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馬玨:魯迅喜歡過的北大校花

時間:2024-09-28 02:15:46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馬玨:魯迅喜歡過的北大;

  引導(dǎo)語:人都有七情六欲,一生總會有紅顏知己,我們一起來了解魯迅喜歡過的北大;R玨,看看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馬玨:魯迅喜歡過的北大;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有兩個弟弟,字豫亭,后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jìn)化論、尼采超人哲學(xué)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魯迅原在仙臺醫(yī)學(xué)院學(xué)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xué)、女子師范大學(xué)等校授課。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xué)運動的基石,后與《藥》《故鄉(xiāng)》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毛澤東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的發(fā)揚人。魯迅是20世紀(jì)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導(dǎo)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之一。

  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且介亭雜文》《熱風(fēng)》《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diào)集》(1932——1933)小說集:《彷徨》《吶喊》(1918——1922)《偽自由書》《準(zhǔn)風(fēng)月談》《花邊文學(xué)》(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真實地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面。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的民族英雄。(毛澤東評價)

  他的特別之處在于很少批評外國侵略者,而只批評自己的民族。在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下,勇敢的面對現(xiàn)實,確確實實的“活”著,不自欺,魯迅認(rèn)為是頭等大事。 魯迅同時倡導(dǎo)“拿來主義”,外國的一切東西都可以拿過來,并且“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要使自己成為這些東西的“新主人”。(呂正慧評價)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fā)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里。(葉圣陶評價)

  或許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魯迅的形象都被塑造為“橫眉冷對”,好像不橫眉冷對就不是真正的魯迅、社會需要的魯迅。的確,魯迅是愛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說魯迅沒有普通人的情感,沒有他溫和、慈愛的那一面。(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評價)

  他仿如大漠驚沙,亂云飛渡,滄海明月,從天外走來,從黑暗中走來,帶著憂郁和冷意,他一生被孤苦包圍、被冷寞裹藏,他被毛主席贊譽為“中國第一等圣人”,因為是圣人,人們敬重他,欽佩他,接近他,卻走不進(jìn)他的世界,因為是人,在他的生命中駐足了朱安、許廣平、蕭紅三個全然不同的女人,在他不長的生命里凋謝、綻放!

  朱安,只是母親送給魯迅的一份禮物

  朱安,魯迅的妻子,1878年6月生于浙江紹興。祖上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朱安,雖然識字不多,但懂得禮儀,性格溫和,待人厚道。因為魯迅是長子,從魯迅父親去世以后,魯迅的母親就開始為魯迅的婚事操心了。老太太喜歡朱安聽話順從的品性,決定娶來給自己的大兒子魯迅做媳婦。1901年4月3日,魯迅母親在沒有征得兒子同意的情況下,貿(mào)然去朱家“請庚”。結(jié)果在兩個年輕人根本都不認(rèn)識的情況下,由雙方父母作主,定下了決定朱安一生命運、并給魯迅和朱安帶來終生痛苦的婚姻大事。

  1906年夏天,母親不斷從家里來信,催促日本留學(xué)的魯迅回鄉(xiāng)成親。不見兒子歸來,老太太干脆拍了封電報:母病速歸!魯迅揣著電報,遙望遠(yuǎn)方,母親憔悴的臉,溫和的目光,還有她不幸的一生,令他淚光閃動,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正是母親的一切!

  農(nóng)歷六月初六,周家上下張燈結(jié)彩,嗩吶吹奏著歡快的迎親曲,魯迅被裝上一條假辮子,頭戴禮帽、一身新郎行頭,木然地站著迎親,新娘的腳從轎簾里伸了出來,懸在空中,急欲著地時,可繡花鞋卻不慎掉地,露出了一只三寸金蓮(精心裝扮的新娘聽說未來的男人不喜歡小腳,刻意在換上了一雙大鞋子并塞進(jìn)了一大團的棉花),新郎的眼中露出了嫌惡。洞房花燭下,魯迅揭開蓋頭,看到一張狹長的臉,臉色泛黃,顴骨凸出,前額近禿,似有病容,他閉上眼睛,扶著床沿,慢慢地走到邊上的桌旁!

  她無數(shù)次小心走到他身邊,輕聲說:“睡吧”,他一個字也沒有回答!

