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 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 ,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在交流、計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并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生能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難點】
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三、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課件、直尺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以小精靈明明帶我們去動物樂園,看見一群小動物,每個小動物身上還有一道算式,這個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學生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讓學生動手計算,復習連加連減的計算。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觀察畫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問題(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計算,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綜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饋解法,初步感知(全班匯報交流:每種方法每步分別求的是什么?教師板書)
5.比較歸納,總結算法:(全班交流討論)
給出規(guī)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深化概念,運用計算
(1)講解脫式計算53-24+38的書寫格式,教師示范板書,邊講解邊說明計算方法,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
(2)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是怎么算的啊?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種解法,F(xiàn)在我們知道“這天閱覽室共來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還可以怎樣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匯報交流,列綜合算式:53+38-24,體會加減法混合運算,交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改錯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3.書中練習題:先學生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全班交流,強調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四)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課后繼續(xù)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決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時間:
累計節(jié)數(sh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一些用電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學會正確、安全的用電。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一個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電視,忽然想吃蘋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個蘋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來一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已經(jīng)結束了,他便走到電視機前去換頻道。你們猜,這時候發(fā)生什么事了?
2、明明剛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來是觸電了,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濕手去碰電器了。你們在家里發(fā)生過這樣的事嗎?
二、教授新課
1、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1)、認識電源的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切斷電源(2)、不要受或導電物去接觸、探視電源插座內部(3)、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4)、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去拉電,以防止電線絕緣層受損;(5)、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掉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將觸電者與帶電器分開。
2、安全使用電器
3、安全用電標志:
。1)你們了解安全用電標志嗎?
。2)安全用電標志分為顏色標志和圖形標志。顏色標志常用來區(qū)分各種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或用來表示某處安全程度。圖形標志一般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去接近有危險的場所。
。3)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你們知道都是用來標志什么的嗎?
。4)老師結合圖片向學生講解不同顏色標志代表的不同含義。
4、預防觸電
。1)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存在電。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觸電嗎?(2)師生共同總結用電嘗試:家電停止使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手、腳和身體濕的時候不要觸摸電器;不要把手伸進運轉的電風扇、攪拌機和水果榨汁機里等等。
5、觸電后怎么辦
。1)觸電后應立即拉下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
。2)迅速撥打電話,你們知道應該撥打什么電話號碼嗎?(3)如果無法及時找到或者斷開電源,應該怎么辦?
三、總結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3
設計說明
從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到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是學生認識減法的現(xiàn)實意義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教學伊始,先安排一個“擺一擺”的游戲,引導學生重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在比較多少時的優(yōu)越性,從而自覺地接受并掌握這種方法,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表示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明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與“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樣,都要用減法計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減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圓形紙片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第一行擺5個圓形紙片,第二行擺和第一行同樣多的三角形紙片。邊擺邊想:怎樣擺才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師:我一眼就看出這位同學擺的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不用數(shù)就看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擺的嗎?
預設
生:我是一一對應著擺的。
師(演示課件):是這樣擺的嗎?大家覺得這種擺法怎么樣?
師:請大家按照剛才的擺法再擺一擺,擺的三角形紙片要比圓形紙片多4個。
(學生操作后匯報自己是怎樣擺的)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擺,能很清楚地發(fā)現(xiàn)誰多誰少。
2.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數(shù)量的多少,體會一一對應方法的重要性,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1頁例6情境圖。
師:從情境圖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請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預設
生1:同學們在玩套圈游戲。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個,小華套中了12個。
生3: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2.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動手操作,理解題意。
、贁[一擺:用圓形紙片將小雪、小華套中的個數(shù)分別擺一擺。
、诜忠环郑簩⑿∪A的圓形紙片分成兩部分,看看小華比小雪多多少。
、壅f一說:圖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2)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你們能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
生:12-7=5(個)。
師:誰能說說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預設
生:“12”表示小華套中的個數(shù),“7”表示小雪套中的個數(shù),“5”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的個數(shù)。
(3)明確比的過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沒有小雪套中的7個,能確定小華套中的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嗎?
