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砼”一字的創(chuàng)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chuàng)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后,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于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后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并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并用。從此,“砼”被廣泛采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書刊中。
化學特性
砼:預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時間內呈流塑狀態(tài),澆注入模,搗實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構筑物或構件,其成型后一段時間里水泥與水發(fā)生水化反應,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質,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