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初中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shù)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熟練掌握簡單圖形的移動規(guī)律,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2、能力目標: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逐步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冢瑢M合圖形要找到一個或者幾個“基本圖案”,并能通過對“基本圖案”的平移,復制所求的圖形;
3、情感目標: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圖形連續(xù)變化的特點;
難點:圖形的劃分。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磁性板,若干小正六邊形,“工”字的磚,組合圖形。
五、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課件):教材上小狗的圖案。提問:
(1)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么“基本圖案”,經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種)
讓學生充分討論,歸納總結,老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并對每種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頁圖3-9,提問: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誰到黑板做做看?
小組討論,派代表到臺上給大家講解。
氣氛要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掘他們的想象力。
暢所欲言,互相補充。
課堂小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啟發(fā)學生在我們周圍尋找平移的例子。
課堂練習: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觸緊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對于每種答案,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的內容并不是很復雜,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興致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參與意識較強,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學過程中滲透數(shù)學美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初中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相信經過大量的重復實驗后得到的頻率值確實可以作為隨機事件每次發(fā)生的機會的估計值,體會隨機事件中所隱含著的確定性內涵。
2.使學生知道,通過實驗的方法,用頻率估計機會的大小,必須要求實驗是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的。且在相同條件下,實驗次數(shù)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較好的估計值,但個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并學會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頻率與機會的關系。
難點:如何用頻率估計機會的大小?教學準備數(shù)枚相同的圖釘。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上一節(jié)課,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我們已經知道:實驗是估計機會大小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實驗,觀察某事件出現(xiàn)的頻率,當頻率值逐漸穩(wěn)定時,這個值就可以作為我們對該事件發(fā)生機會的估計。
實際上,在前面的問題中,即使不做實驗,也可以設法預先推測出事件發(fā)生的機會,為什么還要花大量時間去進行實驗呢?
下面讓我們看另一類問題:
一枚圖釘被拋起后釘尖觸地的機會有多大?
二、分組實驗
1.兩個學生一個小組,一人拋擲,一人記錄
每個小組拋擲40次,記錄出現(xiàn)釘尖觸地的頻數(shù)
教師負責把各小組的'結果登錄在黑板上
2.然后把每小組的結果合起來,分別計算拋擲80次、 120次、 160次、 200次、 240次、 180次、 320次、 360次、 400次、 480次、 520次、 560次后出現(xiàn)釘尖觸地的頻數(shù)及頻率
3.列出統(tǒng)計表,繪制折線圖
4.根據(jù)實驗結果估計一下釘尖觸地的機會是百分之幾?
5.課本第105頁表15.2.1和圖15.2.2是一位同學在拋擲圖釘?shù)膶嶒炛挟嫷慕y(tǒng)計表和折線圖。這與你實驗的結果相同嗎?為什么?
三、深入思考
如果兩個小組使用的是兩種不同形狀的圖釘,那么這兩種圖釘釘尖觸地的機會相同嗎?
能把兩個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合起來進行實驗嗎?
四、概括小結
從上面的問題可以看出:
1.通過實驗的方法用頻率估計機會的大小,必須要求實驗是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的。比如,以同樣的方式拋擲同一種圖釘。
2.在相同的條件下,實驗次數(shù)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較好的估計值,但每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五、用心觀察
我們已經知道,在相同條件下,實驗次數(shù)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較好的估計值。那么,總共要做多少次實驗才認為得到的結果比較可靠呢?
觀察課本第105頁表15.2.1和圖15.2.2 。
當實驗進行到多少次以后,所得頻率值就趨于平穩(wěn)了?
( 小結:實驗到頻率值較穩(wěn)定時,結果比較可靠。這個頻率值也就可以作為這個事件發(fā)生機會的估計值。 )
六、鞏固練習
課本第107頁練習第1 、 2題。
七、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老師幫你解決的?
注意:通過實驗的方法用頻率估計機會大小,必須要求實驗是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的。
八、布置作業(yè)
1 、課本第108頁習題15.2第2題
2 、課本第106頁做一做
2 、數(shù)字之積為奇數(shù)與偶數(shù)的機會
初中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們領略數(shù)學隱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處;
2、培養(yǎng)同學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內容:
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方法:
啟發(fā)探索、小游戲
教具安排:
多媒體、剪紙、小剪刀三把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從小學到現(xiàn)在我們都在跟數(shù)學打交道,能說說大家對數(shù)學的感受嗎?
學生討論。
師:同學們,不管以前你們喜不喜歡數(shù)學,但老師要告訴大家,其實數(shù)學很有趣,它不僅出現(xiàn)在我們的課本,更隱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只要我們仔細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它在我們的周圍閃著迷人的光,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喜歡數(shù)學,與數(shù)學成為好朋友,好好領略好朋友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事不宜遲,現(xiàn)在我們馬上開始我們的數(shù)學探究之旅。首先,我們來玩?zhèn)小游戲:
請大家拿出筆和紙,根據(jù)下面的步驟來操作,你會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PPT演示)
[1]首先,隨意挑一個數(shù)字(0、1、2、3、4、5、6、7)
[2]把這個數(shù)字乘上2
[3]然后加上5
[4]再乘以50
[5]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經過了,把得到的數(shù)目加上1759;如果還沒過,加1758
[6]最后一個步驟,用這個數(shù)目減去你出生的那一年(公元的)
師: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個數(shù)字是不是你一開始選擇的數(shù)字呢?那接下來的兩個呢?如無意外,就是你的年齡了。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為什么會這樣課后大家仔細想想自然就明白啦,這就是數(shù)學的魅力所在了。接下來我們來嘗試幫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決下面的問題(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爾河岸上。7座橋連接著兩個島和河岸,如圖所示:
網路圖
居民們的一項普遍愛好是嘗試在一次行走中跨過所有的7座橋而不
重復經過任何一座橋。同學們,你們能幫助他們實現(xiàn)這個想法嗎?拿出紙和筆設計的路線。
學生思考設計。
師:同學們行嗎?事實上,著名數(shù)學家歐拉已經證明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可是這是為什么呢?別急,我們繼續(xù)看下去。
1944年的空襲,毀壞了大多數(shù)的舊橋,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座橋,如圖:
B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嘗試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過所有的5座橋而不重復經過任何一座橋。
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這次行得通了吧?那么為什么呢?有沒有同學可以說一下他的想法?
其實,我們的歐拉大師經過研究大量類似的網絡,證明了這樣的事實(PPT演示):要走完一條路線而其中每一段行程只許經過一次,只有當奇數(shù)結點的數(shù)目是0或2時才是有可能的,在其他情況下,如果不走回頭路,就不能歷遍整個網絡。
他還發(fā)現(xiàn):如果有兩個奇結點,那么經過整個路線的形成必須從一個
奇結點開始,到另一個奇結點結束。
師: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這樣的?第一個圖奇結點的個數(shù)為3,第二個圖奇結點的個數(shù)減少到2個了,看來真的是這樣的。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在練習本上解決這個問題:(PPT演示)
下面是一幅農場的大門的圖。如果筆不離紙,又不重復經過任一條線,有沒有可能畫成它?
