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紙上談兵的故事
啟示:在實際操作當中不要空有理論而不付出行動,成功來之豐富的實踐活動,而不是書本上的條條框框。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就熟讀兵書。他一談起用兵之道來,連趙奢都說不過他。日子久了,趙括便自以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趙奢深知兒子并沒有帶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臨終前囑咐趙括,千萬不要擔任將軍的職務(wù),否則必定會給趙國帶來失敗。
公元前262年,秦國進犯趙國。趙孝成王任命廉頗為大將,率軍抵抗。久經(jīng)沙場的廉頗領(lǐng)軍20萬前去抗敵,兩軍在長平展開了大戰(zhàn)。廉頗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拼,便決定在長平筑壘固守,等到秦軍糧草供給不足的時候再出兵作戰(zhàn)。于是廉頗下令閉門不出,進行嚴密防守,不管秦軍如何挑釁,都不應(yīng)戰(zhàn)。就這樣,廉頗在長平堅守達三年之久,秦軍沒能得逞。
秦國見一時無法取勝,就派人到趙國都城邯鄲去散布流言,說廉頗懼怕秦兵,秦國特別怕趙王任命趙括為將。趙王果然中計,下令由趙括取代廉頗為大將。
趙括根本沒有實際作戰(zhàn)經(jīng)驗,一上任便改變了廉頗的作戰(zhàn)方案,向秦軍發(fā)起全面攻擊。秦軍假裝戰(zhàn)敗,一直將趙軍引到秦軍大營前。趙括知道中計,可為時已晚。趙軍成了甕中之鱉。幾十萬趙軍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軍,陷入了絕境。
46天后,趙括決心孤注一擲地向外突圍,還沒沖到秦軍的陣地前,就被亂箭射死了。主帥一死,趙軍全線崩潰,40萬大軍全被秦軍活埋。從此以后,趙國一蹶不振。
附注: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mào)然進攻,結(jié)果被秦軍打敗。
(注:現(xiàn)今經(jīng)常用于形容長平之戰(zhàn)失利的趙括,但是戰(zhàn)國時無紙,何以談得上“紙上談兵”?本成語也不在史記原句中,查找該詞句的話,清朝之前的典故中也未出現(xiàn)過該詞,據(jù)說是現(xiàn)代的某些書上聲稱是對趙括的形容造成的影響,因此成語出處存疑)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妒酚洝芳s成書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后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疤贰笔撬抉R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妒酚洝纷畛鯖]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笆酚洝北緛硎枪糯窌耐ǚQ,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紙上談兵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名人故事:王之渙的故事11-30
經(jīng)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0-08
童話故事 《駝背的故事》10-16
經(jīng)典寓言故事 【名人故事】08-09
兒童故事童話故事06-03
童話故事睡前故事06-23
魚目混珠的故事寓言故事11-04
飛翔的故事寓言小故事10-19
小木偶的故事童話故事10-12
兔子的腳的故事寓言故事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