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后感【精選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邊城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邊城讀后感1
蜿蜒曲折的河水,清澈明凈,秀麗的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淳樸的山村——茶峒。在這個茶峒后面,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潺潺的溪水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人家。家里有一位慈祥善良的擺渡老人,老人和他乖巧伶俐的孫女以及一只小黃狗相依為命。
這一個家原本也是一個美滿溫馨的家庭,可是在父母相繼不得志而前后離世的情況下,女孩翠翠很小就跟著爺爺靠擺渡為生。即使如此,她并沒有抱怨自己的出身卑微,相反,她對爺爺體貼入微,愉快地承擔著家里的生活重擔,還常常幫爺爺劃船渡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也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終于有一天在黯黯的江畔上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儺送。就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激起了圈圈漣漪,她平靜的'生活從此被打破了。然而,造化弄人,天保和儺送兩兄弟都愛上了翠翠。兄弟倆沒有勾心斗角,更沒有反目成仇,而是彼此鼓勵,彼此謙讓,F(xiàn)在的人如果碰到這樣的事又會做出什么沖動的事來。是嫉恨?是威脅?還是會爭搶?他們會像天保和儺送倆兄弟一樣嗎?很難想象,如果為了獲取愛情而不惜一切的人,還配得到愛情嗎?這些人若和天保和儺送倆兄弟相比,應該自慚形穢吧?
剛剛體會到甜蜜愛情的翠翠,卻又一次被命運捉弄。哥哥天保為成全弟弟儺送而出船送貨,不料在途中不幸身亡。儺送傷心欲絕,也離開了家鄉(xiāng)。只剩下翠翠獨自在江畔等待。他還會回來嗎?翠翠一直等待著,等待著不知何時才會回來的儺送。矢志不渝地一直等待著。
厄運再次向翠翠襲來,一個雷電交集的夜晚。
夜間下起了大雨,夾以嚇人的雷聲,電光從屋脊上掠過,帶來了訇的一個炸雷。爺爺在睡夢中,帶著憂郁和期待撒手西去,爺爺走了,永遠地走了。和那倒塌的白塔一起走了。碧溪上的渡船上一個清寂的身影,卻依然在守望者,守望者。
因為愛,爺爺操勞了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仍充滿牽掛;因為愛,翠翠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希望;因為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摯的感情;因為愛,弟弟去尋求那一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愛,翠翠從此守著渡船,守著她心中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人……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了繁華,卻看不到穿繁華后的凄涼;經歷了喧嘩,卻沒有想過曲終人散后寂寞是否也會升華。
生命如同一條河流,激流曲折,卻永遠也回不了頭。
邊城讀后感2
我認為有一句話是說的極好的,“名著是什么?名著是大家都覺得應該讀卻沒有讀的書!睘槭裁床蛔x呢?我想大抵是現(xiàn)在的人太浮躁了,沉不下心1去仔細讀一本名著,所以他們會錯過書中太多的桃花源。
我初讀《邊城》也是這番感受,只覺得故事太過恬淡如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震撼人心的設定,只有一座偏遠小城里的一個小女孩、一位老人、一只黃狗和一方黎明百姓。
可當上過今天的兩節(jié)語文課后,我對這本書好像有了新的理解,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我驚嘆于從文先生在刻畫翠翠愛情的細致入微,那是藏在字里行間中,藏在一位豆蔻年華的少女心間暗生的情愫,我感慨于這小小邊城中百姓安居樂業(yè),環(huán)境山清水秀,是與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桃花源。
