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3-25 09:55:52 柳宗元 我要投稿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文及翻譯

  《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散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文及翻譯相關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原文】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xiāng)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駝業(yè)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Q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眰髌涫乱詾楣俳洹

  【譯文】

  郭橐駝,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彎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彎腰行走,就像駱駝一樣,所以鄉(xiāng)里人稱呼他叫“橐駝”。橐駝聽說后,說:“這個名字很好啊,這樣稱呼我確實恰當!庇谑撬釛壛怂瓉淼拿,也自稱起“橐駝”來。

  他的家鄉(xiāng)叫豐樂鄉(xiāng),在長安城西邊。郭橐駝以種樹為職業(yè),凡是長安城里經(jīng)營園林游覽和做水果買賣的豪富人,都爭著把他接到家里奉養(yǎng)。觀察橐駝種的樹,有的是移植來的,也沒有不成活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結(jié)果實早而且多。其他種樹的人即使暗中觀察、羨慕效仿,也沒有誰能比得上。

  有人問他種樹種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說:“我郭橐駝不是能夠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長得很快,只不過能夠順應樹木的天性,來實現(xiàn)其自身的習性罷了。但凡種樹的方法,它的樹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來培育樹苗的土,它搗土要結(jié)實。已經(jīng)這樣做了,就不要再動,不要再憂慮它,離開它不再回顧。栽種時要像對待子女一樣細心,栽好后要像丟棄它一樣放在一邊,那么樹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習性就得以實現(xiàn)。所以我只不過不妨礙它的生長罷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辦法;只不過不抑制、減少它的結(jié)果罷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實結(jié)得早又多的辦法。別的種樹人卻不是這樣,樹根拳曲又換了生土;他培土的時候,不是過緊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夠和這種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過于吝惜它們了,擔心它太過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經(jīng)離開了,又回頭去看看。更嚴重的,甚至掐破樹皮來觀察它是死是活著,搖晃樹根來看它是否栽結(jié)實了,這樣樹木的天性就一天天遠去了。雖然說是喜愛它,這實際上是害了它,雖說是擔心它,這實際上是仇視它。所以他們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問的人說:“把你種樹的方法,轉(zhuǎn)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嗎?”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罷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職業(yè)。但是我住在鄉(xiāng)里,看見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fā)號施令,好像是很憐愛(百姓)啊,但百姓最終反因此受到禍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來大喊:‘長官命令:催促你們耕地,勉勵你們種植,督促你們收獲,早些煮繭抽絲,早些織你們的布,養(yǎng)育你們的小孩,喂大你們的雞和豬。’一會兒打鼓招聚大家,一會兒鼓梆召集大家,我們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飯去慰勞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們繁衍生息,使我們民心安定呢?所以我們既困苦又疲乏,像這樣(治民反而擾民),它與我種樹的行當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問的人說:“不也是很好嗎!我問種樹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蔽覟檫@件事作傳把它作為官吏們的鑒戒。

  【注釋】

  1.橐(tuó)駝:駱駝。這里指駝背。

  2.始:最初。

  3.病瘺(lǘ):患了脊背彎曲的病。

  4.隆然:脊背突起而彎腰行走。

  5.有類:有些像。

  6.號之:給他起個外號叫。號,起外號。

  7.之:代詞,指起外號事。

  8.名我固當:這樣稱呼我確實恰當。名,稱呼,名詞作動詞,意動用法。固:確實。當:恰當。

  9.因:于是,就,副詞。舍:舍棄。其名:他原來的名字。

  10.謂:稱為。云:句末語氣詞,此處可譯“了”。

  11.長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12.業(yè):以……為業(yè),名詞作動詞。

  13.為觀游:經(jīng)營園林游覽。為,從事,經(jīng)營。

  14.爭迎取養(yǎng):爭著迎接雇用(郭橐駝),取養(yǎng):雇用。

  15.或:或者。移徙:指移植。徙,遷移。

  16.碩茂:高大茂盛。

  17.早實:早結(jié)果實。實,結(jié)果實,名詞做動詞。以:而且,連詞,作用同“而”。蕃:多。

  18.他植者:其他種樹的人。窺伺:偷偷地察看。效慕:仿效,慕也是"效"的意思。窺伺效慕:暗中觀察,羨慕效仿。

  19.莫:沒有誰,代詞。如:比得上,動詞。

  20.有問之:有人問他(種樹的經(jīng)驗)。

  21.木:樹。橐駝:古人最鄭重最恭敬的自稱法,是自稱其名,可譯“我”。壽且孳(zī):活得長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

