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石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石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2、把握內(nèi)容,體會感情。
。场l(fā)掘文中寫法上的閃光點,并即時進行寫作練習。
【教學重點】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2、發(fā)掘文中寫法上的閃光點,并即時進行寫作練習。
【教學媒體】
錄音機,實物投影,計算機。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化石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內(nèi)容,體會感情。
。、發(fā)掘文中寫法上的閃光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生物進化的歷史上,關于誰是鳥的祖先,學術界曾有過曠日持久的爭論。1861年,考古人員在德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塊生物化石,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鳥類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的”這一觀點。1986年,美國的考古學家在德克薩斯州發(fā)現(xiàn)了一種比“始祖鳥”還古老7500萬年的鳥類化石,并推翻前面的觀點。顯然,是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向我們一一講述著億萬年前的奇幻神話。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情況:(生字詞)
。、朗讀:
老師范讀或播放錄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劃出停頓,并初步休味文章的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
個別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示范朗讀(找2~3名學生),其他同學可給中肯的評定。
全班齊讀。
。、請小組討論以下問題,并選代表發(fā)言:
、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
、 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研讀賞析
對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基本的了解,我們還應細致的研究本詩在寫法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對我們的寫作有指導意義。請小組討論完成,看哪個小組的發(fā)現(xiàn)最多。
老師給予指導提示,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發(fā)掘:
結構上的特點:
語言的運用(選取你喜歡的句子來賞析)
老師最后小結:
。、結構上的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如: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第三,四節(jié)先講動物后講植物,而第六節(jié)也是先寫動物,后寫植物。
2、過渡句的作用。如:“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肉體早已腐朽化為烏有”。
。场⒄Z言的生動,形象。如:運用比喻“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四、作業(yè)
結合本節(jié)課所總結出來的本詩的寫法指導,利用課前自己所查的圖片資料,或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或發(fā)揮想象,編寫一個小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結合第一課時所總結出來的本詩的寫法指導,展示學生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先給學生展示兩篇范文,再讓小組交換看小組其他成員的作品,小組討論選出小組內(nèi)最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多媒體展示,每個小組展示完畢,則由師生共同評論。
附范文:
琥珀
布封
這個故事開始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海在很遠的地方奔騰怒吼,綠葉在樹頂上颯颯地響。
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那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個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它伸起腿來撣翅膀,刷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因為它飛了大半天,身上已經(jīng)沾滿了灰塵。
忽然有個蜘蛛劃著長長的腿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個蒼蠅當作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著長腿(要劃動那八條腿,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沿著樹干下來,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
“哎呀!”它想,“這個小東西身子并不大,除去一雙綠翅膀,一對觸須,剩下的就很少了。不過少雖少,總還是一頓美餐。要是我不小心,被她那大眼睛看見了,她馬上飛開,我的美餐就要落空,說不定會餓上一天呢!”
小蒼蠅不住地撣綠翅膀,刷圓腦袋,一點也不知道蜘蛛越來越近了。
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上滲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fā)出金黃的光彩。
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松脂繼續(xù)滴下來,蓋住了原來的,最后積成一個松脂球,把一對小蟲重重包裹在里頭。
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時間一轉眼過去了。幾千萬綠翅膀的蒼蠅跟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樹上。
后來又有變故發(fā)生了。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沒了。波浪不斷地向樹干沖刷,甚至把樹連根拔起,樹就斷絕了生機,慢慢地腐爛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沒在海沙下面。
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海風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有個漁民和他的兒子經(jīng)過海灘。那孩子赤著腳,踏著沙土里一塊硬硬的東西,就把它挖出來!鞍职郑憧,”他快活地叫起來,“這是什么?”他爸爸接過來,仔細看了看!斑@是琥珀,孩子!彼吲d地說,“有兩個小東西關在里面呢,一個蒼蠅,一個蜘蛛。這是很少見的!”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面,兩個小東西還是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蒼蠅的翅膀和蜘蛛的長腿,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像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多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的蒼蠅和蜘蛛了。
(選自《千字文名篇導讀》)
魚化石
艾青
動作多么活潑,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躍,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fā),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進了灰塵;
過了多少億年,
地質勘察隊員在
巖層里發(fā)現(xiàn)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連嘆息也沒有,
鱗和鰭都完整,
卻不能動彈;
你絕對的靜止,
對外界毫無反應,
看不見天和水,
聽不見浪花的聲音。
凝視著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訓:
離開了運動,
就沒有生命。
活著就要斗爭,
在斗爭中前進,
當死亡沒有來臨,
把能量發(fā)揮干凈。
《化石吟》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運用正確的誦讀方法反復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精練性、音樂性的特點。
2、感知詩歌內(nèi)容,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3、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4、掌握詩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學重點:教學目標1和教學目標2
三.教學難點:教學目標3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設想:以朗讀幫助理解,在熟讀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累的生物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音樂美,激發(fā)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再品析語言,了解這首詩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朗讀詩歌,整體感悟詩歌內(nèi)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本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我們來探討一下,到底介紹了哪些知識?
二、檢查預習:
a) 檢查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讀音和含義。
b) 檢查朗讀情況。
《化石吟》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嘆服、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2.了解化石展現(xiàn)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2.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jié)奏韻律之美。
三、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lián)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
四、教學方法:1.朗讀法。2.聯(lián)想想像法。3.討論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茖W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nèi)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nèi)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并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2.教師感情飽滿地范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贊嘆和節(jié)奏韻律之美。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nèi)容。
思考:(1)化石作為地球上曾經(jīng)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jù),引發(fā)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打開讀者思維閘門的?