學生思考討論。
師:我們看到它的奇結點個數(shù)為4,由歐拉的證明我們知道不能一筆畫成。
那如果農場主將門的形狀做成這樣呢?(PPT演示)
學生嘗試。
師:是不是可以啦,為什么呢?
生:奇結點個數(shù)為2.
師:這種不用走回頭路而歷遍整條線路的情況,不僅僅具有趣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實用性,比如,我們的郵遞員和煤氣抄表員,不走回頭路意味著可以節(jié)省很多寶貴的時間。看來,數(shù)學并不像
某些時候想的那樣沒什么用處了吧?
下面我們繼續(xù)我們的奧秘之類吧。
今天我們班有同學生日嗎?如果你生日,爸爸媽媽給你買了一個正方形的蛋糕,你要把它切成不同形狀的平均大小的7塊,怎么切?能行嗎?嘗試一下。
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把正方形的周邊(即周長)分成7個等長,定出蛋糕的中心,從周邊劃分等長的標記切向中電,(如圖所示)即可。
為什么呢?這里我們用到三角形等高等底面積相等的性質。
吃完了蛋糕,我們來觀賞一下百合花。(PPT演示):
一個鄉(xiāng)村的池塘里種了美麗的百合花,百合花生長得很快,使它們覆蓋的面積每天增加一倍。30天后,長滿了整個池塘,那么池塘只被百合花覆蓋一半時是多少天呢?同學們,你知道嗎?
學生討論。
師:答案是29天,多么神奇,是吧?潛意識里我們很難接受答案就是29天,只與30天差一天。但用數(shù)學我們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是29天,奧秘就在“它們覆蓋的面積每天增加一倍”這句話里面。你看,數(shù)學是多么聰慧、多么神奇的家伙!
其實,除了以上我們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數(shù)學影子外,我們的日常生
初中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實際問題,熟練地列出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函數(shù)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注重學生參與,聯(lián)系實際,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jù)實際問題,熟練地列出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函數(shù)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教學過程:
一、試一試
1.設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墻的一邊AB的長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邊BC的長,進而得出矩形的面積ym2.試將計算結果填寫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圍嗎?
3.我們發(fā)現(xiàn),當AB的長(x)確定后,矩形的面積(y)也隨之確定, y是x的函數(shù),試寫出這個函數(shù)的關系式,
對于1.,可讓學生根據(jù)表中給出的AB的長,填出相應的BC的長和面積,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情況,提出問題:(1)從所填表格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2)對前面提出的問題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讓學生思考、交流、發(fā)表意見,達成共識:當AB的長為5cm,BC的長為10m時,圍成的`矩形面積最大;最大面積為50m2。 對于2,可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發(fā)表意見。形成共識,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圍,其范圍是0 <x <10。 對于3,教師可提出問題,(1)當AB=xm時,BC長等于多少m?(2)面積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數(shù)關系式.
二、提出問題
某商店將每件進價為8元的某種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銷出約100件.該店想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量的辦法來提高利潤,經過市場調查,發(fā)現(xiàn)這種商品單價每降低0.1元,其銷售量可增加10件。將這種商品的售價降低多少時,能使銷售利潤最大? 在這個問題中,可提出如下問題供學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潤與售價、進價以及銷售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利潤=(售價-進價)×銷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價,該商品每件利潤是多少元?一天總的利潤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價x元,則每件商品的利潤是多少元?一天可銷
售約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請求出它的范圍,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圍是0≤x≤2]
5.若設該商品每天的利潤為y元,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將函數(shù)關系式y(tǒng)=x(20-2x)(0 <x <10=化為:
y=-2x2+20x(0<x<10)……………………………(1) 將函數(shù)關系式y(tǒng)=(10-8-x)(100+100x)(0≤x≤2)化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觀察;概括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函數(shù)關系式(1)和(2),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函數(shù)關系式(1)和(2)的自變量各有幾個?
(各有1個)
(2)多項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別是幾次多項式? (分別是二次多項式)
(3)函數(shù)關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點?
(都是用自變量的二次多項式來表示的)
(4)本章導圖中的問題以及P1頁的問題2有什么共同特點? 讓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表意見,歸結為:自變量x為何值時,函數(shù)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數(shù)定義: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數(shù),a≠0)的函數(shù)叫做x的二次函數(shù),a叫做二次函數(shù)的系數(shù),b叫做一次項的系數(shù),c叫作常數(shù)項.
四、課堂練習
1.(口答)下列函數(shù)中,哪些是二次函數(shù)?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練習第1,2題。
五、小結
1.請敘述二次函數(shù)的定義.
2,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轉化為二次函數(shù)來解決,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編一道二次函數(shù)應用題,并寫出函數(shù)關系式。
六、作業(yè):略
初中數(shù)學教案5
第一課時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了解統(tǒng)計知識是應用廣泛的數(shù)學內容 .
2.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計算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
3.當一組數(shù)據(jù)的數(shù)值較大時,會用簡算公式計算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
。ǘ┠芰τ柧汓c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 .
。ㄈ┑掠凉B透點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 .
2.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實踐,反地來又作用于實踐的觀點 .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滲透數(shù)學公式的簡單美和結構的嚴謹美,展示了寓深奧于淺顯,寓紛繁于嚴謹?shù)霓q證統(tǒng)一的數(shù)學美 .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平均數(shù)的概念及其計算 .
2.教學難點:平均數(shù)的簡化計算 .
3.教學疑點:平均數(shù)簡化公式的應用,a如何選擇 .
4.解決辦法:分清兩個公式,公式②的運用要選擇一個適當?shù)腶 .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與數(shù)據(jù)打交道,例如,電視臺每天晚上都要預報第二天當?shù)氐淖畹蜌鉁嘏c最高氣溫,商店每天都要結算一下當天的營業(yè)額,每個班次的飛機都要統(tǒng)計一下乘客的人數(shù)等.這些都涉及數(shù)據(jù)的計算問題.請同學們思考下面問題.(教師出示幻燈片)
為了從甲乙兩名學生中選拔一人參加射擊比賽,對他們的射擊水平進行了測驗.兩人在相同條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環(huán)數(shù)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樣比較兩個人的成績?2.應選哪一個人參加射擊比賽?
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組討論解決辦法.
對于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可能感到無從下手,部分學生可能想到去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讓學生動手具體算一下兩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結果它們相等在學生無法解決此問題的情況下,教師說明,這正是本章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寫出課題).這樣做的目的是教師有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制造懸念,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引起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注意,還能誘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濃厚興趣.
。ǘ┱w感知
解決類似上述的問題要用到統(tǒng)計學的知識,統(tǒng)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并據(jù)之做出推斷的科學,它以概率論為基礎,著重研究如何根據(jù)樣本的性質去推測總體的性質.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統(tǒng)計學的應用非常廣泛,以至于它已滲透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章我們將學習統(tǒng)計學的一些初步知識.
