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分析
導語:《蘭亭集序》全文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表達了王羲之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抒發(fā)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無奈。
蘭亭集序分析篇一: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浙江紹興蘭亭風雅集會,流觴曲水,飲酒賦詩,各抒情懷。王羲之即興揮毫作序,趁興疾書,寫下了《蘭亭集序》這篇傳頌千古的書法藝術作品。全書共28行,共計324字。通篇筆勢縱橫,點畫相映,變化無窮,似有神助。行書起伏多變節(jié)奏感強,布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
《蘭亭集序》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更是書法藝術中的杰作,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盛譽,對后世的影響極大。真跡據(jù)說在唐太宗去世的時候葬在昭陵,有褚遂良、虞世南等大家臨本傳世!短m亭集序》被人稱為“書法精品中的精品”。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表現(xiàn)對象,以毛筆為表現(xiàn)工具,以線條為表現(xiàn)手段,通過點畫結構,行次章法等造型美,來表現(xiàn)書法家的美學追求和人格情操。千百年來,我國書法界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但是,正如鐘柏華說:“中國獨有的美術書法——書法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靈魂——自從晉人的風韻中產(chǎn)生的。魏晉的玄學使得晉人得到空前絕后的精神解放,晉人的書法是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體最適當?shù)乃囆g表現(xiàn)。這抽象的音樂似的藝術才能表達出晉人空靈的玄學精神,和個性主義的自我價值。”晉人的書法和唐詩宋詞一樣,成了后世無法企及的'高峰,在他們面前,后人只能嘆為觀止矣。而在晉人書法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堪稱極品。
王羲之山東瑯琊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著名書法家,他們父子歷來被稱為“二王”。王羲之七歲就開始學書法,初從衛(wèi)夫人,13歲時書藝以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后來他四處游歷名山大川,見到李斯、蔡邕等人,所書碑刻,使他獲益匪淺,集秦漢歷來諸家之大成,融匯古今筆法,加以變化發(fā)展,開創(chuàng)一代風情,形成獨特風格,具有自然的天性和人格的風采,被尊稱為“書圣”。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可以說是采天地之靈氣,集人間之精華。在如畫的山水風景中,與文人雅士飲酒賦詩,興之所至,一揮而就,宛若天成。據(jù)說蘭亭集會以后,王羲之又寫過幾幅想分贈親友,但再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了。《蘭亭集序》這幅書法作品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其中唐太宗獨具慧眼,指出其“若斷還連”與“如斜反直”兩大特點甚為精彩!短m亭集序》的“若斷還連”是指這幅書法作品的總體布局,錯落有致,疏密相宜,在連斷的處理上很有特色,整幅作品呈現(xiàn)出斷續(xù)之美,因而在章法上具有生動活潑的氣韻。
“如斜反直”是指《蘭亭集序》中每個字的大小、斜正均有變化,其中不少字均已側勢取勝,常常是左低右高,貌似傾斜,然而在整幅作品之中卻恰到好處,呼應對比,變化無窮,充分體現(xiàn)出行書起伏多變、節(jié)奏感強、骨力勁健的氣勢和特色。當然《蘭亭序》的成功之處,關鍵還在于人格的風韻和書法的風韻。
蘭亭集序分析篇二:
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孫綽、謝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會于會稽山陰的蘭亭,在水邊游賞嬉戲。他們一起流觴飲酒,感興賦詩,暢敘幽情。事后,將全部詩歌結集成冊,由王羲之寫成此序。
《蘭亭集序》記敘的是東晉時期清談家們的一次大集會,表達了他們的共同意志。文章融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于一體,文筆騰挪跌宕,變化奇特精警,以適應表現(xiàn)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敘事、寫景,先敘述集會的時間、地點。然后點染出蘭亭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山嶺蜿蜒,清流映帶;又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仰可以觀宇宙之無窮,俯可以察萬類之繁盛。在這里足以“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可以自由地觀察、思考,滿足人們目視耳聞的需求。這里正是與會者“暢敘幽情”、盡興盡歡的絕好處所。這些描寫都富有詩情畫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靜、閑適的。
后一部分,筆鋒一轉,變?yōu)槭闱、議論,由欣賞良辰美景、流觴暢飲,而引發(fā)出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緒頓時由平靜轉向激蕩。他說:人生的快樂是極有限的,待快樂得到滿足時,就會感覺興味索然。往事轉眼間便成為了歷史,人到了生命的盡頭都是要死的。由樂而生悲,由生而到死,這就是他此時產(chǎn)生的哲理思辨。他認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從而進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產(chǎn)生了一種珍惜時間、眷戀生活、熱愛文明的思考。壽夭、生死既是一種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規(guī)律,他在文中就難免流露出一種感傷情緒。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緒又趨于平靜,他感到人事在變遷,歷史在發(fā)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傳后世,以承襲前人,以啟示來者。
綜觀全篇,本文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fā)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感嘆。[5]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千古盛傳的名篇佳作。
【蘭亭集序分析】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結構分析08-25
《蘭亭集序》原文及逐句分析05-15
蘭亭集序藝術手法分析08-30
《蘭亭集序》整體分析及賞析07-27
《蘭亭集序》中心思想、層次分析08-28
蘭亭集序10-04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集序說課稿02-10
蘭亭集序王羲之08-12
王羲之 蘭亭集序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