(2)體會第3節(jié)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錄出詩中4、6兩節(jié)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節(jié)中的你具體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為什么?
(5)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6)全詩七節(jié)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贊嘆。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jié),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請結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明確:依次指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2.詩的第二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特點。
提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jié)的后兩句也互相照應?梢哉f,第7節(jié)是對第2節(jié)的回答。
3.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fā)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犸的情況。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驚訝,閱讀全詩請選擇一種化石,合理想像,寫一段故事,體裁不限。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化石吟》教學設計4
《化石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卣b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體會感情。
。、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lián)想和想像。
。场⒃鰪娗笾,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并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覽,進一步了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為學習本課做準備。
【教學內(nèi)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展示了人類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yōu)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來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設計】
一、精心導入
。、可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并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也可用音樂導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美的石頭怎么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笔^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出示課題及學習目標。
二、感知內(nèi)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yōu)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后呼應,節(jié)奏鮮明,音樂性強,易于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請聽老師范讀。(配樂范讀課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大屏幕投影出示)
⑴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
、 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后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 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 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贊美之情。
、 詩歌分為三層:1~2節(jié)通過發(fā)問,引發(fā)聯(lián)想;3~6節(jié)具體抒寫,無限遐思;7節(jié)回應發(fā)問,照應開頭。
2、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后,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做鋪墊。
三、研讀賞析
。薄⒔處煂W:對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還應學會細致研究好的章節(jié)、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自主探究:
。ù笃聊怀鍪締栴}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問題組:
研讀3~6節(jié),思考下列問題:
、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 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 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⑸ 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nèi)容在朗讀后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e題每組都要討論。發(fā)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發(fā)言可以暢所欲言。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余的內(nèi)容,只要想像合理,賞析到位即可。
。、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jié)奏,反復吟誦感悟深,重點詞句細品味,聯(lián)想想像悟中心。
簡單的內(nèi)容歸結、板書:
發(fā)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础⒑献魈骄浚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xù)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注意將語文知識和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能說些什么呢?除課文之外,還能想像些什么?
⑴ 質疑交流: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 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錄像或圖片,介紹某種古生物。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四、延伸作業(yè)
參觀或查閱資料后,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有感》
【點評】
此教案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精彩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科學抒情詩產(chǎn)生了探究的欲望;同時在教學中注重了詩歌韻律的教學,在理解的過程中加強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特別在賞析研讀和拓展延伸中,鮮明地體現(xiàn)了想像的層次性。如“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歡哪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理由”,這些內(nèi)容激活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明確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教案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時,還注重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地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板書設計方面也有較強的概括性和藝術性。
《化石吟》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病⑴囵B(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
。场⒆灾鳌⒑献、探究的學習方式。
。、本課擬用一課時教讀。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在課前參觀當?shù)氐牟┪镳^,走訪有關專家,請教生物老師,或通過圖書館和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古生物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教師在備課前,也要搜集一些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贊頌化石的優(yōu)美詩歌《化石吟》。(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將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圖片或文字資料,拿出來展示一下,然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以備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使用。
二、整體感悟
。、默讀課文,掌握以下字詞:
骸骨 烏有 裹藏 蔥蘢 幽雅 ?菔癄 日轉星移
2、朗讀:
這首詩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jié)奏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
、 各自練讀。
、 讓部分學生示范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3、讓2~4名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就詩歌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請你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一節(jié)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第1、2節(jié),通過一連串的問句,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節(jié),肯定生物進化理論,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節(jié),化石中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科學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條件;第5節(jié),經(jīng)過?菔癄、日轉星移,生命由低級逐步想高級發(fā)展;第6節(jié),贊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第7節(jié),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生物的進化。
2、請你說說詩的第二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好在哪里。
明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照應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這樣寫,有放有收,前后照應,使全詩結構完整。
3、這首詩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顯得自然親切。全詩共4個你字,其中三個都用稱呼化石,但第6節(jié)中的你卻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化石所重現(xiàn)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明確:詩歌的第3、4、5、6節(jié)都是化石說的話。當然,學生也可以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補充。
2、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圖片或文字資料,然后每小組選派一人到講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組有特色的圖片,并作簡要的.解釋。
五、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自己搜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寫一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文章,字數(shù)要求在600字以上。
【本教案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所以我在教讀本文時,一方面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逐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細心體會詩歌的鮮明節(jié)奏,和諧聲調,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另一方面又將學生的目光從詩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學和古生物考古學,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使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也能積極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學。第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化石吟》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這一科學知識的興趣,進而主動認識化石的神奇作用,激發(fā)學生在課外進一步了解化石、探究人類進化、學習科學的熱情。
。、在學習中能了解化石的基本知識,掌握一點閱讀科學詩的方法,能運用閱讀的學習方法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美。
3、養(yǎng)成在朗讀中學習詩歌的習慣,能有感情、有韻律的朗誦,能品讀詩中的關鍵詞語,能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學習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傾向,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把握詩歌內(nèi)容時,應該以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進行。
。、引導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和想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造。
。场⒗枚嗝襟w介紹有關化石的知識,或引導學生走進博物館參觀,或走進大自然搜集實物。
【教學過程】
一、激趣
看化石實物或圖片,激發(fā)學生關注化石的作用,為體會詩歌中贊美化石的情感作鋪墊。
二、朗讀
1、自讀,力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2、聽錄音,進一步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分組讀,再次體味,思考、討論并交流:題目中的“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從詩中的`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詩的3、4、5節(jié)分別從什么角度來吟詠、贊頌化石的的作用的?
