圖說(圖文):圍繞話題,出現(xiàn)幾幅圖文,引導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地分析問題、開展活動。

  (4)小資料(資料卡):對正文部分的拓展,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掌握一些開展自主學習所需要的知識、信息等。

 。ㄎ澹热萁Y構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了6個單元主題;每個單元有若干個學習主題,本冊共有19個學習主題;每個學習主題又有若干個小的學習、活動主題,本冊共有41個小的學習、活動主題。這樣遵循了課程標準所強調的“點面結合”的設計思路,從最熟悉的內容導入,然后一步步加深使得整個教學內容層次清楚,又具有深度。

 。┲R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1)單元內容上的橫向體現(xiàn)

  本冊教材中第1單元好大一個家第2單元壯麗的山河第3單元祖國各地的環(huán)境與生活,都是圍繞知識(了解我國的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系),能力(學會閱讀地圖,利用地圖)展開的。

  (2)本冊教材與相鄰年級的縱向整合

  螺旋上升指同一主題在不同年級可以重復出現(xiàn),但主題思想是不斷發(fā)展深入的。如在第一單元《好大一個家》中祖國的行政區(qū)劃與四年級下冊第一課《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是一個主題的延伸,在四年級已經了解我們家鄉(xiāng)及周邊的省級行政區(qū),本學期上升到了解全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如:第二單元《壯麗的山河》與四年級下冊的第二課《我的家鄉(xiāng)風光好》;第三單元《祖國各地的環(huán)境與生活》、第四單元《各族人民一家親》與四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都是同一主題的延伸,但是增加了能力與知識的比重。

  三、說建議

 。ㄆ撸、說教學建議

  1、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結合,與學生生活和社會聯(lián)系。如:我教學《祖國名山知多少》時,讓學生搜集、背誦描寫名山的詩詞,唱有關名山的歌曲。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應創(chuàng)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如:教學《我們的“母親河”》時我?guī)W生去調查港口河的概況、帶來的好處、存在的問題、如何保護治理等。

  2、盡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教學《香港和澳門》時讓學生畫畫香港和澳門的區(qū)旗、區(qū)徽。

  3、充分運用圖像資源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增強教學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本冊教材有大量的圖文、情景和照片。讓學生在閱讀圖文中認識社會,感知生活。

 。ò耍、說評價建議

  (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tài)度。學習能力與方法: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

  (二)如何評價

  (1)課堂評價要講究技術與藝術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顯性的語言評價之外,還有更多的隱性的非語言評價,它可以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種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認可,一種贊同,一個微笑……這樣的評價,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師尊重學生,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溝通與交往的過程,成為學生自我成長,發(fā)展的過程。

  (2)評價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的各種道德表現(xiàn)和道德發(fā)展,真正使評價多元化,以此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比如當學生積極舉手但起來后又答不出問題時,教師可以說:“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就再想想,不過我們都為你的勇氣鼓掌!”

  (3)評價應關注學習效果的展示。

  在品德與社會課上,效果展示是過程評價的體現(xiàn)。在鼓勵的同時,應該促進學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進學習行為。

  (九)、說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開發(fā)教材中的資源

  如教學第五課《我們的“母親河”》學生了解了黃河面臨的問題時,讓學生思考:你有什么好方法來治理保護黃河?

 。2)開發(fā)利用多媒體資源

  我教學第六課《祖國名山知多少》時,讓學生觀看祖國風光影像片,使教育內容更立體化。

 。3)開發(fā)利用社會、家庭方面的資源

  如教學本冊教材第17課《拒絕不良習慣》,可以讓學生調查自己家人中或周圍人中有哪些不良的習慣,這些不良的習慣給他們造成了哪些危害?

 。4)利用學生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

  生成性資源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對話交流,隨機產生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情況,教師要及時捕捉,準確辨別,有效調控,使這些生產性資源變成教育資源。

  如果說我們教師是躬耕于百花園中的園丁,那么,品德與社會課堂恰似一縷花香,沁人心脾,幽遠悠長!

