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鑒賞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浣溪沙》鑒賞(合集15篇)
《浣溪沙》鑒賞1
山色橫侵蘸云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難忘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上闕寫景。云霞橫亙天邊,遮罩大地,如胭脂般血紅。落日余暉中,山色披上一層迷蒙凄然的柔光,像是剛從云霞里沾染出來。一個“蘸”字,想象奇特,形象而巧妙地描繪出云霞之艷濃如水和在其籠罩下的蒼山暮色!巴潞ā保f明已是深秋,又在“風靜”之時,更添蕭涼之意。接著視角一變,由物而人,遠望前方,林子深深,散落的農屋星星點點,偶爾傳來幾聲昏鴉啼叫,更顯山村的寂靜和落寞。上片從不同的角度寫景,由上而下,由山川及景物,由景物襯托出人的生存氣息。層層推進,營造出一個深遠闊大而又寂寥的的意境,很有美感。
下闕典型的抒情。據(jù)薛瑞生考證,本詞寫于蘇軾二十五歲(實際周歲二十三),在回家奔母喪完后回京師的路上。蘇軾的母親很偉大,深明大義,從小對兩個兒子“教以學問,畏其無聞”,不料就在蘇軾父子奔赴京城高中禮部省試,名聞天下之時卻突然病逝,這對蘇軾來說,“無疑是在一舉成名的喜樂得意之際,遽然聽到喪鐘的敲響,領略到生命的本然的悲劇底蘊”。(王水照語)一路上雖然有最好的兄弟和父親作伴,吟詩賞美景,然而心態(tài)難免低沉,路途遙遠,于是目之所遇皆為哀景,天生多愁善感的詩人,又如何不夢到故園呢!夢到故園,卻無法計算“多少路”,借酒澆愁,企盼酒醉忘鄉(xiāng),但總有醒來之時,偏偏酒醒以后還是“難忘隔天涯”!想想多少游子與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永遠隔著一座心的天涯,念念不忘,至死方休!多少無奈,只有那清冷的月光靜靜灑照千里平沙,替我去撫慰那夢中的故園了。結句以景作結,意蘊深長,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無奈與對家鄉(xiāng)深沉的思念。
《浣溪沙》鑒賞2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宋代:歐陽修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譯文
帶有彩繪的的豪華馬車經過朱紅色的橋,車輪的響聲在湖上響起。春水豐盈的湖面,倒映著柔美的白云。湖面平靜的好像碧綠的玻璃,平滑干凈沒有灰塵。
春季里昆蟲吐出來的細絲,隨風飄舞在花草樹木之間,網(wǎng)住春光,留住游人;▍仓械镍B兒不停地鳴叫,仿佛在召喚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誘人,游人游賞到夕陽西斜才無可奈何地離去。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
朱橋:欄桿朱紅的橋。
畫輪:指有彩繪的豪華車子。
溶溶:指水盛貌。
春水:指春天時的湖水,表現(xiàn)出湖水的柔和之感。
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現(xiàn)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緩柔美。
碧:即綠色。
游絲:本指春季里昆蟲吐出的細絲。
縈:即縈繞,留住之意。
醉客:指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游人。
歸:指離開。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賞析
歐陽修這首《浣溪沙》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lián)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
上片寫湖面風光很有特色。首句“湖上朱橋響畫輪”,寫游客們乘坐著豪華的車子,駛過那裝修著朱紅欄桿的橋梁,來到西湖游賞春光,傳達出一種喧騰熱鬧的氣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兩個“春”字,是名副其實的“加一倍寫法”,目的就是把這個字突現(xiàn)出來。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說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說成是真的云,通過這種“真實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來,從觀察體驗的錯覺中描繪景物的狀態(tài)。第三句“碧琉璃滑凈無塵”,用琉璃的光潔平滑來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現(xiàn)了湖面泛舟時輕快、暢適的心情,形象而有詩意。
下片寫游興未盡的留連之情。前兩句是對偶句:“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這兩句描寫春物留人,人亦戀春,是全詞的重點所。歐陽修說游絲“縈醉客”,這既是游人賞春縱飲,也有游人被美景“喚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鳥喚行人”,這一句是從聲音的角度來寫,不但寫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的境界,也寫出了春天西湖的“錦官城外柏森森”的蔥綠景象。詞人通過把游絲、啼鳥對游人的“挽留”,表現(xiàn)出游人被西湖美景吸引而舍不得歸去之情。把游絲、啼鳥說成頗通人性的靈物,這便是詞體以婉曲寫情的特別處。末句里的“日斜歸去”四字,說明西湖景色美好,讓人流連:“奈何春”三個字使得全詞更顯得精彩,它表達了作者郁積于心的留連惆悵之情。這首詞的結尾,是用陡轉直下的筆法揭示了游人內心深處的思維活動,表現(xiàn)了由歡快而悲涼這種兩極轉換的心理狀態(tài),故而能夠取得含蓄蘊藉、余味不絕的藝術效果。
從藝術上看,詞人借景抒情,在描寫“樂景”之中,暗示了“哀情”,具有含不盡之意現(xiàn)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蘊含在寬闊的境界之中,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和思考。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仁宗皇祐元年至二年(1049—1050)。歐陽修任穎州知州,與友人一起載舟游春的所見所聞。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詞。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浣溪沙》鑒賞3
紅日已高三丈透②,金爐次第添香獸③。紅錦地衣隨步皺④。
佳人舞點金釵溜⑤,酒惡時拈花蕊嗅⑥。別殿遙聞簫鼓奏⑦。
【注釋】
、黉较常涸~牌名。
、诩t日:《話總龜》、《西清詩話》、《類說》、《詩人玉屑》等本中均作簾日。三丈透:指太陽升起已有三丈多高,這里指太陽升起的高度,是虛數(shù),不是實數(shù)。透,透過。
、劢馉t:《詩話總龜》中作佳人。金爐,銅制的香爐。次第:依次。唐劉禹錫《秋江晚泊》詩中有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之句。香獸:以炭屑為末,勻和香料制成各種獸形的燃料。始用于晉代羊祜,《晉書·羊祜傳》有記載。
、芗t錦地衣隨步皺:紅錦地衣,紅色錦緞制成的地毯。地衣,古時鋪在地上的紡織品,即地毯。隨步皺,指金錦織成的地衣隨人的舞步的移動而打皺,此用以形容舞女舞蹈時紅錦地毯隨著舞女旋轉打皺的情形。皺,明刻本《類說》卷三十四誤作雛。
