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居易長恨歌名句賞析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此詩可分為三大段,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為第一段,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愛情效果,以及由此導致的荒政亂國和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長恨歌名句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居易長恨歌名句賞析
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終于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于得寵,雞犬升天。并反復渲染玄宗之縱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長恨”的內因;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后,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是悲劇的形成。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jié)。楊氏歸陰后,造成玄宗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思。詩以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
“臨邛道士鴻都客”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于虛無縹緲的蓬萊仙山中尋到了楊氏的蹤影。在仙景中再現(xiàn)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脈脈,托物寄詞,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了“長恨”的主題。結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分量。 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常讀常新。
今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出,《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霸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fā)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最成功處就是抒情,相當復雜的情節(jié)只用精煉的幾句就交代過去,而著力在情的渲染,細致地寫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濃烈和貴妃死后雙方的思念之情。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么,為什么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堕L恨歌》首先給我們藝術美的享受的是詩中那個宛轉動人的故事,是詩歌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全篇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許多人說《長恨歌》有諷喻意味,那么,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長恨”的呢?馬嵬坡楊貴妃之死一場,詩人刻畫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由于這“血淚相和流”的死別,才會有那沒完沒了的恨。隨后,詩人用許多筆墨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但詩歌的故事情節(jié)并沒有停止在一個感情點上,而是隨著人物內心世界的層層展示,感應他的景物的不斷變化,把時間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來開拓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后,內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jīng),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后,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經(jīng)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故事到此結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詩人筆鋒一折,別開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把悲劇故事的情節(jié)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環(huán)曲折,有起伏,有波瀾。這一轉折,既出人意料,又盡在情理之中,故事也因此而顯得更為宛轉動人。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內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回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F(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環(huán),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達到了高潮。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復抒情,回環(huán)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一篇《長恨》有風情!白樂天如是說?梢娫娙说膬刃睦,實在給《長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創(chuàng)作背景
時代背景
唐玄宗是唐代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統(tǒng)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措施,使人民獲得近四十年的安定,唐王朝的興盛達到了頂峰。天寶后期,由于唐玄宗驕傲放縱,黷武貪功,耽于淫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fā),給廣大人民帶來很多痛苦。但是,唐玄宗前期給人民的良好印象是深刻的,即使到了天寶后期,人民生活總的來說也還是比中唐時期好得多;而且唐玄宗在事變發(fā)生后乃至倉皇奔蜀之時,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沒有完全忘懷百姓。所以在人們心目中,他是一個一度受奸臣蒙蔽的英主,而不是徹頭徹尾的無道昏君。再加上此后一連幾個皇帝都昏庸無能,長期不能平息戰(zhàn)亂,人民生活越來越痛苦,自然就產(chǎn)生了對唐玄宗的懷念。人們對唐玄宗晚年在李輔國和唐肅宗監(jiān)視下,身邊無一舊人、郁郁而終的凄涼境遇感到同情。同時,在封建社會中,皇帝對一個妃子過分寵愛本不算一回事,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也絕不是造成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那么,楊貴妃的慘死就不是罪有應得,而很自然地引起人們的同情。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寄托人們對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懷念與同情的傳說也就產(chǎn)生了,又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民間流傳,最終演變成為“情之所鐘,在帝王家罕有”的悲劇愛情故事。
白居易創(chuàng)作《長恨歌》的元和初年,正是安史之亂后百弊積結的中唐,當時社會政治腐敗、經(jīng)濟凋弊,內有藩鎮(zhèn)割據(jù),外有吐蕃侵擾。中唐人民目睹時代滄桑巨變,不滿于社會分裂、動亂和凋弊的現(xiàn)實,懷念盛唐的統(tǒng)一、安定與繁榮。因此,上至君臣之間,下至文人聚會、歌樓酒館、街談巷議,在社會各階層中形成了愛談論開元天寶遺事的風氣,探討由盛轉衰的教訓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中唐時代普遍存在的懷念盛世、不滿現(xiàn)實的社會思潮,反映到文學領域中,就相應產(chǎn)生了一股新的創(chuàng)作潮流,即以回憶開元天寶時代的社會生活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潮流。一方面,文人們收集開元天寶時代的種種傳說,寫成了雜史或傳奇小說;另一方面,這些廣泛流傳的傳說,又為詩歌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詩人們或回憶盛世、盼望中興,或撫今追昔、感傷國運,或借昔諷今、針砭時弊,創(chuàng)作了不少興寄深切的詩歌。白居易的《長恨歌》即屬于后者。
個人背景
白居易“家貧多故,年二十七方從鄉(xiāng)試”,及第為官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動蕩不安、顛沛流離之中度過的。在艱難的生活中,他勤學不輟,以至“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盈,未老而齒發(fā)早衰白”。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登科為校書郎,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他的思想體系是儒、釋、道三家雜糅,他奉行“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處世原則,二者的矛盾性與互補性構成了他思想的鮮明特征。其中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有時敢于直諫,為民請命,但有時又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一方面,他是一個關心人民疾苦的詩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封建王朝中食祿奉公的官吏。黑暗腐敗的時代環(huán)境與窮困的家庭環(huán)境限制了詩人的發(fā)展,形成了詩人心理上的灰暗色彩與消極因素;早年長期不順的境遇、艱難的生活使詩人產(chǎn)生了悲哀自憐的情結;儒家的“入世兼濟”與佛道的“出世獨善”構成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并導致了他的雙重人格。這就為《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特殊的心理情境。