。ㄈ┙虒W過程
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來學習平均數(shù).
1.(出示幻燈片)請同學看下面問題:
某班第一小組一次數(shù)學測驗的成績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這個小組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動筆計算,并找一名學生到黑板板演,講完引例后,引導學生歸納出求平均數(shù)方法,這樣做使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計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認識 .
2.平均數(shù)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個數(shù) .
那么 ①
叫做這n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讀作“x撥” .
這是在初中數(shù)學課本中第一次出現(xiàn)帶有省略號的用字母表示的n個數(shù)相加的一般寫法 .學生對此可能會感到比較抽象,不太習慣,要向學生強調,采用這種寫法是簡化表示,是為了使問題的討論具有一般性 .教師應通過對公式的剖析,使學生正確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義 .
3.平均數(shù)計算公式①的應用
例1 一個地區(qū)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氣溫依次是(單位:℃):
。6,-5,-7,-6,-4,-5,-7,-8,-7
求它們的平均氣溫 .
讓學生動手計算,以鞏固平均數(shù)計算公式(一名學生板演)
教師應強調:①解題格式 .②在統(tǒng)計學里處理的數(shù)據(jù)包括負數(shù) .③在本章中,如無特殊說明,平均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的位數(shù)與原數(shù)據(jù)相同 .
例2 從一批機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稱得它們的質量如下(單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計算它們的平均質量 .(用投影儀打出)
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完成計算,然后一起對答案 .由于數(shù)據(jù)較大,計算較繁,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 .正好為下面提出簡化計算公式作好鋪墊 .
教師提出問題:像例2這樣,數(shù)據(jù)較大,計算較繁,因而容易出錯,有沒有較為簡便的算法呢?引導學生觀察數(shù)據(jù)有什么特點?都接近于哪一個數(shù)?啟發(fā)學生討論,尋找簡便算法 .
學生回答:數(shù)據(jù)都在200左右波動,可將各數(shù)據(jù)同時減去200,轉而計算一組數(shù)值較小的新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至此讓學生再一次兩人一組用簡便方法計算例2,并與前面計算的結果相比較是否一樣 .
講完例2后,教師指出幾點:常數(shù)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讀作“x——撇——撥”;;簡化計算的結果與前面毛算的結果相同 .
通過學生的動手計算,若產生困難或錯誤,教師及時點撥,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對公式②的推導更容易接受 .
3.推導公式②
一般地,當一組數(shù)據(jù) 的各個數(shù)值較大時,可將各數(shù)據(jù)同時減去一個適當?shù)某?shù)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為了加深學生對公式②的認識,再讓學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學生回答)
課堂練習: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ㄋ模┛偨Y、擴展
知識小結:1.統(tǒng)計學是一門與數(shù)據(jù)打交道的學問,應用十分廣泛 .本章將要學習的是統(tǒng)計學的初步知識 .
2.求n個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的公式① .
3.平均數(shù)的簡化計算公式② .這個公式很重要,要學會運用 .
方法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示一組數(shù)據(jù)平均數(shù)的方法 .當數(shù)據(jù)比較小時,可用公式①直接計算 .當數(shù)據(jù)比較大,而且都在某一個數(shù)左右波動時,可選用公式②進行計算 .
八、布置作業(yè)
教材P153中1、2、3、4 .
初中數(shù)學教案6
復習目標: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
。2)會解一元一次方程。
。3)會根據(jù)具體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重點、難點:
1.重點:
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會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靈活應用。
尋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典型例題】
例1.
分析: 明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是1,且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為整式,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不為0。
在這里特別注意: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及系數(shù)。
這三個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x、y,要想成為一元一次方程就要使其中一個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為0。
解:
例2.
分析: 此題要明確兩點:(1)當方程中含有多個字母時,指出關于哪個字母的方程,這個字母就是方程的未知數(shù),而其它的字母是代替已知數(shù)的字母系數(shù),這類方程也叫字母系數(shù)方程。(2)方程的解,即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
此題從問題出發(fā),求解關于x的方程即要求出x的值,而要求x的值要先求出m的值,如何求m的值呢?已知y=1是關于y的方程的解,即關于y的方程中字母y=1,因此可將y=1代入方程,從而求出m的值。
解:
將m=1代入關于x的方程,得:
例3.
解: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為以上五步,但在解方程時,要注意靈活運用。
例4.
分析: 此題的括號較多,如果按照一般的做法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大括號的方法比較麻煩,所以要觀察分析方程找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
解:
例5.
分析: 此題中分母出現(xiàn)小數(shù),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先去分母,則比較麻煩,公分母就不好找,所以采取一個巧妙的方法,先利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將方程中分母中的小數(shù)化為整數(shù),再用去分母……解之。
解:
注: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化簡用的是分子、分母擴大相同倍數(shù)分數(shù)值不變,與去分母不同。
解:
例6.已知某鐵路橋長1000米,現(xiàn)有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過橋共用1分鐘,整個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40秒,求火車的速度。
分析: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要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而由題意可知,此題有兩個不變的量,即車的速度和車身的長度。在題目中不變的量,即可為等量,從而列出方程。例如以車身長度為等量,可列方程,設車的速度為xm/s,60x-1000=1000-40x,以車的速度為等量,可列方程,設車身長為xm
解一: 設車的速度為xm/s
經檢驗,符合題意。
答: 車的速度為20m/s。
解二: 設車身的長度為xm
經檢驗,符合題意。
答: 車的速度為(1000+200)/60=20m/s
例7.某音樂廳五月初決定在暑假期間舉辦學生專場音樂會,入場券分為團體票和零售票
售票的一半。如果在六月份內,團體票按每張16元出售,并計劃在六月份售完全部余票,那么零售票應按每張多少元出售才能使兩個月的票款收入持平?
