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對降水影響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
1. 山脈走向與降水。山脈走向對海洋水汽有阻擋作用和引導作用,假設山脈走向與海洋水汽來向垂直,就會阻擋水汽的進入,使大陸內(nèi)側降水顯然減少,如北美大陸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縱列,與來自太平洋的潮濕的西風氣流垂直,阻擋了西風的進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東部地區(qū)就難以受到它的影響了;而歐洲西部地區(qū),阿爾卑斯山脈東西走向,與西風氣流來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潮濕氣流的進入,降水的分布較廣泛,海洋性特點顯然。我國西北地區(qū)除了深居內(nèi)陸外,也因為受到山嶺的層層阻擋,海洋水汽難以進入,使其更加洪澇。
2.迎風坡、背風坡與降水。海洋潮濕氣流在運行過程中,假設遇到山脈的阻擋,就會沿著迎風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卻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呈現(xiàn)凝結降雨,即地勢雨,當該氣流越過山頂后,在下沉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飽和水汽含量不斷降低,呈現(xiàn)干熱的天氣,即雨影區(qū)。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為山地有驅使氣流上升的條件,而平地沒有,降水較少。
3.地勢類型與降水。不同的地勢對氣流的運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幾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qū),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在山地則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于地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qū);盆地由于地勢封閉,周圍高山圍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為地形高,海洋水汽也難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東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