小結:把小華套中的12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個,所以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用減法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4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游戲引入:拍一下手,拍兩下肩,拍三下腿,重復兩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ò鍟n題:探索規(guī)律)
2、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規(guī)律。(全班交流,反饋訂正)
師:找一找我們現(xiàn)在上課的教室里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
生:座位排列有規(guī)律,電扇、電燈懸掛有規(guī)律……
師:老師今天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生:老師戴的項鏈上的珠子排列有規(guī)律。
師:你真棒,你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我相信你的這雙眼睛一定會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師: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探索規(guī)律”。
⊙探索規(guī)律
。ㄒ唬┩瓿沙朔ū,并找一找其中的規(guī)律。
1、填表。
師:請同學們把教材翻到87頁,這張乘法表中有好多空白,你們能快速地把它補充完整嗎?
2、交流。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結果?
。ǔ椴閮尚,課件顯示)
3、根據(jù)填的結果,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規(guī)律?
。ń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整理并歸納)
(1)橫著看,每一行上的數(shù)都是第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2)豎著看,每一列上的數(shù)都是下面第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
。3)沿對角線斜著的一組數(shù)1,4,9,16,25,36,49,64,81分別是1,2,3,4,5,6,7,8,9的平方。
。ǘ┨钜惶睢#ㄕn件出示)
1、8,11,14,17,(),23,()。
2、4,9,16,25,(),49,64。
3、1,8,27,(),125,()。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得出如下規(guī)律:
1、相鄰數(shù)之間相差3。
2、每個數(shù)都是平方數(shù)。
3、每個數(shù)都是立方數(shù)。
4、每個分數(shù)都相等。
。ㄈ┎職馇。
師:剛才我們找到的是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規(guī)律,那么圖形與圖形之間會有什么規(guī)律呢?(課件出示教材87頁2題)
師:你能說出第20個氣球是什么顏色的嗎?(學生找到圖形之間的排列規(guī)律,小組交流得出第20個氣球的顏色)
師:那第27個呢?(27÷5=5……2)
。ㄋ模⿺[桌椅。
1、標準問題。
。1)1張桌子可坐6人,2張桌子可坐()人,3張呢?4張呢?
。2)猜想一下,10張桌子可坐多少人?
。3)n張桌子呢?小組交流。
。4)小結:不管擺多少張桌子,我們都可以用4n+2表示可以坐的人數(shù)。
2、變式問題。
按照上圖的擺法擺放桌子和椅子,完成下表。
桌子張數(shù)
1
2
3
…
n
可坐人數(shù)
小結:不管擺多少張桌子,我們都可以用2n+4表示可以坐的人數(shù)。
師:在桌子數(shù)相同時,哪種擺法可以坐的人數(shù)多?(小組交流)
3、探索問題。
如果由你負責這次的六一聯(lián)歡會桌椅布置工作,你會選擇哪種桌椅的擺法呢?