《長恨歌》實際也是詩人長達十幾年不幸愛情的藝術概括。白居易正式結婚很晚,直到唐憲宗元和二年(807)才與楊氏完婚,時年三十六歲。白居易晚婚的原因是他年輕時在符離(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有一個感情甚篤的女子,“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長相思》)。女子名叫湘靈,因為社會門第等級觀念,白居易沒能和這個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正式結婚,所以兩人的愛情是飽含著血淚的。白居易三十二歲那年離開符離,與情人再無相見機會!堕L恨歌》寫在白居易與楊氏結婚的前幾個月,詩人這一階段的感情是相當痛苦的,因為失去了與湘靈相會的任何可能。當陷入相思痛苦深淵不能自拔時,一旦涉及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悲劇,詩人的痛苦之情便憑借這個“易傳之事”,以“絕妙之詞”抒寫出來。
《長恨歌》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當時白居易三十五歲,任盩厔(今陜西省周至縣)縣尉。關于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jù)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間談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沒。于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成,以傳后世。因為長詩的最后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詩叫《長恨歌》,稱傳叫《長恨歌傳》。
藝術特點
藝術形式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之前,中國文學史上已有過《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等長篇敘事詩,但它們都是民間的創(chuàng)作,敘述故事、塑造人物用的多是民歌的手法,藝術形式也比較樸素!堕L恨歌》的故事雖然是從民間傳說的基礎上蛻化出來的,但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詩人采用了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借著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內心的感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對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帶進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聲調上也表現(xiàn)出人物內心的愁苦凄清,這又是一層。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亻L安后,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淚下,展示了人物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跋Φ钗烇w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睆狞S昏寫到黎明,集中表現(xiàn)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F(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環(huán),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達到了高潮。
情節(jié)安排
《長恨歌》的題材相當復雜,從楊貴妃入宮寫起,一直寫到唐玄宗返回長安以后,時間上下幾十年,涉及安史之亂、馬嵬驛兵變等許多歷史事件,又吸收了唐玄宗遣道士訪求楊貴妃魂魄這一民間傳說,從人間寫到天上,構思規(guī)模之大在古典敘事詩中是罕有的。面對這樣復雜的題材,詩人并沒有像史家那樣面面俱到,而是根據(jù)主題的需要來剪裁材料、安排情節(jié),使得主線分明,結構謹嚴。詩人對有利于突出主題的情節(jié)都充分發(fā)揮藝術想象力,作了細致生動的描寫。唐玄宗遣道士訪求楊貴妃魂魄這一情節(jié)雖然是出于傳說,但它有力地表現(xiàn)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堅貞,可以激起人們的同情,自然成為了全詩的中心情節(jié),所以詩人用了十八句之多的篇幅對其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同樣從突出主題的需要出發(fā),詩人對那些不利于表現(xiàn)主題或與主題沒有多少關聯(lián)的事件,有的索性略去不寫,有的則僅作必要交代。例如楊國忠的專權與安史之亂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是詳細描寫這些事件勢必影響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形象,所以前者干脆不提,后者也僅以“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兩句作了交代。又如從馬嵬驛兵變到安史之亂平息、唐玄宗返回長安包含了許多歷史事件,但這些事件和主題沒有多少關聯(lián),詩人僅以“天旋地轉回龍馭”一句就把整個過程都概括進去了,保證了主題的突出,也沒有妨礙情節(jié)的連貫。正是因為詩人緊緊抓住了主題的需要來決定材料的取舍、詳略,才能把眾多的歷史事件和傳說組織得緊湊諧和,收到了舉重若輕的效果! ∪宋镄蜗
在封建時代,帝王和后妃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文學作品中,他們通常是歌功頌德的對象,卻很少被作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加以描繪。在白居易之前,只有《史記》《漢書》等歷史著作的傳記中寫到一些帝王后妃,但是嚴格來說,那畢竟是歷史,不允許過多的藝術想象和虛構。此外,六朝小說也有少數(shù)幾篇描寫了帝王后妃的軼事,如《漢武故事》《飛燕外傳》等,但這些作品基本上是模仿史傳的寫法,缺乏生動細致的個性描寫,又無一例外地著力渲染帝王后妃的不同常人之處,這就使得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甚至不近人情。白居易的《長恨歌》打破了這種傳統(tǒng)寫法。他沒有突出所謂帝王后妃應有的“風度”,抹去了以往作品中加在帝王后妃身上的神秘色彩,像寫普通人那樣來刻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形象,寫他們的愛情。這樣塑造出來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形象有血有肉,使讀者感到親切而且真實可信。例如寫唐玄宗思念楊貴妃的情景:“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前一句的“夕殿”指出時間、地點,是符合唐玄宗的帝王身份的,“螢飛”烘托出一派凄涼的氣氛,但帝王所居的宮殿中是否真的荒涼到這種地步就很難說了,很可能是出于詩人的想象;后一句中的“孤燈挑盡”也不符合帝王生活的真實情況,而更符合于普通人。但正因如此,唐玄宗的形象在廣大讀者看來才更親切、更易于理解,也才更能引起同情。
語言特色
《長恨歌》的語言也有突出的特點。第一,詩中使用了較多華麗的字面,如“鴛鴦瓦”“翡翠衾”“金闕”“玉扃”“九華帳”“珠箔銀屏”等。這些語言精練而流暢,優(yōu)美而易懂,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而且符合皇宮和仙闕這樣一些特定的環(huán)境,符合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特定身份,也符合兩人愛情故事的浪漫色彩。因此,讀來絲毫不感到矯揉做作,只覺得華美而又自然。第二,《長恨歌》用典用事較少,而且全都來自傳說故事。“小玉”和“雙成”都是流傳很廣泛的傳說故事中美麗多情的女子。因此,詩人借用她們的名字作為楊貴妃在仙宮的侍女,既不影響讀者理解詩的內容,又襯出楊貴妃的美麗和高貴。第三,《長恨歌》和白居易的其它敘事詩一樣,都采用七言古詩的形式。另一方面,在不妨礙表達詩人用意的前提下,《長恨歌》又吸收了近體詩的長處,全詩中穿插著許多“屬對排偶”十分嚴整的句子,例如“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這些詩句的穿插使全詩的音節(jié)更加和諧悅耳,語言更加優(yōu)美,聲文并茂。
名家點評
唐代陳鴻《長恨歌傳》: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于盩厔,鴻與瑯邪王質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攜游仙游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于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歌既成,使鴻傳焉。
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唐代黃滔《答陳磻隱論詩書》: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滄溟無際,華岳干天。然自李飛數(shù)賢,多以粉黛為樂天之罪,殊不謂《三百五篇》多乎女子,蓋在所指說如何耳。至如《長恨歌》云:“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贝舜桃阅信怀#庩柺。其意險而奇,其文平而易,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戒哉!
唐代孟棨《本事詩》:詩人張祜,未嘗識白公。白公刺蘇州,祜始來謁。才見白,白曰:“久欽籍,嘗記得君款頭詩!膘镢等辉唬骸吧崛撕嗡^?”白曰:“‘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非款頭何邪?”張頓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嘗記得舍人目連變。”“何也?”祜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悄窟B變何邪?”遂與歡宴竟日。
北宋田錫《貽陳季和書》:樂天有《長恨詞》《霓裳曲》、五十諷諫,出人意表,大儒端士,誰敢非之!