三、品讀
。、再次有感情的齊讀。
。病⒄f說你最喜歡的詩句、詞語或字有哪些?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四、聯(lián)想
結合下邊的兩種情景要求學生說話:
。薄⒃娭姓f“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看圖片及文字。
假如我們就是那一枚小小的化石,沉睡地下億年后,剛剛蘇醒,你要向世人講述怎樣的故事、訴說怎樣的心聲呢?
五、整理
試將你所講的故事整理成文章。
《化石吟》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體會感情。
。、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lián)想和想象。
。、增強求知欲,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學習朗讀并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并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或參觀調查有關自然、有關化石的內(nèi)容,進一步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為學習文章做鋪墊。
【教學步驟】
一、精心導入
1、可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并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病⒁部捎靡魳穼耄骸赌爵~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同學們聽歌曲,也會想象到,精美的石頭怎么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萬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笔^真的能向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出示并板書課題。
課題:《化石吟》 張峰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lián)想和想象。
。、增強求知欲,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ㄒ陨蟽(nèi)容用多媒體大屏幕出示,學生朗讀或默記目標內(nèi)容。)
二、感知內(nèi)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蔥蘢〔cōng lóng〕 奇幻〔huàn〕 潛行〔qián〕 裹〔guǒ〕 雅幽〔yōu y! 藏〔cáng〕 海枯石爛〔kū〕 骸骨〔hái〕 猛犸〔měng m! 引頸長吼〔jǐng〕 月轉星移
。、(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yōu)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贊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后呼應,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易于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波瀾。請聽老師范讀。(配樂范讀課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大屏幕投影出示):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
。、詩歌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詩歌如果分層,可分為幾層,大意如何概括?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后討論,四人小組討論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后教師幫助學生明確。
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詩歌表達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贊美之情。
詩歌分為三層:(1~2)通過發(fā)問,引發(fā)聯(lián)想。
(3~6)具體抒寫,無限遐想。
。ǎ罚┗貞l(fā)問,照應開頭。
。础W生討論,教師明確后,教師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
三、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對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解,還應學會細致研究好的章節(jié)、詞語,以便對文章主旨有貼切的把握。
。、自主探究:
。ù笃聊怀鍪締栴}組,學生思考并體味)
問題組:研讀3~6節(jié),學生齊讀或自由讀。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nèi)容在朗讀后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第⑸題每組都要討論。發(fā)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發(fā)言可以暢所欲言,不做任何概念性定論。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小結: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下文,又表現(xiàn)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 珍貴的 ” 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 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做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余的內(nèi)容,只要想象合理,賞析有道理即可。
。、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jié)奏,反復吟誦感悟深。
重點詞句細品味,聯(lián)想想象悟中心。
簡單的內(nèi)容歸結:
發(fā)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础⒑献魈骄浚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xù)進行合作式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注意將語文知識和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話”能說些什么呢?除 此之外,還能想象些什么?
、 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 拓展延伸:
、 教師出示錄象或圖片,做下水文,介紹某種古生物。
、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四、延伸作業(yè)
參觀或查閱資料后,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XX有感》。
《化石吟》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
。场⑴囵B(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jié)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或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變?yōu)樯L!贝蠛W優(yōu)樯L,桑田變(yōu)榇蠛!T诘厍虻臍v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ā赌爵~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明確學習目標。
檢查學生預習字詞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艑W生體會,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俑爬ㄔ姼璧闹饕约氨磉_的主要思想感情。
(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谠姼杩梢苑譃槟膸讉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ǖ冢薄ⅲ补(jié)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6節(jié)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第7節(jié)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jié)。結構上首尾呼應。)
⑵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病W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jié)奏,反復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
發(fā)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三、探究研討
朗讀3~6節(jié),思考問題組:
。薄ⅰ澳惆盐业乃季w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4、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怠脑姼柚姓页瞿阕钕矚g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nèi)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業(yè)
。薄⒆约菏占膱D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nèi)交流。
。、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fā)你的思想感情?
【課后記】
本課授課過程中,學生對于化石的形成過程中,以及它對研究地球歷史以及生物變遷過程缺乏必要的理解,但卻充滿了好奇心。課前布置學生們進行的資料查閱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如果本課能夠進行生物和語文的合作教學探究,輔助多媒體實施教學,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成果。
《化石吟》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jié)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或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變?yōu)樯L!贝蠛W優(yōu)樯L铮L镒優(yōu)榇蠛。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贊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明確學習目標。
檢查學生預習字詞的情況。
整體感知:
范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1、學生體會,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1)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2)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第1、2節(jié)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6節(jié)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nèi)容;第7節(jié)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jié)。結構上首尾呼應。)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學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jié)奏,反復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
發(fā)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贊美科學
探究研討:
朗讀3~6節(jié),思考問題組: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犸的復原圖片)
e、從詩歌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質疑釋疑:
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nèi)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盤等,并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業(yè) :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nèi)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fā)你的思想感情?
