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求官之秘
杜甫,詩圣,提及杜甫,必須得說到李白,李白是一個天馬行空,浪漫主義的詩人,而杜甫是一個飽經(jīng)滄桑,關懷國計民生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那么,杜甫求官之路是怎么樣的?為何說他入泥而不染,情操非常高尚。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求官之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杜甫求官之秘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詩壇上的雙子星,我們談到杜甫就會想到李白,談到李白也會想到杜甫。但是這兩個人是如此的不同,李白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詩人,而杜甫在我們的心中,是一個飽經(jīng)滄桑,關懷國計民生的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詩人。李白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杜甫呢?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永久回味的著名的篇章。譬如:“蕩胸生層云,決毗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譬如:“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些詩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類似的情景都會非常自然的想起來。我們說從杜甫的詩,我們能看到他對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對于任何一個小的人物,對于生活當中的一件小事,總是那樣的飽含深情的關懷。所以他的詩,我們在千百年之后,我們?nèi)プx,仍然止不住會掉下眼淚,他的魅力在這個地方,所以人們把杜甫稱為“詩圣”。
詩圣也有童年,也有小時候,也有成長,所以,我們先來看看杜甫的童年是怎樣。杜甫小時候的生活是非常多元多樣的,而且是很活潑的,他寫的詩說“學詩猶孺子,鄉(xiāng)賦念嘉賓。”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寫詩,他寫的很具體,說什么呢?說:“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寫什么呢?關于鳳凰的詩,跟鳳凰有關的,或者以鳳凰為題目的詩,他三十九歲那一年在給皇帝的一篇奏章里邊說道:“臣自七歲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余篇!睋Q句話說,我從七歲那年開始寫詩,到現(xiàn)在三十九歲,這三十多年里面寫了有千余篇的詩文,那應該說每一年的還是挺高的,換句話說,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話不是虛的,他非常的勤奮,創(chuàng)作量也很大,那是不是說杜甫就是一個十足的身體發(fā)育不良的讀書童呢?不是,到了晚年,他有一首詩,回憶他的童年,這詩寫的很有意思,說:“憶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笔裁匆馑?我記得我當時十五歲的時候,壯的像小牛犢子一樣,院子里有一顆梨樹、棗樹,一天之內(nèi),我上樹下樹一千多回呀,這肯定是夸張了,沒事你上樹下樹干嘛,但是梨樹、棗樹,我們知道也不高,換句話說就是他身體好,因為寫這個詩的時候的杜甫,身體已經(jīng)很不好了,所以他回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少年的時候,上樹下樹,上樹下樹一千多回,很懷念那時候健壯的自己,但是作為我們來看,就知道杜甫是有一個活潑的,健康的,有文化修養(yǎng)的這么一個童年,這么一個少年。
正因為杜甫生活在一個具有詩書傳統(tǒng)的仕宦家庭,文學天分又高,因而,杜甫在身體、心智,特別是在文學素質(zhì)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同時,也逐步樹立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理想,而家鄉(xiāng)鞏縣對于杜甫來說,顯然是太小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吸引著他去認識,去闖蕩。在杜甫生活的那個時代,漫游是大多數(shù)文人都要有的經(jīng)歷,一方面漫游是年輕的詩人們,擴充知識豐富生活的絕好機會,另一方面漫游也是青年文人結交權貴,進而達到政治目的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從十九歲開始,杜甫走出家鄉(xiāng),開始了他邊漫游,邊尋找政治機會的新生活。
他去哪兒呢?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他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就是去洛陽、江寧,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吳越,大體相當于現(xiàn)在的浙江紹興這一帶地區(qū),尋訪古跡拜訪名人,捎帶手地參加了一次科舉,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次他沒考中,但也沒在乎,那意思就是還年輕,機會多得是,這次參加科舉是什么呢?是在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三年,也就是說公元735年,杜甫二十四歲的時候,杜甫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沒考中,不要緊,接著漫游,他接著到哪兒去漫游呢,到齊趙,就是現(xiàn)在的山東與河北的南部地區(qū),他的父親當時正在山東的兗州做兗州駟馬,所以二十多歲的杜甫漫游的時候,不存在經(jīng)濟問題,我們原來講過李白的收入,李白的漫游,那都需要什么做基礎,車馬錢總該有吧,吃飯的錢總該有,穿衣裳,有時候還要請客,不能老別人請你,你也得回請一下,這都需要錢,所以杜甫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因為他父親在做官,他可以“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春歌叢臺尚,冬獵青丘旁!蹦呛喼笔菫t灑,這就是青春的杜甫,以前我們總說青春李白,杜甫也有年輕的時候,也有浪漫的時候,也有狂放的時候,為什么呢?因為他寫這詩的時候是在盛唐之盛的時期,盛唐最黃金的時段,他是一個年輕人,一次科舉沒考中都不在乎,接著漫游,他相信在后來的時光里面,一定還會有更多的機會,這種自信,不但來源于自己的才能,也來源于這個時代。
有著出眾才華的杜甫,確實對他人生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就這樣慘淡落選不太在意,在他的心目中,他還年輕,才華與學問也還可以繼續(xù)長進,這種科舉考試的機會還多得是,在這段時間,二十五歲的杜甫寫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偉,富有哲理,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杜甫遠大的胸襟抱負,也看到了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雄厚實力,杜甫在經(jīng)歷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失敗之后,繼續(xù)過著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并與李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中國詩歌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假話。天寶五年即公元745年,三十四歲的杜甫來到了都城長安,參加了一次決定自己命運的特殊考試,那么,這是一次什么樣的考試,這次考試會讓杜甫平步青云,飛黃騰達嗎?