分析: 此題的等量關系比較好找,即五六月份的票款相等,但團體票及零售票的張數(shù)不知道,可用字母表示出來,設而不求。
解: 設團體票共2a張,零售票共a張,零售票價x元
經檢驗,符合題意。
答: 零售票價為19.2元。
初中數(shù)學教案7
把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就相當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樣的變形叫做移項。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是數(shù)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第二小節(jié)的內容。這是一節(jié)“概念加例題型”課,此種課型中的學習內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運用前面的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例題。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學生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這一部分內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礎。這類課一般采用“導學導教,當堂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重點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別留意學生運用概念解題或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時,對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找相等關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項變號的基本原則
2.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fā)展抽象、概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建立相等關系。
3.情感、態(tài)度:通過具體情境引入新問題,在移項法則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滲透化歸的思想。
三、學情分析
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分析、概括能力較弱的特點,本節(jié)從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動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采取自學、討論、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歸納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學難點:移項法則的探究過程。
六、教學過程:
。ㄒ唬┣榫耙
引例: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趣味算題,多以順口溜的形式表達,請看這樣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群老頭去趕集,半路買了一堆梨,一人一個多一個,一人兩個少兩個,老頭和梨分別是( )
A.3個老頭,4個梨 B.4個老頭,3個梨 C.5個老頭,6個梨 D.7個老頭,8個梨
設計意圖:大部分同學會用算術法(答案代入法)來解答的,而這類問題我們如何用方程來解答呢?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巧妙過渡,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移項法,明確移項法的依據(jù),會解形如ax+b=cx+d類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會建立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這兩個目標的達成,也驗證了本節(jié)課學生自學的效果,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ㄈ⿲Ы虒W
1.出示自學指導
自學教材問題2到例3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1)問題2中這批書的總數(shù)有哪幾種表示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本題可作為列方程的依據(jù)的等量關系是什么?(2)什么是移項?移項的依據(jù)是什么?移項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解形如“ax+b=cx+d”類型的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自學例3后請歸納解這類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8分鐘后,比誰能仿照問題2和例3的格式正確解答問題)
2.學生自學
學生根據(jù)自學提綱進行獨立學習,教師巡視,對自學速度慢的、自學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給以暗示和幫扶,有利于自學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組合作展示)
。ê献鹘涣饕唬┙滩膯栴}2中這批書的總數(shù)有哪幾種表示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本題哪個相等關系可作為列方程的依據(jù)呢?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1)設未知數(shù):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根據(jù)兩種不同分法這批書的'總數(shù)就有兩種表示方法,即這批書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關系:這批書的總數(shù)是一個定值,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的式子相等。(板書)
3)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書)
【總結提升】解決“分配問題”應用題的列方程的基本要點:
A.找出能貫穿應用題始終的一個不變的量.
B.用兩個不同的式子去表示這個量.
C.由表示這個不變的量的兩個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設計意圖:因為在自學提綱的引領下,每個小組自主學習的效果不同,反饋的意見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學生對課本例題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動自愿的方式,一個小組主講,其它小組補充。
。ㄗ兪接柧1)某學校組織學生共同種一批樹,如果每人種5棵,則剩下3棵;如果每人種6棵,則缺3棵樹苗,求參與種樹的人數(shù)
。ㄖ辉O列即可)
。ㄗ兪接柧2)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趣味算題,多以順口溜的形式表達,請看這樣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群老頭去趕集,半路買了一堆梨,一人一個多一個,一人兩個少兩個,老頭和梨各多少?
設計意圖:檢查提問學生對“分配問題”應用題掌握的情況,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所列方程為后面教學做好鋪墊。學生會帶著“如何解這類方程?”的好奇心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ê献鹘涣鞫┦裁词且祈棧恳祈椀囊罁(jù)是什么?移項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解形如“ax+b=cx+d”類型的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自學例3后請歸納解這類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ò鍟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改變符號后,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教學設計(魏玉英)
師: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這樣變形?依據(jù)什么?
。ǔ鍪荆┮罁(jù)等式的基本性質1.即: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師: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ǔ鍪荆 通過移項,使等號左邊僅含未知數(shù)的項,等號右邊僅含常數(shù)的項,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與課題對照滲透轉化思想)
。ɑA訓練)搶答:判斷下列移項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請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教學設計(魏玉英)
設計理念:讓各個小組憑著勢力去搶答。這五個習題重點考察學生對移項的掌握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習題分層設計且成梯度分布。
【歸納板書】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1) 移項,(2) 合并同類項,(3) 系數(shù)化為1
。ňC合訓練) 解下列方程(任選兩題)
設計理念:第(2)、(3)兩題未知數(shù)系數(shù)是相同類型的,所以讓學生任選一題即可。通過綜合訓練能讓學生更進一步鞏固用移項和合并同類項去解方程了。
。ㄖ锌荚嚲殻┤魓=2是關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則m的值為
設計理念:通過本題的訓練讓學生明確中考在本節(jié)的考點,同時激勵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中要抓住知識的核心和重點。
。ㄋ模┪铱偨Y、我提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收獲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之間互相談收獲的方式進行課堂小結,讓學生相互檢查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可以引導學生從本節(jié)課獲得的知識、解題的思想方法、學習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見。
(五)當堂檢測(50分)
1.下列方程變形正確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車去觀看“上海世博會”。如果每輛汽車乘48人,那么還多4人;如果每輛汽車乘50人,那么還有6個空位,求汽車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設出未知數(shù)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關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熒顒樱⿲W生獨立答題,教師巡回檢查,對先答完的學生進行及時批改,并把得滿分的學生作為小老師對后解答完的學生的檢測進行評定,最后老師進行小結。
(六)實踐活動
請每一位同學用自己的年齡編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應用題,并解答。先在組內交流,選出組內最有創(chuàng)意的一個記在題卡上,自習在全班進行展示 。
設計意圖:
讓學生課后完成,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初中數(shù)學教案8
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一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教師上課組織課堂紀律并不難,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但每個班都有個別的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我行我素。
對于他們數(shù)學知識和能力掌握情況的分析:
1、對于一年級的數(shù)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shù)學知識上還是數(shù)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就數(shù)的認識來看,新生二十以內的數(shù)數(shù)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shù)倒數(shù)。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在幼兒園中大部分學生學習過十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在一些家長在家中也進行過輔導,另一方面,數(shù)數(shù)和十以內數(shù)的分解組合學生在生活中有機會使用,因此這方面的準備比較好。
2、在數(shù)的計算中,學生對于十以內數(shù)的計算較為熟練,這和學生的生活需要、學習需要有關。
3、新生在數(shù)感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數(shù)感——學生對數(shù)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通過個別訪談,了解到學生對于蘊涵在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較為準確,例如對于“你的小組中有幾個小朋友,從前往后數(shù),你是第幾個,從后往前數(shù),你是第幾個,第幾個小朋友是誰”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解答沒有問題,都能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回答,但是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shù)的基數(shù)序數(shù)意義理解的干擾。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學生關注的范圍比較小,角度單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八個單元,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shù)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shù)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shù)。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shù)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jù)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shù)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全冊重、難點:
教材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shù),能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教材難點:體會20以內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數(shù)的加減法;初步形成空間觀念;經歷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形成初步的統(tǒng)計觀念。教學準備
畫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掛圖小棒圓片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部分實物模型
智能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思路及措施
1.一年級學生的計算學習要和意義理解與思維訓練相結合。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計算策略的優(yōu)化和算理的滲透,同時在計算教學過程中要滲透思維的訓練。
2.數(shù)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對學習對象的直接感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能力對學生解決問題有著很大的幫助,甚至很多學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應該加強學生的實際感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景中把握數(shù)的意義和運算的意義,發(fā)展數(shù)感和符號感。擴大學生的信息貯備,提供有利于學生理解數(shù)學、探究數(shù)學的生活情景,給學生機會在實際情景中感知、操作、認識數(shù)學知識,理解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
3.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要把握好度,在具體和抽象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緊密和學生的動手操作相聯(lián)系,可以通過觀察、接觸(摸、折、剪、拼等)等各種手段來讓學生認識幾何形體,建立空間觀念。同時,要將生活材料數(shù)學化,在具體、半抽象、抽象之間建立一座橋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在教學中要逐步滲透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數(shù)學思想方法已經作為數(shù)學知識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隨著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進行滲透。例如一年級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滲透一一對應思想、函數(shù)思想、符號化思想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落實。
初中數(shù)學教案9
一、檢查反饋
本次檢查大多數(shù)教師都比較重視,檢查內容完整、全面,F(xiàn)將檢查情況總結如下教案方面的特點與不足。
特點:
1、絕大多數(shù)教案設計完整,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設置得當,緊緊圍繞新課標,例如:劉興華、孫菊、江文李雅芳等能突出對學科素養(yǎng)的高度關注。教師撰寫的課后反思能體現(xiàn)教師對教材處理的新方法,能側重對自己教法和學生學法的指導,并且還能對自己不得法的教學手段、方式、方法進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反思意識,反思深刻、務實、有針對性。
2、注重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注重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教案能體現(xiàn)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學反思不夠認真、不夠詳細,沒能對本堂課的得與失作出記錄與小結,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們對課后反思還不夠重視。
2、個別教師教案過于簡單。
作業(yè)方面的特點與不足
特點:
1、能按進度布置作業(yè),作業(yè)設置量度適中,難易適中,上交率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業(yè)批改公平、公正,有一定的等級評定。教師批改要求嚴格、細致,能夠反映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做法及糾正措施。
3、學生在書寫方面有很大進步。從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書寫格式有明確的要求。
不足:
1、對于學生書寫的工整性,還需加強教育。
2、教師在批閱作業(yè)時,要稍細心些,發(fā)現(xiàn)問題就讓學生當時改正,學生也就會逐漸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初中數(shù)學教案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多項式的概念.