正如從文先生所說“我要創(chuàng)作的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里沒有官場里的爾虞我詐,沒有京城里的.紙醉金迷,沒有都市里的污濁世風。這里的人即使八十歲了也會義無反顧地去救人,這里的百姓與官兵其樂融融,這里的愛情沒有摻雜任何名與利的成分,一切恰如這邊城山水,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我想從文先生也一定是親身經歷過這些的。倘若不曾經歷過,他又如何把這翠翠的愛情描繪的真實動人?倘若不曾經歷過,他又怎會想到人與人相處會如此和諧,如此毫無防備?只是這一切都被藏在他過去所生活的湘西小鎮(zhèn),存在于記憶中,存在于虛無間。當他抬頭看見這京城擁擠喧鬧,人群熙攘,又會做何感想?這些感受大概在提筆落筆間匯聚在《邊城》一書中,又做為養(yǎng)料哺育這淳樸民風永葆青春,令這邊城小鎮(zhèn)與世隔絕。
若我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地看完《邊城》,也就不會有這么多感受。況且我讀完的只是《邊城》的節(jié)選,我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名著之所以叫名著,是因為它能跨越國界與膚色,超越時間與空間給人力量,讓人醒悟。正如英國劇作家約翰遜評價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世紀!泵膊恢箤儆谝粋時代,而屬于所有世紀。我想《邊城》是一定擔的起名著二字的。
我們常在名著導讀里,從別人的口述中,從電視劇里了解名著,事實上還是得我們自己來。只有當我自己認真地讀完一本名著,那時候我們說《紅樓夢》才不只賈史王薛,看岳陽樓不只“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游鳳凰不只歌舞升平,燈紅酒綠。
邊城讀后感3
自從我看了他的《邊城》,我愛上了那個民風淳樸的小鎮(zhèn),也了解了我所在的這個美麗的地方。
現(xiàn)在我有看沈從文先生的自傳,感觸挺深的。覺得他的文章,就像一口井取水一樣,清清的,甜甜的,沒有華麗的辭藻,自然流淌,卻沁人心脾。就像他的《邊城》,讓人沉浸在那悠長悠長的寧靜中,盡情的去領略和感受那里的景色和人情。
沈先生的孩童時代和一般頑劣孩子一樣,貪玩,逃學,好斗,說謊全占了。他的父母給他換到遠點的學校,去學校的路上他拐著彎走遠路,就是為了看路上的風景。
嘿嘿,這樣使我們想到我們自己的童年。我們一群小孩上學也是路上磨磨蹭蹭的,鉆下這里,看下這里,對什么事情都覺得很好奇,很好玩,所以每次都會遲到,被老師罰站。
他喜歡下雨天,因為可以不要穿鞋子,走路時專門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在撈東西,他也要停下來看好一會,逃課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總之,只要不學習,干什么都行。
我從來沒想過,沈先生的童年會是如此,總覺得他應該跟其他人一樣從小就是一個佼佼者,而不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
她們在路上摘人家果樹上的果實,挖黃泥地里的紅蘿卜。他們覺得這是在幫果樹減輕負擔,是為蘿卜們不再受委屈被埋在深土里。
“除此以外路上無處不是莓類同野生的櫻桃,大道旁邊無處不是甜滋滋的枇杷,無處不可得到充饑果腹的山果野莓?诳蕰r無處不是可以低頭下去喝的`泉水。至于茶油樹上長的茶青,則一年四季都可以隨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諱。即或者任何東西都沒得吃,我們還是依然十分高興!闭f真的,我很羨慕沈先生,因為他們過的很快樂,就算在別人看來是沒有出息的行為。
我小時候也很愛吵鬧,整天像一個假小子一樣?墒俏颐刻於歼^的很開心,很快樂。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做我想做的事,我可以和我的伙伴一起玩一起去冒險,一起去觀察我們自己所好奇事物。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河里洗澡,去翻螃蟹。
秋天的時候,我們去山上摘野果,冬天我們坐上自制的滑板車滑雪,所以現(xiàn)在回憶起童年覺得幸福無比。
沈從文先生的童年是幸福的,而我們的童年也是幸福的?墒乾F(xiàn)在的孩子,幾乎是沒有你童年的,他們只有大堆的作業(yè),無數(shù)的輔導班。他們幾乎沒有伙伴,更不可能與伙伴們一起去親近自然,與自然有什么親密的接觸,也不可能了解自然中的事物。
我在現(xiàn)在的孩子將來回憶童年的時候,他們會記得些什么。
邊城讀后感4
中時第一次讀《邊城》,急匆匆地,有點心焦,只顧著在書中找尋翠翠的愛情命運,讀完之后大發(fā)感慨、嘆息、傷感。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一開始我對于翠翠在那美麗的黃昏所感覺到的“薄薄的凄涼的味道”很不理解,想了許久,似乎有了點模模糊糊的感受。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一直記得那種感覺。