這是一次什么樣的考試呢?是一次制舉,不是科舉,不是常規(guī)舉行的科舉,由皇上親自選拔人才,當時史書上說,皇上要選拔人才,說“上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換句話說,只要你有能力,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考試,可是當時的宰相李林甫耍了一個手腕兒,耍了一個什么手腕兒呢?他說這些人沒見過世面,別上來考試直接見了皇上,把皇上嚇著,各省市州縣你們自己選拔,選拔上來以后,我們從這兒再進行一個考試,考完了以后然后再交給皇上,再進行終審,這次考試的結果就是一個都不錄取,李林甫說什么呢?說野無遺賢,人才早就錄取完了,現(xiàn)在天下已經(jīng)沒有人才了,可喜可賀,對皇上說,真是可喜可賀,唐玄宗居然就相信這種鬼話,我們原來講李白的時候說過李林甫這個人,但當時是說什么呢?說李白沒有能夠從政,他自己主觀上確實有問題,李林甫雖然一無是處,壞到底,但是也犯不著在唐玄宗的跟前給李白進讒言,當時是這么說的,但是你說這個李林甫壞不壞?那是真的壞。
唐玄宗任命李林甫做宰相,那是為己所用,沒有一個皇帝用宰相是為了壞自己江山的,這個是肯定的,作為唐玄宗來講,他用李林甫是因為李林甫有一個特點,李林甫特別善于揣摩皇上心里的意圖,你高興什么他就說什么,說的話全都像心里頭的小蟲子一樣,他好像知道皇帝想什么,所以這樣一個宰相,對皇帝來講那是太舒服了。唐玄宗把權力都交給他,天下大事你就去辦,我信任你,然后自己樂得縱情聲色,可是有一樣,皇上把權放出去,他要收回來也容易,他任命一個宰相容易,他要罷免這個宰相也容易,可只有一樣事情他做不到,就是當這個宰相,尤其他是個奸相,羽翼豐滿之后,他借著皇上這棵大樹做盡了壞事,政局為之敗壞的時候,要想挽回整個的政局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兒,李林甫的壞就主要壞在這個地方,而且他壞吧,這個人還沒有文化,因為李林甫是李唐王室的宗親,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通過科舉進來的,他老念錯別字,他選拔人才的時候看到文書里面有兩個字,這兩個字念“杕杜”,這兩個字大家可能平時見的不太多,這是《詩經(jīng)》里面的一個詩篇的名字,什么意思呢?是高大而特立的海棠樹,“杕杜”他一看,他就問旁邊的官員說,這個“仗杜”是什么意思呀?他以為是儀仗隊的那個仗,旁邊的官員很怕,他就不敢回答,低著頭不說話,親戚家生了個兒子,他寫了一封信表示祝賀說“聞有弄璋之慶”,生了個兒子弄璋,我們知道民間生個男孩叫什么呢?叫弄璋,璋是什么?玉器,玉器借代的是什么?借代的是德行和政治,就說你這個孩子能當官,生個女兒叫什么呢?就叫弄瓦,瓦是什么呢?用陶制的紡錘,人家這孩子將來做家務可以。他把這個“璋”寫成了反犬旁的“獐”,那不就成弄小野獸了嗎,所以,這些事情就發(fā)生在李林甫身上,他就是這么個人。
那么,杜甫這次就很倒霉,就撞到李林甫的手上,不過話說回來,杜甫他參加科舉失敗了,因為制舉因為李林甫的原因又失敗了,你注意,科舉的面比較大,而且基本上是按期的,比如說一年或者兩年,按期舉行,這個機會比較大,制舉呢?可能三年舉行一次,也可能十年舉行一次,而且錄取的人很少,所以你注意,杜甫參加這次制舉考試的時候,當年也有科舉考試,但他沒有參加科舉,我說的這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雖然跟李白不一樣,李白是徹底不參加科舉,他參加科舉考試,但他有選擇,這個選擇表現(xiàn)了杜甫的一種性格,什么呢?我開始參加科舉,后來我不參加科舉,參加制舉的那就肯定在一個方面有特別才華的人,自詡甚高的人才有可能參加制舉,但是,隨著制舉也可能一躍而登天,但也可能什么也沒有,風險和機遇都是存在的,到了后來,他連這個制舉都不參加了,他直接就寫文章獻給皇帝,這條路要走通就更困難了。
當時的文人為了求官,除了參加科舉和制舉以外,還經(jīng)常采取向高官自我推薦的辦法,比如李白就曾經(jīng)向當時宰相張說的二兒子,也是唐玄宗女婿的張垍推薦過自己,只可惜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那么,與李白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杜甫,會不會也向張垍這樣的大人物推薦自己呢?杜甫在長安的求官會成功嗎?