北宋李覯《讀長恨辭二首》:(其一)玉輦迢迢別紫臺,系環(huán)衣畔忽興哀。臨邛謾道蓬山好,爭奈人間有馬嵬。(其二)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白樂天《長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倍脶以诩沃,與幸蜀路全無交涉!艘辔恼轮∫。
北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唐人詠馬嵬之事者多矣。世所稱者,劉禹錫曰:“官軍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無輝!卑拙右自唬骸傲姴话l(fā)爭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贝四烁柙伒撋侥苁构佘娊耘眩破让骰,明皇不得已而誅楊妃也。噫!豈特不曉文章體裁,而造語蠢拙,抑已失臣下事君之禮矣。
北宋范溫《潛溪詩眼》:白樂天《長恨歌》,工矣,而用事猶誤!岸朊忌较律偃诵小,明皇幸蜀,不行峨眉山也,當改云“劍門山”。“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長生殿乃齋戒之所,非私語地也。華清宮自有飛霜殿,乃寢殿也。當改長生為飛霜,則盡矣。
北宋吳幵《優(yōu)古堂詩話》:白樂天《長恨歌》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鄙w用李太白應制《清平樂》詞云:“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誰邊!
北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白樂天《長恨歌》有“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之句,寧有興慶宮中夜不燒蠟油,明皇帝自挑盡者乎?書生之見可笑耳。
北宋阮閱《詩話總龜》:老杜《北征》詩曰:“唯昔艱難初,事與前世別。不聞夏商衰,中自誅褒妲!币庹呙骰疏b夏商敗,畏天悔過,賜妃子死也。而劉禹錫《馬嵬》詩曰:“官軍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卑讟诽臁堕L恨歌》曰:“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蹦斯佘娖仁箽㈠,歌詠祿山叛逆耳。孰謂劉白能詩哉!《北征》詩識君臣大體,可貴也。
北宋張邦基《墨莊漫錄》:白樂天作《長恨歌》,元微之作《連昌宮詞》,皆紀明皇時事也。予以為微之之作過白樂天之歌。白止于荒淫之語,終篇無所規(guī)正;元之詞乃微而顯,其荒縱之意皆可考,卒章乃不忘箴諷,為優(yōu)也。
北宋馬永卿《懶真子》:詩人之言,為用固寡,然大有益于世者,若《長恨歌》是也。明皇、太真之事本有新臺之惡,而歌云:“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惫适廊撕敝錇閴弁蹊V!洞呵铩窞樽鹫咧M,此歌真得之。
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楊太真事,唐人吟詠至多,然類皆無禮。太真配至尊,豈可以兒女語黷之邪?……《長恨歌》在樂天詩中為最下,《連昌宮詞》在元微之詩中乃最得意者,二詩工拙雖殊,皆不若子美詩微而婉也。又:梅圣俞云:“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痹⒅疲骸暗赖萌诵闹惺隆!贝斯贪讟诽扉L處,然情意失于太詳,景物失于太露,遂成淺近,略無余蘊,此其所短處。如《長恨歌》雖播于樂府,人人稱誦,然其實乃樂天少作,雖欲悔而不可追者也。其敘楊妃進見專寵行樂事,皆穢褻之語。首云“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后云“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云“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此固無禮之甚!笆虄悍銎饗蔁o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此下云云,殆可掩耳也!八炝钐煜赂改感,不重生男重生女”,此等語乃樂天自以為得意處,然而亦淺陋甚!跋Φ钗烇w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此尤可笑,南內雖凄涼,何至挑孤燈耶?惟敘上皇還京云:“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睌⑻嬉姺绞吭疲骸帮L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一篇之中,惟此數(shù)語稍佳爾!堕L恨歌》,元和元年尉盩厔時作,是時年三十五,謫江州十一年,作《琵琶行》,二詩工拙,遠不侔矣。
南宋周紫芝《竹坡詩話》:白樂天《長恨歌》云:“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舂帶雨!比私韵财涔,而不知其氣韻之近俗也。東坡作送人小詞云:“故將別語調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彪m用樂天語,而別有一種風味,非點鐵成黃金手,不能為此也。
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白樂天詩云:“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狈潜破榷卧眨咳幻骰誓芨钜患褐異,使六軍之情帖然,亦可謂知所輕重矣。
南宋陳知柔《休齋詩話》:介甫云:“‘梨花一枝春帶雨’‘桃花亂落如紅雨’‘珠簾暮卷西山雨’皆警句也。然不若‘院落深沉杏花雨’為佳!庇柚^杏花雨固佳,然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卻于風月上寫出柳絮梨花,尤有精神。然嘗欲轉移兩句作“溶溶院落梨花月,淡淡池塘柳絮風”,此老杜“紅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格也。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梨花一枝春帶雨”“桃花亂落如紅雨”“小院深沉杏花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皆古今詩詞之警句也。予嘗欲作一亭子,四面皆植花一色,榜曰“四雨”,豈不佳哉!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白樂天《長恨歌》《上陽人歌》,元微之《連昌宮詞》,道開元間宮禁事最為深切矣。又:《連昌宮詞》《長恨歌》皆膾炙人口,使讀之者情性蕩搖,如身生其時,親見其事,殆未易以優(yōu)劣論也。然《長恨歌》不過敘明皇追愴貴妃始末,無它激揚,不若《連昌詞》有監(jiān)戒規(guī)諷之意。又:唐人歌詩,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至宮禁嬖昵,非外間所應知者,皆反復極言,而上之人亦不以為罪。如白樂天《長恨歌》諷諫諸章,元微之《連昌宮詞》,始末皆為明皇而發(fā)。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哀江頭》即《長恨歌》也!堕L恨歌》冗而凡,《哀江頭》簡而高。