  醉意深了,愁緒濃了,黑夜彌散開來,天空也在流淚,她的淚水與雨水連在一片,這是心酸的痛和天的嘲弄!

  那一夜,沒有春宵一夢,只有夢碎之痛!

  朱安是母親送給他的禮物,他只能接受;魯迅是朱安命里的男人,她愿意等待!

  第二天晚上,魯迅在母親屋中看書,半夜睡在母親屋中另一床上。

  第三天晚上,魯迅仍在母親的屋中。

  第四天,他東渡日本,一別四年!

  朱安陪伴著婆婆,日日向東眺望,讀著從日本的來信,盼望著男人早點回來!她曾給魯迅寫信,訴說思念之情,魯迅卻在日記中寫道:“下午得婦來書,二十二日從丁家弄朱宅發(fā),頗謬。”

  魯迅回國后回到浙江兩級師范學(xué)堂任教,可他心境寂寥,形容枯稿。他在給好友許壽裳的信中說:“仆荒落殆盡……又翻類書,薈集逸書數(shù)種,此非求學(xué),以代醇酒婦人也。”正所謂女人如醇酒,可解萬古愁,欲求之,卻禁之!他埋首故紙堆,寄托青燈黃卷,編成了《古小說鉤深》。

  朱安,她等回了男人,卻等不到他掀開羅帳走進(jìn)溫柔夢鄉(xiāng),只能獨守空房!不久,他又獨自北上。

  朱安又等了7年,直到1919年冬天舉家搬至北京,可他們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形同陌路,日日無話,僅有的飯間對話,無非就是咸淡如何,回答也只有“是”或“不是”。朱安為魯迅縫的衣服他不想穿,就從屋中扔出來。夜晚就寢,朱安鋪好被褥等著魯迅,魯迅大發(fā)脾氣,鬧到要把床拆掉,倆人只能分屋而居。

  面對男人的冷漠,她卻默默地承受著,魯迅生病時只能吃粥,她就在熬粥前,把米弄碎,煮成容易消化的粥糊,為吵著魯迅寫作,她不讓鄰居們吵鬧……她默默地付出,婚姻仍是一片荒漠!

  母親責(zé)問兒子:“朱安有什么不好?”

  魯迅搖頭回答:“和她談不來,談話沒有味道,有時還好自作聰明。”

  1927年10月,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定居,朱安激動又失望地說:“過去大先生(朱安稱魯迅為大先生)待我不好,我想好好服待他,一切順著他,將來總會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蝸牛,從墻底一點一點地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墻頭頂?shù)。可現(xiàn)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再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

  1936年,魯迅在上海逝世,朱安想南下參加葬禮,可周老太太身體不好,她只能在魯迅以前的書房設(shè)靈堂,為自己三十年婚姻守靈!

  魯迅去世后,朱安與周老太太的生活主要由許廣平和周作人負(fù)擔(dān),1943年周老太太去世,朱安拒絕用周作人的錢,因為大先生與二先生不合。許廣平少許的資助,令朱安生活非常清苦,每天只能小米面窩頭腌菜過日,很多時候,這樣的生活也無法保障,她只好“賣書還債,維持生命”。

  許廣平得知后,托人找朱安面談:“不能把書賣掉,那是魯迅先生的遺物。”

  朱安激動而尖銳地回答:“你們總說要好好保存魯迅先生的遺物,我也是魯迅先生的遺物,為什么不好好保存?”可當(dāng)她得知許廣平在上海被監(jiān)禁受刑后,不再提賣書的事,還明確表示把遺物交由周海嬰。社會得知她生活困境后,捐助到了一筆錢,可朱安一分錢也沒有收下!

  死前她曾淚流滿面地向魯迅的學(xué)生要求:“死后葬在大先生旁!”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永遠(yuǎn)離去了,身邊沒有一個人,沒有葬在大先生旁,死后也沒有一塊墓碑!

  她空盼了一生的情,獨守了一世的寂寞!