、菁讶耍好琅,這里指善于起舞的宮女。漢司馬相如《長門賦》中有句: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足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舞點:蕭本二主詞作舞急;呂本二主詞作舞黠;《詩話總龜》、《西清詩話》、詩人玉屑》中均作舞徹。舞點,按照音樂的節(jié)拍舞完了一支曲調。點,音樂的節(jié)拍。金釵溜:頭上的金釵滑落了。金釵,又稱金雀釵,古代婦女頭飾的一種。溜,滑落。
、蘧茞海èВ⿻r拈(niān)花蕊(ruǐ)嗅:酒惡,《詩話總龜》中作酒渥。亦稱中酒,指喝酒至微醉。這是當時方言。宋趙令《侯鯖錄》卷八中云:金陵人謂‘中酒’曰‘酒惡’,則知李后主詩云‘酒惡時拈花蕊嗅’,用鄉(xiāng)人語也。拈(niān),侯本二主詞、吳本二主詞中均作沾。《捫虱新語》中作將。時拈,常常拈取;ㄈ铮@里代指花朵。嗅,聞。
、邉e殿:古代帝王所居正殿以外的宮殿。唐王勃《春思賦》中有句:洛陽宮城紛合沓,離房別殿花周匝。遙聞:《西清詩話》、《類說》、《捫虱新話》中引《古今詩話》、《詩話總龜》、《詩人玉屑》作微聞。簫鼓:簫與鼓,泛指樂奏。南朝梁江淹《別賦》中有句: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簫,一種竹制管樂器。古代的簫用許多竹管排在一起做成,有底;現(xiàn)代的簫一般只用一根竹管制成,不封底,直吹。
【賞析】
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真實地再現(xiàn)了李煜前期的奢華綺麗的享樂生活。此詞見于蔡絳《西清詩話》,《古今詩話》等本以為是李氏宮中詩。
詞的上片,是帝王奢華生活和耽于享樂的真實寫照。這里有時間、有環(huán)境、也有事件,更加使讀者看到作者做為統(tǒng)治者追求和安于奢華享樂的態(tài)度和精神世界。通宵達旦的歌舞,奢麗浮華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宮廷生活,在作者眼里是那樣的和諧自然。這也就自然地引入下片。下片的首句承上片而來,寫作者眼中佳人的舞姿,發(fā)散釵落,可以同上片首句對應看到,歌舞一直未休,可能是夜以繼日的。酒惡一句,作者寫自己已經酒醉不支,但卻仍舊以花解酒,力圖繼續(xù)飲宴。最后一句跳開的場面描寫,從側面反映這里的活動是如何的喧鬧。從內容上看,詞中反映的生活是空虛腐朽的,不僅在生活起居上一味地追求奢華,而且毫不顧及政事百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享樂安逸當中。同時,讀者可以看到,作者在詞中的種種作態(tài)對其本人來說,他始終是抱著一種自得的、欣賞的態(tài)度的,他的自我陶醉的心情甚至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得到說明他大概樂于或希望別人知道他的這種生活,所以要使別殿遙聞簫鼓奏。從藝術上看,這首詞的結構嚴謹,技巧嫻熟,語言華麗,喻象生動。上下兩片承接自然緊密,渾然一體,場面描寫細膩到位,情態(tài)表現(xiàn)活靈活現(xiàn),如酒惡時拈花蕊嗅一句,貼近生活,使一個醉酒享樂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紅日已高三丈透句,更是被稱為絕唱。
這首描寫帝王享樂的詞,藝術上的精美與內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同作者后期的詞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讀者也可以想見,如果不是對這種耽于奢華生活樂而不疲,恐怕李煜也不一定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階下之囚。歷史的警醒也許正在于此。
《浣溪沙》鑒賞4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翻譯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后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后,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后一次涌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于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駳g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注釋
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
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jié)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俗。
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于西湖九里松筑室,作《青松居士集》。
翦燈心事:收燈。
峭寒:料峭寒氣。
蜜炬:蠟燭。
蜜炬來時:指秉燭而游。
吹徹:言笙聲不已。
夜何其:夜已何時。
東風落靨:此處比喻東風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面頰上的微渦。
賞析
上片首二句寫未出觀燈前的寂寞心情!按狐c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兩句,真所謂“清空而義騷雅”。于情意講,惜梅心事,乃嘆息于春來匆匆,不過一般傷春意緒而已。但所謂“翦燈心事”,引出李商隱《夜雨寄北》情景,言外自有許多令人想象處:此處是否也有類似李商隱那樣的意思,比如:“何當共剪兩窗燭,卻話春點雨梅時?”何況,首句“春點”所塑造的“春點疏梅雨后枝”的意象,非常詩意化,清寒寂寥中帶來幾分雅潤清麗,很耐品味。
第三句寫出行。“市橋攜手步遲遲”,“遲遲”兩字寫出層層心意,白石此行因收燈后百無聊賴引起,友人俞商卿呼之乃出,俞商卿不呼他人而單喚白石,顯然兩人情誼非同尋常,在舉城喧鬧過后攜手漫步,正是友人彼此交心的最佳時刻,步履緩慢,交談喁喁,生怕急促的腳步破壞了這份心靈間的寧靜。
下片首二句寫元宵燈市的熱鬧場面:蜜炬,是所見;笙歌,是所聞。結句寫看燈的人樂而忘返,到夜深不肯歸去。玉箏嗚嗚,江梅點點,行行走走,好不愜然?上б魂嚃|風吹來,梅花吹落,望之不禁失神:“東風落靨”一句,以美人笑靨比嬌嫩梅花,韻致清絕,思之如圃,美不勝收。
從整體看,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jié)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后疏梅著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全詞用正面白描,勾畫出燈節(jié)的熱鬧氣象。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十六日,收燈之夜詞人百無聊賴,故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因記所見。
《浣溪沙》鑒賞5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注釋
、僭~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時詞人客吳興(今浙江湖州)。
收燈夜:正月十六日夜。吳自牧《夢粱錄》:“至正月十六夜收燈!