南宋王楙《野客叢書》:詩人諷詠,自有主意,觀者不可泥其區(qū)區(qū)之詞。《聞見錄》曰:“樂天《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M有興慶宮中夜不點燭,明皇自挑燈之理?”《步里客談》曰:“陳無己《古墨行》謂‘睿思殿里春將半,燈火闌殘歌舞散。自書小字答邊臣,萬國風煙入長算!疅艋痍@殘歌舞散’,乃村鎮(zhèn)夜深景致,睿思殿不應如是!倍f甚相類。仆謂二詞正所以狀宮中向夜蕭索之意,非以形容盛麗之為,固雖天上非人間比,使言高燒畫燭,貴則貴矣,豈復有長恨等意邪?觀者味其情旨,斯可矣。
南宋車若水《腳氣集》:唐明皇天寶之事,詩人極其形容,如《長恨歌》,全是譏笑君父,無悲哀惻怛之意;《連昌宮詞》差勝,故東坡喜書之。
南宋陳!稇压配洝罚呵拜呎摾钌屉[《詠驪山》云云,以為白樂天《長恨歌》費一篇,而不如商隱數(shù)句包括得許多意。蓋述得事情出,則不必垂淚斷腸,而自不能不垂淚斷腸也。
南宋史繩祖《學齋占畢》:唐明皇納壽王妃楊氏,本陷新臺之惡,而白樂天所賦《長恨歌》乃謂“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眲t深沒壽邸一段,蓋得孔子答司敗之遺意矣!洞呵铩窞樽鹫咧M,此歌深得之。
明代瞿佑《歸田詩話》:樂天《長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讀者不厭其長;元微之《行宮》詩才四句,讀者不覺其短,文章之妙也。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范元實《詩話》:“白樂天《長恨歌》工矣,而用事猶誤。‘峨眉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不行峨眉山也,當改云劍門山!咴缕呷臻L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L生殿乃齋戒之所,非私語地也,華清宮自有飛霜殿,乃寢殿也,當改‘長生’為‘飛霜’則盡矣。”按鄭嵎《津陽門詩》:“金沙洞口長生殿,玉蕊峰頭王母祠!眲t長生殿乃在驪山之上,夜半亦非上山時也。又云:“飛霜殿前月悄悄,迎風亭下風飔飔!睋(jù)此,元實之所評信矣。
明代王昌會《詩話類編》:“梨花一枝春帶雨”句雖佳,不免有脂粉氣,不似“朱簾莫卷西風雨”多少豪杰。
明代張綸言《林泉隨筆》:白樂天《長恨歌》備述明皇、楊妃之始末,雖史傳亦無以加焉。蓋指其覆畢,托為聲詩以諷時君,而垂戒來世。
明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至如白太傅《長恨歌》《琵琶行》、元相《連昌宮詞》,皆是直陳時事,而鋪寫詳密,宛如畫出,使今世人讀之,猶可想見當時之事,余以為當為古今長歌第一。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連昌宮詞》似勝《長恨》,非謂議論也,《連昌》有風骨耳。
明代胡應麟《詩藪》:唐人歌行烜赫者,郭元振《寶劍篇》,宋之問《龍門行》《明河篇》,李嶠《汾陰行》,元稹《連昌辭》,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盧仝《月蝕》,李賀《高軒》,并驚絕一時。今讀諸作,往往不厭人意。
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集》:樂天《長恨歌》妙極才人之致,格少下耳。
明代許學夷《詩源辯體》:樂天七言古、《長恨》《琵琶》及《新樂府》,雖成變體,然尚有唐人音調。至“一日日”“一年年”及“達哉樂天行”,則全是宋人聲口,始為大變矣。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或問《長恨歌》與《連昌宮詞》孰勝?余曰:“元之詞微著其荒縱之跡,而卒章乃不忘箴諫。若白作止敘情語顛末,誦之雖柔情欲斷,何益勸戒乎?”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唐汝詢又曰:樂天云:“一篇長恨有風情”,此自贊其詩也。今讀其文,格極卑庸,詞頗嬌艷;雖主譏刺,實欲借事以騁筆間之風流。其稱“風情”,自評亦當矣。《品匯》收《琵琶行》而黜此,為其多肉而少骨也。唐陳彝曰:白善敷衍,真長篇手!八绖e經(jīng)年”,“不曾人夢”二句,起下迎神話頭!皵堃峦普怼彼恼Z,皆從“驚”字生意!芭R別殷勤”以下,天子私語,傍豈無人?恃釵鈿足信矣。此段文人裝點不可知。唐孟莊曰:“旌旗無光”句,慘!耙褂曷勨彙本洌菍嵤。“春風桃李”二句,冷語含情,摹寫入細!昂雎劇倍郑b點其真;“虛無縹緲”,明見其假!帮L吹仙佩飖飆舉”四語,俱以媚詞描寫,是其弄筆法處。“舊物表深情”,方士所恃以欺上皇者。長生殿“夜半私語”,方士交通近臣,漏此言為信。鐘人杰曰:文亦茜麗。周珽曰:作長篇法如構危宮大廈,全須接隼合縫,銖兩皆稱。樂天《琵琶行》《長恨歌》幾許膽力,覺龍氣所聚,有疑行疑伏之妙,讀者未易測其涯岸。
明代唐汝詢《唐詩解》:此譏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始則求其人而未得,既得而愛幸之,即淪惑而不復理朝政矣。不獨寵妃一身,而又遍及其宗黨,不惟不復早朝,益且盡日耽于絲竹,以致祿山倡亂,乘輿播遷。帝既誅妃以謝天下,則宜悔過,乃復展轉思,不能自絕。至令方士遍索其神,得鈿合金釵而不辨其詐,是真迷而不悟者矣。吁!以五十年致治之主,而一女子覆其成功,權去勢詘,而以憂死。悲夫!女寵之禍,豈淺鮮哉!花鈿委地,無人收伏。后鈿合金釵案,意者妃就絕之時,花鈿散逸,民間必有得之者,方士特挾此以欺上皇,非有他術也。又:《連昌》紀事,《琵琶》敘情,《長恨》諷刺,并長篇之勝,而高、李弗錄。余采而箋釋之,俾學者有所觀法焉。
清代宋征璧《抱真堂詩話》:七言初唐、盛唐雖各一體,然極七言之變,則元、白、溫、李皆在所不廢。元、白體至卑,乃《琵琶行》《連昌宮詞》《長恨歌》未嘗不可讀。但子由所云“元、白紀事,尺寸不遺”,所以拙耳。
清代賀貽孫《詩筏》:長慶長篇,如白樂天《長恨歌》《琵琶行》,元微之《連昌宮詞》諸作,才調風致,自是才人之冠。其描寫情事,如泣如訴,從《焦仲卿》篇得來。所不及《焦仲卿》篇者,正在描寫有意耳。擬之于文,則龍門之有褚先生也。蓋龍門與《焦仲卿》篇之勝,在人略處求詳,詳處復略,而此則段段求詳耳。然其必不可朽者,神氣生動,字字從肺腸中流出也。白樂天自愛其諷諭詩,言激而意質,故其立朝侃侃正直!白x其《長恨歌》諸作,諷刺深隱,意在言外,信如其所自評,又不獨《大觜烏》《雉媒》等篇之有托而言也。
清代黃周星《唐詩快》:樂天詩如《長恨歌》《琵琶行》,皆所謂老嫗解頤者也。然無一字不深入人情,而且刺心透髓,即少陵、長吉歌行皆不能及。所以然者,少陵、長吉雖能為情語,然猶兼才與學為之;凡情語一夾才學,終隔一層,便不能刺透心髓。樂天之妙,妙在全不用才學,一味以本色真切出之,所以感人最深。由是觀之,則老嫗解頤,談何容易!