當時的文人,知識分子要想求賢達,就必須找一些中間人物,這些人不能完全是官僚,他必須首先自己是官僚,而且他還是在文壇上有一定的關系,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人,張垍就是這樣的人物,他父親張說本來既是高官宰相,又是文壇的宗主,所以他的兒子們,就自然而然的跟文士的交往比較多,所以杜甫們,李白們才會給他寫信,才會給他寫詩。杜甫三十九歲這一年,天寶九載給張垍寫了一首詩《贈翰林張四學士垍》“翰林逼華蓋,鯨力破滄溟,天上張公子,宮中漢客星”,夸張垍,什么意思呢?您簡直就是皇宮里面的文曲星,我們就是全靠你了,到了天寶十三載的時候,過了一年以后,他又給張垍寫了一首詩說“吹噓人所羨,騰躍事仍睽,碧海真難涉,青云不可梯,顧深慚鍛煉,才小辱題寫。”這什么意思呀?前面說“吹噓人所羨,騰躍事仍睽”您呀吹捧我,你吹噓我的時候,別人都很羨慕,大家都眼看著在您的吹噓之下我就青云直上了,可是沒想到,這個仕途上的事不好說,您是吹我了,可是我從這梯子上沒爬上去,說到底是我自己能力不行,辱沒了您對我的提攜。
這個詩是很重的一條材料在哪兒,就說證明張垍提拔過他,不像禮拜那樣說了半天,最后什么都沒發(fā)生,只是什么呢?水中月,鏡中花一樣,杜甫給張垍寫了求助的信,張垍幫他了,這個詩可以作為這條材料來用。那么,我們說張垍到底幫他什么了,讓他在詩里面回憶的時候,這么樣的興奮,這是一個很大的忙,幫了他很大一個忙,事還得從頭說起,就是在唐玄宗天寶九載的時候,有一個道士叫王懸翼,這個道士跟唐玄宗說,我見到軒轅黃帝老子了,我見到他了,這都是騙人的鬼話,而且在寶仙洞里頭,誰知道這寶仙洞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本秘籍,叫《妙寶真符》,這時候唐玄宗已經(jīng)都七十歲了,只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就是怎么樣能長生不老,所以凡是這類很荒唐的道士,來給他說這一類的消息的時候,他都非常的重視,他馬上派了一個大臣,去這個所謂寶仙洞,去找什么所謂的《妙寶真符》,派誰去找的這本書,就是張垍的哥哥張均,我們都知道張說有三個兒子,都做大官,杜甫不是找的這個老二嗎,老大當時做什么官,刑部尚書司法部部長,很大的官,那還能找不著嗎,一找就找著了,找著這些大臣就開始給唐玄宗拍馬屁,李林甫還表示愿意把自己的住宅捐出來,捐給這個道教界的人士,以便能讓皇帝長生不老,唐玄宗也不能閑著,馬上就在當時首都長安的南郊,舉行大型的祭奠活動,在這個活動的當口上杜甫寫了三篇大文章,獻給皇帝,這就是后來提到的三大禮賦。分別是《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于南郊賦》。
杜甫本來就有著極高的的文學才華,再加上精心細致的準備,自然使督撫的這三大禮賦不同凡響,在三大禮賦中,杜甫對唐玄宗尋找《妙寶真符》的活動,進行了極其熱烈的稱頌,文辭華麗,氣勢恢弘,那么,獻上這么重要的三大禮賦之后,唐玄宗會對杜甫另眼相待嗎,杜甫在長安的求官還將有怎樣的經(jīng)歷呢?