  以上是我對本冊教材的解讀,有不足之處請專家、評委們指正,謝謝!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當我們打開教科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謝謝你,家鄉(xiāng)的勞動者》,會看到這樣一個主題--《清晨,誰在為我們忙碌》。這一主題它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觀察周圍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尊重并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等內容標準。主題又分為走在上學路上,看不見的手,小棉襖找媽媽三部分。

  "走在上學路上"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關于勞動者的話題,圖文并茂,充滿生活的氣息。以清晨為時間的切入點,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定時間勞動者忙碌的身影。教材的畫面是以城市的生活為素材而呈現(xiàn)的,然而,我的學生是在農村小鎮(zhèn)長大的,課文中提到的交警、公共汽車司機、清潔工人等,確實是非?蓯鄣膭趧诱,可這些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學習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道德。",因此,我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設計了《勞動節(jié)快樂》這一活動內容。

  二、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初步了解身邊的勞動者及其與人們生活的聯(lián)系

  2、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驗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的方便,尊重并感謝他們。

  三、教學手段

  本課注重發(fā)揮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功能,向學生呈現(xiàn)一幅幅來源于他們生活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對勞動者的尊重之情,課內課外結合,通過組織街頭采訪,讓學生深入生活,深入社會,升華情感。

  四、教法學法

  "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在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用談話法、提問法敲開學生的心門,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觀察、認識、探索、體驗和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道德。

  學生是整堂課的主人,他們在整堂課中自主地學習,合作地學習,探究地學習。

  五、過程分析

  一)設計理念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本活動將通過調查采訪身邊的勞動者,引導他們關注社會,培養(yǎng)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在活動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生活化--借助信息技術的"平臺",呈現(xiàn)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氣氛輕松自然。

  二)教學流程圖

  教法情境導入--調查了解--呈現(xiàn)問題--引導釋疑--總結升華

  學法感受--匯報--交流--反思感受--合作探究

  目的調動情感--激活經驗--促進體驗--深入體驗--內化情感

  三)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看(出示鮮花),漂亮嗎?今天清晨,我特地到花店買了幾朵花,因為五月一日就要到了,大家知道五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我想把這些鮮花送給那些勞動著的人,送給誰呢?學完這節(jié)課,大家就幫老師拿個主意,好嗎?

  幫老師拿主意,學生馬上會興致盎然,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送鮮花給勞動者的創(chuàng)意,營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同時,也為后面活動的開展作了鋪墊。

  2、交流體驗

  多媒體呈現(xiàn)交流內容:1)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

  2)今天早上你是怎么來到學校的?

  3)一路上,你都看見了哪些在忙碌的人們呢?(各組匯報交流結果)

  這些內容是學生每天上學是會經歷的,學生能很快順利地完成,老師從中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并自然地引出本活動的主角--身邊的勞動者。

  3、借助多媒體,深入體驗

  怎樣引導學生從熟視無睹的現(xiàn)象和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升心靈的體驗呢?調查之后,我做了如下引導:

  1)師:同學們,當你們吃著香噴噴的早餐,坐著車準時的來到學校安心地學習時,當我們的周圍一天天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時,你可曾想過,是誰在為我們服務,你可曾觀察過這些勞動者呢?現(xiàn)在,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些每天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吧!

  2)觀看課件(播放課件)

  師:讓我們和娜娜同學一起走近身邊的這些可愛的勞動者吧!

  這是一段錄象,以學生娜娜在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等鮮活內容為線索。同時,通過娜娜引導學生思考、體驗。

  情境1忙碌的母親

  天蒙蒙亮時,娜娜的媽媽已經起床引火,黑暗中火光照亮了媽媽的臉,接著媽媽給娜娜做早餐、梳頭,臨走時,理理她的衣服,摸摸她的頭,然后,娜娜在媽媽的叮嚀中上學去。

  這一個個真實的鏡頭,定會喚起學生的許多美好的記憶,他們會深深地感受到媽媽為了讓我們安心學習,一大早就開始忙碌,有這樣的好媽媽,我真幸福啊!

  情境2喂雞的老奶奶

  經過鄰居家,她看到了喂雞的老奶奶。

  老奶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盼著雞多下蛋,好留著給孫子們吃。

  從老奶奶的身上,學生最能感受到勞動者的質樸與勤勞,也會看到自己奶奶的影子,想起:我吃的雞蛋都是奶奶給的呢!

  情境3田間勞動者

  接著,她看到了田間一身水一身泥的農民。

  通過娜娜和犁田人的對話及鏡頭里勞動者裹滿泥巴的褲腿,還有打秧、插田、施肥等一個個生動的勞動場面,來告訴學生,糧食要經過這么多人的辛勤勞動才能得來,真是來之不易呀!

  情境4開拖拉機的叔叔

  娜娜來到公路上,見到了一位開著拖拉機在路上顛簸的叔叔。

  娜娜引導學生思考:這么早,去運什么呢?幫人運磚頭建房子還是到供銷社運農藥化肥呢?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平凡的開著拖拉機的叔叔,還真為我們做了不少事情呢!