⊙典型例題解析
課件出示例題。
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會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tǒng)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fā)言
問:多買的依據(jù)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
。1)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tǒng)計,制成統(tǒng)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tǒng)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第52—54頁例1、例2、“想想做做”第1—4題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比劃、舉例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通過測量長度提高測量操作能力,進一步積累測量物體、線段長度的經(jīng)驗。
3.使學生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每人一條1分米長的紙條,1分硬幣,磁卡,1厘米、米尺。
教學構想: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厘米和米,學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夠利用這兩個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長度,會用米尺或學生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相當短,其長度達不到1厘米那么長;有些路程實在長,用米為單位計量其長度十分麻煩。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學生在認識分米時,必然會聯(lián)系厘米和米。所以說,沒有厘米和米的概念為基礎,不容易認識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體驗厘米和米。同樣,學生認識毫米要以厘米為基礎,建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聯(lián)系,既認識了毫米,也強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點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學生感知長度,單憑介紹、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才能獲得對分米和毫米的正確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分米
1、量一量
提問: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怎樣可以知道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用尺量一量)
師:文具盒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10厘米)
像這樣10厘米的長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dm)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 1分米)20厘米呢?(2分米)
師: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還可以這樣說:這個文具盒長大約2分米,寬大約1分米。
2、感受1分米
(1)提問:1分米有多長?直尺上就有答案。從哪到哪是1分米?(請學生上實物投影指出),里面有幾個1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
。2)你會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白紙上。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3)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劃出1分米。
② 一人比劃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
③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粉筆長……)
3、米和分米的關系
師:(出示米尺)(1)這有一把米尺,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分米?為什么?拿出直尺,平放在桌上,一人看一人數(shù)。(板書:1米=10分米)學生齊讀。
4、實踐操作:“想想做做”第3題
先用身體尺估一估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分米,再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有多少厘米,再說說接近幾分米。
[評析:學生目測的數(shù)據(jù)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目測再讓他們去實際測量,學生又一次感知長度,培養(yǎng)了估計能力。]
二、認識毫米
1、初步感受1毫米
我們以前量過數(shù)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同學們有的說數(shù)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接著板書課題:毫米)
2、關于1毫米
、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shù)一數(shù),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學生齊讀。
、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電話卡或銀行卡的厚度、書上數(shù)出10張紙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體驗1毫米。
提問:你能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同桌互相比劃,用5角硬幣插進去量一量對不對。
4、提問: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量小螞蟻的身長)
三、小結
師: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從大到小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難題等著我們去挑戰(zhàn),有沒有信心?
四、反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題。
。1)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shù)的?想想怎樣看更方便。
。2)第2題,量出下面圖形每條邊的長。
學生獨立測量。
匯報交流。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哪兩條邊長度相等?
(3)第3題。先估一估自己的課桌和凳子的高大約是幾分米,然后小組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幾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估計,再測量,把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鐵釘長2( )。
(2)床長2( )。
。3)大米寬2( )。
。4)黃瓜長2( )。
讓小朋友獨立選擇,在交流時先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選擇的長度單位,然后在小組里交流為何選這樣的長度單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什么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嗎?讀一讀。
六、課堂作業(yè)
基礎練習:
1、我們認識的長度單位有( )、( )、( )、( ),用字母表示分別是( )、( )、( )、( )。比毫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是( )。
2、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 )厘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1米
綜合練習:
1、在( )里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張電話卡厚1( ) 一根黃瓜長2( )
一支粉筆長8( ) 一本數(shù)學書厚8( )
一張課桌高7( ) 一幢大樓高20( )
教室門高2( ) 一支鉛筆長約2( )
拓展提升:
一根小棒長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7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材已經(jīng)提供好了大體的框架和思路線索,教學時可以按照教科書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逐一解決,大體分為三大步驟,先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收集信息,能夠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再嘗試探索、尋找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最后通過反思解決方法的正確與否,讓學生在交流、評價中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是學習了兩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后教學的,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節(jié)應用課,前面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學時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掌握。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色條圖(線段圖的鄒形)分析數(shù)量關系,感受其使問題簡明、直觀、便于分析的作用,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2.使學生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學會用找出中間問題的方法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會合理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1.利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會找出隱藏的中間問題,并合理利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方法指導
引導法,提示法,學會觀察,討論法,探究法
預設流程
具體內容
激趣導入
。s3分鐘)
一頓營養(yǎng)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開始。對將近10個小時不停消耗能量卻沒有補充的身體來說,早餐格外重要。早餐喚醒了身體,開啟了身體高效的新陳代謝;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給到大腦,以便讓我們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斷力進行一天的工作、學習。不吃早餐,不僅會營養(yǎng)失衡、引起胃腸疾病,還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容易衰老、精神無法集中等各種問題,所以,要想學習好,早餐要吃好哦!
自主學習
。s7分鐘)
剩下的還要烤幾次?
1.仔細觀察,你知道了什么?
2.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你們會解決嗎?