唐玄宗一看非常高興呀,這文章來的太及時了,整個就是給他粉飾這次活動的,史書上記載說“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我看完這個文章以后,馬上就說讓這個人在集賢殿書院里邊等待我的詔書,讓宰相給他出題目,測試他的文章,這個意思在哪兒呢?要準備選拔他,任命他了,這是個很重大的事件,關于這個事,杜甫在兩首詩里面都有過記載,有一首詩叫《莫相疑行》,怎么說的呢?說:“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輝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毕胛耶敵醯臅r候,這是回憶的,想我當初獻上這三大禮賦之后,一日之內(nèi)聲名顯赫,我寫文章的時候,集賢殿書院的學士們,是不是就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這些院士們,就圍的像一堵墻一樣看他寫文章,很驕傲呀,不管人家是不是圍成一堵墻,他反正自己認為人家是圍成一堵墻,這種感覺很重要,就是很有人物感?墒牵旅孢@首詩就不好了,說什么呢?說:“氣沖星像表,詞感帝王尊,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淪”又說:“竟與蛟螭雜,空聞燕雀喧,青冥猶契闊,陵厲不飛翻!睂嶒灹税胩欤蠹乙捕加X得我這文章寫得也不錯,皇上也覺得我這人還行,可是總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麻雀呀,小鳥呀唧唧喳喳的,最后我這個事就沒成,通俗一點就這么簡單。
換句話說,整個這個事是有一個過程在哪兒呢?就是先獻了三大禮賦,非常的合乎這個時機,皇上看了以后很高興,馬上下命令,讓他在集賢殿書院里面待詔,讓宰相負責出題目,測試一下這個人的實際水平,測試完了以后,品評文章完了以后,結果并不好,什么結果呢?史書上記載,八個字叫“送隸有司,參列選序”,什么意思呀?就是檔案、材料,求職的東西都放在檔案材料里頭,備選,將來有機會了電腦里邊調(diào)出來再說,現(xiàn)在當下兌現(xiàn),不行。
按理說文采如此之高,還得到皇帝的賞識,自己在這場測試中又表現(xiàn)神勇,杜甫走向政治的前臺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可是最后,為什么會是“送隸有司,參列選序”這樣一個奇怪的結果呢?這豈不是如同被打入了冷宮一樣,其中的問題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這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按道理這是皇帝親自下的這樣一個詔書,這樣一個指示,關鍵還是在宰相的身上,所以李林甫他要不死,這杜甫就很難抬頭,當時的宰相有兩個人,一個是李林甫,一個是陳希烈,陳希烈雖然這個時候已經(jīng)跟李林甫不對付了,但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上,他基本上還是聽李林甫的,他是排在李林甫后邊的,關于這個問題,就是沒有直接的材料說明,是李林甫把他給弄掉的,像上次,我們就可以說,因為史料里面直接就記載,一個都沒錄取,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這次沒有直接證據(jù),我們就可以又做一個合理的推測,就干嗎宰相這次不錄取他?那我們就在想,他上次不是說了嗎“野無遺賢”嘛,可巧了,杜甫就是當時那個“野無遺賢”里面那“一賢”,這時候怎么又有“遺賢”了呢,如果把杜甫錄取了,李林甫就等于扇自己的嘴巴,所以,如果要把這事,徹底做絕一點,那這次還是不錄取,但是不錄取,這是皇上親自打的招呼,也說不過去,那就來個什么呢?來個備案,我又不是說不用你,但我現(xiàn)在也不是利利索索的用你,就把你先放著,先放一放,別急,杜甫是很著急的,可是對李林甫來講,這可能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政治問題,他得跟上一次的那個決定,可能得保持一致,這就是我們只能根據(jù)史料做這樣一個推測。