課后記:
本課授課過程中,學生對于化石的形成過程中,以及它對研究地球歷史以及生物變遷過程缺乏必要的理解,但卻充滿了好奇心。課前布置學生們進行的資料查閱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如果本課能夠進行生物和語文的合作教學探究,輔助多媒體實施教學,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成果。
《化石吟》教學設計10
【內(nèi)容分析】
《化石吟》所在的這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nèi)容豐富多彩。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
《化石吟》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化石功不可沒,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學習這一課時,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必要聯(lián)系生物學的內(nèi)容,就文中涉和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內(nèi)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課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nèi)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屏私饣宫F(xiàn)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標:
⑴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茖W習快速閱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场⒌掠繕耍
認識到科學的美,培養(yǎng)對生物世界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jié)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lián)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
【關于教法】
為此我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薄⒗首x法: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謂化石,親切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贊嘆之情。非誦讀不能體會其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聯(lián)想想像法:億萬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記錄,科學家據(jù)此復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根據(jù)詩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繪出想象中的遠古世界,并以優(yōu)美的語言,有條理的思維描畫一翻,這對于鍛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討論點撥法:教學中充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nèi)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jù)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考慮、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設想】
預計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投影展示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展示古生物圖片,完成知識目標二。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認識詩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聯(lián)想想象,描畫化石所出現(xiàn)出來的奇幻圖畫。
第二課時: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探究詩歌的內(nèi)容。
查找資料,寫一篇介紹恐龍的短文,提倡用詩歌的形式。
下面我就以第一課時為例,說一下具體的.課堂實施。
【教學程序】
一、提前安排好預習
1、劃出自身認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會讀會寫。
。、熟悉課文。
二、精心設計導語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或看到介紹古生物的畫冊,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洪荒世界。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是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三、投影儀展示準備的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檢查掌握情況
投影電腦中的關于古生物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詩歌朗讀
教師范讀詩歌,學生注意領會。然后指學生朗讀。
。ㄗ⒁饩S護學生的熱情,多發(fā)現(xiàn)朗讀時的優(yōu)點,給予鼓勵。至于他們的缺乏,課外私下推薦。)
提出問題:找出詩中哪兩節(jié)結構相近?它們在內(nèi)容上,在全文的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五、分組討論
詩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說包括了海、陸、空全方位立體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們通過時光機器,分成幾個探險小組,漫游到了那個世界,你看到的應該會是一幅怎樣奇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分組討論,看哪一組想象合理,奇異,描繪的優(yōu)美動人。(采用分組討論,提出要求:各組推舉一名代表,集中表達本組意見,只要有出色的地方,帶頭鼓掌,為他們的表示。)
六、總結
科學家研究保管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nèi)ヂ文沁h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盡可能地去維護地球上接近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后世的人們在博物館中去慨嘆、遐思,這更多的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為了秀水藍天、花紅草綠。
【板書設計】
化石吟
科學詩
首尾圓合1~2節(jié):問句引發(fā)想像
收放自如3~6節(jié):主體具體抒寫遐思內(nèi)容
。饭(jié):回應
《化石吟》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詩歌共7節(jié),可分3層。第1、2詩節(jié)是第一層,詩人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讀者的想象;第3、4、5、6詩節(jié)是第2層,也是詩歌的主體部分,具體寫遐思的內(nèi)容;最后第7詩節(jié)回應第1、2詩節(jié),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首尾圓合。
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仿佛與它面對面地對話一樣,顯得自然親切。
教學目標:
1、了解化石,增進對生物進化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2、感受詩歌濃郁的詩味,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3、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愛文學的激情。
教學重點:
1、感受詩歌濃郁的詩味,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
2、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愛文學的激情。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1、初一學生對化石的了解較少,與詩人情感產(chǎn)生共鳴有一定難度;
2、化石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化石的形成涉及到生物知識和地理知識,對學生在展開聯(lián)想表述時學科融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與化石相關的資料;
2、教師收集化石圖片,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叫吳xx,來自xx中學。很高興來到美麗的韓城,也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一節(jié)課。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jié)里,在我家附近,一家大型商場門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微型公園。在這個小小的公園里,一只威猛無比的霸王龍,帶著一只呆萌無比的小恐龍,在一片濃密的草叢中,昂首站立。
它們,時而搖頭,時而擺尾,有時還引頸長吼。這奇特的景觀引來許多行從駐足觀賞,那令人恐懼的嘶鳴,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那奇特的遠古,令人遐思,令人留連忘返。尤其是一些小朋友,簡直將這里當成樂園,樂不思蜀。
同學們都知道,恐龍是大約億萬年前的生物,它早已遠離了我們的生活。那么,現(xiàn)代是怎樣知道恐龍樣子的呢?
對,是化石!
科學家通過研究恐龍留下的化石,復原了恐龍的形象,也再現(xiàn)了恐龍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得以欣賞到一個像神話一樣的奇幻世界。
所謂,“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 就像魯迅說的: “《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的,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排斥滿族),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不同的人觀賞相同的景物,“各以其情而自得”,引發(fā)的感受自然也有所不同。面對化石,作為詩人的張鋒,詩興大發(fā),吟詩一首。這就是《化石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感受其中的科學美、情趣美、語言美。
。ò鍟婎}:化石吟,并寫下“詩”這一體裁特征)
二、檢查預習
詩歌的學習,朗讀是第一步;讀準字音,是朗讀的前提。昨天,我們布置了預習,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預習的收獲。
請看大屏幕上的詞。
奇幻(huàn) 萬載(zǎi)
骸骨( hái) 烏有(wū)
悄然(qiǎo) 潛行(qián)
軀殼( qiào) 裹藏( cáng)
檔案(dàng ) 猛犸(mǎ)
蔥蘢(cōng lóng ) 卓越(zhuó yè )
以上所選詞語,或者是易讀錯詞,或者是多音多義字,或者是生僻字。昨天,我們布置了預習,你注意到這些詞了嗎?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預習的收獲。誰來給大家朗讀一下?
