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詩與仕途
杜牧,他胸懷治國大志卻最終做了詩人,實在是他人生的不幸。
當然,杜牧曾幾欲入仕,因為要實現(xiàn)他進步的政治主張。他的思想在《阿房宮賦》里已有深刻的闡述。阿房宮金碧輝煌、爭奇斗巧,但結果呢,是“戎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原因十分簡單,“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杜牧尖銳地指出,要是統(tǒng)治者能有仁愛之心,就會“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之君”。由此,誰能說杜牧不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官員,一個名留青史的政治家呢?但遺憾的是,就是在唐代這樣一個政治十分開明的社會里,統(tǒng)治者也難以聽進真知灼見,這正是他無以報國的原因。
杜牧曾三次為官,但結局堪悲。其時,因為朝廷的窮奢極欲,造成了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朋黨傾軋的局面。對此杜牧一再上疏陳其弊害,并因此寫出了痛心疾首之作,“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以奢事荔枝為例,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腐朽。而《泊秦淮》對統(tǒng)治者的批判更是入木,“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借南朝統(tǒng)治者的醉生夢死及陳后主的滅亡,鞭笞了封建皇帝只顧個人享樂而不顧國家存亡的奢侈糜爛。杜牧的政治見解在他的詩中多有流露。“三樹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饑。潛銷暗鑠歸何處?萬指侯家自不知。”“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前者揭示了勞動人民饑寒交迫的原因,后者痛斥了玄宗溺寵楊妃而國破家亡的罪惡。作為文人的杜牧,即使做了官也脫不掉一遇腐敗就拍案而起的秉性,這無疑是他終生不得志的原因,也實為做官之大忌、招禍之根本。
杜牧最厭朋黨之爭,但卻因此落了個可悲的下場。他曾親歷牛(僧儒)李(德裕)兩黨之爭。其時兩黨有異,杜牧尚傾向于李德裕的一些政見,但李黨并不視其為同道,因為他和牛僧儒交往過密。
杜牧在牛僧儒府下任推官時曾十分“瀟灑”,有詩為證:“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杜牧的落魄是因為無緣報國,于是那秦樓楚館就成了他排遣之地。牛僧儒每每派便裝軍士暗中保護他,這使杜牧十分感激。但他和牛僧儒僅僅是個人交情,然而兩黨之爭中,誰都把他這個“無黨派”人士視為異己。其結果自不必言了,這也當是書生文人之愚吧。
但杜牧無愧于歷史。政治抱負雖未實現(xiàn),卻得以詩壇不朽。杜牧的詩作,以其流麗拗峭和矯健俊爽的風采自成晚唐一幟。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那“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無不曲深優(yōu)雅、涵量深邃,閃爍著永恒的光彩和神韻。
杜牧一生,悲嘆交迭也喜憂相揉;蛟S正是仕途的失意才使他看清了統(tǒng)治者的嘴臉,才使他擁有了豪健俊朗的風骨,才使他的詩中有著對社會興亡的深思以及蔑視權貴、決不同流合污的誓愿吧。
人物生平/杜牧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jù)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華出眾,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zhèn),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余,關心軍事,后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注解,也寫過許多策論咨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獲成功。
長慶二年(822年),杜牧20歲時,博通經(jīng)史,尤其專注于治亂與軍事。杜牧23歲作出《阿房宮賦》。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zhèn)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已經(jīng)很有名氣,作品流傳。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歲,進士及第。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后轉為掌書記,負責節(jié)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jiān)察御史里行。這時杜牧居住在揚州,特別喜歡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為監(jiān)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分司東都。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在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在洛陽期間,由于職務清閑,他四處憑吊古跡,寫下了不少詩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歲,由揚州赴長安就任監(jiān)察御史。
開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觀察使崔鄲的幕下,被召為宣州團練判官。
開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離開宣州,去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開成五年,杜牧升官為膳部員外郎。
遷官外放
會昌元年(841年),杜牧調任比部員外郎。
會昌二年(842年),外放為黃
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書上并無記載。杜牧自己認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而李杜兩家為世交,李德裕為何不喜歡杜牧,有人認為是杜牧為人倜儻,不拘小節(jié),與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牛李黨爭,杜牧與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認為是牛黨。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為政能興利除弊,關心人民。
會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遷池州刺史,這年四十二歲。池州治所秋浦縣(今安徽貴池)。
會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詔禁毀佛教。杜牧對于這一措施是很贊同的,后來他在宣宗大中年間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記》,詳細敘述武宗禁毀佛教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幫助,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吏部員外郎。
人生暮年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就因為京官俸祿低,而難以養(yǎng)家請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沒有批準。
宣宗大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于應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認為,杜牧請求外放并不僅僅是經(jīng)濟原因,而是不滿意朝政,認為自己無法在朝中有所作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憑吊前賢,結識詩友,作了不少詩。一年后,他又被內(nèi)升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到長安第二年,遷中書舍人。這段時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別墅,并且閑暇之時經(jīng)常在這里以文會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杜牧的詩
七絕·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絕·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七絕·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七絕·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七絕·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七絕·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七絕·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七絕·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七絕·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的詩與仕途】相關文章:
讀杜牧的詩與字散文11-14
杜牧的詩摘抄09-01
杜牧寫的詩12-21
杜牧的詩大全11-12
杜牧詩鑒賞11-12
杜牧關于中秋的詩09-30
杜牧清明詩的意思11-07
杜牧的詩十五首11-06
杜牧的詩《山行》10-30
杜牧詩《赤壁》賞析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