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四課《測量力的大小》,希望各位同仁能與我交流,提出寶貴建議,謝謝!
今天的說課我將打破常規(guī),僅就本節(jié)課的教學談一下如何上好技能課,如何體現(xiàn)小學科學的模塊教學思想。
剛才為大家呈現(xiàn)的《測量力的大小》屬于小學科學教學多種課型中的“技能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以形成技能為目標,即彈簧測力計如何使用的問題。像這樣的技能課,在3—6年級小學科學教學中還有很多,比如:三年級上冊《植物》單元中放大鏡的使用;三年級下冊《測量水的溫度》一課中溫度計的使用;四年級上冊《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中酒精燈的使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中天平的使用;六年級下冊《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中顯微鏡的使用等等,幾乎涵蓋每冊科學教材。
那么,什么是科學技能課: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技能的核心是形成技能并學會應用。小學科學技能課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學生在觀察、認識某類工具或材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規(guī)范性的再認識或指導最終形成使用技能和操作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活動。
縱觀科學技能課這一課型,總的來講它的結(jié)構可以概括為:觀察結(jié)構、了解特點——規(guī)范使用、避免出錯——反復操作、形成技能。本課教學就是在學生認識、觀察彈簧測力計、了解其結(jié)構特點的基礎上,教師再引領規(guī)范其使用中注意的事項,經(jīng)過反復操作、反復強化最終達到熟練的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的一節(jié)技能課。
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又遵循了模塊教學的思想,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都著力突出了模塊教學的思想。
李主任在《三談模塊教學思想》中再次提出模塊教學的五個具體模塊。根據(jù)小學科學學科特點,我將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確定為四個模塊:
提出問題,聚焦問題;
問題引領,分布落實;
整體收獲,收獲整體;
拓展鏈接,遷移應用。
其中,“問題引領,分布落實”模塊中可穿插“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交流表達、匯報收獲”的過程!罢w收獲,收獲整體”模塊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和“拓展鏈接,遷移應用”模塊調(diào)換位置。
總的來講,小學科學的四大模塊教學是在李主任提出的模塊教學思想的基礎上的靈活應用,其思想與模塊教學所倡導的思想完全一致,屬于我區(qū)大力倡導的模塊教學的一部分。
下面我僅就今天我教學的《測量力的大小》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是如何用模塊教學思想體現(xiàn)技能課的教學特點的。
一、提出問題,聚焦問題。
科學探究始于問題。問題的提出與聚焦不僅能激起學習注意力,更能拉住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學一開始,通過談話:“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就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除此之外,關于運動和力你還有哪些問題想要進一步探究和了解?”在回顧舊知的同時引出要探究和聚焦的問題:“能讓物體運動的力有多大?如何(知道)測量力的大?”從而實現(xiàn)問題的聚焦,也引出了課題——《測量力的大小》。問題來源于學生,探究才有動力。
二、問題引領,分步落實。
。ㄒ唬、認識彈簧測力計的結(jié)構和工作原理。
學生經(jīng)歷了自主觀察彈簧秤、在認識彈簧的過程中感知其工作原理的這樣一個過程。這部分是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第一步,也是形成技能的基礎。
。ǘ、規(guī)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的注意事項。
1、教師演示如何正確測量物體重力的方法,提示如何提拉提環(huán),如何讀出數(shù)據(jù)。
2、以小組為單位測一個鉤碼的重力是多少。
在測量這一塊,我事先準備好兩組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0的位置。這樣讓學生去測量,最后得出測量同一物體數(shù)值不一樣的結(jié)果,出現(xiàn)疑問,并讓學生帶著疑問觀察,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并能說出使用彈簧測力計應該注意的事項。而對于學生自己得出來的結(jié)論總比老師直接灌輸給他們效果會來得好。這也是一個小的“交流表達、匯報收獲”的過程。
(三)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并匯報測量數(shù)據(jù)。此部分是最終的“交流表達、匯報收獲”的過程。
三、整體收獲、收獲整體。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既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還可以是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
四、拓展鏈接,遷移應用。
親手制作簡易的橡皮筋彈簧測力計,學生對此充滿了興趣。
用此部分作為本節(jié)課的拓展,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拓展,起到了遷移應用的良好效果。
《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動和力”的第四課《測量力的大小》。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說課,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分析和學生情分析:
《測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四單元“運動和力”的第四課。教材從研究小車的運動開始,轉(zhuǎn)到力的概念認識、;然后進入本課的學習。本課的知識是學習第五課“運動與摩擦力”的基礎。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與初中的力學單元聯(lián)系緊密,為初中學生學習力學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的探究活動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認識彈簧測力計。第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第三、制作簡易測力計。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能力的要求及本課特點,本人確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是:
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
過程與方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tài)度。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本課的難點:制作簡易測力計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通過現(xiàn)象提出問題、推測猜想、設計實驗,通過實驗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同時充分利用各小組的相互合作,使學生之間有更好交流,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重難點,再輔以課件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時間給學生實驗,整理數(shù)據(jù)和分析數(shù)據(jù),教師只作適當點撥,真正做到“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
五、說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鉤碼、橡皮筋、回形針、長條形硬紙板、小塑料袋(裝稱量物體用)、文具盒等各種待測物體、實驗記錄單、相關課件及視頻資料等。
六、說教學流程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不僅能激起學習注意力,更能拉住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學一開始,通過談話:“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就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所以說力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樣來測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新的一課《測量力的大小》!
導入新課強調(diào)指出“力是有大小的”。通過這一引入教學,為學生理解“怎樣測量力的大小作好鋪墊。
2、認識彈簧測力計
。1)提問:彈簧測力計你見過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見它。
(2)出示彈簧測力計。引導:請你仔細觀察,你能從彈簧測力計上獲得哪些信息?學生觀察各小組的彈簧測力計:提環(huán)、指針、彈簧、刻度板、掛鉤
。3)力的單位:牛頓、千克、克1!100克力
課件出示彈簧秤的幾種刻度,學生認讀,并感受1N、2N的力有多大。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在“0”位置。
。2)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shù)量,因此要先估計重力大小。
3、設計實驗、推測猜想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身邊物體的重力,并做好記錄
學生交流匯報并進行實驗。
再次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動文具袋的力。
這樣,通過學生親身實踐來體會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
4、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學生們能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后,引導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學生活動:用不同的力拉伸一個彈簧,觀察彈簧受拉伸的長度感受所用力的大小。
提問:你能用橡皮筋制作一個測力計嗎?學生討論交流實驗方案并制作,用自制的測力計測量身邊物體的力的大小。
5、課堂小結(jié):學生交流談收獲,教師總結(jié)。
6、布置作業(yè):自制橡皮筋測力計,完成練習冊上的作業(yè)。
四、說板書設計:
4、測量力的大小
認識彈簧測力計:提環(huán)、指針、刻度板、掛鉤、彈簧等。
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N)1N≈100克力
使用方法:1、2、3
本課板書具有簡潔明了,概括性強的特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10-03
《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06-17
《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12-01
《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范文09-08
《測量力的大小》的說課稿范文08-23
物理《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09-01
物理《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范文02-26
測量力的大小教案03-31
《測量力的大小》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