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兒》說課稿 推薦度:
- 育子心得 推薦度:
- 《父與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父與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父與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津
引導語:宋寧宗五年,陸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冬夜讀書示子津》哲理詩并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原文/冬夜讀書示子聿
冬夜讀書示子聿①
古人學問無遺力②,少壯工夫老始成③。
紙上得來終覺淺④,絕知此事要躬行⑤。
注釋譯文/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品注釋
①示:訓示、指示。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
、趯W問:指讀書學習,就是學習的意思。遺:保留,存留。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不遺余力、竭盡全力。
③少壯:青少年時代。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始:才。
、芗垼簳。終:到底,畢竟。覺:覺得。淺:膚淺,淺薄,有限的。
⑤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行:實踐。躬行:親身實踐。
白話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作品鑒賞/冬夜讀書示子聿
文學賞析
首聯(lián)詩人贊揚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頷聯(lián)是說做學問的艱難。詩的前兩句,贊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扎實基礎(chǔ),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后兩聯(lián),強調(diào)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jīng)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lǐng)。詩人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guān)系著筆,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獲取知識后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zhuǎn)為己用。詩人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于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升華。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guān)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jīng)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jīng)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chǎn)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fā)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本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名人點評
陳廷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楊慎:極質(zhì)直卻自情至。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閱讀答案
1、《冬夜讀書示子聿》告訴我們的道理?
1、《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讀書生發(fā)的感想來教育小兒子子聿。這首詩深信導闡述了知與行之間的關(guān)系。這首詩告訴人們: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習的人。
2、冬夜讀書示子聿詩意?
2、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終身為之奮斗,往往是從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深刻的道理,必須自己去實踐、去體驗.
3、冬夜讀書示子聿講了什么和什么之間的關(guān)系?
3、《冬夜讀書示子聿》講了書本與實踐之間的關(guān)系。詩人在兩者的關(guān)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jīng)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jīng)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chǎn)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fā)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本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4、冬夜讀書示子聿這一詩深刻地闡述了什么?
這首詩深刻地闡述了書本知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guān)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jīng)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jīng)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chǎn)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fā)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本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名號由來/陸游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卷乙載:“陸游,字務觀,山陰人……蓋母氏夢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為字,而字其名;蛟唬缴儆握咭。”這則記載提出陸游名字來歷之二說,不少專家在有關(guān)傳記或傳論中或從前一說,或從后一說。其實兩說均難置信。
秦觀生于仁宗皇祐元年(1049),死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陸游父親陸宰生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死于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陸宰小秦觀四十歲。秦觀死時,陸宰不足十三歲。秦觀到越州是神宗元豐二年(1079),其時陸宰尚未出生。陸游母親的年齡估計與陸宰相去無幾,跟秦觀不可能有什么交往。“夢少游而生公”,純屬想象之詞。前一說不能成立。
所謂“公慕少游”,主要根據(jù)陸游八十二歲寫的《題陳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詩。詩日:“晚生常恨不從公,忽拜英姿繪畫中。妄欲步趨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該詩只是表達詩人對秦觀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陸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說也不能成立。
那么,陸游的名字從何而來呢?清人查慎行《得樹樓雜鈔》所記較為可信:“陸放翁名游,字務觀,其義出于《列子·仲尼篇》:‘務外游不知務內(nèi)觀。外游者求備于物,內(nèi)觀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歲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強調(diào)名和字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詞語,取名定字。取名之時,實際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務觀,跟秦觀的名觀,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說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話。跟“夢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無涉。
在陸游的詩中,有這樣一首:“策策桐飄已半空,啼螀漸覺近房櫳。一生不作牛衣泣,萬事從渠馬耳風。名姓已甘黃紙外,光陰全付綠樽中。門前剝啄誰相覓,賀我今年號放翁。”為什么號放翁呢?原來陸游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參議官時,與大詩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兩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員認為陸游不知高下,不守禮義,是個粗野狂放的人。陸游氣憤地想到:“你們說我狂放,我就當個‘放翁’,總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強。”從此,“放翁”這個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他的詩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陸游回到臨安,入朝做了軍器少監(jiān)。但仍然以詩為戈,抒發(fā)愛國熱情,堅持抗金愛國思想。而令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討厭他,上疏皇帝誣陷陸游不務正業(yè),只知“嘲詠風月”。陸游再度被黜,他懷著滿腔憤怒回到家鄉(xiāng)山陰后,立即提筆把他在鏡湖旁的住宅題為“風月軒”。雖云“風月”,實則是發(fā)泄他壯志未酬的悲憤情懷。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津】相關(guān)文章: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及賞析07-23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原文及賞析05-13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改寫三篇12-25
冬夜讀書示子聿_陸游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讀后感(通用5篇)11-06
《示兒》陸游賞析10-16
陸游的《示兒》教案12-07
陸游《示兒》古詩賞析03-30
陸游故事示兒賞析03-20
陸游:示兒-小學古詩大全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