第二次讀《邊城》,我已是大學一年級學生。在文學院接受了點文學熏陶,于是不再急于情節(jié),細細讀來?吹降牟辉賰H僅是翠翠、儺送以及天保的愛情故事,而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放在了書中描繪的寧靜、美麗的世界里,品味那淳樸、善良、真摯的人性之美。讀完之后還閱讀了沈從文的傳記和一些賞析文章,知道了沈從文對那片土地的特殊感情,知道了他的古樸的寫作語言精煉生動而又貼近生活。這以后再回顧《邊城》,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今天三讀《邊城》,即將大學畢業(yè)的我已經積累了許多文學理論知識,但我卻只能默默無言。心靜如水地讀完,依然有一種淡淡的心酸繚繞心間,久久不能釋懷!懊利悤屓诵淖兊么嗳酢,我忽然想起這么一句話,頓覺深有同感。
沈從文先生在《〈邊城〉題記》中寫道:“因此這個作品即或與某種文學理論相符合,批評家便加以各種贊美,這種批評其實仍然不免成為作者的侮辱。他們既并不想明白這個民族真正的愛憎與哀樂,便無法說明這個作品的得失——這本書不是為他們而寫的!覍堰@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yǎng)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蔽疫@才明白對于我來說,默默無言是對的。“這個民族真正的愛憎與哀樂”又豈是我所能把握。對于《邊城》,我沒有妄加評論的權利。雖有溢美之詞藏于心里,欲開口言說,才發(fā)覺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言辭來表達。用沈老先生的話來說,這種贊美“不免成為作者的侮辱”,我想受侮辱的不僅是作者,還有《邊城》。或許《邊城》本身就是《邊城》的'最好詮釋和概括,除此之外,任何的對《邊城》的評論都是拙劣的。在《邊城》這樣的作品面前,只要安靜地欣賞,細細品讀就好。
去年電視劇《血色湘西》熱播,我也曾癡癡守候觀看。電視畫面唯美,情節(jié)跌宕起伏,愛恨情仇,生生死死,可謂精彩動人。當時一直覺得《血色湘西》是根據(jù)《邊城》改編的,二者很有相似之處。今三讀《邊城》,不以為然。
我想《邊城》不僅是沈從文的故鄉(xiāng),而且是你的、我的、所有人的故鄉(xiāng)。
邊城讀后感5
初讀《邊城》,有種道不盡的感概,書中為節(jié)選部分,看完全文更是感概萬分。在文章一開頭,便將讀者帶入一個“世外桃源”。那里,是與世無爭的地方;那里,有最淳樸的人們;那里,有最古老的風俗;那里,曾發(fā)生過一段凄美的故事
文章以端午節(jié)為線索貫穿全文,秋天過后等待的又是下一個秋天,翠翠等待的卻始終唯一,自從與‘他’在河邊邂逅,就已注定了他的命運,盡管初次見面,但倆人卻無拘束的動了嘴皮子。邂逅一個人,眼波流轉,微笑蔓延,黯然心動,于是,似乎有什么東西在翠翠心中滋長了……
然而,生命不只是邂逅一人,雖情為二老所系,卻終究遇見了大老,就這樣,二老與大老同時愛上了一個女人。但他們并沒有不戀手足之情而奪愛。盡管愛情面前人是自私的,但他們寧可選擇一種和平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愛意。倆人相約為翠翠唱歌,二老的歌聲美妙的似世間絕唱,自二老開口唱歌的那一刻起,大老就已遇見自己的命運,于是他決定退出離去,卻怎料意外身亡。
這本是一個沒有時間流逝的小城,十七年來,在這與世隔絕的小山村里,翠翠和他的爺爺為人渡船過日子,一切事情不過是過眼云煙,消縱即逝,生活在風輕云淡之中,若不是那年進城,遇見了城里的男子,翠翠會不會有個美好的結局。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畫悲扇?’悲劇的開始往往是毫無征兆的,命運伸出手來,把種子埋下,幽秘的笑著,等待花開結果的那一天,就如同那年翠翠與二老的短暫邂逅,當時如此清純的'翠翠,在最后獨自等候著他,寧可舍棄一生去等那個‘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遠都不會回來’的他,給人以遐想的結局,卻又掩不住其中的悲傷。
如果沒有遇見,生活依舊平淡繼續(xù),然而命運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若人生只如初見,多好,沒有相遇,相知,相愛,就不會有相離,與煎熬的等待,他仍是他的城里男,她仍做她的擺渡女,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
她的等待,是否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一片光明,這是值得深思的,她等他的承諾,她等他的回頭,等到黃葉滑落,等到燕兒飛去,等到最后,竟忘了承諾。等待是一種痛苦,我若是沈從文,我定不會讓你這么難受,我會還你一個青澀的愛情。翠翠,你是否會感覺到徐志摩也同樣與你是天涯淪落人?
最后的最后,在碧溪邊的渡船上,依然有一個清寂的身影在執(zhí)著的守望著……
邊城讀后感6
原來讀書也是要心境的。有時候,一本書可以拯救自己,比如在我最困惑的時候讀到了與我心境一致的《逃離》。但有時候,即使一本大眾眼中很值得一讀的書,也不能吸引自己,比如這本《邊城》。