合作交流
。s10分鐘)
1.深入理解,體會方法
。1)一共要考(90)個,已經(jīng)烤了(36)個,剩下(54)個沒有烤,每次烤9個,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圖示中,把要考的90個看做一個整體,分成(已烤的)和(剩下的)兩部分,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必須先求出(剩下的量),再用剩下的數(shù)量除以每次烤的數(shù)量9個,就是要烤的.(次數(shù))。
(3)嘗試解決,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90-36)÷9
=54÷9
。6(次)
分步列式:綜合算式:
90-36=54(個)
54÷9=6(次)
追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說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師精講,再次理清題意。
2.檢查反思,歸納總結
問題:
(1)解答正確嗎?說說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問題為什么必須兩步解答?
精講點撥
。s5分鐘)
小結: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
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
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測評總結(約15分鐘)
1.達標測試。
小學數(shù)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xiàn)在為止,數(shù)學中我們已經(jīng)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么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并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shù)一數(shù)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干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復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復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復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jù)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估一估
通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9
一.教材依據(jù)
本節(jié)課所講的《圓錐的體積》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實驗版,第十二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
二.設計思想
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新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甘做學生的朋友,引導其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小組活動”、“合作探究”全面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自主探究所學的內容,完全改變過去被動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jié)教材我想通過向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中倒水或沙的實驗,得到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1/3sh.即就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例2是已知圓錐形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沙子的體積。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這個例子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一些與計算圓錐形物體的體積有關的實際問題。前面學生對圓錐、圓柱立體圖形的特征已進行了學習,對其特征也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可以熟練地計算圓柱的體積、表面積、側面積。這是學習本節(jié)課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實踐操作中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樂于學習,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圓錐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能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六、教法選擇
利用多媒體、觀察法、實驗法、師生互動啟發(fā)式教學
七、學法指導
觀察實驗—合作探究—達標反饋—歸納總結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同樣的圓柱形容器若干、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若干、水和沙土。
九.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課件展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圖形,并請學生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
2.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猜想】
1.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出動畫情景故事(配音樂):
盛夏的一天,森林里悶熱極了,小動物們熱得喘不過氣來,都想吃點解暑的東西。漂亮的小白兔去冷飲店買了一塊圓柱形的冰麒麟,聰明的狐貍拿著一塊圓錐形的冰麒麟想和它交換……(多媒體課件展示兩塊冰麒麟等底等高)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小白兔上當了嗎?
問題二:狐貍和小白兔怎樣交換才算公平?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體積》這一節(jié)課,然后幫幫小白兔好嗎?
【自主探索,動手實驗】
出示思考題:通過實驗,你們發(fā)現(xiàn)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你們小組是怎樣實驗的?
1.小組實驗。按照實驗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項(多媒體課件展示)
每四人為一小組,各小組長帶領三個成員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
2.全班交流。
組織收集信息——引導整理信息——參與處理信息
3.引導反思。實驗過程讓學生積極發(fā)散思維,各抒己見。
4.公式推導。
全班同學集體觀看多媒體課件的實驗過程,并結合自己的實驗活動試著推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圓柱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或者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1/3。
用字母表示為:V=1/3sh
5.思考:如果要計算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那些條件?
6.問題解決。
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條件?(課件出示:等底等高)
【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例2:建筑工地上有許多沙子,堆起來近似一個圓錐,這堆沙子大約
有多少立方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具體解題過程讓同學們自己大顯身手,個別學生可以上講臺板演,然后教師作最后講評。
【練習鞏固】課件出示,師生共同完成。
一.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3、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4、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如果圓柱體的體積是27立方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米。()
二.填表。
已知條件體積
圓錐底面半徑2厘米,高9厘米
圓錐底面直徑6厘米,高3厘米
圓錐底面周長分米,高6分米
【拓展延伸】:
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質疑問難,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對圓錐的體積有哪些新的認識?請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獲。
【作業(yè)布置】
課本25頁第3、5、8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二單元P29、P30 百分數(shù)的應用(四)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組2:現(xiàn)在銀行可以辦各種儲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帶現(xiàn)金,只帶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 年利率 %
一年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老師知道同學們在過年的時候,得到了一些壓歲錢,你覺得怎樣處理這些壓歲錢呢?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 探究思考。
師:是啊,存到銀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到期還能得到利息。根據(jù)存款的種類和時間的長短,利率是不一樣的。咱們就以笑笑的300元為例,如果你有300元錢,打算怎樣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ń處熃o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也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參觀數(shù)學學校,提出分7個桃,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7/3=2(盤)1(個)
2.提出分17個蘋果的問題,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17/3=5(盤)2(個)
3.80個梨,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具體操作過程太煩瑣,產(chǎn)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需求。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過程,分到6盤時,問學生分完了沒有,從而使學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很麻煩。
4.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
二、以舊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呕氐嚼}:有7個桃,每盤放3個,放了( )盤,還剩( )個?