  情境5中巴車司機等

  娜娜還看到了還有起早貪黑的中巴車司機。

  學生從中知道,是這些平凡的叔叔,為農村小鎮(zhèn)的交通提供了便利。

  情境6學校里的老師

  這是學生們再熟悉不過的一些場面了,有了老師的辛勤勞動,才有了我們的健康成長。

  這些源于學生的生活,又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學生會感覺親切自然,這些經過錘煉的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讓學生去感受,會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反思、體驗

  接著,多媒體顯示問題:

 、偾宄,誰在為我們忙碌?

 、谠O想:如果沒有這些勞動者,會怎樣?(以一個具體的職業(yè)說說)

  用課件呈現(xiàn)生活經歷,聚焦現(xiàn)實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對已有生活進行道德反思,由感知生活經歷上升到形成生活經驗,從而實現(xiàn)個人的發(fā)展。由此,我設計了以上問題,并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為第二個問題設計了沒有清潔工,垃圾堆積成山的畫面(放映課件),形象地告訴學生,清潔工人的勞動多么重要呀,使學生的體驗更深。

  5、總結升華

 、僬f一說

  你還知道哪些在默默為我們服務的辛勤的勞動者呢?

 、诳匆豢

  為了我們生活的安寧幸福,有許多的人在為我們忙碌著……(多媒體顯示各行各業(yè)勞動者勞動的鏡頭,如:醫(yī)生、警察、清潔工、建筑工、修理工等,在輕柔的音樂聲中,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勞動者的給我們生活提供的便利。)

  5)走向生活,結束新課

  ①師:現(xiàn)在大家認為這些花該送給誰呢?為什么?(學生談體會和感想,放背景和音樂)

  ②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向街頭,去尋找采訪這些勞動者,好嗎?送上鮮花的同時,別忘了送上一句"勞動節(jié)快樂"(課件顯示"勞動節(jié)快樂"字樣,老師發(fā)采訪表格)

  采訪對象

  采訪時間、地點

  采訪感受

  道德學習的本質是一種體驗學習,在激起學生對勞動者的感激與尊重后,讓學生談感受,談體會,這時,學生的情感再一次掀起波瀾,在調查采訪中,相信學生會獲得更多更真實的體驗,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6、課后延伸

  課后,與學校廣播站聯(lián)系,開辦一期"五一"特別節(jié)目,把本次活動再次推向課外!

  采訪調查后,以廣播的形式把他們的成果向學校,同學展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認同感,教育就真正深入人心了!

  六、評價分析

  這是一堂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活動課,開發(fā)多樣化的課程資源,來有效地為教學服務。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了學生的需要,形式生動活潑,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型。課堂在看似平淡的兒童日常生活中,挖掘有教育意義的素材,這些生活事件的選取,在我校學生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典范性,整堂課緊緊圍繞他們的生活,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真實的生活,并把課堂開放到社會,以活動的形式,使學生深深地體驗到,為了我們生活的安寧、幸福,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為我們忙碌著……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3

  我說課的課題是《傳媒家族》。說課內容由六部分組成包括說教材、說教學理念、說教學目標、說學情、說教學方法、說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信息與傳媒”單元。本課教材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傳媒家族的成員及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應用,感受現(xiàn)代傳媒的魅力,學習如何正確對待和利用各種傳媒。

  二、說教學理念

  結合社會生活實際,設身處地的感受;師生溝通互動,明理得體驗。

  三、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的孩子對于傳媒家族有一定了解,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使用著各種傳媒,也感受著傳媒帶來的好處。但是,孩子們對于傳媒的危害性的認識還很不夠。

  四、說教學目標:

  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了解現(xiàn)代媒體的主要類別和形式。

  2、感受各種媒體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3、正確選擇和識別各種傳媒,獲取有益的信息。

  五、說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教學方法有三個即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體驗感悟法。

  六、說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了解:傳媒家族有哪些?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教學過程:

  教學中,“溝通互動”是很有民主性和人文性的教學策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此環(huán)節(jié)正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擔當起學習的主人而設計的。通過“溝通互動”不僅能讓學生的心門盡量打開、又能使學生的道德情感盡情流露,還能讓老師的語言盡顯魅力。通過“溝通互動”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珍愛生命、環(huán)保意識和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根據本課內容以及班情學情,我設計了五大板塊的溝通互動:

  溝通互動一:新聞發(fā)布會

  活動準備:不知發(fā)布會現(xiàn)場,確定主持人,各同學課前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資料。

  活動過程:

  1、每位同學逐個上臺發(fā)布自己的新聞,主持人一一詢問新聞來源,并問為什么選擇此媒體,講明喜愛的原因,把媒體寫在黑板上。

  2、主持人統(tǒng)計同學們獲取新聞的媒體種類,看哪種最受同學們的喜愛,適時補充。

  溝通互動二:小調查

  1、學生在家調查家人最喜愛的傳媒類型,做好相應的記錄,做好調查表格。

  2、同學們將調查結果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指名將結果發(fā)布。

  溝通互動三:看電視好還是看書報好

  1、自由選擇分組

  2、各組收集自己主張的理由,選出辯手,進行辯論,其他人可用舉手補充發(fā)言。

  3、陳列雙方理由在黑板上,請雙方主辯手進行最后的陳述。

  4、教師對雙方的辯論情況進行總結。

  溝通互動四:當家人不讓我們看電視

  1、小品表演:當家人不讓我們看電視,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

  2、討論為什么家人不讓我們看電視?你的心情?怎樣解決問題?

  3、回家和家長溝通,指定協(xié)議,自覺遵守。

  情景再現(xiàn),學生觸景生情,更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抓住這個教育時機點組織學生小組內展開合作探討。之后在全班匯報,老師點評!

  溝通互動五:制作:我們的媒體指南“小手冊

  1、學生自主推薦喜愛的各種媒體,說出推薦理由和指數(shù)。

  2、將同學們按種類分成小組,交流自己喜愛的各種媒體。組長進行統(tǒng)計。

  【設計意圖是:通過暢談看法、合作探究問題的方式,使學生了解,了解自然萬物的緊密聯(lián)系、了解自然萬物對人類的饋贈。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拓展延伸:出班級小報

  1、學生自由分組

  2、同學們分工合作,采訪班級新聞進行寫作,

  3、張貼各小組班級小報,評選最喜愛的班級小報。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活動的延伸,有利于學生主體親歷,積極參與,進一步了解傳媒家族及合理使用各種傳媒。】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貨比三家》是鄂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11課《購物小竅門》中的第一個子話題,本主題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地購買一些日常用品。圍繞怎么賣這個主題,本主題呈現(xiàn)了以下內容:第56、57頁通過對相同的商品在不同商店的價格比較,讓同學們知道,相同的商品有的地方會賣得貴些,有的地方會買的便宜些,告訴同學們購買商品一定要注意商品的價格。通過填寫生活沖有關購物方面的俗語,引導學生有無意識關注到有意識關注,并第58頁告訴同學們在購買商品時還要注意商品的質量,并介紹了判斷商品質量的一些方法,如仔細看商品標簽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當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保護自己。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看商品廣告充斥著學生的生活,學生雖然每天都要和商品、商店打交道,但多數(shù)時候是在家長的指引下,學生自身的消費觀念還是比較淡薄,購物時不文明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還經常被某些生意人坑害。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三年級的學生消費觀念和行為還不成熟,消費比較盲目,對商品的質量好價格缺乏必要的關注,欠缺有關的法律知識,維權意識薄弱,不知道如何保護自身的消費權利。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知道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教學難點是:具有初步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知道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三、教法學法

  1、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教師通過課件展示逐步引導學生了解生活,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2、通過調查、比較同樣的商品,價格會因各種因素發(fā)生變化,了解一些購物竅門,選購物美價廉的商品。從體驗活動中掌握一些購物的竅門。通過回憶消費經歷,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知道應選購價廉物美的商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購買簡單的學習及生活用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具備初步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

  教學難點

  當權益受到侵害時,知道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查找某種商品在不同商店或超市的價格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一說、找一找,聊一聊

  1. 說一說課前老師布置的情況調查,學生匯報。

  2.找一找記錄中,

  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價格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3、聊一聊大家在商店購物時,看到過的聽到過的一些俗語,了解這些俗語的意思。(學生交流)

  4、聊一聊同學們在購物的時候有哪些小竅門。(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經歷)

  5、聊一聊“三無食品”,食用后的危害。

  設計意圖:學生在課前收集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記錄,課上相互交流,采取現(xiàn)場展示的形式,歸納自己分析的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既展現(xiàn)了學生的個人能力,又突出了集體的智慧。

