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居易《采蓮曲》翻譯及賞析
《采蓮曲》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采蓮少女的初戀情態(tài),喜悅而嬌羞,如聞紙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兩句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而傳神,如靈珠一顆,使整個作品熠熠生輝。下面小編整理的白居易《采蓮曲》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收藏。
白居易《采蓮曲》翻譯及賞析
采蓮曲
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譯文】
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
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
便低頭羞澀微笑 ,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采蓮姑娘靦腆的情態(tài)和羞澀的心理。前兩句寫風中婀娜舞動的荷葉荷花,從荷花的深處有小船飛梭,畫面充滿了動感。后兩句轉(zhuǎn)入人物描寫,采蓮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說話卻又怕人笑話而止住,羞澀得在那里低頭微笑,不想一不小心,頭上的碧玉簪兒落入了水中。詩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細節(jié)精心刻畫,一個大膽含羞帶笑的鮮亮形象宛如就在我們眼前。
在男女受授不親的年代,小姑娘有這個膽是不容易的,過去的三從四德和封建禮法約束人,是現(xiàn)在我們不可想像的.
不過話就說回來,江南水鄉(xiāng)一直孕育著這些多情而有大膽的兒女.像李清照,等,更具江湖兒女的豪情
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男女戀情,少女欲語低頭的羞澀神態(tài),以及搔頭落水的細節(jié)描寫,都自然逼真,意味無窮。
拓展:
《采蓮曲》(作者:王勃)唐詩賞析
采蓮曲(樂府作采蓮歸)
作者: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
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
渠今那必盡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jié),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
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賞析】
蓮即荷花。詩歌通過對采蓮女子的形象塑造和心理刻劃,表現(xiàn)出她們對征夫的深切思念和無限幽怨。詩人熱情贊美和平寧靜的勞動生活,對勞動人民所承受的戰(zhàn)爭苦難深寄同情。這是一首以七言為主的敘事詩,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分為三個大段落。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全詩采取倒敘手法,實是故事的結尾。采蓮歸來水濕衣裙,芙蓉指的不是荷花,梁元帝的《采蓮曲》寫道:“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薄熬G水芙蓉衣”,在讀者眼前所浮現(xiàn)的正是面如蓮花,衣雜荷葉香的動人畫面。這個開頭短小精彩,有著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從“秋風起浪鳧雁飛”句起,到“還羞北海雁書遲”句止,為詩的主要敘事部分。這一大段中又可分為幾個小層次。首先“秋風起浪鳧雁飛,桂櫂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秉c出了時間、地點和人物。在秋風吹起層層浪花的溪流里,采蓮女子駕著小舟輕盈地向蓮塘駛?cè),受驚的野鴨、雁兒陣陣飛起。生活的如平靜的水面般美好,其實那“秋風起浪鳧雁飛”,已激起她內(nèi)心情感的漣漪!叭~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為第二個層次,先寫采蓮女子極目遠眺,只見綠葉紅花,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象。這景致與從前一樣,物是人非,令人感慨。舟兒漸行漸近,蓮塘里飄來歌曲聲,越來越清楚,聲聲訴的盡是相思苦情。這目睹耳聞,使采蓮女子胸中掀起了重重波浪:美好的日子不會久留。她思念,她怨尤:“塞外征夫猶未還!”“猶”字頗具分量,表達了離別已久遠思之切,怨之深!敖喜缮徑褚涯骸,既寫實也兼比興,意為光陰易逝,就像采蓮,轉(zhuǎn)瞬就到黃昏;人生短暫,倏忽就到遲暮。這里通過對采蓮女子相思苦的描述,揭開和平寧靜生活的表象,使人洞見處于太平盛世的勞動人民的真實的悲苦的一面?梢韵胂,生活在富饒美麗的江南女子,若不是對外戰(zhàn)爭使夫妻分離,她的生活本應是幸福美滿的!敖褚涯海缮徎,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边@第三層是寫采蓮女子對征夫表白忠貞的愛情和寬慰征夫的。說她既不會像倡婦對待蕩子那樣對待他,也不會像秦羅敷那樣有碰到使君糾纏的麻煩。她雖被思念所折磨,性格卻很豁達、堅強!吧徎◤蜕徎,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贝藶榈谒膶,是寫采蓮女子在采摘蓮花時,將自己與花相比。荷花開得那么稠密,并蒂連枝且有綠葉相伴,而自己,卻是形單影只。荷葉雖翠但比不上自己的秀眉,荷花雖紅但賽不過自己的面頰。她對自己的美貌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女為悅己者容”人雖美卻無人欣賞,于是欣賞與陶醉之中,悲辛、懊喪也與之俱來!凹讶瞬辉谄,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边@最后一層里是寫采蓮女子嘆息紅顏不能長駐。她自矜青春美貌,又自憐形單影只。她的心上人不在身邊,青春不能常葆,待丈夫歸來青春或許已不再,不由得望著他們分別的地方惆悵感傷,回憶起從前“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的情景。那舊時的甜情蜜意的痕跡已經(jīng)難覓,眼前是一片新的花枝。物換景移了,而自己的那顆心卻依舊沒變!安幌鹘蚪慌褰狻,是反用鄭交甫遇仙女的典故,說明雖然飽受相思,她與征夫的愛情至今也不后悔。而她對丈夫的遲遲不來信,卻感到不滿。她不忍心責備丈夫不給自己寫信,只說“北海雁書遲”,這里用的是蘇武的典故,意謂路途遙遠,音書不能早日順利到達。但采蓮女似乎絲毫不認為丈夫不來信,意味著可能負傷或戰(zhàn)亡,她抱著美好的希望在等待。這段詩可以說是采蓮女子的內(nèi)心獨白。從這獨白里可以看出她的心地是多么光明、純潔與善良。
