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
2、借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有何不同。
3、理解“實踐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借助動態(tài)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
2、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投計】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生字的讀音。
湮(yān) 嚙(niè) 溯(sù) 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 :幻燈片出示
《冬夜讀書示子聿》(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學生齊讀,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在這首詩里,詩人一方面強調(diào)了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別強調(diào)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里”,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
三、教學過程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脽羝鍪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后,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以妖怪鬼狐為主,但于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nèi)容相當廣泛。
2、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
(a)注意停頓和語氣節(jié)奏;
(b)標出疑難字詞。
(2)、疏通文意
(a)學生自由朗讀,齊讀,男女生輪讀。
(b)結(jié)合課文注釋,利用工具書,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和釋義,并標出重點詞句,提出疑難字詞句。
(c)小組內(nèi)解決疑難,同桌互相提問文中的重點詞語解釋及句子翻譯,疏通文意。
(3)、教師強調(diào)重點字詞:幻燈片出示
山門圮于河(倒塌 ) 閱十余歲 (經(jīng)過、過了)(年)
曳鐵鈀 (牽引,拖著 ) 湮于沙上 (埋沒 )
爾輩不能究物理(客觀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
如是再嚙(沖刷) 不更顛乎(荒唐)
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按照)
(4)、教師強調(diào)應掌握的重點句子
(a)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
譯文:經(jīng)歷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
(b)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文: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
(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譯文: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譯文: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瘋嗎?”
(e)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譯文: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
第二課時
一、小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古今義。
寺臨河干 “干”古義:水邊,河岸。今義:與濕相對。
爾輩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義:指客觀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今義:一門學科。
2、解釋通假字:
不亦顛乎 “顛”通“癲”,瘋狂。
3、翻譯句子。
(1)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2)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答案:(1)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里,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
(2)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二、再讀課文——探究問題
1、文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概括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四種方法及結(jié)果。(幻燈片)
2、在文中找出他們尋找石獸的理由有什么不同?(幻燈片)
|
理由 |
寺僧 |
以為順流下矣 |
講學家 |
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
老河兵 |
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3、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借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多媒體演示】
(1)、學生演示。
(2)、教師演示。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借助動態(tài)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幻燈片)
結(jié)論:(幻燈片)
寺僧:沒考慮流水、石獸、泥沙的關系。
寺僧:只考慮了流水,沒考慮石獸、泥沙。
講學家: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三者的性質(zhì)及相互關系。
4、這個故事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討論并歸納: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jù)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jù)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三、拓展延伸——感悟道理
1、課文闡述的事理對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有什么啟示?
明確: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diào)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
同時也詮釋了生活學習中要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可做空頭理論家的哲理。
2、收集有關勇于實踐的名言:
(1)百聞不如一見。---班固
(2)一個人的經(jīng)驗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煉能夠使它成熟。 ——莎士比亞
(3)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jīng)驗發(fā)源的。----毛澤東
(4)經(jīng)驗是永久的老師。----歌德
(5)實踐是思想的真理。-----車爾尼雪夫斯基
3、推薦閱讀《紙上談兵》的故事。
【河中石獸教案】相關文章:
河中石獸教案11-06
《河中石獸》教案11-10
《河中石獸》的教案05-11
《河中石獸》01-31
河中石獸優(yōu)秀教案11-12
《河中石獸》說課稿06-25
《河中石獸》反思11-29
《河中石獸》說課稿12-21
河中石獸的譯文06-23
《河中石獸》啟示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