⑵提問:怎樣列算式?
、菍W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冉涣鞣答佅旅娴膯栴}: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 豎式里的6、1怎么得來的?
③ 出示學生的錯誤寫法,讓學生改正。
、 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還剩幾個?行嗎?
、尚〗Y:今后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在計算時關鍵要看被除數(shù)里最多有幾個這樣的除數(shù)。
2.教學試一試。
數(shù)學學校布置教室:老師有18個氣球,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旁鯓恿惺?
⑵用剛學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⑶展示學生的豎式,相互評價,并交流如何試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規(guī)律。
⑴比較例題和試一試中每道題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找到每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把余數(shù)和除數(shù)進行比較,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嗎?
、茷槭裁从鄶(shù)要比除數(shù)?如果余數(shù)和除數(shù)相等或者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了,說明了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如果余數(shù)大,就還可以再分。
⑶在一道除數(shù)算式中,如果除數(shù)是4,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shù)是4,除數(shù)可能是幾?
小結: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組織練習、實踐應用
走進數(shù)學學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學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每組做兩題。
學生做完之后,老師出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說說是怎么想到商幾?
比較上下兩行題目,發(fā)現(xiàn)有什么區(qū)別?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參觀數(shù)學學校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
2、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shù)學學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個果凍平均分給9個好朋友,每個小朋友分6個。夠不夠?為什么?還差幾個?50個小朋友可以分幾個?還剩幾個?剩下的分給2個小弟弟,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學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張牌,每次最多拿3張,最少拿1張。誰拿到最后一張為輸。
讓學生回去思考這是為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2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復習舊知識,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出本節(jié)要研究的內容.
活動1紙幣問題
小明手頭有12張面額分別是1元、2元、5元的紙幣,共計22元,其中1元紙幣的數(shù)量是2元紙幣數(shù)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的紙幣各多少張?
學生活動設計:
設1元2元分別為x張、y張,如何列方程組?用什么消元法比較好呢?
只設一個未知數(shù),用一元一次方程能否求解?(能,但不方便。對未知量較多的問題,所設的未知數(shù)越少,方程往往越難列。其實題中有三個未知量我們就設三個未知數(shù)來解決。)
自然想法是,設1元、2元、5元的紙幣分別是x張、y張、z張,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下列三個方程:
x+y+z=12,x+2y+5z=22,x=4y.這個問題的解必須同時滿足上面三個條件,因此可以把三個方程合在一起寫成
教師活動設計: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適時給出三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并激發(fā)學生探究其解法的熱情.
板書:三元一次方程組:含有三個相同的未知數(shù),每個方程中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個方程,像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活動2討論如何解三元一次方程組
我們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利用代入法或加減法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那么能否用同樣的思路,用代入法或加減法消去三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或兩個未知數(shù),把它轉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一元一次方程呢?觀察方程組:
、
、
、
仿照前面學過的代入法,可以把③分別代入①②,得到兩個只含y,z的方程:
4y+y+z=12
4y+2y+5z=22
即
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組后就不難求出y和z的值,進而可以求出x了.(問題:同學們還有不同的消元法嗎?比較一下哪種方法較好。)
總結:
解三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代入”或“加減”進行消元,把“三元”轉化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而再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即
板書:
三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代入、加減)消元
三元變二元最佳方法:
、
、
、
1、有表達式的用代入法;
2、缺某元,消某元;
3、相同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相同或相反或整數(shù)倍的用加減消元法。例分析:p114習題1
二、主體探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題分析:解三元一次方程組
、
②
、
分析:方程①只含x,z,因此可以由②③消去y,得到一個只含x,z的方程,與方程①組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②×3+③,得
11x+10z=35 ④
①與④組成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把x=5,z=-2代入②得
因此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為
板書:(可略)解三元一次方程步驟、格式:
1)、三元變二元(有的可直接變一元),利用代入消元法或加減消元法或其他簡便的方法,把三元變二元的方程組;
2)、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
3)、將這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組中較簡單的一個方程,求出第三個未知數(shù)的值;
4)、把這三個數(shù)寫在一起就是所求的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3
問題:
、倌阒懒耸裁?
