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舊唐書·魏征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隱太子①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勛業(yè)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徵至磁州,遇前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錮送詣京師。徵謂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茍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即釋思行等,仍以啟聞,太宗甚悅。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蛴醒葬绨Ⅻh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钡哿顝┎┳屷,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跡!彼,徵入奏曰:“臣聞君臣協(xié)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钡埚娜桓娜菰唬骸拔嵋鸦谥!贬缭侔菰唬骸霸副菹率钩紴榱汲,勿使臣為忠臣。”帝日:“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龍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并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钡凵罴{其言,賜絹五百匹。貞觀三年,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徵以喪亂之后,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粲然畢備。 (節(jié)選自《舊唐書·魏征列傳》) 注:①隱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龍逄(關龍逄,被夏桀殺害)、比干(被商紂挖心) 譯文: 隱太子建成早己聽說魏征的名氣,把他召為洗馬,非常恭敬他。魏征見太宗屢建功勛,威望越來越高,常常勸建成早定對策。太子建成失敗后,太宗派人召見魏征,對魏征說:“你離間我兄弟關系,這是為什么?”魏征說:“太子如果聽從了我的意見,一定不會遭到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平素就器重魏征的敢于直言,于是任命他為詹事主簿。太宗即位后,提升魏征為諫議大夫,封巨鹿縣男,派他安撫河北,授予他遇事可酌情處理的權力。魏征到了磁州,遇到前東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鎖在囚車中押解京師。魏征對副使李桐客說:“我們動身時剛得到皇上的詔命,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都一律赦免不問。現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師,這樣做其他的人誰還再相信皇上的詔令而不疑慮呢?朝廷派我們安撫山東,人們一定不會相信,這豈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況且有關國家利益,明白了沒有不去做的,寧可自己承擔責任,也不能損害國家大計,F在如果釋放李思行他們,不再追究他們的罪責,那么信義的感召就會遠達天下。古時大夫出使,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況且我們這次出使,皇上給予我們靈活行事的權力;噬霞热粚ξ覀円試肯啻,我們怎能不以國士相報呢?”副使同意,立即釋放了李思行等人,并上書呈報皇上,太宗非常高興。 太宗剛繼承皇位,勵精圖治,改革治國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臥室里,詢問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干,性情又剛正不阿,從不退縮屈服,太宗與他談論,總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見。魏征也為遇到賞識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勝,就殫精竭慮為他服務,知道的事全部說出來,毫不隱瞞。太宗曾經慰勞魏征說:”您所陳述進諫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項,不是您誠心誠意報效國家,怎么能夠這樣?”那年,太宗又升任他為尚書左丞。有人誹謗魏征包庇自己的親戚,太宗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調查此案,結果查無實據,溫彥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為一個臣子,應該使自己的行為顯明,他不能遠避嫌疑,以致招來這些誹謗。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碧诿鼫貜┎┤ヘ焸湮赫,并說:“從今以后,行為不得不存痕跡!睅滋旌,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說:“我聽說君臣一心,道義上如同一個整體。置國家大事于不顧,只追求行為顯露痕跡,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這條道路,那么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碧诖篌@失色說:”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蔽赫饔止蛳抡f“愿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碧谡f:“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魏征說:“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樣的人,忠臣是龍逢、比干那樣的人。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于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從這說來,忠臣、良臣相差就遠了!碧诒晃赫魃钌畹卮騽,賜給魏征五百匹絹。 貞觀三年,魏征升任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魏征因為感到國家經歷了喪亂之后,圖籍散失,制度、法令紛亂繁雜,奏報朝廷組織學者校定四部書。幾年之間,秘府中收藏的書籍,精要而又完備。 |
【《舊唐書·魏征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舊唐書·韋貫之傳》原文及翻譯12-20
蘇武傳原文翻譯09-09
梓人傳原文翻譯09-12
《回君傳》原文及翻譯03-04
《宋史·周敦頤傳》原文及翻譯12-20
《宋史·王傳》原文及翻譯12-20
《宋史·劉傳》原文及翻譯12-21
《伶官傳序》原文與翻譯12-18
《宋書·王誕傳》原文及翻譯12-17
《隋書·盧賁傳》原文及翻譯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