《邊城》這本書中,有許多篇,有些極愛。比如《邊城》,是很喜歡的一篇,喜歡里面讓人心靜的鄉(xiāng)間小景。比如《貴生》,喜歡里面很努力認真生活的貴生。比如《虎雛》,喜歡沈先生簡簡單單幾句對話就讓我了解了整個人物。還有一些,極討厭。比如《逃的前一天》,開篇我就不喜歡,討厭底層軍隊粗鄙的話語。比如《丈夫》,討厭沈先生筆下的河邊紅燈小樓。
在序言中,沈先生說,這本書不是寫給批評家、也不是寫給大眾的。我得承認,我屬于大眾一員,這本書,的確不符合我的胃口。
首先,沈先生筆下,有太多描寫河邊紅燈小樓,似乎在他那個時代的所有階層的人物,都離不開這個。筆下的她們,觀念似乎比現(xiàn)在還要開放許多,我不禁時空錯亂,再想是不是我太過傳統(tǒng)?!雖然沈先生都是為她們洗白的,比如她們的三觀都是極為簡單的,生活也是極為簡單的。我理解這樣的存在,但是讀的過多了,總覺得有種對女性不尊重的感覺,接受無能。
河邊紅燈小樓中的女性是一種極端。鄉(xiāng)間的小姑娘又是另一種極端。比如《邊城》里的翠翠,過于矜持,過于懵懂,最終還是錯失了自己的愛情。當然這種矜持和懵懂很正常,畢竟翠翠是從小失了母親、由祖父撫養(yǎng)長大的。在《三三》中,女主角三三也是一樣的性格,不敢正視自己的感情。甚至在《貴生》里,由于貴生猶疑不決,眼睜睜看著自己喜歡的'女人嫁進了圍子,自己落得悲慘下場……淳樸鄉(xiāng)風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這樣倒是很讓人理解,但是在我讀來,著實太讓人太著急了。
沈先生的《邊城》中,多喜歡用主人公的名字作為文章標題,描寫人物的愛情、親情。但吸引我的多是鄉(xiāng)間的風土人情,還有沈先生的語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虎雛》,沒有任何的性格描寫或是外貌描寫,僅僅通過一些對話,就把人物塑造得很立體、很形象。
沈先生的文章風格很一致,讀得多了,覺得有些沒有味道。即使是最喜歡的一道菜,吃的多了,也會覺得有些膩了。何況我本身還不是很喜歡這道菜。所以在此略發(fā)表一些淺薄的想法,希望沈先生見諒。
邊城讀后感7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惫适麻_頭的這淳樸的話語如羽毛般,輕輕落在讀者的心田上,讓人感覺心中的某處正柔軟地舒展開,不得不繼續(xù)探求故事的發(fā)展。
在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的今天的城市,我早已忘卻了“美”的存在,但如今《邊城》卻再次喚起了我心中對“美”的渴望,我仿佛聽到了在耳畔久久回響的那粗獷卻透著濃濃鄉(xiāng)情的話語,看到了錦布綢緞般的小溪潺潺流下,一條條載滿貨物的船兒在來回游動,四周的人們做著自己一天的工作,如此和諧而又安逸的畫面,真是令人神往啊!難怪翠翠會喜歡往那山城跑,也因此結識了順順一家人。
順順一家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首先是因為順順本人不同尋常的經歷——他是一個前清時便在營伍中混過日子來的人物,革命時在著名的陸軍四十九標做個什長。其次是他那大方灑脫的性格——他自己既在糧子里混過日子,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的退伍兵士,游學文人,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一面從水上賺來錢,一面就這樣灑脫散去。最后是他的兩個兒子,雖然性格迥然不同,但他們相互之間的兄弟情卻著實讓人感動——他們倆人同時喜歡上了翠翠,于是決定以唱歌來決定誰娶翠翠,但是當老大聽到老二的歌聲后,自知比不過,就獨自駕船離開了,可不幸的是,老大因意外身亡了,老二知道后,十分自責,也駕船離開,去了辰州。這看似悲劇的結局不正體現(xiàn)了最純正,最感人的.兄弟情嗎?
那位深愛著孫女、渴望孫女能夠得到幸福的善良、可愛的老船夫也讓我感動了良久,直到那晚的雷電交加,我愕然,眼淚不由自主地蓄滿了眼眶,心中的悲傷就好像親人離去一般,痛苦而酸澀,因為他還不曾看到孫女的幸福,就在擔心惆悵中走了,他的渴望、焦慮、自尊、自卑、掩飾、吞吞吐吐、欲說還休、矛盾、掙扎——是那樣令人痛心和無奈,卻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應該算是他的遺憾吧。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世世代代的關心兒女卻無法幫助他們把握幸福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無奈。
翠翠是文章的主角,也是當中經歷最坎坷的一個,她在經歷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后,儼然由一個單純快樂的小姑娘變成一位成熟的大姑娘了——一面承受失去至親的痛苦,一面忍受對至愛的思念之苦,我雖十分同情她,卻也是相當佩服她的。
讀完《邊城》后,我想我已對“美”有了全新的認識——樸實,寧靜…….
