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清明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庭堅的清明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
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注釋
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雷驚”句:意思是清明早已過了驚蟄的節(jié)氣?萬物正欣欣向榮。蟄(zhé):動物冬眠。
“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丶液髤s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愿被燒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zāi)埂?/p>
【譯文】
清明時節(jié),桃李含笑盛開,但野田荒墳卻是一片凄涼,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驚天動地,驚醒了蟄伏的龍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長得很柔嫩。過去有個齊國人在墳?zāi)骨捌蚯蠹榔烦漯,回家卻向妻妾炫耀,說富人請他喝酒,與此相反,晉國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載,賢愚混雜,誰是誰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長滿野草的荒墳中。
【賞析】
全詩的意思是說,清明時節(jié),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春雨綿綿,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著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著的人心里感到難過。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詩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氐郊依,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寧可隱居山中。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嘆地說,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lián)以清明節(jié)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gòu)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展現(xiàn)了自然界萬物復蘇的景象,正與后面兩聯(lián)的滿眼蓬蒿荒丘,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于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xiàn)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丑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的清明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黃庭堅《清明》翻譯與賞析04-06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3-26
清明黃庭堅原文及賞析05-31
黃庭堅《清明》翻譯與賞析04-03
黃庭堅的《清明》以及賞析04-08
清明黃庭堅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3-30
黃庭堅清明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