  許廣平,魯迅生命中遲到的愛

  許廣平(1898~1968),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xué)校預(yù)科,擔(dān)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并在周恩來領(lǐng)導(dǎo)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xué)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xué)生。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xué)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1932年12月,通信集《兩地書》出版。歷任政務(wù)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民主促進(jìn)會副主席、全國文聯(lián)主席團委員等職務(wù)。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祖父入獄、父親逝世、肩負(fù)家庭重?fù)?dān),留學(xué)日本遭遇種種挫折,讓魯迅的心從小就非常沉重和孤獨。

  與朱安結(jié)婚后,苦而乏味日子一天天過,痛楚和寂寞纏住了他的靈魂,讓他窒息,讓他無望。上課、讀書、寫作成了他生命的全部。《傷逝》里那種絕望的晦氣和充滿幻滅的心境 ,無不寄寓著魯迅婚姻悲劇的哀歌,卻也隱隱夾帶著一絲生命的沖動。

  有人說,男人的拯救,有時是依靠女人。

  1925年3月11日,魯迅收到了一封署名許廣平的信,他記得這個高高、大眼濃眉的南方女孩,上課時總坐第一排,聰穎好學(xué)、有活力、好提問。

  廣平最喜歡魯迅的《小說史略》課,他一走進(jìn)教室,四周立刻安靜得只剩下呼吸的聲音。講課中,他總是激動地從講臺走上走下,幽默的語調(diào),讓教室里爆發(fā)陣陣的笑聲,雙眼的異彩,能把人帶到他的思想中。他的思想、才華、遠(yuǎn)見、談吐讓她震動與折服。

  1925年3月,作為反對北女師大校長楊蔭榆學(xué)潮的骨干,廣平陷入深深的苦惱中,于是寫信向魯迅求教。兩天后,她收到回信,想不到昔日嚴(yán)師的文字如此溫暖和輕松。她一遍一遍讀著,聯(lián)想著、微笑著,把它貼在臉上,捧在懷里……他們的通信很快頻繁到兩三天一封,廣平的署名變成了“廣平兄”、“小鬼許廣平”、“害馬”(許廣平被校方開除,被斥為“害群之馬”)魯迅的署名也變成了“迅”。

  她忘卻了年齡界限、忘卻了妻妾身份,忘卻了道德輿論,落地有聲地告白:“喜歡他,愛他!”

  信,就象陣陣帶著陽光和花香的春風(fēng),輕輕吹開了迅哥兒這扇關(guān)閉已久的心門,他第一次感受到異性帶來的快樂。他想打開這扇門,走進(jìn)無邊的春色中,卻想到她風(fēng)華正茂,自己已是中年,身體不好,還有妻子,只能無奈地告訴她:“異性,我是愛的,但我一向不敢,因為我自己明白各種缺點,深怕辱沒了對方。”

  她在夜色茫茫中惦念,在晨夢依依里想望,煙雨凄凄時等待……她不會放棄!

  當(dāng)廣平再次走進(jìn)魯迅的小屋時,看到了他臉上的笑:“我可以愛,你勝利了,小鬼!”她滿臉的淚,呆呆地站著,他走上前去,用手衣袖輕輕地為她擦試眼淚。

  她抽著鼻子:“你就愛我一個人么?”他笑著點了點頭!

  魯迅在廈門大學(xué)與愛人分別的日子里,他在信中用畫細(xì)說自己生活的點點點滴滴;為了讓她放心,他在信中發(fā)誓:“女生共五人,我決定目不斜視,而且將永遠(yuǎn)如此,直到離開廈門……”

  面對來之不易的來愛,廣平寫出了《風(fēng)子是我的愛》:“它——風(fēng)子——承認(rèn)我戰(zhàn)勝了!甘于做我的俘虜了!……總之,風(fēng)子是我的愛……呀!風(fēng)子。”

  1927年10月,他們在上海同居!婚后,魯迅教廣平日語時,她常常天真地問:“我為什么總覺得你還是我的先生,你有沒有這種感覺?”,魯迅聽了,總是撫著她的頭愜意地笑笑:“你這傻孩子!”

