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翻譯賞析
賞析是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
作者為宋朝詩人賀鑄。
秋水斜陽演漾金。遠山隱隱隔平林。幾家村落幾聲砧。
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fēng)物似如今。只無人與共登臨。
【前言】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是北宋賀鑄的一首詞作,寫別后的凄涼兼及懷人,通常認為是作者懷念亡妻之作。上片寫登臨所見,下片回憶往昔的歡會以突出物舊人非的凄涼處境。詞中眼前獨自登臨所見的實景與昔日“共登臨”的虛景構(gòu)成對比,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
【注釋】
、贉p字浣溪沙:即《浣溪沙》別名,相對變體《攤破浣溪沙》而言。本是唐玄宗時教坊名,后用為詞調(diào)。
②演漾金:狀斜陽照水。演漾。流動起伏的樣子。
、燮搅郑浩秸臉淞。砧(zhēn):搗衣石,這里指搗衣的聲音。
、艽迓洌捍迩f。
、菸鳂牵禾K州觀風(fēng)樓,在城西。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睹。此處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時光之中。
、揎L(fēng)物:風(fēng)光景物,一般特指某個地方特有的。晉·陶潛《游斜川》詩序:“天氣澄和,風(fēng)物閑美。”宋·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詞:“一帶江山如畫,風(fēng)物向秋瀟灑!钡桥R:語本《楚辭·九辯》:“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本指登山臨水,后也泛指游覽,如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另有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翻譯】
秋日的斜陽映照著江水,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波紋。透過一片平展的樹林,隱隱望見遠處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著幾處村莊,不時傳來幾聲砧杵聲。記得當(dāng)年和她共上西樓,瞇著醉眼欣賞此處的風(fēng)光。那時的景色和現(xiàn)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沒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賞了。
【賞析】
這首詞寫別后的凄涼兼及懷人。上片寫登臨所見,下片回憶往昔的歡會以突出物舊人非的凄涼處境。
“秋水斜陽演漾金,遠山隱隱隔平林”二句描繪景物:清澈的秋水,映著斜陽,漾起道道金波。一片片平展的樹林延伸著,平林那邊,隱隱約約地橫著遠山。這兩句抓住秋天傍晚時分最典型的景物來描摹,將那“秋水”、“斜陽”、“遠山”、“平林”描繪得出神入化。
“幾家村落幾聲砧”緊承上句而來,仍寫登臨所見所聞:疏疏的村落,散見在川原上。隱隱之中,但見煙霧繚繞,徐徐升騰。斷斷續(xù)續(xù)之中,但聽得那單調(diào)的砧杵捶衣之聲。
上片三句,單看詞人所描摹的這幅深秋晚景圖,似乎只是純客觀的寫生,詞人視聽之際,究竟有哪些情感活動,并不容易看出。但這三句并不只是純客觀的景物描摹,并不是沒有寄寓詞人的主觀情感。實際上,這秋水斜陽,這遠山平林,這村落砧聲,句句情思化,句句都是詞人心中眼中之景,都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傷心情緒寄寓其中。這與梁元帝“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的賦吟和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比梁、李之作更委婉,更含蓄,更騰挪跌宕,更富于情趣。
“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fēng)物似如今”二句急轉(zhuǎn),由上片的眼前景物鋪陳轉(zhuǎn)而回憶昔年的賞心樂事。記得當(dāng)年在西樓之上,飲酒賞景,兩人酒酣耳熱之際,執(zhí)手相向,醉眼相望,情意綿綿。如今當(dāng)年的風(fēng)物依舊,而人去樓空,倍覺凄涼。本來,詞的上片所寫之景只有一幅圖景,然而,作者平鋪直敘地再現(xiàn)眼前景物的寫法,在此卻起了變化,虛實相生,出現(xiàn)兩幅圖景:一幅是今天詞人獨自面對的眼前之景;一幅則是有美人作伴,詞人當(dāng)初凝著醉眼所觀賞的往昔之景。昔日之景是由眼前之景所喚起,呈現(xiàn)在詞人的心幕上。兩幅圖景風(fēng)物似無變化,但“凝醉眼”三字卻分明透露出昔日登覽時是何等愜意,遂與今日構(gòu)成令人悵惋的對照。
“只無人與共登臨”這句是全詞的詞眼。上片所寫的那秋天斜陽,那遠山平林,那村落砧聲,至此便知都是詞人“物是人非”、“良辰好景虛設(shè)”的情感物態(tài)化體現(xiàn)。這末句的點醒,令人于言外得之,倍覺其百感蒼茫,含蓄深厚。結(jié)尾一句,巧妙點醒,畫龍點睛類也。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八贊嘆說:“賀老小詞,工于結(jié)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jié)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觀此詞之結(jié)句,可知陳氏之論不謬。
賞析:
此詞虛實相生地展現(xiàn)了當(dāng)下詞人登臨所見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詞人當(dāng)初凝著醉眼所觀賞的往久之景,通過今久情景的對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悵惘心緒。全詞意境沉郁,語言收放自如。
詞的上片寫登臨所見:清澈的秋水,映著斜陽,漾起金波。一片平展的樹林延伸著,平林那邊,隱隱地橫著遠山。疏疏的村落,散見在川原上,傳出斷斷續(xù)續(xù)的砧杵聲。接下去,下片前兩句說昔年曾登此樓,風(fēng)景與今相似。而詞人今日面對此景,究竟喚起何種感慨,卻到結(jié)句“只無人與共登臨”。才點明,原來昔日同登此樓的人,今已不在,只剩下作者孑然一身,佇立于樓上了。聯(lián)系賀鑄的生平看,那位不能同來的人,可能是他的眷屬。至此,可以感到上片所寫的那秋水斜陽,那遠山平林,那村落砧聲,都不再是客觀的景物了,而是詞人心中眼中,都有一種傷心說不出處,這種傷心說不出的情緒,借助于末句的點醒,令人于言外得之,倍覺其百感蒼茫,含蘊深厚。
此詞虛實相生地展現(xiàn)了當(dāng)下詞人登臨所見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詞人當(dāng)初凝著醉眼所觀賞的往文之景,通過今文情景的對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悵惘心緒。全詞意境沉郁,語言收放自如。
作者介紹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賀鑄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quán)貴,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于詞。其詞內(nèi)容、風(fēng)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清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文言文賞析08-08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2
浣溪沙原文的翻譯及賞析11-03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2-22
秦觀《浣溪沙》翻譯及賞析04-10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9-28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8-04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薦】03-05
晏殊《浣溪沙》翻譯及賞析10-28
浣溪沙·庚申除夜翻譯及賞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