邊城讀后感8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公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而“茶峒”在苗語中為:“漢人居住的小塊平地!笔悄_踏了三省(市)的邊界小城,是小說中的——邊城。
沈從文先生是湖南省鳳凰縣人,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痹谏衩叵嫖鞯难障,沈從文先生的筆多了一些真誠,多了一些人情味,多了一些對家鄉(xiāng)的眷戀。我想,一個人最初生活的地方,是他最早且最優(yōu)秀的啟蒙老師。
《邊城》中描寫了一條河,一條令人陶醉的河——酉水。在我的旅游經驗中,想必那里的房屋都是依山傍水的。而沈從文先生說過:“我的教育全是水上得來的,我的智慧中有水氣,我的性格仿佛一道小小河流。我創(chuàng)作,誰告我的創(chuàng)作?就只是各種地方各樣的流水,它告我思索,告我如何去……”我想“水”在書中的呈現(xiàn)是:孕育了生命、培養(yǎng)了感情。而讓我真正感動的,是在這水上,有一只方頭渡船,船上有管船人和渡船人的人情百態(tài),也有管船人作為祖父和孫女翠翠的如流水般細長的感情。
“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人家。這家人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沒錯,這家人就是祖父和翠翠。他們相依為命的感情,讓我?guī)状尾蛔杂X地眼眶發(fā)熱,鼻頭發(fā)酸。
在我看來,翠翠的母親死了,丟下了翠翠,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翠翠的父親是個軍人,他有軍人的責任卻無視了身為父親的`擔當。撫養(yǎng)翠翠的重任就落在了祖父的身上,他當起了“父親”、“母親”和“祖父”。
翠翠讓祖父少喝酒,讓祖父早回家。祖父已經老了,心中還有唯一的牽掛——翠翠。爺孫倆的日子是清平而快樂的,“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祖父努力讓翠翠看到他的肌肉,還說:“翠翠,你不信,你咬!蔽蚁耄@位祖父想讓自己的孫女相信自己還有爺爺,有依靠。說實話,讀到這段時,快淚崩了!因為這些,我又覺得,其實翠翠挺幸福的!
我小時候也在湖南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在《邊城》的人物描寫中,祖父和翠翠的人物形象總讓我覺得好像在生活中遇見過。仔細想想,也許是在趕集時,擦肩而過的神情。也許是在自己小時玩伴中,也有翠翠那樣的女孩兒。于是,我總結出了一句話:“描寫一個人,如果能讓人似曾相識且產生共鳴,那必定是一次成功的描寫!
黃永玉先生用筆畫出了湘西,沈從文先生用筆寫出了湘西。沈從文先生寫出了人性的純粹,也寫出了湘西的魅力。也許我體會得不夠,但《邊城》這本小說是真的感觸到了我,尤其是祖父和翠翠的感情。真的謝謝沈從文先生!讀您的《邊城》,這座“邊城”就住進了我心里!
邊城讀后感9
夜深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品讀《邊城》,思緒也隨著書中人物的變化發(fā)展起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jié)簡樸優(yōu)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夫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里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實情后,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架船下辰州,好忘卻那里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一直愛著翠翠,但哥哥為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夫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著,等著那個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的人。
人世間的美好與凄涼,在文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翠翠與爺爺至深的親情,天保、儺送兩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孫二人與村里人的和諧融洽又質樸的鄰里關系,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淳厚的民俗與民風……
人生在 沈從文 先生的筆下儼然成了悲劇,這大概是帶了時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劇,她是畸形戀情的產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繼死去,這成了翠翠人生悲劇的基礎。悲劇之所以成為悲劇,不是悲劇的產生,而是悲劇的永恒。翠翠平安地度過了人生開端的十幾年,然而一連串的人和事觸動了翠翠敏感的心,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的心。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三角戀結成一個結捆住了翠翠。但這個結實際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懸崖,讓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最大的`快樂。不久,這個三角形的一條邊折斷了,翠翠的命運已無法穩(wěn)定。她像墜入深淵,天保遇險喪命,外祖父的離世,儺送的出走,點動成線,悲劇似乎具有了延續(xù)性。 沈從文 先生也許心里也不好受,給了故事一個幻想。雖然是這樣,悲劇的慣性仍然沖擊著我的心,使我不得不猜想著儺送再也沒有回來。然而看慣喜劇的我又不忍而想著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讓人同時產生兩種情感,這大概就是《邊城》的魅力。
我喜歡《邊城》,但我更喜歡書中的邊陲小城。人若是能在一個淳樸的世界里生活,何嘗不是一件樂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社會也飛速發(fā)展,邊陲小城無法容納那樣淳樸的民風,再也無法成為邊城了。我無法再接受一個只在空間上是邊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進象牙塔里,躲進《邊城》,享受人生難得的安靜。可是為了生存,我又無法逃避現(xiàn)實中的世界,我只想認同在某一空間某一時間,有一個邊城,能容納人的多余情感。只有在書中,只有在心中。
邊城讀后感10
第一次讀沈從文先生的小說,覺得先生的文字里有一種古典的魅力。特別是讀到小說的第二章,先生對邊城的描寫可以說既不浮夸但又動人。其實我是在旅游前將這本小說帶在身旁,作為伴侶,也深受里面細密的景物描寫的感染,于是決定要去一趟湖南,期盼能夠見著真景。只可惜我去的是張家界,距離邊城還有一定距離,而更讓我失望的,不是地方的距離,而是文化氣息的削減,旅游區(qū)里,除了聒噪,就是導游背得滾瓜爛熟的介紹詞,我想如果導游講幾個接地氣的故事,都會勝過這種枯燥死板的獨白。
回到小說里,其實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覺得故事里并沒有多少此起彼伏,有的是波瀾不驚。然而卻在這樣的安靜中,翠翠的生活逐漸地發(fā)生了變故:爺爺?shù)碾x去、愛情的迷離。