  因為愛,他的作品不再黑暗;因為愛,他再次迎來創(chuàng)作高峰。

  魯迅喜歡在深夜寫作直到東方欲曉,早上廣平接班,開始抄寫他昨夜的書稿,他們就象一個崗位上的兩個戰(zhàn)士,一個白班、一個夜班,周而復(fù)始!她用才能成全了愛人,帶孩子、抄稿子、做家務(wù)。據(jù)蕭紅回憶:“許先生對自己忽略了,所穿衣裳都是舊的,布紐扣都磨破了,冬天的棉鞋也是自己做的……”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相知。魯迅很忙,他們有時也會摩擦。過后,他把女人摟在懷里:“做文學(xué)家的女人不容易哩,是我脾氣不好!”在廣平忙完一天的事情后,他會賠罪似在她睡前,陪在身邊:“我陪你抽一支煙好么?”聊到興奮時,他就會再抽一支?粗怂,他才輕輕離開去工作。

  她是他的摯愛與助手,魯迅后期十年的著作成就,比較二十年前的著作生涯只占三分之一,而其成就則以短短的十年而超過了二十年。

  1936年10月,55歲的魯迅留下最后一句:“忘記我,走你想要的人生”,永遠(yuǎn)地離開了!

  廣平在《十周年祭》“……嗚呼先生,誰謂荼苦,或甘如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愛情需要勇氣,也需要真誠付出。十年的愛,讓她回憶一生,懷念一世!

  蕭紅,走進(jìn)魯迅孤獨的內(nèi)心深處

  蕭紅,1911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著名女作家。被譽為“30年代文學(xué)洛神”。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并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蕭紅蕭軍到達(dá)上海前,就曾與魯迅通過信,魯迅對他們的態(tài)度不冷不熱,似乎也沒有什么感情。蕭紅與魯迅之間的關(guān)系因蕭妹妹信中一次天真的“抗議”,發(fā)生了戲劇性突變。

  一次回信中,魯迅在信尾加了一句“吟女士均此不另”,蕭妹妹對“女士”一詞十分不滿。下一封信里魯迅半開玩笑地問道:“悄女士在提出抗議,但叫我怎么寫呢?悄嬸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不好,我想,還是夫人太太,或女士先生罷。”

  魯迅挑逗性的回信,只因為蕭紅的大膽、淘氣和熱情,仿如年輕時的廣平!

  1934年11月30日,蕭紅與蕭軍在內(nèi)山書店見到仰慕和期待已久的魯迅,氣氛和諧自然,魯迅喜歡上這個年輕活潑、淳撲爽直的小妹妹,蕭紅也被魯迅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

  從此蕭紅成了魯迅家?,給魯迅帶來了笑聲與快樂!

  有一次,蕭紅在魯迅家聊到凌晨一點,早就過了晚班電車時間,天下著蒙蒙細(xì)雨,弄堂里一片漆黑,魯迅不停地叮囑廣平,一定讓蕭紅坐小汽車回去,還讓廣平先付了錢!

  不久,蕭紅搬到魯迅家附近,每天晚上飯后到準(zhǔn)時到魯迅家報到,不管刮風(fēng)下雨,從不間斷。

  一回,蕭紅穿了件紅色新上衣,獨自咚咚地跑到二樓魯迅書房,嬌嗔地問道:“我這衣裳好不好看?”

  魯迅放下手頭的工作,仔細(xì)地打量:“不太好看!你這裙子是咖啡色的,還帶格子,顏色混濁得很,所以把紅衣裳弄得不漂亮了。”魯迅還告訴她,這都是在日本時看美學(xué)書學(xué)來的!

  一個下午,蕭紅要去赴宴,讓廣平給她找一點布條或綢條束一束頭發(fā)。廣平拿來了米色、綠色還有桃紅色的,兩人一起選定了米色的綢條?蔀榱巳⌒,廣平把那桃紅色的舉起來放在蕭紅頭發(fā)上,很開心地說:“好看吧!好看吧!”

  蕭紅也非常得意,頑皮地等著魯迅看她。魯迅看了廣平一眼,嚴(yán)肅著臉,眼皮往下一放:“不要這樣妝她……”

  蕭紅曾調(diào)皮地問:“先生,你對我的愛是什么愛?”她一雙大眼睛正凝望著,魯迅一下子愣住了,輕聲回答:“大概是母愛吧!”