  22.天:指自然生長規(guī)律。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長。致,使達到。焉爾:罷了,句末語氣詞連用。

  23.凡:凡是,所有,表示概括,副詞。植木之性:按樹木的本性種植。性,指樹木固有的特點。

  24.本:樹根。欲:要。舒:舒展。培:培土。

  25.故:舊。

  26.筑:搗土。密:結(jié)實。

  27.既然:已經(jīng)這樣。已:(做)完了。勿動:不要再動它。

  28.勿慮:不要再擔心它。

  29.去:離開。顧:回頭看。其:如果,連詞。

  30.蒔(shì):栽種。若子:像對待子女一樣精心。

  31.置:放在一邊。若棄:像丟棄了一樣不管。

  32.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樹木的生長規(guī)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得到了。則:那么,連詞。者:助詞,無義。

  33.不害其長:不妨礙它的生長。而已:罷了,句末語氣詞連用。

  34.碩茂:使動用法,使高大茂盛。

  35.不抑耗其實:不抑制、損耗它的果實(的成熟過程)。

  36.早而蕃:使動用法,使……(結(jié)實)早而且多。

  37.根拳:樹根拳曲。土易:更換新土。

  38.若不過焉則不及:如果不是過多就是不夠。若……則……,如果……那么(就),連接假設復句的固定結(jié)構。焉:句中語氣詞,無義。

  39.茍:如果,連詞。反是者:與此相反的人。

  40.愛之太恩:愛它太情深。恩,有情義。這里可引申為”深“的意思。

  41.憂之太勤:擔心它太過分。

  42.甚者:更嚴重的。甚,嚴重。

  43.爪其膚:掐破樹皮。爪,掐,作動詞用。以:表目的,連詞,用來。驗:檢驗,觀察。生枯:活著還是枯死。

  44.疏密:指土的松與緊。

  45.日以離:一天天地失去。以,連詞,連接狀語和動詞,不譯。

  46.不我若:不若我,比不上我。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一般要置于動詞前。若,及,趕得上,動詞。

  47.之:助詞,的。道:指種樹的經(jīng)驗。

  48.之:代詞,指種樹之“道”。官理: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諱,改“治”為“理”。

  49.而已:罷了。

  50.理:治理百姓。

  51.長(zhǎng)人者:為人之長者,指當官治民的地方官。大縣的長官稱“令”,小縣的長官稱“長”。煩其令:不斷發(fā)號施令。煩,使繁多。

  52.若甚憐:好像很愛(百姓)。焉:代詞,同“之”。

  53.而:但,連詞。卒以禍:以禍卒,以禍(民)結(jié)束。卒,結(jié)束。

  54.官命:官府的命令。促爾耕:催促你們耕田。

  55.勖(xù):勉勵。植:栽種。

  56.督:督促。獲:收割。

  57.繅(sāo):煮繭抽絲。而:通“爾”,你們。緒:絲頭。早繅而緒:早點繅好你們的絲。

  58.早織而縷:早點紡好你們的線?|,線。

  59.字:養(yǎng)育。

  60.遂而雞豚(tún):喂養(yǎng)好你們的雞和豬。遂,順利地成長。豚,豬。

  61.聚之:召集百姓。聚:使聚集。

  62.木:這里指木梆。

  63.吾小人:我們小百姓。輟飧(sūn)饔(yōng):不吃飯。輟,停止。飧,晚飯。饔,早飯。以:來,連詞。勞吏者:慰勞當差的。且:尚且。暇:空暇。

  64.何以:以何,靠什么。蕃吾生:繁衍我們的生命,即使我們的人口興旺。安吾性:安定我們的生活。性,生命。

  65.。豪Э唷5。浩>。病且。豪Э嘤制。

  66.若是:像這樣。

  67.與吾業(yè)者:與我同行業(yè)的人,指“他植者”。其:大概,語氣詞。類:相似。

  68.嘻:感嘆詞,表示高興。

  69.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嗎?夫,句末語氣詞。

  70.養(yǎng)人:養(yǎng)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改“民”為“人”。