  活動二:看一看、辨一辨,說一說

  1.看報道,去年市場上發(fā)生的劣質嬰兒,學生大膽談出感想 。

  2.分辨什么叫“三無”產品,什么叫安全產品。

  3、說一說如何避免購買“三無”產品?買到了又該怎么辦呢?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六、設計意圖:

  教學要積極向學生的生活領域拓展、延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自主地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推理、判斷,選擇道德行為,獨立地解決自己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從而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道德實踐能力,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創(chuàng)新性。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是北師大《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通信技術與我們的生活》中的第一個主題中的課文。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本單元的主題是幫助學生了解有關通信及交通方面的發(fā)展,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通信和交通領域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通信和交通領域的進步為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從而感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介紹了通信工具的演變和發(fā)展,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通信領域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而感受到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目標定位為:

  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學會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術的變化與發(fā)展。

 。2)、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通信領域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感受通信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進而感受到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通信素養(yǎng),懂得通信的基本禮貌,形成良好、文明的意識和行為。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jié)課的難點定為:了解通信領域的進步為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從而感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二、說教法:

  由于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身邊的通信工具有一定的認識,但了解并不深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雖已經掌握了一些通信工具的操作方法。但對于古代的一些通信方式卻比較生疏。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網頁,指導學生按照“選擇感興趣的通信方式---搜索整理---交流匯報”的步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了解通信技術的變化與發(fā)展,接著我又設計了讓學生“通過電子信箱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發(fā)送給在坐的老師或同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進而感受到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為了使學生對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有完整的認識,在授課的結束之際,我又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通信的演變歷程,并激起了學生對未來通信的暢想,讓學生帶著希望走出了課堂。

  三、說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多種學習方式,課堂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探究自己感興趣的通信方式,匯報交流自己學習成果,通過電子信件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體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體驗等方式,即讓學生愉快的感受到了通信家族的不斷更新,以及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又提高了學生搜集、整理、加工、處理信息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激趣導入

  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說出自己都使用過哪些通信技術,引起學生對通信技術的興趣,感受現(xiàn)代通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網絡 自主探究

  探究活動一:電信博物館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通信技術?

  課件出示:電信博物館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通信技術。讓學生有目的的自主網上探究,整體感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快速瀏覽資料的能力。

  探究活動二:參觀結束后,給大家介紹一種你最感興趣的通信技術。由于本探究活動時間較長,學生容易忽略活動目的,我同樣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活動要求,使學生明確目的,帶著目的進行網上自主探究。在探究的內容上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另外,本環(huán)節(jié)的網絡資源,補充了許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自己查閱,整理,分析,整合資料的綜合能力,而且這樣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網頁中的圖片,視頻、動手操作等內容也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在很自主,很獨立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力。

  自主探究結束之后,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教師適時點撥,交流的過程就是對資料的整理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也培養(yǎng)的了語言表達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通過網上自主探究、匯報交流,相信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現(xiàn)代通信與古代通信的不同,這時,教師提出讓學生比較它們的不同點應該是水到渠成,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讓學生感受通信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ㄈ、利用網絡 親自體驗

  由于內心體驗才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將本節(jié)課的收獲通過網絡中的電子信箱發(fā)送給別人。既總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又使學生親自體驗了現(xiàn)代通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感受到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將信件發(fā)送出去之后,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并滲透通信禮儀知識。

  (四) 、整體感知,課堂延伸

  本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從古至今通信技術的演變歷程。使學生對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有完整的認識,再次感受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并激起了學生對未來通信的暢想,讓學生帶著希望走出了課堂。

 。ㄎ澹⒆鳂I(yè)超市

  作業(yè)超市安排的作業(yè)既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學習的延伸,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這一節(jié)課可以說是一節(jié)品德與社會與信息的整合,是一節(jié)網絡教學的探索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容納了大量的知識,利用網絡資源的的共享特點使其互補學習,在活動中滲透了學科知識,在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具有綜合知識的學生而努力著。

  五、說板書設計

  烽火臺 驛郵 信鴿

  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 科學技術 電報

  網絡電話

  本課板書的指導思想是:內容與形式統(tǒng)一。設計的原則是:求實、求新、求精。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07-03

《品德與社會》品德說課稿04-12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聲謝謝》說課稿12-23

品德與社會說課稿11-28

品德與社會說課稿04-06

品德與社會《漫畫郵政》說課稿10-26

品德與社會《人民的代表》說課稿04-16

品德與社會《分享的快樂》說課稿06-14

品德與社會《神奇的中醫(yī)》說課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