、谙肭蟆捌骄總籠子放幾只”你會解答嗎?請寫一寫。
。25+15)÷8
=40÷8
。5(只)
、壅f一說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說明。
、転槭裁匆惹蟆耙还灿卸嗌僦煌米印保
、萁獯鹫_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問題:
、倌阒懒耸裁?
②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你會解答嗎?
畫一畫,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60-15)÷5
。45÷5
。9(米)
、劢獯鹫_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転槭裁催@道題要用兩步來解決?
⑤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同學們在做操,如果9個人一排,可以站幾排?
問題:
①你知道了什么?
、谀銜獯饐?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6×3÷9
。18÷9
。2(排)
③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來解決?
、苓@道題的綜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號嗎?
、萁獯鹫_嗎?
2.課堂總結
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3.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第55頁練習十二,第2題、第3題。第56頁練習十二,第5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例4:
。90-36)÷9
。54÷9
。6(次)
分步列式:綜合算式:
90-36=54(個)
54÷9=6(次)
追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4
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3.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1~10數(shù)字卡片一套。
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小學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jīng)是一個小學生了。從現(xiàn)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shù)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shù)數(shù),大家會從1數(shù)到10嗎?誰來數(shù)一數(shù)?
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shù)一數(shù)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shù)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
1.激發(fā)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出現(xiàn)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這里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里有一座大樓。
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
。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shù)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shù)數(shù)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四、數(shù)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shù)量能用數(shù)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第二單元比一比
1、引導觀察: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么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看,有什么?
2、匯報交流:
。1)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1.提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著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著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如圖: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ㄓ捎谟^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著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并板書長、短。
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xiàn)在,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學生活動。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鞏固練習:
1、練習一的第6題:
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后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說自己的比的方法。
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里。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里。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5
課題:8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數(shù)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于10?板書:2
二、學習新課
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jù)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shù),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里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xiàn)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里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里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 ① 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 計算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 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 8加2等于10,
、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于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幾道8加幾的題都是把后面的加數(shù)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xiàn)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shù)?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 把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調換加數(shù)位置,8+9也等于17.
。2)師問:你們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為什么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么樣?(把8湊成10)
。3)湊10后再怎么辦?(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8加2等于10,10再加幾就等于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shù).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shù).(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書設計
8 加幾
教案點評:
8加幾是在已學過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難度不大,所以在設計教案時,重點引導學生將已學過的湊十法遷移到8加幾的學習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節(jié)課的復習準備的設計都是為新課鋪墊.這節(jié)課的教材共安排了四個例題.在設計教案時是這樣安排的:例1,通過觀察小花圖,看老師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8加幾的湊十法是8和2湊成10.例2、例3,老師放手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例4,老師引導學生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來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而且要面向全體,達到人人會說,人人都能掌握湊十法的目的.
鞏固練習的安排分三個層次進行練習.第一層次是看圖列式計算.第二層次是基本練習.第三層次是搶答,要求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動
加法轉盤
活動目的
通過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熟悉8加幾的計算.
活動準備
一個形如下圖的轉盤(黑色圓圈及箭頭可轉動).
活動過程
1.教師將轉盤懸掛在黑板(墻壁)上.
2.學生依次轉動箭頭,計算8與箭頭停住時所指數(shù)字的和.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8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6-17
秋季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