指名朗讀。
他讀得聲音宏亮,吐字清晰。真好!但是,卻也并非完美。有沒有同學與他讀得不一樣?
指名再糾正。你在預習中也遇到注意到這個詞語了嗎?你從哪里得到正確的讀音?
哦,是詞典。非常好!不盲目放過一個疑問,而且權威辭書來明確認識的做法提倡。
三、讀出節(jié)奏,讀出詩味
1、示范朗讀
當然,詩歌的朗讀,讀準字音,僅僅是最基本的要求;詩歌的朗讀,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呢?請大家屏幕:
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 花?
這一小節(jié)是5拍、5拍、6拍、5拍;押韻的字是“巴”、“牙”、“花”,我們讀時要突出韻腳,這樣才能使詩歌有韻律美和音樂美。
2、練習朗讀
節(jié)拍是詩歌生命力的表現(xiàn)之一,而韻腳則是詩歌具有音樂美的關鍵所在。下面,請同學們用序號標明詩節(jié),然后選擇其中的一節(jié),以語意不中斷為原則,用短斜線劃出節(jié)拍;以韻母相同或相近為標準,在詩行的結尾,用空心圓圈畫出韻腳詞。大聲讀出來。
3、一起分享
3分鐘后,一起共同分享。
4、集體朗讀
全詩的偶句押a韻,讀起來瑯瑯上口,音調和諧,有一種回環(huán)往復、富于變化的美,F(xiàn)在,一起全班齊讀,再次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
四、讀懂內(nèi)容,讀出情感
(一)讀出情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遠古先民的吟唱,到唐詩宋詞的璀璨,再到現(xiàn)代詩歌的繁榮,它們一脈相承,優(yōu)秀的詩人總是會從古典詩歌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營養(yǎng),來豐富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讓我們來讀三首古典詩歌。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老師為什么單單選擇了這三首詩歌呢?有沒有同學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
是的,這三首詩的題目中都有一個“吟”字。吟,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上自由活波,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往往不拘一格。情感上,可以是抒情主人公情不自禁的“吟唱”,如《游子吟》;也可以是對所寫事物的由衷贊頌,如《石灰吟》;有時,也不免有悲愁慨嘆之意,如《暮江吟》。
那么,這首詩題為“化石吟”。這里的“吟”字,又是什么意思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你從哪些詩句讀出來的?在書上勾畫并批注。3分鐘后指名回答。
學生可能提到的答案有:
1、贊美、贊頌之情。
詩歌第3節(jié):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冷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詩歌第4節(jié):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詩歌第6節(jié):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詩人對化石的贊美之情貫穿著全詩。是的,各種各樣的化石是地球地質史和生物史上見證者。它們是大自然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不過,這首詩中,詩人僅僅表達了一種贊美之情嗎?
2、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對自然萬物的強烈好奇
詩歌的第1節(jié),詩人一連提出了四個問題: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花 ?
詩歌的第2節(jié),又提出了兩個問題: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這些連續(xù)的問句,可以看到詩人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在你預習查找資料,看到各種各樣的化石圖片的時候,產(chǎn)生過類似的疑問沒有?請模仿詩中的方式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
請同學們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疑問,至少兩句。
有人說“問題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希望大家永葆對萬事萬物的好奇之心,勇于探索,獲得學業(yè)上的成就,事業(yè)上的成功。
(二)讀懂內(nèi)容
詩人在第2詩節(jié)中提出疑問: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這兩個問題,在詩中有答案嗎?
明確:在第7詩節(jié)。那么,化石都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呢?你從哪些詩句看出來。
請結合詩句,以“化石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說一句話。
示例一:化石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造物主的存在。
示例二:化石告訴我們生物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
示例三:化石告訴我們歷史的發(fā)展是有密碼的。
示例四:化石告訴我們歷史的密碼就隱藏在自己黑色的軀殼內(nèi)。
示例五:化石告訴我們生命的航船向近代進發(fā)的歷程。
示例六:化石告訴我們遠古林木多么蔥蘢、幽雅。
……
讓我們來讀一段文字:
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
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這段文字,是百科上關于化石的一則資料。它很客觀,很直白,也告訴了我們化石的相關知識。然而,不同的是,詩人卻將科學的內(nèi)容與詩歌的形式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如果說,從詩歌內(nèi)容的角度來審視,寫送別之情的詩歌叫“送別詩”;寫田園風光的詩歌的,我們稱之為“田園詩”;寫邊塞苦寒、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詩歌,我們稱之為“邊塞詩”;寫緬懷古跡,諷喻當今的詩歌,我們稱之為“懷古詩”;寫神游仙界、馳騁美好想象的詩歌,我們稱之為“游仙詩”的話,那么,寫科學內(nèi)容的詩歌,我們自然應該稱之為“科學詩”。
齊讀“科學詩”的概念。
ü 以科學知識為題材的詩歌;
ü 科學詩是科學與詩相結合的產(chǎn)物,它用形象思維、擬人化手法,
通俗、生動、有趣地把科學知識表現(xiàn)出來,具有藝術的形象性和科學的知識性,是普及科學知識的工具。
ü 創(chuàng)作科學詩,強調內(nèi)容的科學性與詩意,并體現(xiàn)出一定的人生
至理。
五、精讀品味,領悟魅力
詩歌用形象語言說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示例一:我選擇第1詩節(jié)。
這段話,連用四個問句,啟發(fā)讀者思考關于化石,關于生物進化的知識,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詩歌充滿了趣味性。
示例二:我選擇第2詩節(jié)。
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萬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這兩句話,連用兩個問句,無疑而問,答在問中。啟發(fā)讀者思考的同時,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詩歌充滿了趣味性。
示例三:
我選擇“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這句話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肉體的腐朽”與“生之靈火的潛行”作比較,突出強調了遠古生物的肉體雖早已經(jīng)死亡,但掩埋在地下的化石卻保留了大量有關這一物種的信息,從中可以解讀出生物進化的歷史。
示例四:
全詩共5個“你”字,其中四個都用稱呼化石,但第6節(jié)中的“你”卻另有所指——大自然。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顯得自然親切。
其實,不僅僅是語言,在詩歌的結構上也有它的獨到之處。請思考:詩的第1節(jié)、第2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何好處?