2.使學生能準確地確定一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和項數(shù).
3.能正確區(qū)分單項式和多項式.
。ǘ┠芰τ柧汓c
通過區(qū)別單項式與多項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ㄈ┑掠凉B透點
在本節(jié)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而服務的辯證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單項式和多項式在前二章,特別是第一章已有新接觸,本節(jié)課來研究多項式的概念可謂水到渠成,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結構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采用對比法,以訓練為主,注重嘗試指導.
2.學生學法:觀察分析→多項式有關概念→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多項式的概念及單項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難點:多項式的次數(shù)的確定,以及多項式與單項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3.疑點:多項式中各項的符號問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出示探索性練習,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多項式有關概念,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多種形式完成.
七、教學步驟
。ㄒ唬⿵土曇耄瑒(chuàng)設情境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單項式的有關概念,同學們看下面一些問題.
(出示投影1)
1.下列代數(shù)式中,哪些是單項式?是單項式的請指出它的系數(shù)與次數(shù).
, , ,2, , , ,
2.圓的半徑為 ,則半圓的面積為_____________,半圓的總長為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回答上述兩個問題,可以進行搶答,看誰想的全面,回答的準確,教師對回答準確、速度快的給予表揚和鼓勵.
【教法說明】讓學生通過1題回顧有關單項式的一些知識點,再通過2題中半圓周長為 很自然地引出本節(jié)內容.
師:上述2題中,表示半圓面積的代數(shù)式是單項式嗎?為什么?表示半圓的周長的式子呢?
學生活動:同座進行討論,然后選代表回答.
師:誰能把1題中不是單項式的式子讀出來?(師做相應板書)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 , , 對于這些代數(shù)式的結構特點,由小組選代表說明,若不完整,其他同學可做補充.
。ǘ┨剿餍轮,講授新課
師:像以上這樣的式子叫多項式,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多項式,上面幾個式子都是多項式.
。郯鍟3.1整式(多項式)
學生活動:討論歸納什么叫多項式.可讓學生互相補充.
教師概括并板書
。郯鍟荻囗検剑簬讉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師:強調每個單項式的符號問題,使學生引起注意.
(出示投影2)
練習:下裂代數(shù)式 , , , , , ,
, , 中,是多項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學生搶答以上問題,然后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兩個多項式,同桌互相交換打分,有疑問的提出再討論.
【教法說明】通過觀察式子特點,討論歸納多項式的概念,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參與意識.多項式的概念是本節(jié)教學重點,為使學生對概念真正理解,讓學生每個人寫出兩個多項式,可及時反饋學生掌握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
師:提出問題,多項式 、 , , 各是由幾個單項式相加而得到的?每個單項式各指的是誰?各是幾次單項式?引導學生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給予肯定、否定與糾正.
師:在 中,是兩個單項式相加得到,就叫做二項式,兩個單項式中, 次數(shù)是1, 次數(shù)是1,最高次數(shù)是一次,所以我們說這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是一次,整個式子叫做一次二項式.
。郯鍟
學生活動:同桌討論,, , ,應怎樣稱謂,然后找學生回答.
師:給予歸納,并做適當板書:
。郯鍟
學生活動:通過上例,學生討論多項式的項、次數(shù),然后選代表回答.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歸納:
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是幾個單項式的和就叫做幾項式.每一項包含它的符號,如 中, 這一項不是 .多項式里次數(shù)最高的項的次數(shù),就叫做多項式次數(shù),即最高次項是幾次,就叫做幾次多項式,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shù)項.
。郯鍟
【教法說明】通過學生對以上幾個多項式的感知,學生對多項式的特片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可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一些結論,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ㄈ﹪L試反饋,鞏固練習
。ǔ鍪就队3)
1.填空:
2.填空:
。1)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項式;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項式; 的常數(shù)項是___________.
。2) 是_________次________項式,最高次數(shù)是___________,最高次項的系數(shù)是__________,常數(shù)項是___________.
學生活動:1題搶答,同桌同學給予肯定或否定,且肯定地說出依據(jù),否定的再說出正確答案;2題學生觀察后,在練習本或投影膠片上完成,部分膠片打出投影,師生一起分析、討論,對所做答案給予肯定或更正.
【教法說明】在此組練習題中,1題目的是以填表的形式感知一個多項式就是單項式的和,多項式的項就是單項式;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多項式與單項式的關系,避免死記硬背概念,而不能準確應用于解題中的弊病.2題是在理解概念和完成1題單一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訓練,使學生逐步學會使用數(shù)學語言.
(四)歸納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整式》一節(jié)中“多項式”的有關概念;在掌握多項式概念時,要注意它的項數(shù)和次數(shù).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單項式,掌握單項式時要注意它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
歸納:單項式和多項式統(tǒng)稱為整式.
。郯鍟
說明:教師邊小結邊板書出多項式、單項式,然后再提出它們統(tǒng)稱為整式,并做了述板書,使所學知識納入知識系統(tǒng).
鞏固練習:
。ǔ鍪就队4)
下列各代數(shù)式:0, , , , , , 中,單項式有__________,多項式有____________,整式有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觀察后學生回答,互相補充、糾正,提醒學生不能遺漏.