還有,就是唐玄宗可能對這個事也不是特別地重視,換句話說,不就是獻了個三大禮賦嗎,不就是在他祭奠活動的時候,獻上這三篇文章歌功頌德嗎,說不定落得下場也就跟李白一樣,做一個以詩文陪皇上的角色,他畢竟不是選拔有關國家重大軍事、政治方面的這種人才,所以可能唐玄宗把這事交給有關部門去辦理,交給宰相去辦理,至于怎么辦,辦什么結果,那對唐玄宗來講可能并不重要,杜甫肯定是很難過的,可這不是我們要說的,我們要說的是誰幫他的忙?我剛才特別說的是張垍的大哥取的那個什么什么寶符之類的東西,就是說他獻這三大禮賦時機非常重要,活動已經(jīng)舉辦完了,過了一年以后你寫這個有什么用呢?活動還沒舉辦呢,你就寫這個也沒用,就是活動舉辦的時候,祭奠活動舉行的過程當中,獻了三大禮賦,這就是拍馬拍的剛剛好,這需要有知情者通風報信,我們有理由相信,結合前面那首詩,他很感謝張垍,認為在張垍的吹噓之下,他才能夠如何如何,那么,可能就是張垍給他通風報信的,給他提供的這個重要信息。
那么,我們說,后來有很多人就說,杜甫給這些權貴都寫過詩,都寫過信,像什么李林甫、陳希烈、楊國忠,他覺得這個詩人好像沒有自己的政治原則,可是你知道杜甫跟李林甫的女婿關系特別好,李林甫這女婿姓杜,叫杜位,他們兩個是什么呢?同宗同族的兄弟,所以他有時候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晚上就會在杜位他們家度過,但是后來李林甫死了以后,朝廷認為這個楊國忠說李林甫里通外國,皇上就把李林甫的家都給抄了,把李林甫生前的官爵全部都奪了,然后把他的墳也給拋了,掘了,給他換了一口小點的棺材,用一般老百姓的葬禮把他安葬了,杜位就倒霉了,就被貶了,那么,杜甫一直在這個過程當中,杜位當時煊赫的時候,他跟杜位有交往,杜位后來被貶了,他跟杜位之間也有交往,所以這個問題很復雜,你不能說他跟這些權貴有關系,拍馬屁,他沒辦法,他要生活,他要在仕途上發(fā)展,當時宰相就是李林甫,你不拍他你拍誰呀,當時宰相就是楊國忠,你不拍他你拍誰,至于說他在權貴當中的交往,是不是全部都是功利性的目的,那也不一定,像杜位的交往,那有同宗同族的兄弟這樣一個成分,同時還有一個情感成分在里面,所以,我說杜甫他的偉大在什么地方?杜甫的偉大在于他不跟小人打交道,不跟奸佞的人打交道,關鍵在于他在這個黑暗的世道里面,跟這些奸佞的小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本人并不沉淪。
我們經(jīng)常說出污泥而不染,他是入污泥而不染,你比老說出污泥,你出來了當然就不染了,可是你是入污泥而不染,他越是跟這個黑暗的現(xiàn)實接近,越是了解這個黑暗的現(xiàn)實,他就越來越堅定自己光明的理想,這是反過來的,他不是說越接觸黑暗的現(xiàn)實,越跟這幫小人打交道,越跟這幫壞人打交道,他越變越壞,恰恰相反,他越跟他打交道越認為自己應該堅持自己光明的理想,所以他深入黑暗現(xiàn)實越深,頭腦就越清醒,頭腦越清醒對于現(xiàn)實人生的抨擊就越激烈,再換句話說,就是他知世而不世故,這是杜甫的一個特點。
杜甫在長安的這些年,仕途上沒有什么收獲,可是在生活上卻度日如年,為了求官的方便,他曾經(jīng)把家搬到了長安,可求官的一再失敗,讓他又無法再長安久住下去,天寶十載,四十四歲的杜甫拖家?guī)Э冢岬搅司嚯x長安城二百四十里的奉先,也就是今天陜西省的蒲城縣,在這里安頓下來之后,杜甫再次踏上了求官之路,此時,杜甫的命運似乎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因為朝廷任命他擔任河西尉,大概相當于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這么一個職務,這是一個從九品的職位,是唐代品級最低的官職,生活窘迫,迫不及待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杜甫,會欣然接受這個小官嗎?他在求官這條路上還要走多遠呢?