示例:詩的1—2節(jié)以一連串的問句開篇,引發(fā)讀者的想像。連續(xù)不斷的問句表現(xiàn)出富有孩子氣的濃厚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一下子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最后一節(jié),“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照應“請向我──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第七節(jié)是對第2節(jié)的回應。這樣整首詩開合自如,首尾圓合,顯得結構嚴謹。
六、聯(lián)想想象,模仿創(chuàng)造
觀察化石圖片,發(fā)揮想象,以《……吟》為題,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有兩個詩節(jié)就好。
提供艾青《魚化石》片斷和猛犸的故事,以開闊學生思路。
大屏幕顯示: 魚化石
動作多么活潑,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躍,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fā),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進灰塵;
過了多少億年,
地質勘察隊員,
在巖層里發(fā)現(xiàn)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連嘆息也沒有,
鱗和鰭都完整,
卻不能動彈;
你絕對的靜止,
對外界毫無反應,
看不見天和水,
聽不見浪花的聲音。
猛犸的故事
1901年,一位獵鹿人發(fā)現(xiàn)一具完整的猛犸尸體。在發(fā)掘現(xiàn)場,人們發(fā)現(xiàn)猛犸是保持一種“坐姿”死在一個堅硬的大土塊上,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現(xiàn)象,胃中尚有沒消化的食物——樹枝和青草,甚至嘴里還有一束沒來得及咽下去的青草?茖W家根據(jù)尸體的上述情況及現(xiàn)場環(huán)境,對這頭猛犸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在遠古時代的某一秋日里,一頭猛犸漫步在別寥佐夫卡河的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和樹枝卷進嘴里,突然,河岸邊的土層因河水的長期浸潤,承受不了猛犸這龐然大物的體重而發(fā)生坍塌,這頭猛犸束手無策地陷了下去,當它奮力掙扎總算支撐著站立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堅硬的巖塊砸在它的背上,就這樣遭遇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以肌肉充血的情況可以判斷它最終是窒息身亡的。
七、小結:
白云蒼狗,滄海桑田。生物進化,漫長;自然變遷,頻繁,還有許多億萬年前的生命信息未被發(fā)現(xiàn),讓我們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一起去探尋、去思考,為人類譜寫出一首新的科學贊歌!
最后,我們再以飽滿的激情朗讀這首詩,再一次感受這首詩歌的情感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
《化石吟》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新鮮詞語:?菔癄、日轉星移等。
2.了解化石展現(xiàn)的奇幻生物世界。
(二)能力目標:
1.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2.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三)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jié)奏之美。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lián)想,深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課文類型:
講讀課文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方法:
討論點撥法。教師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維以突破重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帶、投影儀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贊頌化石的優(yōu)美詩歌《化石吟》。(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掌握以下字詞:
骸骨 烏有 裹藏 蔥蘢 幽雅 ?菔癄 日轉星移
2.朗讀
這首詩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jié)奏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
。1)各自練讀。
(2)讓部分學生示范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3.讓2—4名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就詩歌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請你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一節(jié)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第1、2節(jié),通過一連串的問句,引發(fā)讀者的想像;第3節(jié),肯定生物進化理論,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節(jié),化石中“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科學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條件;第5節(jié),經(jīng)過?菔癄、日轉星移,生命由低級逐步想高級發(fā)展;第6節(jié),贊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第7節(jié),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生物的進化。
2.請你說說詩的第二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構成什么關系,這樣寫好在哪里。
明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照應“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ㄟ@樣寫,有放有收,前后照應,使全詩結構完整。)
3.這首詩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顯得自然親切。全詩共4個“你”字,其中三個都用稱呼化石,但第6節(jié)中的“你”卻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現(xiàn)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么話?
明確:詩歌的第3、4、5、6節(jié)都是化石說的話。當然,學生也可以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補充。
2.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圖片或文字資料,然后每小組選派一人到講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組有特色的圖片,并作簡要的解釋。
五、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自己搜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寫一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文章,字數(shù)要求在600字以上。
六、板書設計:
化石吟
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記錄了生命潛行的軌跡 展現(xiàn)了神秘的遠古世界
自然的神奇 科學的力量 人類的偉大
七、教學后記:
在教讀本文時,一方面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逐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細心體會詩歌的鮮明節(jié)奏,和諧聲調,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另一方面又將學生的目光從詩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學和古生物考古學,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的興趣,使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也能積極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學。第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化石吟》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2.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來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類講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進一步認識自然的微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3.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掌握內(nèi)容,體會化石向人類講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來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感情,進一步認識自然的微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
教學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并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激趣:利用電教媒體放映多種恐龍的'圖片,并配以恐龍的模擬聲音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質疑:距今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的恐龍早已滅絕,我們看到的恐龍模樣是怎樣再現(xiàn)出來的?