【教法說明】數(shù)學要領重在于應用,通過上題的訓練,可使學生很清楚地了解單項式、多項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它們與整式的關系.
。ㄎ澹┳兪接柧,培養(yǎng)能力
。ǔ鍪就队5)
1.單項式 , , 的和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_項式.
2. 是_______次________項式 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項式,它的常數(shù)項_________.
3. 是________次________項式,最高次項是_________,最高次項的系數(shù)是_________,常數(shù)項是__________.
4. 的2倍與 的.平方的 的和,用代數(shù)式表示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單項式或多項式).
學生活動:每個學生先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小組互相交流補充,最后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
師:做肯定或否定,強調3題中最高次項的系數(shù)是 , 是一個數(shù)字,不是字母,因為它只能代表圓周率這一個數(shù)值,而一個字母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
【教法說明】本組是在前面掌握了本節(jié)課基本知識后安排的一組訓練題,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多項式的次數(shù)與項數(shù),特別是對 這個數(shù)字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自編題目練習:
每個學生寫出6個整式,并要求既有單項式,又有多項式,然后交給同桌的同學,完成以下任務,①先找出單項式、多項式,②是單項式的寫出系數(shù)與次數(shù),是多項式的寫出是幾次幾項式,最高次數(shù)是什么?常數(shù)項是什么,然后再互相討論對方的解答是否正確.
【教學說明】自編題目的訓練,一是可活躍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逆向思維能力.
師:通過上面編題、解題練習,同學們對整式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理解,下面再按老師的要求編題,編一個四次三項式,看誰編的又快又準確,再編一個不高于三次的多項式.
學生活動:學生邊回答師邊板書,然后學生討論是否符合要求.
【教法說明】通過上面訓練,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多項式項數(shù)、次數(shù)的概念,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八、隨堂練習
1.判斷題
。1)-5不是多項式( )
。2) 是二次二項式( )
。3) 是二次三項式( )
。4) 是一次三項式( )
。5) 的最高次項系數(shù)是3( )
2.填空題
。1)把上列代數(shù)式分別填在相應的括號里
, , ,0, , ,
。 ;
; ;
。
。2)如果代數(shù)式 是關于 的三次二項式則 , .
九、布置作業(yè)
。ㄒ唬┍刈鲱}:課本第149頁習題3.1A組12.
。ǘ┻x做題:課本第150頁習題3.1B組3.
十、板書設計
隨堂練習答案
1.√ × × √ ×
2.(1)單項式 ,多項式 ;
整式 ;
二項式 ;
三次三項式 ;
(2) , .
作業(yè)答案
教材P.149中A組12題:(1)三次二項式 (2)二次三項式
(3)一次二項式 (4)四次三項式
初中數(shù)學教案11
一、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已經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內容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維、逆向研究的經驗,如:已知兩直線平行,有什么樣的結論?
反之,滿足什么條件的兩直線是平行?因而,本課時由勾股定理出發(fā)逆向思考獲得逆命題,學生應該已經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具體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證等思路,對現(xiàn)階段學生而言可能還具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節(jié)。教學任務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該定理根據(jù)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該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數(shù),增加對勾股數(shù)的直觀體驗。為此確定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及勾股數(shù)的概念;
2.能根據(jù)所給三角形三邊的條件判斷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一般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經歷從實驗到驗證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歸納能力。
●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2.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
三、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實驗猜想歸納論證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二學生,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通過實驗獲得數(shù)學結論已有一定的體驗
但數(shù)學思維嚴謹?shù)耐瑢W總是心存疑慮,利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讓同學心服口服顯得非常迫切,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力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1)從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入手,通過知識再現(xiàn),孕育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fā),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2.課前準備
教具:教材、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具:教材、筆記本、課堂練習本、文具。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jié)課設計了七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第三環(huán)節(jié):小試牛刀;第四環(huán)節(jié):
登高望遠;第五環(huán)節(jié):鞏固提高;第六環(huán)節(jié):交流小結;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
內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邊長度之間滿足什么樣的關系?
2.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圖:
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
效果:
從勾股定理逆向思維這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
內容1:探究
下面有三組數(shù),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1.這三組數(shù)都滿足 嗎?
2.分別以每組數(shù)為三邊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學生分為4人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一組數(shù)。
意圖:
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一結論;在活動中體驗出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效果:
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后,匯總各小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①5,12,13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
從上面的分組實驗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內容2:說理
提問:有同學認為測量結果可能有誤差,不同意這個發(fā)現(xiàn)。你認為這個發(fā)現(xiàn)正確嗎?你能給出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嗎?
意圖:讓學生明確,僅僅基于測量結果得到的結論未必可靠,需要進一步通過說理等方式使學生確信結論的可靠性,同時明晰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注意事項:為了讓學生確認該結論,需要進行說理,有條件的班級,還可利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讓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活動3:反思總結
提問:
1.同學們還能找出哪些勾股數(shù)呢?
2.今天的'結論與前面學習勾股定理有哪些異同呢?
3.到今天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過今天同學們合作探究,你能體驗出一個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意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該定理與勾股定理之間的關系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試牛刀
內容:
1.下列哪幾組數(shù)據(jù)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請說明理由。
、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是 ,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確定
解答:B
3.如圖1:在 中, 于 , ,則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鈍角三角形
解答:C
4.將直角三角形的三邊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后, (圖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不能確定
解答:A
意圖:
通過練習,加強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認識及應用
效果
每題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5分鐘),并指出各題分別用了哪些知識。
第四環(huán)節(jié):登高望遠
內容:
1.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圖2所示,按規(guī)定這個零件中 都應是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圖3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輪船,航行240海里時方位儀壞了,憑經驗,船長指揮船左傳90,繼續(xù)航行70海里,則距出發(fā)地250海里,你能判斷船轉彎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題意畫出相應的圖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轉彎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圖: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鞏固該定理。
效果: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shù)據(jù)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以便于計算。
第五環(huán)節(jié):鞏固提高
內容:
1.如圖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圖中有幾個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斷的?與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個直角三角形,它們分別是△ABE、△DEF、△BCF、△BEF
2.如圖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說說你的理由?
圖4 圖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圖:
第一題考查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題在于考查學生如何利用網格進行計算,從而解決問題。
效果:
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夠快速做答并能簡要說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網格的應用。
第六環(huán)節(jié):交流小結
內容:
師生相互交流總結出:
1.今天所學內容①會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2.從今天所學內容及所作練習中總結出的經驗與方法:①數(shù)學是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②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③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shù)據(jù)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便于計算。
意圖:
鼓勵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談自己的收獲和感想,體會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廣泛應用及它們的悠久歷史;敢于面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
效果:
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實際收獲,總結出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從古至今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課本習題1.4第1,2,4題。
五、教學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維模式引入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是否能得到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現(xiàn)的例題和練習。
2.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從中體驗任何一個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善于對公式變形,便于簡便計算。
4.注重對學習新知理解應用偏困難的學生的進一步關注。
5.對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論證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因而本設計教學容量相對較大,教學中,應注意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shù)膭h減或調整。
附:板書設計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情景引入 小試牛刀: 登高望遠
初中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在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尋找歷法與撲克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研究,培養(yǎng)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2、調動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養(yǎng)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撲克"與年月日、季度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愿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了解呢?
