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吳郎》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知道賞析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又呈吳郎》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又呈吳郎
杜甫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杜甫詩鑒賞:
大歷二年(767),即杜甫流離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后來,杜甫將草堂轉(zhuǎn)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吳姓親戚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不允許別人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于是寫此詩去勸告吳郎。此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因此這一首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與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以讓吳郎易于接受。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自己過去如何對待鄰婦撲棗說起!皳錀棥本褪谴驐。這里不用音調(diào)強烈的上聲字“打”,而用短促的、沉著的入聲字“撲”,是為了取得聲調(diào)與情調(diào)的一致!叭巍本褪欠湃。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說,“無食無兒一婦人!币驗檫@位西鄰是一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薄袄ЦF”,承上第二句;“此”,指撲棗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她又哪里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正由于她撲棗時總是懷著一種恐懼的心情,所以我們不但不應(yīng)該干涉,反而應(yīng)當表示些親善,使她安心撲棗。這里說明杜甫十分同情體諒窮苦人的處境。難怪陜西民歌云:“唐朝詩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以上四句,一氣貫串,是杜甫自敘從前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啟發(fā)吳郎。
五六兩句才落到吳郎身上!凹捶肋h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边@兩句上下一氣,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依賴,相互補充,要聯(lián)系起來看。這兩句詩是說,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怕你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著插籬笆,倒真讓人以為你要禁止她打棗呢!這兩句詩,措詞十分委婉含蓄。這是因為怕話說得太直、太生硬,教訓意味太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肯接受勸告。
最后兩句“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是全詩中心。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指出了寡婦的、同時也是當時廣大人民困窮的社會根源。這就是官吏們的剝削,也就是詩中所謂“征求”。下句說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又一社會根源。這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xù)了十多年的戰(zhàn)亂,即所謂“戎馬”。由一個窮苦的寡婦,從一件打棗的小事,杜甫竟聯(lián)想到整個國家,以致于落淚。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開導吳郎,告訴他在這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苦難的人還有的是,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他自然就不會在幾顆棗子上斤斤計較了。
這首詩的人民性是強烈而鮮明的,在通常用來歌功頌德以“高華典雅”為特征的七言律詩中,尤其鮮見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也很有特點。首先是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啟發(fā)對方,最后還以自己的眼淚來感動對方,盡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說教,措詞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字來作轉(zhuǎn)接。
如“不為”、“只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等,因而能化呆板為活潑,既有律詩的形式美、節(jié)奏感,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
又呈吳郎翻譯:
草堂前的棗樹任由西鄰打棗,
她是沒有飯吃沒有兒子的一位婦人。
不是因為困難和貧窮怎么會做這樣的事情?
只因為不讓她變恐懼所以需要轉(zhuǎn)變你的態(tài)度,變得可親。
那婦人防著你雖然是多心,
但你在棗樹周圍插上稀疏的籬笆就顯得太較真了。
貧婦人已經(jīng)訴說過了因為賦稅的征求而一貧如洗,
我不由想到現(xiàn)在戰(zhàn)亂帶給百姓的災(zāi)難而眼淚打濕了衣巾。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又呈吳郎》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詩詞《又呈吳郎》的詩意賞析11-13
杜甫《又呈吳郎》閱讀答案及賞析09-08
杜甫《又呈吳郎》鑒賞09-03
杜甫《又呈吳郎》譯文及鑒賞10-27
杜甫《又呈吳郎》譯文及注釋09-09
杜甫《又呈吳郎》原文和譯文07-31
杜甫又呈吳郎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2
杜甫《又呈吳郎》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5-28
杜甫的詩作及賞析10-21
杜甫的詩詞賞析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