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節(jié)選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與地壇》節(jié)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與地壇》節(jié)選說課稿1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對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篇散文的教學設計理念及其教學設計給大家談談,稚嫩與不足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教學設計理念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于漪老師也說:“沒有人文,就沒有語言這個工具;舍棄人文,就無法掌握語言這個工具!备呖荚掝}作文的內容已經開始涉及到心理學、哲學的內容,這就必然要求我們教師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文化修養(yǎng);谶@樣的教學理念,我設計讓學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這一思想主題的同時,也落實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與語言的涵詠。
解讀《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國現(xiàn)當代散文、外國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讀課文。高中語文分別在第一冊和第三冊共安排了了三個單元的散文教學,其中第一冊的散文教學要求要使學生在初中散文學習的基礎上對散文的欣賞能力有所提高。這個單元的散文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在二單元的前兩篇散文中我已經教給了學生學習鑒賞散文的基本方法,針對《我與地壇》這篇自讀課文,我將著重培養(yǎng)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文體的能力。抓住核心內容,了解文本特點。
《我與地壇》(節(jié)選)這篇散文第一部分寫地壇,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寫自己感受母愛后對生存有了更深層的領悟。這篇課文最突出的藝術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決定了這篇課文解讀的核心內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學習并借鑒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解讀學生: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到有關生命話題材的文章,如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現(xiàn)實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張海迪、海倫·凱勒等勇敢挑戰(zhàn)生命的人物,所以對于史鐵生的人生經歷敘述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結合高中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開始進行深入思考這一現(xiàn)實,及其學生平時學習生活中的態(tài)度與表現(xiàn),我想通過史鐵生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明白: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凝重悲壯的色彩,人,就應當在這冰冷而又燃燒著的有限世界中帶有傷痛地生活。痛苦,有時是證明我們活著的惟一方式。痛,并快樂地活著。總之,給學生一點關于痛苦的哲學觀點,給他們自以為痛苦的高中生活鋪墊一點理論基礎。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通過為數(shù)眾多的散文學習,熟練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本身也不會構成學習的難度。而關鍵在于“景為什么能成為情的依憑所在?”這個問題。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為什么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啟示這里形成閱讀障礙,一方面是因為地壇包蘊的歷史內涵與人文精神本身的豐富性;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人生體驗與經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學習中的難點,教學過程要視情況給予一定的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與啟發(fā)。
教學課時與教學目標的設計
基于對教材與學生的分析,我安排了兩課時完成這篇自讀課文。并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說出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蘊的情感。
3、學習此文后,能產生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有親近關心母親的沖動。
教法與學法的設計:
教法:啟,拔,導
學法: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練筆強化。
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談一談我在第一課時的教學策略及實施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課時: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學設想:完成教學目標1、3。分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重點放在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導語引懸念,激發(fā)出興趣。學生在大目標的指引下展開與文本的第一次對話。(約11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教師導語:“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于是,退家靜思,努力讀書,苦練寫作,終于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頗具哲學家氣質的作家。你們想知道他是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蛻變過程嗎?”(教師板書課題:我與地壇)(1分鐘)
[設計意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迸d趣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我設計導語時盡可能引起學生的閱讀文本的興趣。
2、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閱讀全文,并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約10分鐘)
[設計意圖]《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薄鞍l(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币虼耍蚁薅ㄩ喿x時間,并要求閱讀后歸納概括。通過課堂上反復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具體學習目標后,引導學生展開與文本的第二次對話。(約7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3、教師出示具體學習目標:(約1分鐘)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啟發(fā)是什么?
4、學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閱讀。(約6分鐘)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為這種方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有利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礎上,展開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約20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4、逐一落實具體學習目標。
。1)落實具體目標1,并給定學習方法:找,讀、議。(約10分鐘)
教師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引導學生談一談“你對生命的理解
與史鐵生有無相同之處?你對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個人經歷與人生體驗不同,決定了各自對文本的解讀,對生命的理解也不會相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體驗,重在讓每一個學生有所領悟與體會。貫徹素質教育課堂要面向全體的要求。
。2)落實具體目標2,并給定學習方法:說,議。(約10分鐘)
教師設計了兩個小問題,啟發(fā)引導學生。其問題依次是:讀了文章的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從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啟發(fā)是什么?重點放在第二個問題,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情況,我適時補充三個素材引導學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個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個是“西西弗的神話”,第三個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設計意圖]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通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xiàn)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小結后,教師布置作業(yè),擴展練習。(約2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jù)板書,用簡潔明了的話概括本課學習內容及收獲。
2、教師布置作業(yè):中國人有句俗語“好死不如賴活著”,當代女作家池莉
有篇小說題名《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如今的社會有人喊生存日艱,有人說要提升生活的質量等等。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現(xiàn)你對目前高中生生存狀態(tài)的一點思考。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為了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我特設計如上作文題,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
解讀板書設計:
我與地壇
感悟生命品味生存
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找,讀、議。)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親的人生經歷中得到的生存啟發(fā)是什么?(說,議。)
[設計意圖]追求簡潔,突出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
第二課時品評融情于景挖掘地壇內涵
教學設想:完成學習目標2。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放在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復習導入,明確本課學習目標。(約3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教師導語:“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感受了生命,品味了生存。明白了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對社會的挑選,敢于正視競爭的激烈。怎么樣?能夠接受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挑戰(zhàn)嗎?”