唐代的官職是這樣,分品級,品級中又分正品、從品,然后又分上下等,比方說八品,它就有正八品上,正八品下,從八品上,從八品下,他這是個從九品,很低微,簡直就是開玩笑,對杜甫來說,因為什么呢?杜甫的志向是什么呢?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什么意思?我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要輔佐像堯舜這樣的圣人,這樣的君王,我要做了他們的輔佐大臣,我就會使天下風俗淳,那就跟李白是一樣的,李白說“寰區(qū)大定,?h清一”,兩個人都想做宰相,宰相當不了,太難了,可以理解,可是也不至于當個從九品吧,這個對于詩人來講簡直具有反諷的意味,非常殘酷,要是擱李白的性格那就拂袖而去了,省了這道麻煩的手續(xù),可是杜甫不行,他這一家老小還等著張嘴吃飯呢,所以他得等一等,他沒有就這個官,他等了一會兒,等了那么些時間,又接受了一個職務,叫京兆府兵曹參軍,是個什么官呢?就是太子的衛(wèi)戍儀仗部隊當中的一個參謀屬官,具體管什么呢?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類的事務,也不大,從八品下,但比剛才那個大一點,好歹反正算是個官,所以杜甫就寫了一首詩叫《官定后戲贈》,寫給自己自我解嘲的詩。
“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老夫怕驅(qū)走,率府且逍遙,耽酒須微祿,狂歌托圣朝,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他說我要不做河西尉,你想河西尉那個位置是跑腿的,是基層干部,我不愿意一天到晚迎來送往,到上級部門跟著看人家的臉色,我也不愿意去盤剝老百姓,因為那個催租催稅的都要這個人去做,我就是想做京兆府兵曹參軍,這也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京兆府兵曹參軍它是在京城里面做官,它是個京官,剛剛那河西尉等于是個地方官,我覺得這個官比較清閑,起碼這個俸祿可以讓我能喝到酒,說明這個俸祿很低微。所以,我們說杜甫他在長安這十年歷盡波折,求了不知道多少人,看了不知道多少臉色,跑了不知道多少路,但是所獲得的,和所付出的成巨大的反比。
他當了京兆府兵曹參軍之后,他離開長安會奉先,探望他的妻子和兒子,就在這個月,天寶十四載的十一月,在他從長安回奉先的途中,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的時間是十一月九日,消息傳到長安,唐玄宗不相信,一直等到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才確認這個消息,所以杜甫從長安到奉先家總?cè)ヌ酵拮永闲〉臅r候,他寫了一首詩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寫一首長詩,這首詩一共五百字,一百句,在這首詩里面沒有提到安史之亂,所以可見當時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長安城,但是,這很有意思,為什么呢?正是在這首詩里面,他寫了一個輝煌的王朝在風雨飄搖中的動蕩不安,他就在這首詩里面寫了那個大廈將傾之前,權貴們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生活,也寫了一個生活和成長在盛世中的知識分子,在黑暗的現(xiàn)實面前極度的憤懣和無可奈何,同時也寫了下層民眾的艱難生活,揭示出在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不合理的社會本質(zhì),不公正的社會本質(zhì),這兩句名言就在這首詩里面寫出來了,而這首詩也成為杜甫長安十年生活的一個總結。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澀,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杜甫在長安等了十年,等來了一個小官,也等來了一個摧毀大唐王朝的安史之亂,但是在十年當中,他朝著詩圣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杜甫就面臨著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抉擇,他繼續(xù)在朝為官還是隱居山林之間,還是像李白那樣去參軍,還是做別的抉擇,那么,所有的這一切,他在安史之亂當中的命運留在下一講,接著講。