闔戶:關門。闔,同合。
俞商卿:俞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筑室西湖九里松,自號青松居士。
②剪燈:收燈。峭寒:料峭寒氣。
、勖劬妫合灎T,此處指燈。李賀詩有“蜜炬千枝爛”句(《河陽歌》)。
、苡耋洗祻兀河美瞽Z《浣溪沙》詞“小樓吹徹玉笙寒”意。夜何其:夜已深意。
、蒽v(yè):面頰上的微渦。
賞析/鑒賞
“春點疏梅雨后枝”,梅花已是高潔之物,春雨更是潤物細無聲,適時而至的春雨,將疏疏的梅花浸潤之后,該是多么清新可人的景象!
“翦燈心事峭寒”,化用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李商隱的這首詩向來為人們所激賞,原因在于詩中反映出的濃厚、真摯而清純的友情。
“春點疏梅雨后枝”是景語,清;“翦燈心事峭寒時”是情語,亦清;而整首詞就是在這片“清”氣籠罩下流露出一縷輕松、愉快之情,直純而自然。
《浣溪沙》鑒賞6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其五)
蘇軾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①元是此中人。
【注】①使君:指作者。
8.“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兩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分)
9.下片最后一句“使君元是此中人”和上片最后一句“何時收拾耦耕身”有什么關系?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景象:生機蓬勃、風光宜人。(2分)意譯這兩句。(排比2分,不排比1分)感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1分)
。、照應(因果)、深化。(2分)上片、下片分析各2分。(要點:雨后、歸耕田園的愿望、對仕途厭倦、深化主題。)
【賞析】
《浣溪沙》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fā)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這五首詞,文風樸實,格調清新,不取艷辭,不采僻典,以詩的句法入詞,是這組詞的主要藝術特色。它完全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為農村詞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良好的文風。辛棄疾的農村詞便直受到蘇軾詞的影響。
補充資料
題材新。
詞的創(chuàng)作至蘇軾雖時間不長,但作品數(shù)量卻也頗為可觀,寫景、抒情、言志、詠物、懷古,幾乎可說處處已有前人足跡。就題材而言,想要創(chuàng)新談何容易!但蘇軾偏要迎難而上,若論詞的題材創(chuàng)新,蘇軾可稱為第一人。自他之后,詞才突破僅用來言情的題材束縛。陳后山說他“以詩為詞”,就是指凡是能寫到詩里的題材內容,他都能打破詞“別是一家”(李清照語)之禁忌,毫無顧忌地全寫到詞里去,從而使詞取得與詩一樣的地位。《全宋詞》收他三百五十多首詞,從題材內容上看,的確是“無事不可言”。有抒發(fā)情懷的《水調歌頭·中秋》,有描繪景致的《蝶戀花·密州上元》,有述寫志向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有“詠物”“最工”的《水龍吟》(王國維《人間詞話》),更有開悼亡詞之先河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尤其是《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一組詞作,更是給詞納入了全新的題材內容:他把“老幼扶攜收麥社”、“隔籬嬌語絡絲娘”、“牛衣古柳賣黃瓜”等都寫入詞中,樸素再現(xiàn)了元豐元年夏初久旱雨后農村景色風物人情。東坡將所謂的下里巴人,村童荊婦野老一齊聚攏于筆下,清新靈動寫得那樣淳樸自然,這也是蘇詞的一個創(chuàng)舉。劉熙載贊嘆說:“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保ā端嚫拧肪硭模┻@種于文人詞中呈現(xiàn)泥土氣息的全境畫面,怕只有蘇詞才敢畫出來。蘇軾對詞作題材的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使他的作品讀來耳目一新,加之作者高超的寫作技藝,使蘇詞超越了同代及前代的許多詞作,蔚為人們喜愛而影響深遠。
至于宋人說蘇軾“以詩入詞”的問題,王若虛在《滹南詩話》中有很精辟的論辯:“陳后山謂坡公以詩為詞,大是妄論。蓋詞與詩只是一理,自世之末,習為纖艷柔脆,以投流俗之好,高人勝士,或亦以是相矜,日趨于委靡,遂謂其體當然,而不知其弊至于此也!笨陀^地說,蘇詞豪放高歌,逸興遄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家國天下,視為己任———使君原是此中人
小時候,常聽一個故事,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的女巫斯芬克斯常令過路的人猜謎語,猜不出便遭殺。謎語是:什么東西,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過往的行人都猜不出,被殺害吃掉。有一天,一個年輕人路過,輕而易舉地猜出謎底:人!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這個故事常被哲學教師拿來做題,其中包含最深刻的命題就是“我是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被忙碌的表象所拖累,很少會反省自我,對什么是自我,做怎樣的自己,缺乏思考。
蘇東坡在《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中,寫自己舉行酬謝雨神的儀式,全村人爭先恐后,歡快熱鬧。他在“其五”中寫道“使君原是此中人”,特意聲明自己是“此中人”。我的理解是,他認為自己來自于民,是百姓中的一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來自于何方,又歸屬于何方,清醒平和,質樸無比。他是“此中人”,所以他身上表現(xiàn)出謙和的態(tài)度與豁達的胸襟,總是受到老百姓的愛戴。所以但凡他生活過的地方,都留有那么美好的故事。20xx年夏,杭州之行,他的名字總是浮現(xiàn)在我的心頭,“蘇堤、東坡肉”,他的故事千年之后仍是我們心中最純美的一片土地。
蘇東坡是“此中人”,我的另一層理解是,他認為自己是自然中的一員。東坡在黃州時有幾首詞特別表現(xiàn)了對自然的崇敬和對人生的反思:
南歌子
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詞中,他冒雨前行,衣服濕透不介意,晚上困了就睡,和衣而臥也沒事。夢里化身蝴蝶,超越現(xiàn)實的自由。向往躬耕的自然生活,做個農夫心自高潔。
我常想,蘇東坡愛自由,討厭拘束,在他的作品中常有“鶴”的形象,乘風飛翔具俠風柔骨。他討厭政治生活中泯滅自我,唯君是從,可是他又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封建社會,若要投身社會有所作為,唯有做官一條路可行。這個難以解決的矛盾,常讓他陷入苦惱之中。他的矛盾,使他游走于理想與現(xiàn)實中間。