清代吳喬《圍爐詩話》:《連昌》《長恨》《琵琶行》,前人之法變盡矣。
清代魏裔介《兼濟堂文集》:余讀白樂天《長恨歌》,而不能無疑也。妃子以傾國之色,專寵金屋。養(yǎng)成漁陽之亂,以致鼙鼓動地,城闕煙生。翠華西幸,六軍不發(fā)。蛾眉死于馬前,花鈿委于陌上。明皇于此,其有悔心之萌矣。故杜子美詩稱之曰:“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币砸娒C宗之所以能中興者,由于明皇割衽席之愛,以援六軍之心。天下聞之,皆知其有遷善改過之思也。至于龍馭既回,春風桃李,秋雨梧桐;復動其鴛鴦翡翠之夢,是以臨邛道士乘間而入之。排空馭氣,得之海上仙山。寄鈿釵以明心;憶七夕之私語。此術士幻化之所為,明皇墮其中而不覺也。夫以妃子之狐媚,誤人家國。使其死而有知,亦不過為麗色之鬼耳,豈得復處于金闕玉扃之間哉!然則七日之語,何以知之?金鈿之寄,胡為來乎?此術之易曉者耳。凡物之精魅者,尚能知人已往之事,豈鴻都羽客而不解此耶!余深怪明皇之既悟而復迷,樂天又著為歌詞以艷其事。恐后之人君陷溺于中,甘心尤物而煽處者,且亡覬其死后之余榮也。則所云窒亂階者,恐反為亂階矣。故詩人之義,必當以子美為正。
清代杜詔、杜庭珠《中晚唐詩叩彈集》:詔按:明皇荒淫亂政只三字蔽之(“從此君王”句下)。庭珠按:此下明皇幸蜀及縊貴妃于馬嵬之事(“千乘萬騎”句下)。庭珠按:此下上皇還京之事。詔按:上寫祿山犯闕,只“鼙鼓”二字,此寫肅宗收復,只“天旋地轉”四字:讀者但覺敘事明暢,不知簡徑至此(“天旋地轉”句下)。庭珠按:此下命令求貴妃之事(“魂魄不曾”句下)。庭珠按:此下重申密約,結歸長恨之意(“天上人間”句下)。
清代徐增《而庵詩話》:收縱得宜,調度合板,譬如跳獅子,鑼也好,鼓也好,獅子也跳得好,三回九轉,周身本事,全副精神俱顯出來。
清代毛先舒《詩辯坻》:《解頤新語》云:“詩貴和平,令人易曉。”予謂和平固術在易曉。又云:“子淵《簫頌》傳于宮媵,百藥《童規(guī)》諷于樵廝,《長恨》一曲童子解吟,《琵琶》一篇胡兒能唱,豈必深險哉!“予謂詩不貴險,卻自須深,元、白鄙俚,詎足為訓!
清代汪立名《白香山詩集》:按《隱居詩話》云:“唐人詠馬嵬事多矣,世所稱者,白居易‘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此乃歌詠祿山能使官兵叛,逼迫明皇,不得已而誅楊妃也。豈特不曉文章體裁,而造語蠢拙,抑亦失臣下之事君之禮。老杜則不然,其《北征》詩曰:‘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艘娒骰疏b夏商之敗,畏天悔禍,賜妃子以死,官軍何與焉!”此論為推尊少陵則可,若以此貶樂天則不可。論詩須相題!堕L恨歌》本與陳鴻、王質夫話楊妃始終而作,猶慮詩有未詳,陳鴻又作《長恨歌傳》,所謂“不特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自與《北征》詩不同。若諱馬嵬事實,則“長恨”二字便無著落矣。讀詩全不理會作詩本末,而執(zhí)片詞肆議古人,已屬太過;至謂歌詠祿山能使官軍云云,則尤近乎鍛煉矣。宋人多文字吹求之禍,皆釀于此等議論。若唐人作詩,本無所謂忌諱,忠厚之風,自可慕也。然陳傳中敘貴妃進于壽邸,而白詩諱之,但云“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安得謂樂天不知文章大體耶?倘有祖其謬以羅織少陵者,必將以少陵《憶昔時》“張后不樂上為忙”句為失以臣事君,“百官跣足隨天王”句為歌詠吐蕃追逼代宗,又豈通論乎?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此譏明皇之迷于色而不悟也。以女寵幾于喪國,應知從前之謬戾矣。乃猶令方士遍索,而方士固得以虛無縹緲之詞為對,遂信鈿釵私語為真,而信其果為仙人也。天下有妖艷之婦而成仙人者耶?詩本陳鴻《長恨傳》而作,悠揚旖旎,情至文生,本王、楊、盧、駱而又加變化者矣。時有一妓夸于人曰:“我能誦白學士《長恨歌》,豈與他妓等哉!”詩之見重于時如此。
清代薛雪《一瓢詩話》:白香山:“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庇邢财涔,有詆其俗。東坡小詞:“故將別語調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人謂其用香山語,點鐵成金。殊不然也。香山冠冕,東坡尖新,夫人婢子,各有態(tài)度。
清代蔡顯《紅蕉詩話》:樂天《長恨歌》艷褻,非其至者,《游悟真寺》詩空前絕后,無從鉆仰矣。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王勉夫《叢談》中多辨論,余獨喜其一則。樂天《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或謂豈有興慶宮中夜不點燭,明皇自挑燈之理?王曰:“此所以狀宮中向夜蕭索之意,使言高燒畫燭,貴則貴矣,豈復有長恨意耶?”此言深得詩人之致,前說小兒強作解人耳。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連昌宮辭》輕雋,《長恨歌》婉麗,《津陽門詩》豐贍,要當首白而尾鄭。顧前人諸選惟收元作者,以其含有諷諭耳。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唐宋詩醇》:《長恨》一傳,自是當時傳會之說,其事殊無足論者。居易詩詞特妙,情文相生,沉郁頓挫,哀艷之中,具有諷刺!皾h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君王掩面救不得”,皆微詞也!梆B(yǎng)在深閨人未識”,為尊者諱也。欲不可縱,樂不可極,結想成因,幻緣奚罄?總以為發(fā)乎情而不能止乎禮義者戒也。通首分四段:“漢王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暢敘楊妃擅寵之事,卻以“漁陽鼙鼓動地來”二句暗攝下意,一氣直下,滅去轉落之痕!熬胖爻顷I煙塵生”至“夜雨聞鈴斷腸聲”,敘馬嵬賜死之事,“行宮見月傷心色”二句暗攝下意,蓋以幸蜀之靡日不思,引起還京之彷徨念舊,一直說去,中間暗藏馬嵬改葬一節(jié),此行文飛渡法也。“天旋日轉回龍馭”至“魂魄不曾來入夢”,敘上皇南宮思舊之情,“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二句,亦暗攝下意!芭R邛道士鴻都客”至末,敘文士招魂之事,結處點清“長恨”,為一詩結穴,戛然而止,全勢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考據(jù)家不可與論詩;蝣び唷恶R嵬》詩,曰:“‘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斎召F妃不死于長生殿!庇嘈υ唬骸鞍紫闵健堕L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何曾路過峨嵋耶?”其人語塞。
清代袁枚《馬嵬四首·其二》: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清代李锳《詩法易簡錄》:香山詩以諷喻,卷中《新樂府》及《秦中吟》為最,《長恨歌》等乃其次也。