回憶翠翠第一次見到二老儺送時的情景。翠翠與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二老儺送相助,從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無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而愿“兩心永相依”的美好愛情的萌芽。相比之下,在這個年代,愛情已經變得帶有物質與欲望的附加,對于一見鐘情也會被現(xiàn)實的生活所打敗。身邊的.朋友常說曖昧是最甜蜜的,我想確實如此,文中翠翠每次見到攤送的激動與羞澀,心里的不安與若有若無的幻想,這些都是動人的。只可惜他們缺少了勇氣。翠翠的爺爺是個耿直的人,渡船出身,對翠翠十分疼愛,也為翠翠的未來操碎心,當?shù)弥獱敔數(shù)乃廊r,我的心一沉,先想到的是翠翠的未來,接而感嘆物是人非之快之兇。文章另一處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二老儺送告知大老天寶他也喜歡翠翠時兩人的對話。在茶峒人眼中,愛情是自由的,不受家庭地位高低的影響,不受父母所支配。但是在茶峒出名的兩兄弟都喜歡上了一個女子,讓兩兄弟為難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并沒有反目成仇,即便是相互提放也沒有,有的是坦白的心聲,與公平的競爭,兄弟之情并不受兒女私情的影響。然而老天卻和他們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大老死在了湍急的河流里。而二老的思想與生活卻因此改變。
讀完全文,想起在網上看到的關于《邊城》的一句評論: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xù)。我想生活是永遠不會那么平靜的,再清澈的湖面也會因風蕩漾,生活中變數(shù)很多,我們要做的不是墨守成規(guī),也不是硬性挑戰(zhàn),而是一邊保持平淡的生活,一邊謹慎地保護我們珍重的人或物。身邊的人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別以為處于幸福中,就可以忘記煩惱,等到哪一天身邊的人突然離去,你便會認識原來他是你幸福的重要一部分,只可惜已經太遲。所以,請讓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愛你的人,珍惜我們需要傳承的文化。有珍惜之心,路上才走得踏實。
邊城讀后感11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沈從文是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他一生寫下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但是在他眾多的作品之中,《邊城》則占據(jù)著最重要的位置?梢院敛豢鋸埖卣f,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哆叧恰烦蓵1931年,那正是沈從文愛情事業(yè)雙豐收的季節(jié)。1931年社會雖然動蕩不安,但總體上還是稍顯和平,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著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寫了一個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給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條明路。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xiāng)。外公為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采用了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特有風土民情。其中人物主要是翠翠、爺爺、天保以及儺送。《邊城》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xiàn)人性美的一部小說!哆叧恰窐O力謳歌的傳統(tǒng)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于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欲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xiàn)實而言的!哆叧恰访鑼懙南嫖鳎匀伙L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yè)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凈,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凈。《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tài)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xiàn)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xiàn)代文明物欲泛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邊城讀后感12
捧讀著名作家沈從文的《邊城》,一抹淡淡的愁云縈繞于心;秀遍g,似來自原始山野的清風輕拂臉頰,如夢如幻……
《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邊城》里的故事凄美動人,像一根輕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著我心靈的一隅,不知不覺間已潸然淚下!
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翠翠那青春的夢如同一顆晶瑩剔透的玻璃球,被天保的殞命,儺送的出走和爺爺?shù)碾x世碰撞的支離破碎……
《邊城》里的文字清幽深遠,處處是濕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
清瑩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亂的碎石;微風吹過竹林,發(fā)出沙沙的輕響;乳白色的霧靄靦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飄浮……
那潺潺的流水,涼爽的山風,青翠的竹林,白日喧囂夜晚靜謐的渡船,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邊城》里的情感真摯坦懷,那詩意的情緒,出塵而卓然的清麗,讓我陶醉于一曲林泉深處悠然飄出的牧歌,清新悠遠……
是的,牧歌!小說中始終洋溢著的牧歌的情調。看多了高樓華廈,看慣了車水馬龍,我的心憧憬著一片遠方的.土地,一片朦朧勾勒出的天堂……
湘西淳厚純樸的人情世態(tài),健美古樸的風俗習慣,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調爽朗明快,色彩絢麗清新……好一幅優(yōu)美別致的風土人情畫卷!!
可誰又預感到,隨著“城市化”“現(xiàn)代化”的愈演愈烈,這樣的邊城和邊城里自然古樸的原始和諧,將如夢境般一去不復返,僅存于幽幽的回憶之中?這自然的人性將為崇拜物質的功利和擴張欲望所湮沒??
與其說《邊城》帶給風華正茂的我們一個與自然親近的夢,不如說作者希望通過這部小說,把他靈魂深處的吶喊告知我們這新一代的接班人,希望引起讀者由衷的共鳴——
自然的人性啊,你不要是易逝的夢,請你駐留,像那邊城的小溪,永不干涸,永不,永不……
曾有人這樣說:“世間最痛苦的人是藝術家,因為他們最敏銳地看見美的逝去;可世間最快樂的人也是藝術家,因為他們可以活在自己編織的夢境里!