“此中人”的第三層意思,我以為是東坡認為,自己必須要擔當一點社會責任,為民為社會做些什么。認為自己就是社會中人,來自于社會,必須回報于民眾。蘇東坡清楚地認識了自己是“此中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意氣風發(fā),找到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結合點。有自知之明,不錯位,不越位,所以今人看他,覺得他品行高潔,為人正派,他也真正地活出了自己的個性與風采。
《浣溪沙》鑒賞7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
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譯文
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露點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稍作停留后便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
在即將離別的時刻,切莫推辭杯中的美酒;爻笠喽嗫拷噬,才能仕途平穩(wěn),只是至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一堂。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湖:指南湖,在商丘城南。
急暮蟬:指傍晚的蟬聲十分急促。
紅蓮:紅色蓮花。
少留:同“稍留”,即片刻停留,稍作停留。少:稍微,略微。
歸騎(jì):指將歸之人。騎:一人一馬的合稱。促:就,近。
為別:分別。
金盞。華美的酒杯。
須:應當。近玉爐煙:意為接近皇帝。
玉爐:指朝廷、宮室的香爐。舊稱帝都為玉京,朝廷、宮室為玉臺,帝王用的香爐因亦稱玉爐。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公元1028年(宋仁宗天圣六年)秋,晏殊將離開商丘回京時。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歲的晏殊因其剛峻的性格被貶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這首詞描寫的便是回京前夕友人為其在宋州南湖餞別的場景。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賞析
這首詞上片描寫夜宴時的景色,為使歸客稍有停留,催促為餞別準備的歌宴早點安排。下片寫出了惜別之情,請求歸客多飲幾杯酒,他們的友誼是深厚的,因為在分別后,即使呆在朝廷,也不一定有這么輕松快樂,而這次離別后又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也隱隱含有回朝之念。詞人心緒幽傷纏綿,尤其能想象到對方的心情,推己及人,意境深遠綿長,柔情繾綣,深婉入微。全詞含蓄委婉,于寧靜淡泊中寓寄詩人內心深處的不平。
作者以景起興,逐漸轉向歌筵現(xiàn)場,敘寫舉酒話別時的真情寄語,在相見渺茫的惆悵中收束,寥寥幾筆,把離別場景勾勒得鮮活而動情,也透露了晏殊被貶后急于回京的心情。
上片以景物起筆,點出了離任的時間——暮夏時節(jié)。細膩描摹四季景象的遷轉,是晏殊詞述說情懷的鮮明特色。此處景物不僅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更重要的是透露了心情的變化。人在黃昏暮色中,感覺到西風拂面,暑氣襲來,似乎蟬也焦躁不安,加速了鳴叫。因為離別的焦慮,所以暮蟬之“急”乃是最強烈的感受。
夜色來臨,周圍的氣氛變得安靜,人的情緒也稍微平靜,于是安靜下來欣賞那被清露打濕的紅蓮,頓覺神清氣爽。心情的平穩(wěn)才促使離別者坐近“歌筵”,參與這餞別的盛宴。上闋的三句,蟬聲“急”意味著歸人心急,“少留”意味不愿久留,“歸騎”暗示歸心似箭,“促”是坐近,卻也暗示著催促上路的心情,字句之間透露出晏殊迫切歸京的心情。
下片選取了筵席間話別的情景來呈現(xiàn)離別的情意。作者猶如摘錄了友人的話來營造現(xiàn)場感。“為別”二句可視為送別者對晏殊的寄語。
一勸他“莫辭金盞酒”。因為這酒杯中盛滿了摯情厚意;二勸他“須近玉爐煙”,希望他回朝后應盡可能多接近皇帝,才能仕途平穩(wěn)。這直白的言語在離別時分絲毫不顯做作,也沒有世故庸俗之感,只是朋友間誠樸的心聲。送別的話大概也澆中了晏殊復雜的心緒塊壘,于是他深長地感慨“不知重會是何年”,向歌筵中的友人們表達了依依不舍之情。
這首小令內容雖取自普通的日常生活場景,然敘事婉轉,立意含蓄,語言清雅不膩,確是一篇淡雅內斂之作。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作者介紹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浣溪沙》鑒賞8
宋 吳文英——《浣溪沙》
門隔花深舊夢游。 夕陽無語燕歸愁。 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墜淚, 行云有影月含羞。 東風臨夜冷于秋。
【注釋】: 玉纖:指女子之手。
【賞析】 此為感夢之作。上片寫所夢舊游之地、燕歸之態(tài),似真似幻,傳神于眼;下片抒懷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訴,纏綿往復。末句尤貴含情言外,淵涵不盡。全詞雅麗清新,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浣溪沙》結句貴情余言外,含蓄不盡。如吳夢窗之“東風臨夜冷于秋”,賀方回之“行云可是渡江難”,皆耐人玩味。 陳洵《海綃說詞》:夢字點出所見,惟夕陽歸燕,玉纖香動,則可聞而不可見矣。是真是幻,傳神阿堵,門隔花深故也!按簤櫆I”為懷人,“月含羞”因隔面,義兼比興。東風回睇夕陽,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即一夢亦有變遷矣!扒铩弊植皇翘摂M,有事實在,即起句之舊游也。秋去春來,又換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從張子澄“別夢依依到謝家”一詩化出,須看其游思飄渺、纏綿往復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句法將縱還收,似沾非著,以蘊釀之思,運妍秀之筆,可平睨方回,攬裾小晏矣。結句尤凄韻悠然。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感夢之作。起句,夢舊游之處!跋﹃枴眱删,夢人歸搴簾之態(tài)。換頭,抒懷人之情,因落絮以興起人之墮淚,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皷|風”句,言夜境之凄涼,與賀方回《浣溪沙》結句“東風寒似夜來些”相同。
《浣溪沙》鑒賞9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注釋