清代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閑處一束,無限低徊(“遂令天下”二句下)。從景上寫出悲涼情味,虛際描摹,筆意宕漾,如聆三峽猿啼(“蜀江水碧”四句下)。引起下半首(“悠悠生死”二句下);仨慌危ā蔼q似霓裳”句下)。征典故以虛無異樣,空靈縹緲(“臨別殷勤”四句下)。
清代宋繩祖《論詩絕句》:十首秦吟寄正聲,漫夸長恨有風情。祇因輕俗斯言誤,豈是前賢累后生。
清代趙翼《甌北詩話》:香山詩名最著,及身已風行海內,李謫仙后一人而已。……蓋其得名,在《長恨歌》一篇。其事本易傳,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學士既嘆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又有《琵琶行》一首助之,此即無全集,而二詩已自不朽,況又有三千八百四十首之工且多哉!又:《長恨歌》自是千古絕作。其敘楊妃入宮,與陳鴻所傳選自壽邸者不同,非惟懼文字之禍,亦諱惡之義本當如是也。惟方士訪至蓬萊,得妃密語歸報上皇一節(jié),此蓋時俗訛傳,本非實事。明皇自蜀還長安,居興慶宮,地近市廛,尚有外人進見之事。及上元元年,李輔國矯詔遷之于西內,元從之陳玄禮、高力士等,皆流徙遠方,左右近侍,悉另易人。宮禁嚴密,內外不通可知。且鴻傳云:上皇得方士歸奏,其年夏四月,即晏駕。則是寶應元年事也。其時肅宗臥病,輔國疑忌益深,關防必益密,豈有聽方士出入之理!即方士能隱形入見,而金釵、鈿盒,有物有質,又豈馭氣者所能攜帶?此必無之事,特一時俚俗傳聞,易于聳聽,香山竟為詩以實之,遂成千古耳。
清代孫洙《唐詩三百首》:七字一篇綱領。思傾國,果傾國矣。欲而得之,何恨之有(“漢皇重色”句下)?以下八句,寫日中情景,花草人物都到(“芙蓉如面”八句下)。以下八句,寫夜間情景,日初昏至將曉都到(“夕殿螢飛”八句下)。一句起下(“悠悠生死”句下)。詼諧入妙(“山在虛無”句下)?仗撎幤袑嵶C(“風吹仙袂”二句下)。點題結穴(“此恨綿綿”句下)。
清代翁方綱《石洲詩話》:白公之為《長恨歌》《霓裳羽衣曲》諸篇,自是不得不然。不但不蹈杜公、韓公之轍也,是乃“瀏漓頓挫,獨出冠時”,所以為豪杰耳。始悟后之欲復古者,真強作解事。
清代祝德麟《讀白詩偶有所觸因韻成篇》:玉環(huán)工狐媚,天子困蒙塵。詩家本忠愛,各各歌詠繁。特著色荒戒,以明喪亂原。不拘春秋例,隱諱為尊親。白傅長恨歌,實開傳奇門。一笑百媚生,七字無窮春。侍兒扶出浴,形容更溫存。既非楊白花,飄蕩感紅巾。又非長發(fā)尼,穢跡彰金輪。后妃妖冶態(tài),臣下豈宜云。原其立言體,濫觴三百篇。衛(wèi)風碩人章,所頌君夫人。脂膚蝤蠐領,細膩如手捫。倩盼光合離,阿堵能傳神。一幅佳麗圖,千載猶銷魂。小君處宮圍,出則乘翟軿。誰曾親見來,寫此嬋娟真。文章妙絕世,禮教恐未安。倘令觸忌諱,謂是媟狎言。律以大不敬,夫何辭罪愆。文人興會到,好騁詞藻妍。六經(jīng)不敢議,圣人偶未刪。
清代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石洲謂《長恨歌》獨出冠時,所以為豪杰。后來欲復古者,實強作解事。夫以《長恨歌》之冶蕩纖弱,只合與歌使讀者,而目為豪杰,自流濫于此,遂可以人之復古為多事耶?又:“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薄笆虄悍銎饗蔁o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此南北曲中猥褻語耳,詞家不肯道此,而況詩哉!然元之詩品又不逮白,而《連昌宮詞》收場用意實勝《長恨歌》。艷《長恨》而亞《連昌》,不知詩之體統(tǒng)者也!凹拍判袑m”二十字,足賅《連昌宮詞》六百余字,尤為妙境。詩品至微之,猶非浪得名也。瞿宗吉謂:“《長恨歌》一百廿句,讀者不厭其長,微之《行宮》詩才四句,讀者不覺其短,文章之妙也!币远姴⒎Q,非知詩者。
清代施補華《峴傭說詩》:香山《長恨歌》今古傳誦,然語多失體。如“漢皇重色思傾國”,明明言唐,何必曰漢?“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期”,豈非訕謗君父?“孤燈挑盡未成眠”,又似寒士光景;南內凄涼,亦不至此。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詩,敘天寶事只數(shù)語,而無限凄涼,可悟《長恨歌》之繁冗。
清代朱庭珍《筱園詩話》:至香山《長恨》《琵琶》二篇,亦一時風行,名滿天下,至妓人能誦《長恨歌》,即增身價,到今膾炙人口。
清代張祖廉《定盦先生年譜外紀》:先生謂《長恨歌》“回頭一笑百媚生”,乃形容勾欄妓女之詞,豈貴妃風度耶?白居易直千古惡詩之祖。
近代王文濡《唐詩評注讀本》:記事文之最上乘者,不著一句議論,而褒貶之意,自在言外,今觀如此長歌,雖通體敘事,而讀之便覺得美人情重江山輕,不啻為明皇一生寫照,何等魄力?至于文字之哀艷動人,氣度之從容不迫,聲調之婀娜有致,尤令人百讀不厭。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結處戛然而止,不糾纏方士復命,上皇震悼不豫等事,筆力高人數(shù)倍。吳北江曰:“如此長篇,一氣舒卷,時復風華掩映,非有絕世才力未易到也。”
近代錢振锽《謫星說詩》:香山之詩,是也。其與元稹論文,不肯一句放過“諷刺”“比興”字樣,則非也。斤斤然病“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為無所諷,宜乎后之迂人亦議其《長恨歌》為無所規(guī),議其憶妓詩多于憶民詩也。
近代王國維《人間詞話》:以《長恨歌》之壯采,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才有余也。梅村歌行,則非隸事不辦。白、吳優(yōu)劣,即于此見。不獨作詩為然,填詞家亦不可不知也。
近代劉鐵冷《作詩百法》:此詩為唐白樂天居易所撰,時在長慶中,故名長慶體。此詩皆為七言絕詩。平聲與仄聲,間次而押,如初四句為押平聲,次四句即押仄聲,次四句又押平聲,次四句又押仄聲。蓋每四句一轉,每一轉四句。凡押韻者三句也,例如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韻,第三句必不押韻。如押平韻,除第一、第二、第四三句押韻外,第三句之收字為仄聲。押仄韻,第三句之收字為平聲。但古人亦有平轉平,仄轉仄者,此法必不可學。且工于長慶體之名人,每于第三第四句作對偶,故《長恨歌》中,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沉沉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往往而是。又每四句中之末一字或末二字,又下起句之一字或二字相連。如收韻末二字為“傷春”,則下句起二字亦用“傷春”二字。此雖非白居易所定,后人多有效之。