  71.傳:作傳。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戒:鑒戒。

  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僖灾缕湫匝蔂枺枺和岸,罷了)

 、谧侄缀ⅲǘ和ā盃枴保銈兊模

 、奂热灰眩ㄒ眩和ā耙印,了)

  二、古今異義

  1、(故鄉(xiāng))人號之“駝”

  古義,兩個詞,所以鄉(xiāng)里;今義,指家鄉(xiāng)。

  2、(既然)已,勿動勿慮

  古義,已經(jīng)這樣;今義,連詞,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論。

  3、(去)不復顧

  古義,離開;今義,與“來”相對

  4、不抑耗(其實)而已

  古義,兩個詞,其,它們,實,結(jié)果實(名作動);今義,承上文轉(zhuǎn)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5、若(不過)焉則不及

  古義,不是過多;今義,連詞,表轉(zhuǎn)折,只是。

  6、(其實)害之

  古義,兩個詞,其,這,實,實際上;今義,承上文轉(zhuǎn)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7、(字)而幼孩

  字(古義,撫育;今義,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

  8、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

  古義,地位低下的`人,指老百姓;今義,人格卑下的人。

  9、故(。┣业

  古義,困苦;今義,生物體發(fā)生不健康的現(xiàn)象。

  10、得(養(yǎng)人)術

  古義,治理百姓;今義,養(yǎng)活別人。

  三、一詞多義

  1、雖

 。1)他植者雖窺伺效慕(雖然)

 。2)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然)

  2、故

 。1)其土欲故(舊,這里是原來的土)

 。2)故不我若也(所以)

  3、實

 。1)早實以蕃/不抑耗其實而已(結(jié)果實,名作動)

 。2)其實害之(實際)

  4、若

 。1)其置也若棄(像)

 。2)若不過焉則不及(如果)

 。3)故不我若也(比得上,趕得上)

  5、長

  (1)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生長)

 。2)見長人者好煩其令(長,又是官名,古代大縣長官叫“令”,小縣長官叫“長”,名詞用為動詞,治理)

  6、病

 。1)病瘺(患,患…病,名作動)

 。2)故病且怠(困苦)

  7、而

 。1)鳴鼓而聚之(表承接)

 。2)字而幼孩(通“爾”,你們的)

 。3)旦視而暮撫(表并列,又)

 。4)而木之性日以離矣(表順接,可譯“于是”)

  8、然

 。1)隆然伏行(…的樣子)

  (2)既然已(這樣)

 。3)然吾居鄉(xiāng)(然而)

  9、以

  (1)早實以蕃(而且,表遞進)

  (2)以致其性焉爾;搖其本以觀其疏密(來,表目的)

 。3)而木之性日以離矣(地,表修飾)

 。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把)

 。5)而卒以禍(因為)

 。6)又何以蕃吾生(用)

  10、且

  (1)無不活,且碩茂(而且)

  (2)吾小人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3)故病且。ㄓ郑

  11、則

  (1)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

 。2)他植者則不然;則又愛之太恩(卻)

  四、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動詞

 。1)病瘺(病:患,患…病)

 。2)名我固當(名:稱呼)

 。3)早實以蕃(實:結(jié)果實)

  (4)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爪:用爪抓,掐)

 。5)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

  (6)見長人者(長:治理)

 。7)而卒以禍(禍:受到禍害)

 。8)傳其事以為官戒(傳:作傳)

  2、名詞活用作狀語

 。1)旦視而暮撫(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離矣(日:一天天)

  3、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1)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壽:活得長久)

 。2)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4、使動用法

 。1)以致其性焉爾(致:使…達到)

 。2)非有能碩茂之也(碩茂:使…碩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結(jié)果早;蕃,使…結(jié)果多)