(1)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2)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3)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标淘~“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4)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5)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6)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7)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鑒賞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xiàn)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xiàn)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xiàn)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
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睘樘烊黄媾季洌司涔で啥鴾喅、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纏綿哀感,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xiàn)出詞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ǖ牡蚵,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lián)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鑒賞10
浣溪沙詠橘
蘇 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 [注]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注】噀:xùn,噴。
8.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兩句中哪兩個字最生動傳神?請結合詩句加以點評。(5分)
9. 這首詞是如何從正面、側面兩個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請結合全詩分析。(5分)
參考答案:
8. 驚:吃驚、驚訝。(1分)怯:膽怯、害怕。(1分)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齒舌間如泉般流淌。驚于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1分),怯于橘汁的涼冷和酸味(1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初嘗新橘時的感受,表達喜愛之情(1分)。
9.正面:新苞綠葉青黃香霧清泉,(1分)寫出了橘黃葉綠、橘香彌漫、橘汁酸涼。(1分)
側面:(1)反襯。以菊暗荷枯反襯橘黃葉綠、香霧濺人、橘汁酸涼,突出強調橘的生機與味美。(2分)(2)烘托。竹籬茅舍,掩映于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huán)境之美,一年好景,正當此時。(2分)(3)側面描寫。吳姬三日手猶香,著意夸張,盡得吳橘之味矣。(2分)(側面答出兩點即可,其中手法和解說各1分)
《浣溪沙》鑒賞11
古詩原文
舟逐清溪彎又彎。垂柳開處見青山。毿毿綠發(fā)覆煙鬟。
夾岸鶯花遲日里,歸船蕭谷夕陽間。一生難得是春閑。
譯文翻譯
小船兒沿著彎彎的清溪曲折而行。兩岸是濃密的楊柳,偶在風吹開處窺見遠遠的青山——仿佛像那絲絲綠發(fā)披覆著女子的髻鬟。
夾岸鶯啼花放,在那遲遲的春日里;歸船吹簫擊鼓,在那西下的夕陽間。啊,一生難得的正是這春天的閑暇。
注釋解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毿(sān)毿:毛發(fā)或枝條細長貌。
綠發(fā):指眼前垂拂紛披的楊枝。
煙鬟:指女子烏黑美麗的頭發(fā),喻指云煙繚繞的遠山。
遲日:指春日。
蕭鼓:指春社祭神時的蕭鼓。
創(chuàng)作背景
《浣溪沙·舟逐清溪彎復彎》寫作于1904年春,作者因患頸疾回海寧休養(yǎng),在家鄉(xiāng)度過了幾天相對來說比較清閑的日子。詞中“一生難得是春閑”句就是與此有關。
詩文賞析
《浣溪沙·舟逐清溪彎復彎》是首寫山水風景的小詞,流露出一種《人間詞》中難得有的好心情和好興致。
起句“舟逐清溪彎復彎”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劃行。“逐”,強調了舟行之隨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態(tài),而是隨自然彎曲的溪水而行。正如蘇軾論文時所說的“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那種“行云流水”的境界(《答謝民師書》)。“彎復彎”,與《阮郎歸》中“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復彎”的用詞雖同而給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彎復彎”是強調前途的艱難阻隔,這里卻是寫船行的自然隨意。“垂柳開處見青山”的“開”字用得很好,它既寫出了小舟在楊柳稀疏之處忽然發(fā)現(xiàn)柳外青山的豁然開朗之感。這兩句寫的是放舟春游的自然環(huán)境,但也同時寫出了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適意。“毿毿綠發(fā)覆煙鬟”是進一步描寫近處垂柳和遠處青山共同組成的畫面。這一句實際上有雙關的含義,既可以看作是寫近景垂柳遠景青山的自然風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寫乘舟春游的美人。
“夾岸鶯花遲日里”寫春暖花開的兩岸景色,“歸船蕭鼓夕陽間”寫的是游春之人的蕭鼓絲竹之樂。古人說:“四美俱,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閣序》),王國維自己也說過,“四時可愛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曉步》)。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這美色提供給人間,不分貧富也不論貴賤,只要你有悠閑的心情和審美的悟性,就能夠得到盡情的享受。然而,這么簡單的兩個條件卻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蕭鼓樓船的達官貴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憂生憂世的詩人則很少有“能狂”的閑暇和“能狂”的興致。