近代蔣抱玄《民權素詩話·萱園詩話》:古詩尤貴章法,開合提頓,排奡搖曳,缺一不可,敘事之作尤要。香山之《長恨歌》,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其實不及《琵琶行》之結構有法!堕L恨歌》平鋪直敘,從選妃起至寄釵止,無提振關束之筆,似嫌平衍。惟其遣詞秀麗,情韻雙絕,為一時傳誦。所謂入時之眉樣,非詩律之極軌也。此詩閱者往往滑口讀過,特表而出之,敢以質諸博雅君子之論定焉。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家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自來文人作品,其最能為他人所欣賞,最能于世間流播者,未必即是其本身所最得意,最自負自夸者。若夫樂天之《長恨歌》,則據(jù)其自述之語,實系自許以為壓卷之杰構,而亦為當時之人所極欣賞,且流播最廣之作品。此無怪乎歷千歲之久至于今日,仍熟誦于赤縣神州及雞林海外“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元微之《白氏長慶集序》中語)也!C括論之,《長恨歌》為具備眾體體裁之唐代小說中歌詩部分,與《長恨歌傳》為不可分離獨立之作品。故必須合并讀之,賞之,評之。明皇與楊妃之關系,雖為唐世文人公開共同習作詩文之題目,而增入漢武帝、李夫人故事,乃白、陳之所特創(chuàng)。詩句傳文之佳勝,實職是之故。此論《長恨歌》者不可不知也。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家俞平伯《〈長恨歌〉及〈長恨歌傳〉的傳疑》:若率意讀之,《長恨歌》既已乏味,而《傳》尤為蛇足!陡琛分衅戒佒睌ⅲ袂寂c凄艷之筆并少,視《琵琶行》《連昌宮詞》且有遜色。至陳鴻作《傳》,殆全與《歌》重復,似一言再言不嫌其多者然,其故殊難索解。夫以一代之名手抒寫一代之劇跡,必有奇思壯采流布文壇,而今乃平庸拖沓如此,不稱所期許,抑又何耶?
中國古代文史學家程千帆《《長恨歌》與〈圓圓曲〉》:漢武、唐玄與夫李、楊二妃之事,其跡固同,而《歌》有“漢皇重色思傾國”之語,《傳》有“如漢武帝李夫人”之文,尤為本證。詩中先出漢皇之重色,后敘道士之致魂,既免突兀,而長篇布署,亦用此以見照應!堕L恨歌》所用之事,初雖假作暗喻,然其后半則由典實之比擬,進而為故事之演化。故所作之描寫與所暗用之典實,始近而終遠。其結果揮空成有,乃變?yōu)槿娬麄本事中之一部分。是因中有創(chuàng)也。
現(xiàn)代學者、詞學家夏承燾《讀〈長恨歌〉——兼評陳寅恪教授之〈箋證〉》:《長恨歌》乃自來傳誦最廣之長篇紀事詩,亦樂天平生文事之極作,雖其自述尚有歉詞,然百世公評有時反勝于作者寸心也。推其致盛之由,約有二事:其一,關于故事者。明皇、楊妃之一生,極人世榮華旖旎之享樂,復有一哀怨動人之結局,相形益彰,為我國最酣恣浪漫之情場故事。(《孔雀東南飛》但具其陰暗之一面,以此點言,美善猶憾。)其一,關于文術者。白氏以其輕揚流利之筆,寫此纏綿哀怨之情,風華蕃艷之中,無一艱難奧澀之詞,既能文情相生,又恰與一般綺年兒女之心口相應。集此二因,故流照藝林,光景常新。評家高論,即間有致不滿之詞者,如趙次公注杜詩,引蘇子由語,以詩法繁簡不同,謂此歌不如杜之《哀江頭》。然一二學人老宿之偏見,不能奪千百載文家之深嗜也! ‖F(xiàn)代學者、文學研究家錢鍾書《管錐編》:陳《傳》“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云云,白《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云云,囊括道士三奏,事既一時盛傳,人所多言,我寡言之,詩文剪裁法耳。
現(xiàn)代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傅雷家書》:至于《長恨歌》,那氣息的超脫,寫情的不落凡俗,處處不脫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氣派),更是千古奇筆。看的時候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敘事的起伏轉折;二是看情緒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潛,忽而飄逸;三是體會全詩音節(jié)與韻的變化。再從總的方面看,把悲劇送到仙界上去,更顯得那段羅曼史的奇麗清新,而仍富于人間味(如太真對道士說的一番話)。還有白居易寫動作的手腕也是了不起:“侍兒扶起嬌無力”“君王掩面救不得”“九華帳里夢魂驚”幾段,都是何等生動!“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寫帝王逃難自有帝王氣概。“翠華搖搖行復止”,又是多鮮明的圖畫!最后還有一點妙處:全詩寫得如此婉轉細膩,卻仍不失其雍容華貴,沒有半點纖巧之。毮伵c纖巧大不同)。明明是悲劇,而寫得不過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有度,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絕妙典型。
【擴展】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翻譯: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翻譯:兩個人愿意在天上成為一對小鳥一起飛;在地上愿意成為兩根長在一起的樹枝。
相關知識:長恨歌原文譯文及注解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解】
。薄h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场㈡⒚镁洌簵钯F妃受寵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怠⒈。号R近、靠近。
。、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玉扃:門閂。
。、迤邐開:一路敞開。
。保、闌干:縱橫。
【譯文】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個絕代佳人;統(tǒng)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
楊玄瑛有個女兒才長成,十分嬌艷;養(yǎng)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就的一身麗質,很難長久棄置;有朝一日,被選在皇帝身邊做妃嬪。
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tài)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春寒料峭,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粶厝疂,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初蒙皇恩潤澤時,就這般嬌嬈涔涔。