“采蓮歌有節(jié),采蓮夜未歇。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這是詩歌的結尾部分。前四句描寫秋夜江畔蓮塘的景象。明月當空照,清風吹拂著浩淼的江面,水波粼粼泛著銀光。蓮塘里傳來陣陣歌聲,采蓮女們尚未歇息。最后四句,游客與眾采蓮女子相遇,目睹她們互相詢問對方征夫的情況。這一群打扮得漂亮的采蓮女子,正打點舟楫準備回家,盡管今宵良夜等待她們的卻是空幃。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評這首《采蓮曲》說:“末敘暮歸曰:‘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不特迷離婉約,態(tài)度撩人。結處尤得性情之正!边@首《采蓮曲》它的內(nèi)容充實生動,言辭優(yōu)美,是一首富于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優(yōu)秀詩篇。華美的言辭,瀏亮的音節(jié),復沓的旋律,在這里不但沒有鋪陳之嫌,反而更完美地表現(xiàn)了詩歌的內(nèi)容。毛先舒在《詩辯坻》中評說:“王子安七言古風,能從樂府脫出,故宜華不傷質(zhì),自然高渾矣!苯Y尾的構思精巧,筆力獨到,詩人既善于描繪典型形象,又巧于進行高度藝術概括,使詩歌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正如明張遜業(yè)在《校正王勃集序》中說:“論曰:‘王子安富麗徑捷,稱罕一時,賦與七言古詩,可謂獨步!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創(chuàng)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時。此時,詩人遠離上層政治集團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風光和與友人的詩酒酬和之中,生活輕松、舒心。詩人無意間捕捉到一對年輕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隨即創(chuàng)作了本詩。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采蓮曲》,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內(nèi)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子勞動生活情態(tài),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描寫采蓮生活的詩歌很早就出現(xiàn)了,漢樂府中就有《采蓮曲》《江南可采蓮》“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蹦媳背霈F(xiàn)了不少寫采蓮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蓮南唐秋,蓮花過人。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頭!钡搅颂拼,寫采蓮更是成為一種時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齡、戎昱、崔國輔、皇甫松等都寫過這類詩歌。白居易的《采蓮曲》寫得尤為細膩動人。
白居易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采蓮姑娘靦腆的情態(tài)和羞澀的心理。前兩句寫風中婀娜舞動的荷葉荷花,從荷花的深處有小船悠然劃出,畫面充滿了動感。“菱葉縈波荷飐風”,在碧水蕩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荷葉一片碧綠,陣陣清風吹來,水波浮動,綠葉隨風搖擺,菱葉在綠波蕩漾的湖面上飄飄蕩蕩,荷花在風中搖曳生姿。正因為綠葉的搖動,才讓人們看到了“荷葉深處小船通”。荷花深處,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廣闊,而“小船通”,則告訴讀者有人有活動。這就像一組電影長鏡頭,先見一片風光,然后將人物活動呈現(xiàn)在其中,給人以真切感。
然后詩人用了一個日常習見、頗具情趣的細節(jié):“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辈缮徤倥匆娏俗约旱那槔,正想說話卻又突然止住,羞澀得在那里低頭微笑,不想一不小心,頭上的碧玉簪兒落入了水中!坝Z低頭笑”既表現(xiàn)了少女的無限喜悅,又表現(xiàn)了少女初戀時的羞澀難為情!氨逃裆︻^落水中”又進一步暗示了少女“低頭笑”的激動神態(tài)。后兩句描寫細致,生動逼真。詩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細節(jié)精心刻畫,一個欲語還休、含羞帶笑的姑娘宛然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
《采蓮曲》為民歌體裁,同類的作品歷來很多。但白居易沒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中,既寫景,又寫人,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層層深入,活靈活現(xiàn)。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男女戀情,少女欲語低頭的羞澀神態(tài),以及搔頭落水的細節(jié)描寫,都自然逼真,意味無窮。猶如一卷望不盡的畫面,使人百讀不厭。
名家評價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善于體會人情,故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祖籍山西太原,葬于洛陽,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在當時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他的詩深入淺出,以平易、通俗著稱,通暢、樸素、內(nèi)容充實,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采蓮曲》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白居易采蓮曲原文及翻譯10-15
白居易采蓮曲原文及賞析10-07
白居易《采蓮曲》全詩翻譯06-13
采蓮曲王昌齡翻譯賞析07-17
《采蓮曲》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9-07
《采蓮曲》白居易唐詩鑒賞10-27
白居易唐詩《采蓮曲》鑒賞09-30
采蓮曲古詩翻譯07-31
王昌齡采蓮曲賞析06-18
采蓮曲賞析王昌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