在《人間詞話》里,作者提出了境界說,大大豐富了文藝批評的理論。境界是一個空間。根據(jù)構成空間的要素,境界可分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來說,空間的構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間的維度是由要素決定的,景境是一維的,情境是二維的,意境則是三維的。比如說,在景境空間并非純粹的毫無情感的景物描寫,只不過其主要意蘊是表現(xiàn)物和景的。
情境是二維空間,作品所表現(xiàn)的是景(物)和情,景既是情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情的背景,是情的襯托!度碎g詞》中以情境詞為多,其中有表現(xiàn)戀情的,有表現(xiàn)思婦懷遠人的,有表現(xiàn)傷感的。無論是哪一類情境詞,大多采用以景襯情的手法,表現(xiàn)了圣潔的情境!扒逑獜潖蛷潯北磉_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難得欣賞這樣的閑適美景,休養(yǎng)的時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盡情地欣賞美景!耙簧y得是春閑” 正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作者對當前的美景是無限珍惜的,詞中表現(xiàn)的景是優(yōu)美的,情是深沉的。
《浣溪沙》鑒賞12
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座生春。
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古詩簡介
《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雖是作者贈給同僚嚴子文的侍姬笑笑的調侃之作,但通過對侍姬這類卑賤女子的贊賞,表明作者對人好惡是以是否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標準的,這從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
賞析/鑒賞
辛棄疾的人格是偉大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彌漫于他的整個精神世界,所以發(fā)之為詩文,大的可以成為《九議》、《十論》,小的或送一個侍姬這樣近乎游戲的小令,也莫不都閃爍著思想的光芒。這闋詞就是稼軒于公元168年(乾道四年)他9歲時,在同僚嚴子文的家宴上,贈給嚴子文的侍姬一位名叫“笑笑”的調侃之作。盡管如此,但令人讀來總感到有一種潛在的思想力量,總覺得這闋詞在語言文字之外,還有一種思想之波在撼人的靈魂,讓人總想要去捕捉到它。
“儂”,江浙一帶方言稱“你”為儂。所謂“吳儂軟語”,想必這一位侍姬是吳人,故稼軒戲以她的家鄉(xiāng)話稱她!皪羝榭尚Α,這是借用晉周顗贊賞桓彝的故事。《晉書·桓彝傳》:“桓彝字茂倫,雅為周顗所重。顗嘗嘆曰:‘茂倫,固可笑人也。’”這里的“笑”據(jù)《詩詞曲語辭匯釋》解:“笑,欣羨之辭。與嘲笑之義別!奔谲幵诹硪婚牎耳p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余伯山》一詞也說:“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毙尬屮P樓是盛贊他們兄弟文章寫得漂亮。所以這里的“真堪笑”,也是真值得羨慕之意。嶔崎本是指山的高峻,喻于人,是比之為骨鯁俊拔。稼軒把這個典故拉來送給這位侍女,這就等于說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杰出不群的值得欽佩的偉丈夫式的人物了。這作為對一個侍女的歌頌,確實有點不倫不類。這當然不是稼軒沒詞了,不懂得用典而胡亂比附。以他這樣一位寫起詞來“如春云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tài),無非可觀”的大家,不可能不懂用典,更何況他“其秾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睘榕俗髌G語,原也當行。那么就只有從文字的本意來理解了。這就是說笑笑一定有其不凡之處,所以稼軒才會許之以如茂倫那樣的嶔崎歷落,可欽可羨之人。古時侍姬,固多不凡。如張愔之關盼盼,石崇之綠珠,但那還多是忠于故主而已。而這里的笑笑,可惜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其主既未故,那無妨反求之于稼軒所欽羨的事物。辛棄疾3歲奉表南歸,本擬為祖國的統(tǒng)一作番事業(yè)的,誰知《美芹十論》空上,朝廷本無恢復之志,僅讓他在建康作一行政之副職,而且是“添差之員”,形同虛設。以如此之壯年,抱一腔熱血而來的盛氣之英雄,僅給這樣一個冷板凳坐,其心情之抑郁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他在這同一時期作的《滿江紅》中就說:“笑人世蒼然無物”。他對于主和派掌權的這個朝廷,認之為無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對滿朝公卿將相視之為“無物”的稼軒,卻以“嶔崎可笑”許一侍姬,以這些猥瑣的須眉作襯,則紅粉之磊落也就非常形象、可以感觸的了。
再從詞中具體地分析一下笑笑的杰出之在。稼軒詞中說了:就在于她“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理解這兩句詞,得了解當時的背景:南宋小朝廷正是如杜牧說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墻猶唱后庭花”那樣的一個萎靡世界。在這時,每一個有良心的人,歌時應當是痛苦的,但這還是一般的感情。而她卻于痛苦中反要淺笑。這不是寫她麻木不仁,不是寫她縱情歡笑,而是說她在本來欲顰之處,卻發(fā)出了“淺笑”。這就透露了她這笑含有凄傷之情。這無法或不屑縱聲的“淺笑”,只能是嘴角那苦苦的一撇,是冷然的微哂,是欲笑不得之強顏?傊莾刃耐纯嘀畼O的一種反態(tài)。長歌當哭,它是比哭更凄慘得多的。是以當別人快樂地喝醉了酒,作出種種丑態(tài)時,她卻又不由地皺起了眉頭,一股討厭鄙棄之情溢于眉宇。這一顰一笑之間,就把她那種高傲的秉性,活脫脫地寫了出來。正如屈原之“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一樣,她是很有點不同流俗而別具慧心的。在那樣的社會里,竟有這樣一位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污,反而很有點脫俗超凡的女子,的確令人高興,無怪乎稼軒要由衷地贊嘆她“宜顰宜笑越精神”了。顰其所顰而笑其所笑,是以曰“宜”。那么這個“精神”就不單是指她那一種女性的美的外露,而更是指她一顰一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從這里可以看到稼軒對于這一種傲態(tài)的欽佩,無此傲態(tài)作為底色,則輕顰淺笑,都顯輕薄,徒見其不“宜”了。那么由此可見:笑笑的顰笑,定與抗戰(zhàn)派的思想感情合拍,這固然是當時廣大人民的普遍意愿,也不排斥她就是因堅持抗戰(zhàn)而獲罪以作奴婢的家屬。因而她的見解很合乎稼軒的思想,所以稼軒這才有“一笑坐生春”的感覺。這春,是說如坐春風之中,不要從淺處著想。能使稼軒感到如坐春風之中的,那當然是他非常愜意的時候。岳珂寫的他親自經歷的一段故事:稼軒守南徐的時候,每宴必命侍姬歌其所作。