生:......
。ń處熝a充,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師: "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shù)學有關!
生:......
二、新課
1、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陽 小王=月亮 紅=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shù)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shù)
5、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6、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7、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shù)
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有13個星期
三、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的數(shù)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xiàn),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請大家都要學會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初中數(shù)學教案13
學情分析:
高三(7)是我校理科重點班,該班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shù)學功底,處于復習階段的他們目標更明確,學習熱情高,課堂投入,思考積極。就本節(jié)開課的內容而言,學生已掌握了“對稱問題”本質屬性,能夠從圖象和表達式上準確地理解對稱問題。但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對問題的抽象、歸納概括,引申拓展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和意識。對于周期概念,學生沒有什么的問題。
教材分析:
1.對稱問題是高中數(shù)學中比較難的問題,學生一般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同時由于這中間存在關于點對稱和關于直線對稱這兩類問題,而它們的數(shù)學表達式又是那么相似,學生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很難分清誰是誰非。而且在高考的問題中經常會碰到,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和深化理解。
2.對稱問題和周期問題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本節(jié)可以通過足夠的條件闡明這一聯(lián)系的實質。
教學目標:
理解一個函數(shù)存在兩次對稱(可能關于兩個點對稱或兩條直線對稱或一個點加上一個對直線)時,如何判斷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
重點和難點:
具有兩次對稱問題的抽象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而且要求求出周期。
教學方法:
從簡單到復雜,以啟發(fā)思想為指導,精講重思,暴露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整節(jié)課都處于思考之中。
教學程序:
一、引入
師:當一個人站在一面鏡子前,面對鏡子一定的距離,那么在鏡中的像有什么特征?
生:(物理常識)人和像關于鏡子對稱。
師:現(xiàn)在在此人的身后再放一面鏡子,鏡面對著人的背面,此時在此人面前的鏡子中的像又是什么?
生:如果鏡子夠大的話,里面將是無數(shù)個排列的人。
師:道理何在?
生:首先是人在前面鏡中的像連同人一起要在后面鏡中成像,這一像反過來連同人又在前面鏡中成像,這樣反反復復,就得到了無數(shù)個人像,而且具有周期性(即圖象重復出現(xiàn))。
師:如果將人看成一段函數(shù),將鏡子看成一條對稱軸,那么整個函數(shù)的圖象應該是怎樣的(圖象具有什么特征)。
引入課題:對稱+對稱=?
二、探究
回顧:關于圖象的對稱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關于點對稱,另一類是關于直線對稱,今天我們來研究一般的函數(shù)對稱問題,我們從函數(shù)表達式來研究,對于直線對稱:若f(x)關于x=a對稱,則有f(x)=f(2a-x)或f(a+x)=f(a-x);對于點對稱:f(x)關于(a,0)對稱,則有f(x)=-(2a-x)或f(a+x)=-f(a-x)。
對于奇函數(shù)[f(x)=-f(-x)]和偶函數(shù)[f(x)=f(-x)],則是這兩類對稱中的特例。
延伸:若是f(a+x)=f(b+x),則函數(shù)關于什么對稱(關于直線x=(a+b)/2對稱)
提問:請同學們找?guī)讉關于直線x=a對稱的函數(shù)的表達式?
生:f(4a-x)=f(6a+x)
下面研究當函數(shù)具有兩次對稱時,結果有什么特征?
問題設計:
、俸瘮(shù)f(x)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a+x)=f(a-x),又由條件(1),所以f(x+a)=f(x-a)。
(以x+a代替上式中的x),所以f(x)=f(2a+x),由周期定義f(x)=f(T+x),所以f(x)是以|2a|為周期的函數(shù)
、诤瘮(shù)f(x)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x)=f(2a-x)又由條件(1)f(x)=-f(-x),所以-f(-x)=f(2a-x),即-f(x)=f(2a+x),所以f(4a+x)=-f(2a+x)=f(x),可得函數(shù)f(x)是以|4a|為周期的函數(shù),
以此類推,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藓瘮(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吆瘮(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師生共同完成)
學生練習:見復習參考書
評教:
教材處理恰當
1.前面的課堂教學中已經講了關于圖象平移,伸縮的問題,對于對稱問題在前面也分析了關于含絕對值的函數(shù)圖象問題(y=|f(x)|,y=f(|x|))。
2.今天這堂課分析非絕對值的對稱問題,主要是關于點對稱和直線對稱的問題。
3.下一節(jié)殷老師構思,將一個函數(shù)的.對稱變成兩個函數(shù)的對稱問題,即如: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即對照這堂課的內容,將一個函數(shù)變成兩個函數(shù),再尋找二者關系,以便通過其中一個函數(shù)來解決另一個函數(shù)問題。如:已知函數(shù)-f(x)的圖象,畫出函數(shù)f(2a+x)的圖象及分析其性質。
。c評:對于教學任務的分析是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樣的一個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各不相同,當然所得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我們評一節(jié)課好壞,同時也要關注這堂課的前述及后續(xù),只有知道前后的內容,才能把握上課之人想法,教學思路,處理教材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比較有邏輯性,能夠幫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結構比較清晰,符合建構主義觀點。這對高考復習內容較多的情況下更容易幫助學生的理解,體現(xiàn)上課老師對教材具有較高的處理水平。)
引入貼近生活
數(shù)學知識通常被學生認為是最沒用的,枯燥乏味的,原因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和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而通常這樣的聯(lián)系確定很難尋找,現(xiàn)在的新教材就加強了這一方面的聯(lián)系,這堂課殷老師就以是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照鏡子一事引入,這里我覺點有兩個地方比較不錯:
(1)將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因此說聯(lián)系還是有的,主要我們沒有仔細體會,沒有這種思維習慣,這樣有聯(lián)系的問題學生就感興趣,自然投入更多了;
。2)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引入不但引出了主題,還成功地解決了難點(抽象思維能力),如果是直接給出問題,學生可能不會想到結論是什么,但是由鏡子引入,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為接下來從函數(shù)表達式上來分析埋下了墊腳石。對于問題情境的設置恰當與否,決定了能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可改進之處:對于照鏡子問題,在實際生活同時用兩面鏡子,可能不多,因此學生要推斷也只憑想象再結合物理知識,可能有學生想出來,那么他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就憑老師的講解,還是存有疑惑,如果能現(xiàn)實操作,理解會更深,當然不可能真的取來兩面大鏡子,我們可借助于“幾何畫板”數(shù)學教學軟件,它對于對稱問題,操作簡單,下面是本人做的圖片:
(三)問題設計巧妙
函數(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诤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⑥函數(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吆瘮(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題組、變式訓練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常用方法
。1)學生能通過辨析達到對問題真正理解,對于突破難點起關鍵作用。
。2)通過一連串的結論,使學生在以后拿到類似的問題,會引起重視,究竟是其中哪一種。
同時這里的問題設計遵循了由易到難,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這和學生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相符合。
可改進之處:對于這類問題,當然有必要讓學生理解,對于一連串問題的理解經過思考和老師的分析是可以理解但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是有待于提高的,到最后可能在頭腦里的印象還是比較模糊了,誰是誰非。⑤⑥⑦三個例子均可讓學生自己來演練,以便讓每個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真正檢測學生對剛才問題的理解程度。
。ㄋ模┥朴诓蹲綒w納
在教學中處處留心,總能發(fā)現(xiàn)點什么,對于平時的練習也是一樣,通過平時作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行提練、歸納。這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來自殷老師平時的留心觀察,這一點確實提醒我們這些年青教師,要善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
。ㄎ澹┓治鐾笍匾锥
課堂45分鐘的效率如何是學生學好每一門課程的關鍵,教師分析有沒有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聽課效率,講得多并不是好事,講少了怕學生聽不懂,這是很多新教師關心的問題,老教師上課時知道講到哪就夠了,知道學生在哪兒可能有疑惑,就重點講解,有些地方一帶而過,這節(jié)課很多地方分析的非常清楚,比如在講解,關于直線對稱和點對稱時
