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的“古老”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古老”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古老”作文1
半躺在庭院的搖椅,輕搖;看著調(diào)皮的孫兒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張著沒有牙的嘴,心滿意足地微笑,身旁依然擺著我的古老,傾聽著……
每當獨自收聽著我的收音機,總幻想著這幅寧靜的畫面,幻想我的收音機與我一同走過歲月到老,成為我的古老然后坐著搖椅一起回憶過往。
擁有它的時間長久已經(jīng)淡忘,只記得很久之前,當他把它放在我手心時,就成了我的信賴,當他細致地講解電臺頻率時,那些赫茲的數(shù)據(jù)就注定將刻在心底,于是帶著它,帶著一份轉(zhuǎn)移的眷戀,離開他的世界,退回我的生活享受這轉(zhuǎn)移的陪伴。
無數(shù)個夜晚,卸去白天所有的疲倦奢侈地為自己擠出30分鐘,躺在床上,緩緩地抽出銀色的天線;細細地撥動著滾動輪,接收來自遙遠的電波,體味貼近靈魂的聲音。此刻,身處的世界與我無任何瓜葛,只剩下我的思緒與渺遠的聲波交織在靜謐的夜色中。喜歡聽主持人在耳旁低語,講訴一則則平淡卻動人的`故事,喜歡聽晚間時段天籟般的樂章更喜歡品味在那頭送出的祝福;又被傳達到我未知的另一頭,不屬于我卻把它當成是我的,感受著不同的個體卻擁有的相同的真心,很溫馨。于是每一次都在期許,期許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祝福的那頭,又被主持人送到我的耳邊,每一次的期許似是抱著一個遙遠而又咫尺的夢,與我入睡……
一個又一個早晨,清新的空氣里,伴著鳥兒的啁啾,伸著懶腰撥開收音機,一邊洗漱一邊聽著主持人用標準的普通話播報早間新聞,體味著整個世界都仿佛如此貼近的感覺,喜歡聽他所在的地方發(fā)生的所有事,喜歡依據(jù)著播報的事件為背景,想象著另一個人遙遠的生活,喜歡關(guān)閉收音機之后,哼著小曲兒,昂頭邁入一個新的黎明。
今天又是周末,冬日午后的陽光彌足珍貴,習慣地拿出收音機,倚在陽臺旁,瞇著眼睛,和它一起,任陽光沖刷整個星期積淀的愁緒。
啊,好古老的東西!你可直愜意。
隱隱地聽到走過的同學發(fā)出的詫異的感嘆,我在心里處語:它就是我的古老,或許能夠陪我到老。
我的“古老”作文2
我的故鄉(xiāng)在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我非常愛我的故鄉(xiāng)!
在我7歲的時候,我跟隨這爸爸媽媽來到了北京,為了上學方便我們來到了長辛店居住,剛開始我還不怎么了解這里,只是認為上學方便才在這里,但住久了,我也慢慢了解了長辛店,這里也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更深深的愛上了這里!
那么就讓我為你們介紹一下我的“故鄉(xiāng)”——長辛店吧!