“既而又作《永遇樂》,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衷唬骸豢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特置酒招數(shù)客,使妓迭歌,益自擊節(jié),偏問客,必使摘其疵,遜謝不可?突虼胍欢o,不契其意,又弗答,然揮羽四顧不止!卑鸭谲幱浀没⒒⒂猩鷼狻_@當是“一座生春”最形象的解釋。稼軒之所以如此迭歌以請益者,只不過意在悲歌以寄慨,感到豪情有所發(fā)泄罷了。這當然是他后來的事。以此類推,可以想象得到:他們在此家宴中高談闊論,笑笑時發(fā)如花妙語,說得是那樣中聽,有助豪情,使人感到周身舒暢。故此稼軒對于的“開口笑時頻”寄予了那樣真摯而熱烈的感情。當此之時,酒酣耳熱,小小天地盡是他們主戰(zhàn)派的世界,更難得的是,紅粉居然知己,所以就更感到她越笑越精神,她此時,已完全不是一個歌舞妓,而直是他不能不欽佩的嶔崎歷落的大丈夫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不過是游戲筆墨,因為句句都要嵌有“笑”字,是以這里的顰笑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含義。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詮釋。但劉勰說得好:“校練務精,捃理須覈。”典故之為用,本來重在更豐滿地引證現(xiàn)實,是以用典宜切,這是絕不能胡亂拼湊的。辛棄疾詞全集,一共寫了184個“笑”字?梢娝⒉皇遣粫眯ψ帧@纭敖^代佳人,曾一笑、傾國傾城”,又如“的礫嬌波宜笑”,又如“忽地倚人陪笑”,皆寫得極盡風流之能事。因此,他不會無緣無故地以嶔崎之骨形容婀娜之姿。在古書中,這類形容女性的詞本就不少。柳永有許多詞是寫給侍姬的,如“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如“佳娘捧板花鈿簇,唱出新聲群艷服”,如“蟲娘舉措皆掩潤,每到婆娑偏恃俊”等等,不一而足,從沒有以陽剛的嶔崎磊落之丈夫氣概許女子。當然,這是柳永,固不足論。稼軒自己寫的這類作品雖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如他在《鵲橋仙·贈人》中開頭就是:“風流標格,惺松言語,真?zhèn)十分奇絕!痹凇耳p鴣天·有所贈》中說:“眉黛斂,眼波流,十年薄幸說揚州!闭f明他并不是不能溫柔,而一定要作盤空硬語的。最可比較的是,他還有一闋《蝶戀花·席上贈楊濟翁侍兒》:
小小年華才月半。羅幕春風,幸自無人見。剛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見回嬌盼。昨夜西風陪女伴。柳困花慵,見說歸來晚。勸客特觴渾未慣,未歌先斂花枝顫。
從題目說,與這篇堪稱姐妹,然而那倒真?zhèn)是滿紙脂粉氣。當然不能說這樣嬌小的女兒“嶔崎可笑”,然而也不是沒有思想性。詞中的“渾未慣”、“花枝顫”,將一個小女子的自尊和那因屈辱而顫栗的靈魂,刻畫得非常深刻。稼軒畢竟是有心人,雖寫得極溫柔,亦極見個性。
可見這闋《浣溪沙》詞決不是什么無聊文字,而要看成是寫給“同志”的、又是一位為世俗所瞧不起而思想境界卻又是杰出的同志。那怕是從僅僅不小瞧侍姬這類卑賤的小女子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稼軒的不凡。這樣的主題,在當年要莊嚴地寫出一篇論文,那是有礙的。他以“小道”之詞,作即興之贈,那就反而是風雅之事了。所以他雖句句不離“笑”字,句句不離笑笑的身份,但也句句都飽含了對于“同志”的欣慰之情。愛國主義的思想是偉大的,但卻是無所不在的。所以他這里文字是非常技巧而優(yōu)美的,他把一位侍女抬高到了這樣高的地位,這就完全不是庸俗的捧角兒,而是他把對于祖國的熱愛看得高于一切,用以衡量一切:誰不愛國,誰不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雖卿相君主,他亦視為“無物”;而贊成國家統(tǒng)一的,則雖歌妓侍女,也可以許之為“嶔崎歷落”之人。從這個側面,令人又看到了稼軒對于祖國有著無比深摯的感情。也正是這種愛國主義的感情,使得他顛倒了對于大人物和奴婢尊卑的陳腐見解,從而具備了進步的立場,這在當年應該說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浣溪沙》鑒賞13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宋代: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譯文
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春水碧波蕩漾,不斷擊打著堤岸;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湖畔綠楊掩映的小樓中,傳來笑語喧鬧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
莫要笑話滿頭白發(fā)的老翁還頭戴鮮花,我隨著委婉動聽的《六幺》琵琶曲調,頻頻交杯換盞。人生什么時候能像飲酒一樣愜意輕松,不必太多愁苦!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注釋
四垂天:天幕仿佛從四面垂下,此處寫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
戴花:在頭上簪花。
六幺:又名綠腰,唐時琵琶曲名。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賞析
此詞以清麗質樸的語言,描寫作者春日載舟潁州西湖上的所見所感。詞的上片描摹明媚秀麗的春景和眾多游人的歡娛,下片寫作者畫舫中宴飲的情況,著重抒情。整首詞意境疏放清曠,婉曲蘊藉,意言外,別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畫船”,寫所見之人: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一個“逐”字,生動地道出了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喧囂熱鬧的情形!芭牡檀核拇固臁,寫所見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第三句“綠楊樓外出秋千”,寫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動。這句中的“出”字用得極妙。晁無咎說:“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引)王國維則說:“余謂此本于正中(馮延巳字)《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薄度碎g詞話》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人們好像隱約聽到了綠楊成蔭的臨水人家傳出的笑語喧鬧之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這樣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種盎然的生意。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白發(fā)”,詞人自指。這樣的老人頭插鮮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別人見怪,儼然畫出了他曠放不羈、樂而忘形的狂態(tài)。下句“六幺催拍盞頻傳”和上句對仗,但對得靈活,使人不覺。“六幺”即“綠腰”,曲調名!芭摹保璧墓(jié)拍。此句形象地寫出畫船上急管繁弦、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的場面。歇拍“人生何處似尊前”,雖是議論,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華,寫得凄愴沉郁,耐人品味。