  1935年,在魯迅幫助下,蕭紅完成了震驚文壇的《生死場》,魯迅以他少有的熱情在序言中寫道:“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魯迅死前數(shù)月,還向紅色漢學(xué)家漢斯竭力推薦蕭紅,稱她“是當(dāng)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后續(xù)者”,他絲毫不掩飾對蕭紅的憐惜與鐘愛!

  中年意氣渾似酒,少女情懷總是詩。

  椐廣平回憶:“魯迅晚年常夜不能寢,獨自走到陽臺,和衣躺在冰涼的水泥地上......”魯迅的靈魂深處的孤獨,廣平無法讀懂,可溫柔纖細(xì)的蕭紅如清風(fēng)明月,照亮了魯迅孤獨的心,而魯迅也深味蕭紅內(nèi)心之苦楚,他們心照不宣地守護著彼此!

  魯迅對蕭紅的喜歡和溺愛,打翻了廣平心中的醋瓶,她向朋友抱怨蕭紅來得太多,還經(jīng)常呆到深夜,擾亂了家人的作息,有一次還連累魯迅受涼生病!

  蕭紅讀出了廣平眼中的醋意,為了生病的魯迅好好休養(yǎng),為了理清與蕭軍零亂的情,她東下日本!離開后很長一段時間蕭紅都沒有消息,魯迅就經(jīng)常叨念:“怎么去了哪么久也不見音訊?”

  蕭紅在日本時得知魯迅離世,想到他那父愛般的目光、遠(yuǎn)行前放心不下的叮嚀……淚眼迷蒙寫下:“先生走了好幾天了,不知道他現(xiàn)在睡在哪里?”捧著魯迅的照片,她深長地說:“說不出的痛,才是真的痛。”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所有回憶魯迅的文字中最讓人感動的。

  蕭紅也從不掩蓋自己對魯迅的情感,臨終前,她說過要葬在魯迅的墓旁,不行就葬在海邊!

  魯迅臨終前,枕邊放著一張木刻畫,畫上是一個穿長裙子的女子,長發(fā)飄飄,迎風(fēng)蕭蕭奔跑,她腳邊盛開著一叢紅玫瑰!人們重讀魯迅時,認(rèn)為這幅畫與蕭紅有關(guān),因為蕭紅梳著長辮子,而畫中女子迎風(fēng)奔跑,有“蕭蕭”狀,腳邊的花為“紅”,玫瑰代表著“愛情”,意為“青春與愛情”!

  2008年1月5日,濮存昕在東方衛(wèi)視《名人講堂》講到他扮演的魯迅,他說以自己人到中年的理解和感受,認(rèn)為魯迅是喜歡蕭紅的。

  萊蒙托夫的詩這樣的寫道:

  我被你深深地吸引,

  不是因為我愛你,

  而是為我那逝去的青春……

  馬玨:浙江鄞縣人,父親馬裕藻,母親陳德馨。一九一○年馬玨出生于東京,在日本期間馬裕藻曾與魯迅等人一起聽章太炎講文字音韻學(xué)。一九一一年馬裕藻回國后,擔(dān)任浙江教育司視學(xué)。一九一三年至一五年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研究所國學(xué)門導(dǎo)師,講授文字音韻學(xué)。一九二一年任北大國文系主任,一九二○年八月六日,《魯迅日記》云:“晚馬幼漁來送大學(xué)聘書。”是兩人共事于北大之始。

  70余年前的北大;ǎ媒裉斓难酃鈦砜,也還是美的。馬玨,身材亭勻,長相清麗,雖是浙江人,卻有著北方女孩的大方端莊。

  馬玨與魯迅的交集,始于馬玨15歲那年寫的一篇文章,在那篇《初見魯迅先生》的文字中,馬玨寫道:“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許多都是跟小孩說話一樣,很痛快,一點也不客氣;不像別人,說句話,還要想半天,看說的好不好,對得起人對不起人。”