 。4)鳴鼓而聚之(鳴,使…發(fā)出響聲;敲響。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衍生息;安,使…安定。)

  5、意動用法

  駝業(yè)種樹。(業(yè):以…為職業(yè))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官理,非吾業(yè)也(“…也”,表示判斷)

  2、倒裝句

  (1)賓語前置

 、俨恢己蚊危航惺裁矗

  ②故不我若也(若我:如我)

 、畚嵊趾文転樵眨転楹危耗軌蜃鍪裁矗

 、苡趾我赞嵘参嵝砸ㄒ院危簯{什么)

 。2)定語后置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經(jīng)營園林游覽和做水果買賣的富豪人家)

  3、省略句

 、倨堄心芊矗ㄓ冢┦钦

  ②然吾居(于)鄉(xiāng)

 、鄱湟裕ㄖ┑

 、軅髌涫乱裕ㄖ楣俳

  賞析

  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文,也是一個諷喻性極強的寓言故事。郭橐駝種樹的事跡已不可考,后世學者多認為這是設事明理之作。此文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xiàn)象,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yǎng)樹”的法則,并由此推論出“養(yǎng)人”的道理,指出為官治民不能“好煩其令”,批評當時唐朝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行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章先寫橐駝的命名、橐駝種樹專長和種樹之道,然后陡然轉(zhuǎn)入“官理”,說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為橐駝之傳,目的是為下半篇的論述張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種樹之道的類比和引申,前賓后主,上下相應,事理相生,發(fā)揮了寓言體雜文筆法的藝術表現(xiàn)力。

  本文共五段,一、二段介紹傳記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貫、職業(yè)和技術特長。這二段看似閑筆,卻生動有趣,給文章帶來了光彩色澤。

  在《莊子》書中所描繪的許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殘疾,如《養(yǎng)生主》《德充符》中都寫到失去單足或雙足的人,《人間世》中則寫了一個怪物支離疏;有的則具有特異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運斤成風的匠人,承蜩的佝僂丈人等。柳宗元寫這篇傳記,把這兩種特點都集中在郭橐駝一人身上,他既有殘疾,又精于種樹?梢娏谠粌H在文章的主題思想方面繼承了《莊子》的觀點,連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靈活地吸取了《莊子》的寫作手法。

  橐駝即駱駝,人們稱這位主人公為橐駝,原帶有開玩笑,甚至嘲諷性質(zhì)。但這位種樹的郭師傅不但不以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這里不著痕跡地寫出了這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這樣寫仍是有所本的。在《莊子》的《應帝王》和《天道》中,都有這樣的描寫,即人們把一個人呼之為;蚝糁疄轳R,他都不以為忤,反而欣然答應。這同郭橐駝欣然以橐駝為名是一樣的。這種描寫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老莊學派順乎自然的思想,即認為“名”不過是外加上去的東西,并不能影響一個人的實質(zhì),所以任人呼牛呼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擾波動;相反,甚至以為被人呼為牛馬也并不壞。

  后一小段寫郭橐駝種樹的特異技能。他種樹的特點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長得碩茂,容易結(jié)果實,即所謂“壽且孳”。作者在后文沒有寫郭橐駝種樹的移栽易活的特點,只提到栽了樹不妨害其成長的這一面。其實這是省筆。蓋善植者必善移樹,只有掌握了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這里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點到而止。在這一小段的收尾處還布置了一個懸念。即“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讀者從這兒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駝種樹到底有什么訣竅。而下文卻講的是極其平凡而實際卻很難做到的道理:“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笨梢姽⒉徊厮剑恰八舱摺钡男摒B(yǎng)水平和掌握規(guī)律的深度太不夠了。從這里,作者已暗示給我們一個道理,即“無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這個道理從下面兩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證明。

  第三段是郭橐駝自我介紹種樹的經(jīng)驗。前后是正反兩面對舉,關鍵在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為了把這一道理闡述得更深刻、更有說服力,文章用了對比的寫法,先從種植的當與不當進行對比。究竟什么是樹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個“欲”字,既概括了樹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種樹的要領。郭橐駝正是順著樹木的自然性格栽種,從而保護了它的生機,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這正是郭橐駝種樹“無不活”的訣竅。他