3.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猜想,保存同學們的奇思妙想。
4.閱讀:網(wǎng)上搜索“猛犸冰封3萬年遺體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組圖)”。
5.小結:正是這些沉睡億年的化石裹藏著昨天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套珍貴的密碼,人類才得以把思緒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板書課題:16.化石吟
6.解題:
。ǎ保├斫狻耙鳌钡囊馑肌
吟,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ǎ玻┗鞘裁?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組圖片就知道了。
、傩蕾p化石圖片(網(wǎng)上搜索)。
、谡f說化石是什么?
③定義化石:動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殘體經(jīng)過長時間而沒有腐爛,有機體自身保管完好,或在沉積巖中形成印模,或保存生存時留下的痕跡,漫長時間后成為地殼的一局部,這就是化石。
。ǎ常┱n題是什么意思?(贊美化石)
二、誦讀全詩,加強理解。
1.自由誦讀,初步理解。
學生分小組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并能有選擇地背誦。
2.閱讀資料,加強理解。
、僮钤绲聂~兒、最早的鳥兒、最早登陸的魚兒、最早的樹,依次指的是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诿歪锵螅阂卜Q“毛象”,古代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xiàn)代象,身上長滿棕色長毛,上門齒向上彎曲。生存于亞歐大陸北部更新世(延續(xù)時間自160萬年前至1萬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區(qū)。中國東北、內(nèi)蒙古和寧夏等地曾有這類動物的化石發(fā)現(xiàn)。
、邸昂谏能|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研究標明,化石還局部保管著生命有機物的剩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④骸骨:尸骨。
、萏牛哼h古的時代。
3.開火車分小節(jié)誦讀。其他同學注意誦讀者對于會認字和會寫字是否讀準,節(jié)奏是否掌握恰當。
三、評價討論,理解感悟。
1.讀后評價,同學們在評價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詩歌的理解感悟。
。1)關于讀音。
思緒xù不朽xiǔ軀qū殼裹guǒ藏檔dàng案蔥蘢lóng幽yōu雅卓zhuó越
。2)關于寫字。
強調“裹”的寫法,“果”字夾在“衣”中間。
。3)關于節(jié)奏。
結合學生讀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朗讀,重點指導: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
“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4)關于感情色彩的處置:
、籴槍偛磐瑢W們讀的情況大家互相評價,指出讀得好與不好的地方。
②說說應該怎樣讀,自身讀讀。
、壅f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軒熒黄鹧杏懺姼韪星樯实奶幹茫w感受。
第1、2節(jié)是第一層,開頭運用排比的手法通過連續(xù)不時的問句,以疑問略帶遐想的語氣引發(fā)作者和讀者的想象和考慮。
板書:發(fā)問想象
第3、4、5、6節(jié)是第二層也是詩的主體局部,具體抒寫遐思的內(nèi)容,用一種贊美的語氣、擬人的手法來寫化石,語氣中滿是對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贊頌和對大自然的由衷的嘆服。
板書:遐思飛躍
第7節(jié)是第三層,用陳說的語氣為第2節(jié)做了肯定的回,進一步贊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神奇。
板書:回答呼應
整首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應通過反復誦讀、評價討論來加強對文本的理解感悟。
2.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進一步感知、考慮(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考慮,然后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沛的時間。
3.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1)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2)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的贊美之情。
(3)詩歌分為三層:第一層為1—2節(jié),通過發(fā)問,引發(fā)聯(lián)想;第二層為3—6節(jié),具體抒寫,無限遐思;第三層為7節(jié),回應發(fā)問,照應開頭。
4.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后,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作鋪墊。
四、全文總結,整體感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ǜ袊@科學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
板書設計:
自然奇妙——科學神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板書課題。
二、研讀賞析,精讀課文。
1.學法指導:我們對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后,還應學會細致研究好的段落、句子、詞語,以便掌握文章的主旨。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jié)奏地、反復地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
2.學習第一層、第三層并結合理解第5節(jié)。
(1)一、二組讀第一層,三、四組讀第三層。
。2)學習分析。
、賻熞耄喊パ,讀了第一節(jié)真是感到奇怪!最早的魚兒沒下巴,最早的鳥兒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竟然沒有腿,最早的樹又不開花,這些最早的動物、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人類是怎樣知道的?(是化石告訴我們的)
、谛〗Y:對,是沉睡億年的石頭告訴我們的,是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告訴我們的。
③對照了解前后呼應。(幻燈片演示詩歌第二節(jié)、第七節(jié))
《化石吟》教學設計14
[文本解讀]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是用詩的形式寫科學內(nèi)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以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耙鳌笔枪旁娭械囊环N體裁形式。在文中有“贊頌”的意思。教學這首詩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理解詩的內(nèi)容,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進化知識的興趣,進而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保護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這首詩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的好教材。因而在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想去說。要把語文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結合起來,既學習了語文,又得益于自然知識。教學中采用“朗讀法”和“聯(lián)想想象法”,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音樂美和情感美;聯(lián)系自然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想象遠古生物那神奇的景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有關化石的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導入。