  這是15歲女孩想象中的魯迅,將魯迅犀利的文風(fēng)敢于說話,想成了孩子。

  如果馬玨不是馬裕藻的女兒,馬裕藻不是魯迅的同事,也許魯迅和馬玨將沒有交集。但,這也僅僅是也許。

  那時魯迅與馬裕藻同在北大任教,平日談得來,長聚在一起聊天。這回,馬裕藻就將女兒介給魯迅。

  馬玨沒想到魯迅是這樣的,穿灰青長衫,手里拿著煙卷,氈帽破成一絲一絲。

  馬玨見他倒也不怕。跟他說自己寫的習(xí)作。魯迅看了還是很喜歡,對眼前這個美麗的女孩也極好感。

  那天,魯迅在馬裕藻家停留的時間比平日長,馬玨送他走時,魯迅向她薦書。后來,魯迅每回有新書,都會留一本給馬玨。此外,他還把馬玨寫的那篇對他的印象記,收在了新書中,一并送給了馬玨。

  馬玨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后來轉(zhuǎn)到政治系。

  魯迅對她一直有關(guān)注。在魯迅的日記里,多處留有關(guān)于馬玨的痕跡,魯迅贈書的人不多,馬玨始終是其中之一。

  馬玨在北大很引人注目,一是女生少,二是她長得美。那時每逢上課,一些男生就盡量貼近馬玨就坐,以期有交談的機會。一些沒有前去湊熱鬧的男生也不是心內(nèi)不喜,只是自慚形穢。在多年后,他們提到馬玨,依然心內(nèi)向往。

  馬玨與魯迅通過書信,他在日記中也有記載,很短的一行字:夜,得馬玨小姐信。想想看,魯迅是對馬玨懷著怎樣的心情才會如此記錄?

  馬玨在北大收過很多男生的情書,有的竟寫一本書向她求愛,魯迅的心內(nèi)應(yīng)該是喜愛的,但還未發(fā)展到男女之愛。想魯迅與許廣平發(fā)生師生戀時,都猶豫再三,如果不是許廣平堅持,恐也不能如愿。

  那時,許廣平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魯迅的視線中,他與馬玨畢竟還隔著很多的歲月,況且馬玨的父親又是自己親近的朋友,如果發(fā)生什么意外,關(guān)系就亂了。

  魯迅平日寫文章從不猶疑,可在情事上,卻不能完全放下。先是對原配朱安,明明不愛,卻也不能不給她婚姻的那個殼。對許廣平也是,瞞了很多時日,直到許廣平懷孕,才將這些告知母親。有過這些,對馬玨,他心內(nèi)的愛意恐也只能止于默默的關(guān)懷,與心內(nèi)的欣賞。

  在魯迅與許廣平一起的日子,他對馬玨依然關(guān)心著,得知她生病,都會不安。他們通過一段日子的書信,他贈書給她。

  馬玨十分尊敬魯迅,與許廣平不同。如果她對他產(chǎn)生熱烈的感情,如許廣平那樣愛慕他,會不會又出來一段情史呢?

  馬玨后來嫁給天津海關(guān)職員楊觀保,楊對她極為呵護,每周都從天津返北平一次。馬玨出嫁時沒有告訴魯迅。

  魯迅在又一次贈書時,提到馬玨。朋友告訴他馬玨已出嫁。魯迅得知,心內(nèi)微微惆悵,他說:那就不贈書了吧。

  魯迅請朋友處理了那本準(zhǔn)備送給馬玨的書,自此以后,魯迅和馬玨就再沒聯(lián)絡(luò)過。

  馬玨晚年在《女兒當(dāng)自強》一文中,這么回憶著:“魯迅先生一度在北大任教,與我父親是同事,他們性格相投,過從甚密。魯迅先生經(jīng)常來我家做客,與父親一談就是半天。”在1925年間,年僅十五歲的馬玨寫下了《初次見魯迅先生》一文,刊登于1926年3月的《孔德學(xué)校旬刊》上,那是馬玨所就讀的學(xué)校刊物。

  馬玨晚年回憶道:“不久,魯迅先生來孔德學(xué)校,讀到那期《孔德旬刊》,我沒想到,先生看到我那篇小文章后,十分高興。他夸我寫得好,說我寫的都是實話。后來先生把它收進(jìn)了他親自編選的《魯迅著作及其他》一書中。他還送書給我。過了幾天,父親還帶我去八道灣魯迅家去玩。從那時起,魯迅先生到我家,常問起我;如果我在,便和我說幾句話。我們還多次通信。根據(jù)《魯迅日記》的記載,我向魯迅先生請教的信和魯迅先生的回信自1926年元月3日至1932年12月15日,通信持續(xù)六七年之久。