堤上,游人如織,笑語喧闐;湖上,畫船輕漾,春水連天。好一幅踏青賞春的圖畫! 然而,這圖畫的點晴之處,卻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邊、院墻內、高樓下。那綠楊叢中蕩起的秋千架兒、那隨著秋千飛舞而生的盈盈笑聲,才是青春少女的歡暢、才是春天氣息蕩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經深錮墻內,故如今鼓蕩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時也顧不得有誰在竊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發(fā)上插入一朵鮮花、添上一段春色。讓絲竹繁奏、將酒杯頻傳,他要與民同樂,同慶春的蒞臨。忘卻貶官潁州的煩惱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此詞寫出歐陽修與民同樂,同慶春天蒞臨的情懷。在詞中他忘卻了貶官潁州的煩惱,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號“醉翁”。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創(chuàng)作背景
此首寫春日畫船載酒宴游之樂事,當作于公元1049-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元年至二年)詞人潁州任上。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浣溪沙》鑒賞14
【年代】:唐 【作者】:張泌——《浣溪沙》
【內容】: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依約殘眉理舊黃,翠鬟拋擲一簪長,暖風晴日罷朝妝。 閑折海棠看又拈,玉纖無力惹余香,此情誰會倚斜陽。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錦帷鴛被宿香濃。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杏花凝恨倚東風。
花月香寒悄夜塵,綺筵幽會暗傷神,嬋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拋后愛微嚬,越羅巴錦不勝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鈿金縷鎮(zhèn)眉心。 小檻日斜風悄悄,隔簾零落杏花陰,斷香輕碧鎖愁深。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小市東門欲雪天,眾中依約見神仙,蕊黃香畫貼金蟬。 飲散黃昏人草草,醉容無語立門前,馬嘶塵烘一街煙。
【作者】: 張泌(生卒年不詳),字于澄,常州(今江蘇常州)人。起初擔任過句容(今江蘇句容)尉,南唐后主任為監(jiān)察御史,歷任考功員外郎 、中書舍人。南唐亡國后,隨后主李煜投降北宋,升遷為郎中,故基本上屬于南唐詞人。傳說后主李煜死后,張泌每年寒食日都要去后主墳上祭奠,哭得頗為傷心。由此可見,他對李后主的感情是很深的。 【注釋】:
、俜海和赋。
【賞析】 這首春夜懷人的小詞,抒寫了作者對心上人的深切懷念與刻骨相思。月明之夜,花香四溢,獨立寒階,睹景思人。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下片著重抒情。當初一別,人間既難再見,便只有在夢中尋訪,以慰相思。這首詞委婉含蓄,情味深長而又真摯感人。 《花間集》:張子澄時有幽艷語,“露濃香泛小庭花”是也。時遂有以《浣溪沙》為《小庭花》者。 《餐櫻廡詞話》況周頤云:張泌詞,其佳者能蘊藉有韻致,如《浣溪沙》諸闋。
《浣溪沙》鑒賞15
宋代:蘇軾
長記鳴琴子濺堂。朱顏綠發(fā)映垂楊。如今秋鬢數(shù)莖霜。
聚散交游如夢寐,升沉閑事莫思量。仲卿終不避桐鄉(xiāng)。
譯文常常記著宓子賤彈琴治理單父的故事。過往紅潤顏容和烏黑頭發(fā)映照著垂柳。如今已有數(shù)根鬢發(fā)白得就像霜雪一般。結交朋友的離離合合就如同身在夢中。仕途得失進退這等閑事就別去想它了。朱仲卿終也沒離開人民愛戴他的桐鄉(xiāng)。注釋1.鳴琴子賤堂:「子賤」即孔子宓不齊(字子賤),「鳴琴子賤堂」即「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的典故(見《呂氏春秋?論部》卷二十一〈開春論?察賢〉).(也作「鳴琴化洽」、「鳴...
顯示全部
譯文及注釋
佚名
譯文
常常記著宓子賤彈琴治理單父的故事。過往紅潤顏容和烏黑頭發(fā)映照著垂柳。如今已有數(shù)根鬢發(fā)白得就像霜雪一般。
結交朋友的離離合合就如同身在夢中。仕途得失進退這等閑事就別去想它了。朱仲卿終也沒離開人民愛戴他的桐鄉(xiāng)。
注釋
1.鳴琴子賤堂:「子賤」即孔子宓不齊(字子賤),「鳴琴子賤堂」即「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的典故(見《呂氏春秋?論部》卷二十一〈開春論?察賢〉).(也作「鳴琴化洽」、「鳴琴單父」)
2.朱顏:紅潤美好的顏容,借指青春年少.
3.綠發(fā):「綠」指烏黑,「綠發(fā)」即烏黑的頭發(fā).
4.秋鬢:蒼白的鬢發(fā).
5.聚散:相聚和分離.
6.交游:交際、結交朋友.
7.夢寐:睡夢.
8.升沉:即「升降」,舊時指仕途得失進退.
9.仲卿終不避桐鄉(xiāng):「仲卿」即西漢中葉時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農),「避」指離開,「仲卿終不避桐鄉(xiāng)」即「朱邑歸葬桐鄉(xiāng)」的典故(見《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另附相關原文節(jié)錄如下).(相關原文節(jié)錄:「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xiāng)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初邑病且死,囑其子曰:『我故為桐鄉(xiāng)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xiāng),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xiāng)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xiāng)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