而我想說,今天最幸運的人是《邊城》的讀者,因為他們在心底留存了一個夢,它駐留在湘西的一座邊城……
邊城讀后感13
小小的山城,青山翠竹,古樸的吊腳樓,聳立的白塔!哆叧恰返拈_篇便引領著我進入湘西綺麗的風光中,沈從文的小說總是給人以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
白塔下的祖孫倆和黃狗生活在邊城依山傍水、遠離塵囂,如夢境般的世外之境,一條小溪伴隨著自然的生命,循環(huán)不息。女主人公翠翠是《邊城》中一個迷人的形象,茶峒的青山綠水帶給她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給了她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載滿了她那少女的悠悠歲月。同樣依托于大自然的老船夫忠厚老實,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渡人而不計報酬。正是如此,老船夫獲得了人們對他的關愛,這種超脫金錢利益的鄉(xiāng)鄰之情是罕見的`,但在文中卻并未有不真實的表現(xiàn)。沈從文通過這種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蘊含的美好人性,這樣的生活一如茶峒的黃昏醉人、美麗和平靜。
沈從文在《湘西散記》中曾說,“我們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這些人們心中感覺一種對明天的惶恐,且放棄過去對自然和平的態(tài)度,重新來一股勁,用劃龍船的方式活下去?”在《邊城》中,沈從文同樣在端午節(jié)上用了較多筆墨,翠翠也是在這樣熱鬧的端午節(jié)萌發(fā)了朦朧的愛情,也像劃龍舟一樣對它堅持著。而老船夫則被翠翠父母私情不容而自盡的往事糾纏著,翠翠母親的死一直是老人心里的隱痛,為了不使翠翠重蹈覆轍,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置了障礙。在同樣溫柔、美麗、平靜的黃昏下,以前純真無憂的少女因婚戀的挫折痛苦著,黃昏也因人的心境變得凄涼。
老船夫的生命終將走向盡頭,在沈從文筆下,我們感受著他的掙扎,在層層絕望后面探出一點希望,又害怕揭曉的是更徹底的絕望。終于,黃昏下翠翠的念頭變成了殘酷的現(xiàn)實,翠翠無望的婚事使老船夫痛苦至極,在絕望中倒下了。一陣雷雨過后,船被沖走了,屋后的白塔崩塌了,老船夫在翠翠的生命中永遠地消失了。
曾經的祖孫倆,一座白塔,一條黃狗,一只渡船變成了翠翠獨自一人在悲痛中等待著她那如螢火班微弱的愛情。其實,《邊城》中一只都潛藏著一種憂傷的情調。整個故事如夢一般,卻實則為夢的彼岸,是現(xiàn)實的,殘酷的。
在許多膾炙人口的悲劇中,認為常為善惡對立的雙方,他們互相沖突著,搏殺著,最終使許多有價值的生命犧牲!哆叧恰穮s并非如此,文中的人物都是屬于美的,善的一方,他們之間的矛盾并不尖銳,反而十分碰巧的都源于誤會,而這卻仍舊傷害著文中的每一個人。
《邊城》是一首美麗凄涼的樂曲,它彈奏出翠翠的愛情悲劇與老船夫的離去,讓人深深的感受著那圍繞著茶峒的悲傷。
邊城讀后感14
偶然間,聽到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這一句“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心中確有一種莫名的觸動,F(xiàn)如今車馬提速了,而很多人幸福感卻降低了、充實感已不在了。
這個月的事有點煩雜,無意間翻到了以前的舊書沈從文的《邊城》,就信手讀了起來。
小說一開篇便描寫了茶峒與茶峒人家。是那樣的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是那樣的民風淳樸,仿若世外桃源。人人都安寧祥和,樂善好施,展現(xiàn)出了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如夢如幻的背景,也許早已暗示了那一場最美的相遇。也只有在茶峒這樣的地方,才會發(fā)生如此驚艷的相遇與如此傷感的錯過吧。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感覺故事沒有多少起伏,有的僅僅是波瀾不驚。然而在這樣的的安靜中,翠翠的生活逐漸地發(fā)生了變故,世道的變遷、爺爺?shù)碾x去、愛情的迷離。相比之下,在現(xiàn)如今這個年代,愛情已經變得帶有物質和欲望的附加,對于一見鐘情式的際遇會被現(xiàn)實打擊的'體無完膚。翠翠的淳樸與執(zhí)著,像湘西的山與水一樣清澈純粹,才釀造了蜜一樣的純美愛情。雖然結果是一場悲劇,但其過程足以慰藉此生。
讀完全書,我沒有哀嘆翠翠的悲慘命運,更不驚艷與湘西的那山那水,只是艷羨那靜謐時光里的純粹與質樸,每一個人、每一只小動物和一山一水,都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獨立個體。而在當今的現(xiàn)實社會里,一切講究速度、進度,物質生活高度豐富,反而引發(fā)了幸福度降低、充實感失控。
一段時間以來,我在思考“人活著的真實意義”!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價值,做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也有人說,我努力的拼搏,就是為了家人的幸福和事業(yè)的成功!還有如是說,人生的意義在不浪費自己的每一寸時光,讓每寸一時光都充滿意義!