杜甫艱難的求官路
746年,三十五歲的杜甫來到長安,起初還是很得意的。他的祖父很有名聲,母親家族與皇室多少沾點親,所以他很快就和汝陽王李琎(jìn)、駙馬鄭潛曜(yào)等體面人物相處得熟了。雖說他還是一介布衣,但自己覺得前途無量,功名立等可取,能和王侯們平等交往,并沒有什么自卑感。
這年除夕夜,杜甫在旅館里獨個兒住著,沒事可做,看蠟燭寂寞地抖著亮光,就有些無聊,聽到樓下大伙兒賭博的聲音,一時興起,也參與進去,高喊著骰子的花色。雖然輸了些錢,他卻哈哈大笑,說:“當年劉毅家里沒有隔日糧,卻敢豪賭一百萬呢!眲⒁闶菛|晉時的名將,少有大志,不拘小節(jié),屢立戰(zhàn)功,被稱為冠軍將軍。這時的杜甫,還有漫游齊趙時的豪放,正躊躇滿志,一心認為飛騰有望呢。
果然,剛過了年,機會就來了。唐玄宗為了表示愛才,發(fā)布一道詔令,但凡在文學藝術有一技之長者,都可上京考試。這個叫制舉,和定期舉行的科舉不同,是由皇帝臨時發(fā)起,因而難度也更大。杜甫是個倔強的人,二十四歲時科舉不中,他就不愿再考,進而選擇了難度更大、路子更窄的制舉。這就仿佛賭徒輸錢后,就發(fā)了狠心,下一筆更大的賭注,企圖一次性扳回,同時也讓面子上更有光。
三十六歲的杜甫走進了考場,使出渾身解數(shù),洋洋灑灑寫了一篇美文,自認為必然考中,于是回到旅館里喝著酒,品著詩,樂滋滋地等著。但他等來的結果,卻是沒考中。
而且更奇怪的是,這次居然沒有一個人中榜。整個長安城都炸了營,各種猜測紛至沓來。而負責考試的宰相李林甫若無其事,興沖沖地給皇上賀喜:“這次考試啊,沒一個合格的。這說明全國的人才,全被您選拔到朝廷里來了,民間已經(jīng)沒有遺留的賢才?梢娔媸乔八从械氖ゾ!碧菩谶@時年紀大了,只圖享樂,居然也相信了這番鬼話。
杜甫的一個朋友元結也同樣落選,他憤憤地寫了一篇文章,說明當中的緣故。
原來,李林甫雖出身皇族,但為人十分卑鄙。只不過他能迎合皇帝的心思,所以很受重用。唐玄宗本來是個英明君主,既平定了武則天之后的亂象,又一手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但在位久了,就難免自滿松懈?粗鴩鴰炖镥X糧多得用不完,百姓據(jù)說是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朝廷里人才濟濟,大事小事都有人管著;邊疆上也算安寧,各路節(jié)度使手下兵強馬壯。于是他心滿意足,對自己說:
“勞累了半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
他把年號從開元改成天寶,也就把人生目標從勵精圖治改成了安逸享樂。
六十歲時,唐玄宗把一個兒媳婦給娶了,還封為貴妃。這就是有名的胖美人楊玉環(huán)。唐玄宗是個藝術家,能編寫舞曲;楊玉環(huán)生得美,又聰明,還能歌善舞。兩個人雖說年齡相差很大,但男才女貌,情投意合,過著神仙都羨慕的快活日子。唐玄宗就把政事全部交給李林甫了。
現(xiàn)代畫家徐操所繪《明皇并馬圖》
畫中,唐玄宗和楊貴妃騎馬并行。在絲竹聲里,公主們紛紛進獻美食,據(jù)說一盤要花去十戶中產(chǎn)人家的家產(chǎn),十分奢侈。但玄宗卻樂在其中。于是,鼎盛的唐朝漸漸出現(xiàn)危機。
李林甫為了保住宰相的位置,看到有能耐的人就壓制,看到有反對他的人就打擊。他制造了一系列冤假錯案,把開元年間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大臣或者貶官,或者 ... 害。就在前一年,他誣陷太子謀反,牽連了許多無辜,著名文人李邕慘遭酷刑處死,左丞相李適之被迫 ... 。一時間,緊張恐怖的氣氛,籠罩著朝廷。
作惡多端的人,一般都做賊心虛。李林甫也不例外,他晚上住家里,也是提心吊膽,幾個房間輪流睡,以此躲避刺客。當他聽說皇帝要選拔人才,他生怕這些人中出來個刺兒頭,口無遮攔,寫文章揭發(fā)他的罪行,所以干脆一個不錄取。
這次考試的失敗,給了杜甫沉重的打擊。
他四處漫游,滿以為這次一舉成名,青云直上,開啟他的事業(yè)。猛不防被當頭一棒,就被打得暈頭轉(zhuǎn)向,許久緩不過勁兒來。他的心態(tài)一下子就變老了,頹廢了,甚至連頭發(fā)都有些變白了。在他的詩里,才三十九歲的人,就不斷自稱“少陵野老”。在齊趙漫游時的張狂勁兒,被悲慘的現(xiàn)實一點點消磨掉了。