1、出示始祖鳥化石及其復原圖。(第一張幻燈片)
2、師述:一塊堅硬冰冷的石頭,因保留了動植物的遺體、遺跡而成為化石。偉大的科學家們通過科學的推測、大膽地想象,復原出遠古生物原本美好的形態(tài)。看來,地下寶藏不僅指金銀珠寶,還指這各形各色的化石。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化石吟》。“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在這里有“贊頌”、“詠嘆”的意思。
二、讀課文,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說說讀后的感悟。
以“這是一首……的詩”說話。
2、指導朗讀。
、俳處煶鍪疽欢(jié)的詩文,示范朗讀。(第二張幻燈片)
、趯W生仿讀其他各節(jié)。
、壅故纠首x效果。
3、比較朗讀,體會開頭的好處。
比較原詩和改動的詩,看有什么不同?(第三張幻燈片)
最早的魚兒沒下巴/最早的鳥兒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沒有腿/最早的樹兒不開花
明確:用一系列的問句,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也能起加強語氣的作用;還表現(xiàn)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求知欲望,感染讀者,讓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一萬年前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的奇妙的故事。
三、合作改寫
1、我們常說寫文章要開篇點題,那么這篇文章點題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確: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2、師述:是呀,化石開口講了話,幫助我們解答疑難;贾v了些什么?我們來探究一下。四人為一組來合作學習。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詩,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將詩的語言改為自己的語言。怎么說?這樣說: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化石啊,你的存在,否定了上帝造人、上帝造萬物是多么荒謬。其實,生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這是你告訴我們的最平凡的真理。
2、學生合作,分組讀詩,討論,說話。
3、學生自由交流。
4、老師小結:通過合作學習、朗讀與改寫,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了這首詩歌的內(nèi)容。那么同學們知道恐龍、猛犸的'故事嗎?給大家講講吧。(隨即補充有關資料與圖片)
恐龍是遠古爬行動物的一種,原來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為初期發(fā)現(xiàn)和記述的這些爬行動物個體比較大,看上去有點“恐怖”。其實,現(xiàn)在知道,恐龍有大有小,有的長達數(shù)十米,有的不到一米。有肉食的,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陸地上或沼澤附近,也有在空中飛的翼龍。兩千多年前,它們曾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它們生存了上億年之久,足跡遍及世界各角落,又突然間全部消亡,留下無數(shù)令人傷感的化石和讓人猜測的迷團。
猛犸又稱古象,作為大象的祖先,它們體形比象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當代象要長得多,看上去,給人青面獠牙的感覺,而不像現(xiàn)在的大象那樣溫馴。
1901年,人們發(fā)掘出一具完整的猛犸化石。猛犸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嘴里還有沒來得及咽下去的青草?茖W家推測:在遠古的某個秋日,一頭猛犸漫步在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卷進嘴里。突然,河岸邊的土層發(fā)生坍塌,這頭猛犸毫無防備地陷了進去,但它奮力掙扎總算站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的巖塊砸在它的背上……它就這樣遭遇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最終窒息而亡。
四、拓展練習
1、出示魚化石或琥珀化石的圖片,讓學生復原其形象或想象其成因。
2、下面是艾青寫作的《魚化石》比較其與本文的異同。
《魚化石》
——艾青
動作多么活潑/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fā)/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埋進了土層;
過了億萬年/地質勘察隊員/在巖層中發(fā)現(xiàn)了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連嘆息也沒有/鱗和鰭都完整/卻動彈不得;
你絕對的靜止/對外界毫無反應/看不見天和水/聽不見浪花的聲音。
五、總結本文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作者以詩的形式,優(yōu)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那令人神往的讓人驚嘆的生物世界。詩人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說話的化石文章開篇就以問句的形式引起讀者的興趣,讓人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進而將讀者引入對遠古生物世界的探密中,具體抒寫了遐思的內(nèi)容。最后回答問題,呼應開頭,首尾圓合渾然一體?傊,本詩通過對化石的贊頌,再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科學的奇妙和人類的偉大。
教學板書:
。1)提問
揭示生命起源
化石吟(2)遐思提供研究資料首尾呼應
描畫生命檔案
。3)回答
科學的神奇人類的偉大
《化石吟》教學設計15
一. 由電影《侏羅紀公園》導入
二. 放映一組關于蟲魚鳥獸的化石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三. 研讀課文
1. 教師范讀 ,請學生思考詩中提出的問題
。ㄇ榫吃O計:假設你現(xiàn)在就站在生物博物館的門口,老師馬上就要帶你進去,你準備好了嗎?看到這些奇異的生物化石,你會想到什么?)
2. 由學生自由提問,老師歸納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全班討論
如:1,沉睡億年的石頭怎樣說話?
2,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什么觀點?
3,皺紋和化石有什么關系?作者為什么要寫皺紋?
3. 教師總結
。ㄇ榫吃O計:當你參觀完生物博物館,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你有什么感想?)
四. 反復朗讀,體會詩的音樂美
五. 作業(yè)
自己收集一些關于生物化石的圖片、資料,全班辦一個圖片展。
【《化石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化石吟》教學設計06-27
《化石吟》的教學設計10-17
化石吟 教學設計07-24
化石吟教學設計09-20
語文《化石吟》教學設計07-06
化石吟教案教學設計10-08
《化石吟》教學設計范本07-26
《化石吟》教學設計稿06-30
《化石吟》優(yōu)秀教學設計07-20
初中化石吟教學設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