我欽佩那些為國擔責、為民分憂的家國情懷和大奉獻精神。他們胸懷寬廣、心系天下,以大仁大義為準則、奉獻小我成就大我。在疫情面前,他們就是那些逆行除魔者,日常不出奇,危難之際方顯大義。我也認同那些為了小家幸福和個人成就感的積極拼搏進取的精神。畢竟人人生而不同,際遇、能力不一而論,但他們憑著不甘命運安排的抗爭精神,努力奮斗著、拼搏著,爭取個人的獨立自主。然而在現(xiàn)實中,除了這一大一小之外,還有很多不大不小、甚至連小都算不上的蕓蕓眾生。我想對于他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浪費時光!不浪費,就是最大的意義。
時光,本沒有意義與價值!你賦予它什么,它便還以回報!你賦予它快樂,它便是快樂時光;你賦予它悲傷,它便黯然神傷;你賦予付出與奉獻,它便是偉大的模樣;你賦予它汗水與拼搏,它便還以果實與夢想。
而人生,本沒有實質的意義!而有的人,其生命重于泰山,而有的卻輕于鴻毛。關鍵在于,你賦予了人生什么模樣,最終他就會還以什么模樣!
邊城讀后感15
幾千年來,自《桃花源記》后,遷客騷人從未停止對那個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的桃源的追求,李白也曾說“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臥桃源東。”而我,有幸找到了真正屬于我自己的“世外桃源”——從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書中,多么慶幸!
沈先生的本意并不在于要引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只是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碧溪岨的一個小城鎮(zhèn)為背景,將當中幾個凡夫俗子,一個純真姑娘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份哀樂,為人類的“愛”字作恰如其分的說明,表明“一種健康、優(yōu)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每次讀沈先生的文章,總是有種溫和的觸感和一種“家鄉(xiāng)的味道”。 “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xiāng)情早已深入骨髓。他的字里行間無不充斥著絲絲鄉(xiāng)愁。戀一溪清泉,愛一艘渡船,看一座白塔……隨手一揮即成景,卻無處不撩撥著人的心弦;一點點的回憶,一幕幕的畫面,構成了《邊城》引人入勝的意境;一位老人,一個女孩,一條黃狗,即便是一個破碎的家庭也難舍這戀戀親情;而這交織的情,懵懂的心,單純的她不知是否能等回想等的人;茶峒的吊腳樓,大老和二老,癡情的歌,無情的結局,不知使多少人黯然淚下。
一方水土一方人,鳳凰的`從文,鳳凰的人。如果不是懷著對生養(yǎng)他的家鄉(xiāng)的厚厚之情,拳拳之心,怎能寫出如此打動人的文字呢?沈從文已經不是在寫作,只是在寫實,因為在他的心中那就是最美的田園,心靈的歸宿,是值得用生命守護的地方。也許只要你是愛家的、戀家的人,都會在書中找到一個似曾相識的自己,和一段不可能忘卻的記憶。
《邊城》就像是一片世外桃源,是我心底最后的寧靜。無論我身處何地,都帶著這份清純的回憶。它改變了我,改變了我對人生的考量,一路行來,當緩緩行進,心存一份清純;它教我做人,洗去浮躁,靜靜觀視,心有一處平靜。它改變了我對未來的臆想,去學習尋找,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人生;去學會選擇,在你我需要選擇的時候。沈先生給我們留下的不只是白紙黑墨,而是永遠都無法品完的一種思想。
鳳凰之水,不及九寨;鳳凰之城,不及烏鎮(zhèn)。 然而鳳凰之美,不局限 于風光,更在于沈從文先生賦予它的一個無比淳樸的,自由的,溢滿了生命力的靈魂。正是這一種靈魂吸引著無數(shù)人去探尋。清清平平,也許這就是“桃源”的最好解釋,簡單地說——悟懂了桃源的含義也就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
寫到這,我不覺已與沈先生一起,一同看著那撐船的祖父和伶俐的小黃狗,依靠在那平靜的茶侗之鄉(xiāng)水邊的吊腳樓上陪翠翠等她要等的人……
【邊城讀后感】相關文章:
沈從文邊城讀后感沈從文邊城讀后感10-21
《邊城》教案06-09
邊城的好詞08-23
邊城梗概03-10
邊城的句子11-05
邊城的教案11-21
《邊城》心得04-06
《邊城》故事03-15
沈從文《邊城》04-21
邊城電影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