  1926年元月3日魯迅先生在日記中寫道:‘夜,得馬玨小姐信。’這封信是我對元月一日先生寄贈《癡華鬘》一書的道謝信,信中也表達(dá)了對先生敬慕和渴望指教的熱烈愿望。魯迅先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幾乎每信都回。非常令人痛惜的是我珍藏的那些魯迅的親筆信,在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中被燒毀了。” 今查《魯迅日記》中記有馬玨者,共有五十三次之多,其中馬玨給魯迅信有二十八封,而魯迅回信有十三封,另有送書。

  1933年3月13日魯迅在上海“得幼漁告其女玨結(jié)婚柬”。馬玨嫁給天津海關(guān)職員楊觀保,在當(dāng)時又是一件盛事,《北洋畫報》還刊登了他們的結(jié)婚照。據(jù)說楊觀保與馬玨相識已久,他對馬玨頗為忠懇,每星期返平一次,經(jīng)過長期交往,終獲佳人芳心。但又有一說,指楊君能贏得美人歸是疑有天助者,即此時有謠言發(fā)生,馬玨不堪同學(xué)之譏笑,于是毅然與楊君結(jié)婚,當(dāng)時馬玨都還沒有畢業(yè)。

  十幾天后,魯迅在給臺靜農(nóng)的信中說:“今日寄上《蕭伯納在上海》六本,請分送霽(李霽野)、常(常惠)、魏(魏建功)、沈(沈觀,沈兼士的兒子),還有一本,那時是擬送馬玨的,此刻才想到她已結(jié)婚,別人常去送書,似乎不太好,由兄自由處置送給別人罷。《一天的工作》不久可以出版,當(dāng)仍寄六本,辦法同上,但一本則仍送馬小姐,因為那上本是已經(jīng)送給了她的。倘住址不明,我想,可以托幼漁先生轉(zhuǎn)交。”

  對于馬玨的結(jié)婚,魯迅不再送書給她的事,李霽野也說:“一次送書給我們時,他托我們代送一本給她,我談到她已經(jīng)結(jié)婚了,先生隨即認(rèn)真地說,那就不必再送了。”李霽野說他當(dāng)時認(rèn)為魯迅太過于小心了。而后來他知道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污蔑魯迅對她無禮,而導(dǎo)致兄弟失和的創(chuàng)傷之巨,因此導(dǎo)致出他過度的“防范意識”。

  但這種解釋還是過于牽強,我們從整體觀之,魯迅是喜歡馬玨的,由于她的外貌加上她的聰慧,但更多的是父輩的關(guān)愛,而非男女之情。尤其在認(rèn)識馬玨前后,許廣平也進(jìn)入了他的視野,而且兩人由師生關(guān)系逐漸發(fā)展為男女關(guān)系,這其中魯迅考慮很多,甚至都猶豫過。馬玨是好友馬裕藻的女兒,設(shè)若魯迅對其有意,那不是更要遭受世人異樣的眼光嗎?

  但“美好記憶的憧憬”是存在魯迅的心中,也因此一旦它突然失落,是會有點恍然若失的感覺,這或許是他不再送書或?qū)懶诺脑虬伞?/p>

  況且,魯迅與許廣平關(guān)系的發(fā)展,也是一個過程,事情并非那么清清楚楚一是一二是二;蛘呖梢哉f,喜歡馬玨,那是絕對的,毫無疑問的;喜歡許廣平,除了對這個女人說不清道不明的喜歡,促成二人最后的同居、婚姻和生育,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許廣平的大膽、主動、熱烈和堅決。兩個人,好辦事。我們看馬玨晚年的回憶,是對魯迅沒有男女之愛的。一個人,事難辦。

  愛美之心,愛知音之心,愛異性知音之心,愛年輕異性知音之心,人皆有之。

【馬玨:魯迅喜歡過的北大;ā肯嚓P(guān)文章:

北大高考勵志文章03-24

魯迅經(jīng)典名句03-23

魯迅簡介04-22

魯迅的詩句精選06-10

精選魯迅的詩句12-08

魯迅傷逝03-25

魯迅的名言12-08

魯迅語錄經(jīng)典04-08

魯迅《孔乙己》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