  植者則不然,他們違背樹木的本性,種樹時“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離”的惡果。這就回答了上段的問題,他們“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學標不學本。繼從管理的善與不善進行對比!拔饎游饝],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是郭橐駝的管理經(jīng)驗。乍看,好像將樹種下去以后,聽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實上,橐駝的“勿動勿慮”,移栽時的“若子”,種完后的“若棄”,正是最佳的管理,沒有像疼愛孩子那樣的精心培育,就不會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關心太過,什么都放不下,結(jié)果適得其反,“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壓抑了甚至扼殺了樹木的生機。

  這兩層對比寫法,句式富于變化。寫橐駝種樹,用的是整齊的排比句,而寫他植者之種樹不當,則用散句來表示,文章顯得錯落有致!半m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用押韻的辭句,使重點突出,系從《莊子·馬蹄》的寫法變化而出。從介紹橐駝的種樹經(jīng)驗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觀點同老莊思想還是有差別的。柳是儒、道兩家思想的結(jié)合,他并不主張一味聽之任之的消極的“順乎自然”,而是主張在掌握事物內(nèi)部發(fā)展規(guī)律下的積極的適應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種樹人都能做到認識樹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適應樹木生長規(guī)律的業(yè)務。把種樹的道理從正反兩面講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過渡到第四段。

  四、五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實為一篇之“精神命脈”。作者通過對話,運用“養(yǎng)樹”與“養(yǎng)人”互相映照的寫法,把種樹管樹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對“養(yǎng)人”之不善,文章先簡要地用幾句加以概括:“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這與上文“他植者”養(yǎng)樹管理之不善遙相呼應。接著用鋪陳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種種表現(xiàn)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畫細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寫官吏們大聲吆喝,驅(qū)使人民勞作,一連用了三個“爾”,四個“而”和七個動詞,把俗吏來鄉(xiāng),雞犬不寧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最后以“問者”的口吻點出“養(yǎng)人術”三字,這個“養(yǎng)”字很重要。可見使天下長治久安,不僅要“治民”,更重要的還要“養(yǎng)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養(yǎng)息,在元氣大傷后得到喘息恢復的機會,也就是后來歐陽修說的“涵煦之深”。這才是柳宗元寫這篇文章的最終目的。

  綜觀全文,我們應注意三點:一是無論種樹或治民,都要“順天致性”,而不宜違逆其道;二是想要順天致性,必先掌握樹木或人民究竟怎樣才能“碩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三是動機效果必須統(tǒng)一,不允許好心辦壞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頭上。把這三點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養(yǎng)人術”。

  創(chuàng)作背景

  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即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見習官,可以和御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可以到各地檢查工作,民事、軍事、財政都可以過問,品秩不高而權限較廣。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間寫的,是針對當時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現(xiàn)象而作的。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的先聲。

  題解

  《種樹郭橐駝傳》(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散文。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即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見習官,可以和御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可以到各地檢查工作,民事、軍事、財政都可以過問,品秩不高而權限較廣。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間寫的,是針對當時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現(xiàn)象而作的。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的先聲。

  文章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yǎng)樹”的法則,并由此推論出“養(yǎng)人”的道理,指出為官治民不能“好煩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擾民、傷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這種借傳立說,因事出論的寫法,別開生面。文章先以種植的當與不當作對比,繼以管理的善與不善作對比,最后以吏治與種樹相映照,在反復比照中導出題旨,闡明事理。文中描寫郭橐駝的體貌特征,寥寥幾筆,形象而生動;記述郭橐駝的答話,莊諧雜出,語精而意豐。全文以記言為主,帶記言中穿插描寫,錯落有致,引人入勝。

  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原文翻譯及賞析10-19

柳宗元郭橐駝傳11-03

柳宗元郭橐駝11-03

柳宗元傳原文及翻譯03-04

柳宗元傳原文及翻譯范文03-24

柳宗元傳的原文及翻譯09-30

柳宗元傳原文及翻譯(3篇)05-31

《資治通鑒·柳宗元傳》原文閱讀及翻譯07-13

《柳宗元集》原文及翻譯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