求表達式,他這樣講解f(x)關于x=a對稱,為什么會f(x)=f(2a-x)
。1)兩點關于x軸對稱,縱坐標(函數(shù)值y)沒變,所以f()=f()(f()表示函數(shù)值)
。2)橫坐標原來為x,對稱后變了,由中點坐標公式得,x1=2a-x,所以f(x)=f(2a-x),講解關于點(a,0)對稱時求表達式,由于縱坐標變?yōu)樵瓉硐喾磾?shù),所以f()=一f(),同樣橫坐標也可以由中點公式得2a-x,所以f(x)=一f(2a-x),分析得很清楚。
。┍┞秾W生思維
本節(jié)課應該說學生的思維還是比較活躍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表現(xiàn)比較積極、投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方案,對于問題的解答反映還是比較快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個別學生可能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對于問題的本質缺乏充分的認識及自身理解水平的問題,對于問題的下一步是什么,如何思考沒有想法。
可改進建議: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教師可能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對于后幾個問題沒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有些思維慢,或理解不夠的學生可能跟不上,在下面沒有反應,建議教師事先出張學案,將要研究的問題羅列出一張?zhí)峋V,讓學生在課前去思考,這樣上課的聽課效率可能會更好。
初中數(shù)學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對該命題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對命題理解能力是我們今后研究數(shù)學必備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學科能力的基礎.
難點:
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理解和掌握一個命題,一定要分清它的題設和結論,所以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有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明顯.例如,“對頂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沒有寫成“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題,學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題設,哪是結論,又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題設和結論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例,來理解命題的概念、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并能判斷一些簡單命題的真假.
2、命題是數(shù)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雖然高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但對于程度好的A層學生還要理解:
。1)假命題可分為兩類情況:
①題設只有一種情形,并且結論是錯誤的,例如,“1+3=7”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陬}設有多種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種情形的結論是錯誤的.
例如,“內錯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個命題的.題設可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平行;
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不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不平行.
整體說來,這是錯誤的命題.
(2)是否是命題:
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涵義:
、倜}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②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即命題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語法上,這樣的句子叫做陳述句,它由“題設+結論”構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陳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過直線AB外一點作該直線的平行線.”疑問句“∠A是否等于∠B?”感嘆句“竟然得到5>9的結果!”以上三個句子都不是命題.
。3)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有些命題,沒有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題設和結論不明顯.對于這樣的命題,要經過分折才能找出題設和結論,也可以將它們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另外命題的題設(條件)部分,有時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題的結論部分,有時也可用“求證”或“則”等形式表述.
初中數(shù)學教案15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動手操作得出矩形的概念,知道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通過類比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推導并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會用定理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證明、
3、通過矩形的對角線相等這一性質能推導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感受直角三角形與矩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合理推理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矩形的性質定理
難點:靈活應用矩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與證明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活動平行四邊形框架、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1、什么叫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有哪些性質?
【設計意圖】:
通過對舊知的復習,一方面鞏固就知,另一方面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合作探究一:矩形的.定義
閱讀課本第17-18頁,“實驗與探究”,思考:什么叫做矩形?
用四根木條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教具。利用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演示下圖,當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角由銳角變?yōu)殁g角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怎樣的特殊情況,這時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從上面的演示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合作觀察,討論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自己歸納出矩形的定義、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歸納: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合作探究二:矩形的性質定理
1、自主完成18頁的觀察與思考,通過實際操作回答提出的問題
2、小組合作:完成對性質的證明過程
【設計意圖】:
通過利用手中的矩形紙片動手操作使學生對矩形的性質獲得豐富的直觀體驗,為總結矩形的性質定理打下堅實基礎
矩形的性質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質定理2: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合作探究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定理3
設矩形的對角線AC與BD交于點O,那么,BE是Rt△AB中一條怎樣的特殊線段
(BO是Rt△ABC中斜邊AC上的中線)它與AC有什么大小關系,為什么?
【設計意圖】:
根據(jù)圖形學生很容易猜想結果,關鍵是從數(shù)學的角度證明留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明確論證方法、學生獨立完成證明,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和證明的必要性
結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例題講解:
例1、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B=60°,AB=6㎝,求矩形對角線AC的長?
當堂檢測:
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
。ˋ)對角相等(B)對邊相等(C)對角線相等(D)對角線互相平分
2、已知Rt△ ABC中,∠ABC=900,BD是斜邊AC上的中線
。1)若BD=3㎝,則AC=㎝
(2)若∠C=30°,AB=5㎝,則AC=㎝,BD=㎝
3、在矩形ABCD中,若已知∠DOC=120°,AC=8㎝,求AD的長
4、工人師傅做鋁合金窗框分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先截出兩對符合規(guī)格的鋁合金窗料(如圖1),使AB=CD,EF=GH;
。2)擺放成如圖(2)的四邊形,則這時窗框的形狀是_____,根據(jù)的數(shù)學道理是__________;
。3)將直角尺靠緊窗框的一個角(如圖3)調整窗框的邊框,當直角尺的兩條直角邊與窗框無縫隙時(如圖4),說明窗框合格,這時窗框是____,根據(jù)的數(shù)學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課堂小結:
請說出你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大家一塊分享。
作業(yè):
課本P、20第2題
板書設計:
xxx
【初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數(shù)學教案12-22
初中數(shù)學教案04-22
初中數(shù)學教案最新08-23
關于初中數(shù)學教案10-11
【推薦】初中數(shù)學教案12-22
初中數(shù)學教案【薦】12-30
初中數(shù)學教案模板08-10
【熱門】初中數(shù)學教案12-21
初中數(shù)學教案【推薦】12-21
初中數(shù)學教案【熱】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