鬢發(fā)如云顏臉似花,頭戴著金步搖;芙蓉帳里,與皇上度著溫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覺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戀兒女情,從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歡侍君飲,終日陪伴無閑時;春從春游夜專守,雙雙形影不分離。
后宮妃嬪有三千,個個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動心,皇上只寵她一人。
金屋中阿嬌妝成,夜夜嬌侍不離分;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伴隨著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獎;楊家門戶生光彩,令人羨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個個改變了心愿;誰都看輕生男孩,只圖生個小千金。
驪山北麓華清宮,玉宇瓊樓聳入云;清風過處飄仙樂,四面八方都可聞。
輕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君王終日都觀看,欲心難足無止境。
忽然漁陽戰(zhàn)鼓響,驚天動地震宮闕;驚壞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樓與宮闕,烽火連天雜煙塵;千軍萬馬護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華龍旗一路搖,隊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來里,來到驛站馬嵬亭。
龍武軍和羽林軍,六軍不走無奈何;纏綿委屈的美人,最終馬前喪了生。
貴妃頭上裝飾品,拋撒滿地無人問;翠翹金雀玉搔頭,珍貴頭飾一根根。
君王寵愛救不了,掩面哭成個淚人;回頭再看此慘狀,血淚交和涕淋淋。
秋風蕭索掃落葉,黃土塵埃已消遁;回環(huán)曲折穿棧道,隊伍登上了劍門。
峨嵋山下路險隘,蜀道艱難少人行;旌旗黯黯無光彩,日色淡淡近黃昏。
泱泱蜀江水碧綠,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傷心思貴妃,朝朝暮暮戀舊情。
行宮之內見月色,總是傷心懷悲恨;夜雨當中聞鈴聲,譜下悲曲雨霖鈴。
天旋地轉戰(zhàn)亂平,君王起駕回京城;到了馬嵬車躊躇,不忍離去斷腸人。
萋萋馬嵬山坡下,荒涼黃土墳冢中,美人顏容再不見,地上只有她的墳。
君看臣來臣望君,相看個個淚沾衣;東望京都心傷悲,任憑馬兒去馳歸。
回到長安進宮看,荷池花苑都依舊;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宮中垂楊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葉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觸景不免雙目垂。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凄。
興慶宮和甘露殿,處處蕭條長秋草;宮內落葉滿臺階,長久不見有人掃。
當年梨園的弟子,個個新添了白發(fā);后妃宮中的女官,紅顏退盡人衰老。
夜間殿堂流螢飛,思想消沉心茫然;終夜思念睡不著,挑盡了孤燈心草。
細數(shù)遲遲鐘鼓聲,愈數(shù)愈覺夜漫長;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鴛鴦瓦,霜花覆蓋了幾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誰與皇上來共用?
生離死別遠悠悠,至今已經(jīng)過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為啥不曾來入夢?
四川有個名道士,正到長安來做客;能用虔誠的道術,招引貴妃的魂魄。
輾轉相思好傷神,叫人對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專意殷勤去找尋。
駕馭云氣入空中,橫來直去如閃電;升天入地去尋求,天堂地府找個遍。
找遍了整個碧空,找遍了整個黃泉;天茫茫來地蒼蒼,找遍天地沒看見。
忽然聽說東海上,有座仙山蓬萊山;仙山聳立在云端,云來霧去縹渺間。
玲瓏剔透樓臺閣,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無數(shù),個個綽約又多姿。
萬千嬌美仙女中,有個芳名叫太真;肌膚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闕西廂,叩開白玉的大門;他托咐侍女小玉,叫雙成通報一聲。
猛然聽到通報說:唐朝天子來使者;九華帳里太真仙,酣夢之中受震驚。
推開睡枕攬外衣,匆忙起床亂徘徊;珍珠廉子金銀屏,一路層層都敞開。
烏去發(fā)髯半偏著,看來剛剛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顧,匆匆跑到堂下來。
輕風吹拂揚衣袖,步履輕輕飄飄舉;好象當年在宮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縱橫四處灑;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帶雨的梨花。
含情凝視天子使,托他深深謝君王:馬嵬坡上長別后,音訊顏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情,年深月久已斷絕;蓬萊宮中度時日,仙境幽幽萬古長。
回頭俯身向下看,滾滾黃塵罩人間;只見塵霧一層層,京都長安看不見。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鈿盒金釵寄你去,或許能慰藉君王;
金釵兒我留一半,鈿合兒我留一扇;擘金釵來分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們兩顆心,有如釵鈿一樣堅;不管天上或人間,終有一日會相見;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寄語之中有誓詞,唯有他倆心里知。
當年七月七日夜,我倆相會長生殿;夜半無人兩私語,雙雙對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們愿作比翼齊飛鶼鶼鳥;在地上,我們甘為永不分離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白居易長恨歌名句賞析】相關文章: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07-15
長恨歌白居易賞析03-24
白居易長恨歌的賞析06-15
白居易《長恨歌》 賞析01-04
白居易的長恨歌的賞析11-08
《長恨歌》賞析白居易03-25
白居易 《長恨歌》賞析06-14
白居易《長恨歌》的賞析10-12
白居易長恨歌賞析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