沒能考中,杜甫沒有經(jīng)濟來源,在長安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艱難。但他依然是倔強的,之前是考進士不中,所以考制舉,F(xiàn)在制舉不中,他就又不屑于去考了。那他怎么辦呢?他開始不斷地給權貴們寫詩,結交翰林張垍、京兆尹鮮于仲通、節(jié)度使哥舒翰等等,希望能得到引薦。其中一些權貴甚至算不上什么好人,比如張垍就曾誣陷李白,使他離開長安。而鮮于仲通是靠著與楊國忠的關系,一下子爬上高位,然后一直窮兵黷武。杜甫與他們結交,證明他已經(jīng)有些饑不擇食了。
這些詩的套路一般是這樣的,先是說一番好話,用整齊的對句、恰當?shù)牡涔、?yōu)雅的辭藻,贊揚對方的地位、功勞、道德,在后半段,說明自己可憐的處境,希望得到引薦。但結果總令他失望。為了解決生計,他有時幫駙馬鄭潛曜寫一篇碑文,掙一筆稿費;有時寫詩給汝陽王李琎,獲贈一些錢糧。
有些貴人附庸風雅,常請一些文人墨客一同出席酒筵,席間吟風弄月,寫一些應場的詩文。酒喝得高興時,大家似乎親近了,甚至成了朋友,可一旦酒醒,懸殊的等級擺在那兒,就把美夢戳破了。杜甫也時常身處其中,或者吃一頓佳肴,或者得到一些報酬。他嘴里說著榮幸,但心里卻感到十分屈辱。他的好友鄭虔、岑參,此時也都貧寒,偶爾能相互周濟一下,但更多時候,也只是相對苦笑。
750年,韋濟來到長安,擔任尚書左丞。杜甫聽說這位長者曾去洛陽老家尋訪自己,當然十分感動,將他視為知音,像小孩對著親人傾訴內(nèi)心的痛苦一般,寫詩道出了多年來的辛酸。這就是著名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對于心高氣傲的杜甫而言,寄人籬下,追在貴人 ... 后頭,享用別人吃剩的酒肉,還要裝出快樂的樣子,的確是非常痛苦的。這時,他無比羨慕李白如閑云野鶴般逍遙自在,而他的事業(yè)心卻不容許他那樣做。
而就在此時,又一次機會到來了。
751年,迷信神仙的唐玄宗據(jù)說受到神仙的啟示,在正月里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祭祀玄元皇帝(就是老子)、太廟和天地。杜甫通過駙馬鄭潛曜的關系,事先得到消息,趁機洋洋灑灑寫了三篇《大禮賦》,對三個盛典進行了華美的歌頌,獻給了唐玄宗。
唐玄宗看了三篇賦,十分欣喜,覺得杜甫拍馬屁拍得到位,讓他窮奢極侈的典禮突然有了正當名義,而且還戴上了神圣的光環(huán)。他一高興,就讓杜甫來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采。
這是杜甫生命中最為光輝的一天。他精神煥發(fā),坐在集賢院里,飽蘸濃墨,奮筆疾書。而集賢院的院士們聽到這則奇聞,都紛紛擁過
清代禹之鼎所繪《明皇求教圖》
唐玄宗雖曾是個英明皇帝,但年歲一大,就開始信賴道教。為追求長生,常常尋仙問道,煉丹服藥,連夢中也不忘見神仙。
來觀看,結果圍成了一堵墻;噬系馁澝,讓杜甫一夜之間名滿長安。而他也滿心歡喜,以為這回總算能混出頭來了。
然而等了幾天,沒有等來官印,只等來一個“送錄有司,參列選序”的通知,說白了,就是等候分配。這當然又是李林甫從中搞鬼,前一次他說“民間沒有賢才了”,這回怎么突然冒出來一個?這不是打他嘴巴嗎?為了維護面子,他這次還是不錄用。當然啦,既然皇上都發(fā)話了,也不能駁皇上臉面,那就先掛起來,來個等候分配吧。
再一次的打擊,讓杜甫不僅精神絕望,而且身體也垮了。這年秋天,雨水不斷,積水里都生了魚,青苔蔓延到病榻上來。他患了嚴重的瘧疾,整整一個秋季都臥病在旅館里。以往的朋友看他倒霉,漸漸就不往來了,讓他覺得世態(tài)炎涼。這么重的打擊,讓他頭發(fā)白了,眼睛黯淡了,皮膚也變得黃蠟蠟、皺巴巴的,完全是未老先衰。對比他在兗州騎射時的風采,簡直是判若兩人。
這一年,他已經(jīng)四十歲了,于是想起孔子曾經(jīng)說過:后生可畏,年輕人未必不如年長者啊?鬃舆說,要是年過四五十還一無所成,學問道德都沒什么可稱道的,那一輩子也沒指望了。杜甫覺得孔子就在說他呢。
在長安待了五年,杜甫沒能混上一官半職,只換得滿腹牢騷,意志消沉。他此時的作品,不是向權貴獻媚,就是向朋友抱怨。前者雖然整齊華麗,后者雖然讓人同情,但這樣的詩,眼里只有自己,到底算不上高明。
【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求官之秘】相關文章:
杜甫生平介紹09-20
杜甫生平的簡介09-18
杜甫生平年表04-10
關于杜甫生平的介紹09-06
杜甫詳細生平介紹07-03
杜甫人物生平介紹08-18
杜甫簡介及坎坷生平10-04
《望岳》杜甫生平簡介03-14
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事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