古鎮(zhèn)長辛店,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永定河西岸,這是一條具有近千年歷史的老街。在北京市盧溝橋畔,距天安門僅19公里,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鄉(xiāng)鎮(zhèn),在以前,這里也是西南進京的必經(jīng)要道。但你們知道“長辛店”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么?就讓我給你們說一說吧: 長辛店是北京西南的重鎮(zhèn)。這一地名的來歷,比盧溝橋的歷史還長!它是從“常新店”諧音而得的。明清時期,沿盧溝橋橋東以南至現(xiàn)在的長辛店以北,酒肆林立、車水馬龍。這里是京城官員出京和外埠官員進京及各地商人歇腳之地。因為這塊地界多大的官都住過,所以店家?guī)缀跆焯焓乔逅疂娊,總給人一種氣象一新的感覺,俗稱“客有常來,店要常新”,于是地名也被叫成了“常新店”。但不管怎么說,“常新”也只能嶄新一段時間,不能永遠“常新”下去,后來就被諧音為“長辛店”了。
我愛這里,這里讓我結(jié)識了許多好朋友,有了這些好朋友,我變得不再孤單,性格也開朗了起來;我愛這里,這里有許多建設(sh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我愛這里,這里的人們熱情開朗,對別人十分大方;我愛這里,我愛這里的一切!那我就向大家說說我與這里發(fā)生的一件趣事吧:剛從云崗搬過來,我對這里還不怎么熟悉,買東西也不知道上哪買,平時在家?guī)蛬寢屬I點小米小鹽的還知道上哪,可一遇到買點什么書呀,菜呀!各種日常用品什么的……就犯了難,每次都要到大概五六公里外的物美,雨絲等地去買,買個東西就得浪費一下午的時間。旁邊的鄰居見我們?nèi)绱速M勁,就告訴我們這里有個“長辛店大街”,買東西在那里非常方便。經(jīng)過他的指點,我們來到了大街,這里有書店、有菜鋪、有服裝城……旁邊還有醫(yī)院。知道這些,我不禁感嘆起來:這里真是個城鄉(xiāng)結(jié)合的好地方!
怎么樣,古鎮(zhèn)長辛店是不是很棒,如果你想住進來,我們長辛店的居民隨時歡迎。
我的“古老”作文3
記得小時候,我經(jīng)常去外公家——禮源,那里曾經(jīng)是造紙之鄉(xiāng)。今年寒假,外公帶我親眼見識了古老的造紙術(shù),聽外公講述了這個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
大家應(yīng)該都見過農(nóng)村祭祀或寺廟里的那種黃色的紙,那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外公告訴我這是一件非常艱巨而又繁瑣的.工程。首先,夏天里要冒著炎熱到山上去砍嫩竹子,背下山來(外公的背就是這樣被壓彎的),用刨子削去嫩皮。再把竹子浸在水里半個月,然后撈出來砍成一小斷一小斷的,再放到石灰水里淹。十幾天后撈出竹子在大鍋里煮一煮,用清水洗干凈后,放入尿缸里浸淹后,再用水洗干凈。最后用人力手工磨碎,就這樣堅硬的竹子變成了柔軟的像黃棉花一樣,真是太神奇了!
告訴你們一張紙還沒做完呢!接下去又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做紙工要把打好的紙漿放進一個跟我人差不多高的大水池里。調(diào)好水和紙漿的比例,用一張像魚網(wǎng)一樣叫“聯(lián)”的東西伸進水里輕輕地兜起來,用力把在網(wǎng)上的水抖掉。這時候網(wǎng)上就鋪了一層薄薄的像黃毯子一樣,拿起網(wǎng)輕輕放在一個架子上。外公說,這可是非常講究技術(shù)的,如果用力不好,紙就會一凹一凸的。就這樣反反復(fù)復(fù)兜網(wǎng)、抖水、放紙,連續(xù)五六個小時才能做出一摞紙(由于長年的站立,外公下肢靜脈曲張很厲害。)再把紙壓干,分段,用嘴吹開一個角,慢慢一張一張撕下來,在陽光下曬幾天,等完全干透了,一張黃紙就產(chǎn)生了。如此艱辛復(fù)雜的工作,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做紙工們已經(jīng)精疲力盡,但始終傳承著這個傳統(tǒng)文化。
雖然這種古老的造紙術(shù)差不多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機器紙。但這是那時禮源人民的謀生手段,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之一,這古老的造紙術(shù)一直留在了造紙人民的記憶中。
【我的“古老”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古老的城堡作文05-03
古老的北京作文05-06
古老的顏色作文12-08
我是我作文03-15
我不是我作文09-20
我只是我作文09-17
我就是我作文09-12
我就是我作文03-08
我愿我是作文08-16
我,就是我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