[設計意圖]作為學習活動推動力的學習動機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組成因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從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著手;谶@樣的考慮,我設計了如上的導語,激起學生挑戰(zhàn)學習的興趣。
2、教師布置學習任務:仔細閱讀文本第一部分,用幾個詞語概括這一部分的寫作手法。
[設計意圖]《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在閱讀鑒賞中,要了解散文這種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努力落實這個要求。
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深入文本,把握表現(xiàn)手法。(約8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學生用5至6分鐘再次閱讀文本第一部分。
2、學生用幾個詞概括第一部分的表現(xiàn)手法。
[設計意圖]孔子曰溫故知新。既為建構新知作準備,又訓練學生閱讀文本與歸納概括文本特點能力。
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為鏈條,突破難點,落實語言訓練。約25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教師提出第一個問題:“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抓住地壇的特點進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寫,請找出描寫地壇特點的句子!保ㄟ@個問題難度系數(shù)不大,學生大多都能找出來。)
2、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如何理解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這個句子”要求學生結合地壇景物描寫討論品評“荒蕪”“衰敗”這兩個詞的內涵。
。1)學生通過課文43頁“九壇”的簡介,了解地壇的歷史淵源。對地壇有一個大的感性認識。(最好的辦法是借助多媒體展示地壇的歷史變遷,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地壇。)
。2)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確:“荒蕪,是指因無人管理而滿野草!薄八,即衰落,由興盛轉向沒落!
。3)學生分別找出體現(xiàn)“地壇荒蕪”與“地壇并不衰敗”的句子,品味作者在其中包蘊的情感。此處不求讓學生能深能透地理解史鐵生的生命哲學,而重在啟發(fā)學生有所悟、有所感。
。4)教師提供帶個人色彩的感悟:時間可以消融人的痛苦與不幸,歷史可以包蘊個人的榮辱得失,人在自然的永恒的和諧里找到生命的真諦。
。5)討論寫景句子里的語言創(chuàng)新。
[設計意圖]突破難點,幫助學生領會地壇的歷史內涵和人文精神。體現(xiàn)重點,落實了語言訓練。
第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歸納小結,布置作業(yè),擴展練習。
1、教師歸納小結本課學習要點: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來寫,并且適當運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注意語言的創(chuàng)新。
2、教師布置作業(yè):談一談你母親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方式給予你的影響,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我設計如上作文題,既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訓練學生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寫作。
解讀板書設計:
我與地壇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
[設計意圖]追求簡潔,突出學習內容。
《我與地壇》節(jié)選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能站在這里向各位介紹我的教學設計讓我感到十分榮幸,感謝各位給我這次機會。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篇散文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我與地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是散文單元,要求學生在初中散文學習的基礎上對散文的欣賞能力有所提高,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位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書寫人生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殘疾后由自傷輕生到尋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氣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痛苦、復雜、深沉的感情。與疾病抗爭,追求新生,開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本文鮮明的主題。
二.說目標:
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感悟和體悟素質的培養(yǎng),重視提高學生自主的要求,聯(lián)系高一學生身心發(fā)展?jié)u趨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首先,知識目標:這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為了促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全面得接受和汲取知識,我確立了以下兩個知識目標:
1..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2.抓住關鍵句,品位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其次,能力目標:為了突出知識和能力并重,我確立了以下兩個能力目標:
1.學習借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飽含感情充滿哲理的寫作方法;
2.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yǎng)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第三,德育目標:為了進一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生活觀,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我確立的德育目標主要體現(xiàn)在以兩方面:
1.體悟珍愛生命、頑強求索的精神內涵;
2.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人生挫折,形成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學會做一個關愛他人之人。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最大特點是寓情于景,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解讀貫穿始終,因此,我給本文確立的教學重點如下;
1.尋找脈絡線索,把握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
2.體味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神聚,為了使學生通過作者的語言而感觸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將本文的教學難點確立為:
1.體味課文“景語”“情語”渾然一體的表達效果;
2.理清“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四.說教法: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極強的散文,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規(guī)定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關要求,以及新課程提倡的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的興趣,我選用了以下教法:
首先是誦讀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在課文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討論法,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讓學生自主、自由討論,從而深刻體會出作者對生命的真切感受以及母愛的偉大;再次是點撥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通過師生互動,溝通認識和看法,讓學生準確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脈絡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除此之外,我還將采用問答式教學法。為了更好的配合課堂教學,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教具準備主要有: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這篇課文我準備用兩個課時來完成。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的思路,著重分析第一部分:地壇的景色以及“我”在地壇中進行的思考。這一課時我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導入:
我將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一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來引入,激發(fā)學生對生命進行思考,從而為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
第二步,對作者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從而讓學生初步感悟作者的思想,進而為學習本文提供有利的幫助。
第三步,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運用多媒體顯示“地壇”的景色,學生感受地壇的蒼涼而又充滿生機的畫面,這樣便可以為學生體悟作者與地壇的關系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接著,由我示讀課文,對生僻字進行點撥;然后,放錄音讓學生復聽一次。
通過對文章的朗讀,可以使學生對文意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并且能夠初步體會出文章的意境,從而有利于教學的下一步開展。
第四步,展開:
對第一部分進行詳細的講析,尋找脈絡線索,把握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讓學生理解“我”與地壇二者的關系。第一部分主要寫地壇的景色以及“我”在地壇中進行的思考。
首先,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師提出問題“我究竟在地壇中思考了些什么問題?”“地壇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呢?”帶著這兩個問題,師生一起走進課文的第一部分,在這一個階段中,主要通過師生互動,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在一問一答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得出作者在地壇中進行的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生不可辯論的事實,死不必急于求成,活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
其次,根據(jù)“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技巧,重點分析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三處的景物描寫,通過分析比較三處自然景色色彩的不同,從而讓學生歸納和理解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頹廢、消極平和、寧靜對生活充滿希望。從三處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作者心路歷程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地壇儼然是作者靈魂棲息的場所,從而也完成了教學重點的要求。
最后,讓學生們談一談在學習完第一部分之后,對生活生命有怎樣的感想,在此階段,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感悟生活,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敢于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以上就是第一課時的簡單教學設計,下面進入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咀嚼母親對我深沉的愛,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并討論母親的形象。這一課時我分三步來完成:
第一步,簡單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根據(jù)高中生抗遺忘的生理規(guī)律,使學生能夠準確、簡單、快速的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和內容,所以在開始新的一節(jié)課之前,我會與學生一起進行簡單的知識回顧。
第二步,步入主題,并進一步展開:
首先,讓學生默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歸納出母親的形象,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
通過點撥,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可由學生自由討論后發(fā)言,教師根據(jù)發(fā)言情況簡單的總結。這樣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互動,使課堂氛圍顯得很輕松,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快樂學習。
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具體分析文中是從哪些方面刻畫出母親的形象的。母親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我”對母親的理解來塑造的,所以呢,著重找出“我”對母親情感變化的線索即可。
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理解,學生對文章的思路、內容和作者的感情已經有所了解,能夠分析出地壇、母親、“我”三者的關系。{學生自由發(fā)言,各抒己見}
第三步,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文值得借鑒的東西,先由學生討論,教師從內容、寫作、語言三方面加以提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有所得。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將組織學生,我們師生一起對本堂課的教學要、點進行總結:
知識方面;引導學生在欣賞散文時把握住文章的脈絡線索;品位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學習、借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飽含感情、充滿哲理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德育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生活觀;體味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為了使各位領導、老師了解我的板書設計情況,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寫出來,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荒蕪但并不衰敗死:不必急于求成地壇沉寂而有生機
【《我與地壇》節(jié)選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節(jié)選)教案04-09
《我與地壇(節(jié)選)》教案11-17
讀《我與地壇(節(jié)選)》有感12-06
《我與地壇》節(jié)選教學設計07-03
《我與地壇(節(jié)選)》閱讀答案09-08
我與地壇(節(jié)選)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我與地壇》說課稿08-04
《我與地壇》說課稿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