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譯文及賞析 推薦度:
- 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譯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譯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送別詩。下面為大家?guī)砹它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譯文,歡迎大家參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遠(yuǎn) 影 碧 空 盡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惟(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
【釋義】
1、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武昌黃鵠磯,背靠蛇山,俯臨長江。
2、之:往,去。
3、廣陵:揚州的舊名。
4、故人:老朋友。
5、西辭:黃鶴樓在廣陵的西面,在黃鶴樓辭別去廣陵,所以說“西辭”。
6、煙花:指柳如煙、花似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順流而下。
8、盡:消失。
9、惟見:只能見到。
10、天際:天邊。
譯文:
老朋友離開西邊黃鶴樓,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揚州。孤帆遠(yuǎn)去在水天盡頭,只見長江向天邊奔流。
【賞析】
名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這兩句敘述友人順江東下?lián)P州的情形,“煙花”兩字點染出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淡淡寺流露了出來。后兩句著意描寫友人“西辭”,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yuǎn)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樓頭,凝眸遠(yuǎn)望,不愿離去。詩中沒一個字說到離愁別思,但字里行間卻分明流露出朋友遠(yuǎn)去的惆悵與留戀。在詩人筆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動人的景物描繪之中,情與景達(dá)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的贈詩稱譽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開放的盛唐文人的風(fēng)尚,寓居湖北安陸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南窮蒼梧,東涉溟海”的旅游經(jīng)歷。因此他在武昌名樓——黃鶴樓,送別詩界名士——孟浩然,去游歷江左名城——揚州(古時稱為廣陵),面對著把名樓、名士、名城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三名兼?zhèn)洹钡穆糜问⑹,他詩情勃發(fā),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渾無絲毫感傷。開頭兩句本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目的地,但這種交待被“煙花三月”這個鮮麗的意象感覺化了。李白不是有過一個“夢筆生花”的故事嗎?想不到作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夢中筆頭生花,竟生成了送別時的三月煙花,贏得前人稱此句為“千古麗句”。天空也被明麗的世界感覺所感動了,它變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順流行進(jìn)的“孤帆遠(yuǎn)影”,何嘗有一絲孤獨感和蒼涼感?它牽引著的是海闊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別情如流水,無限關(guān)注依戀的眼光追隨著消失在視野之外的孤帆遠(yuǎn)影,也就化作水天與共,千古長存的長江巨流了。名樓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詩人的旅游豪興的詩化象征。
【創(chuàng)作背景】
關(guān)于黃鶴樓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quán)為實現(xiàn)“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筑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zhì)逐漸演變?yōu)橹拿麆倬包c,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币殉蔀榍Ч沤^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相傳它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后一次毀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據(jù)《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shè)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fù)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jì)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關(guān)于這則美麗的神話故事,歷年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rèn)為這位仙人是黃子安,第二種說法認(rèn)為是費祎,第三種說法沒有仙人的名字
關(guān)于廣陵(揚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北岸重要都市和軍事重鎮(zhèn)。春秋末,吳于此鑿邗溝,以通江淮,爭霸中原。秦置縣,西漢設(shè)廣陵國,東漢改為廣陵郡,以廣陵縣為治所,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曹魏設(shè)郡,移治淮陰。吳置廣陵縣于今揚州。西晉沿魏設(shè)廣陵郡,隸徐州。初治淮陰,后移治射陽(今江蘇寶應(yīng)東)。東晉還治。廣陵郡轄境相當(dāng)今江蘇、安徽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以東,泗陽、寶應(yīng)、灌南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地區(qū)。城南四十里江濱有瓜洲鎮(zhèn),系揚子江中之沙磧,因其狀如瓜而得名。長江自西北六合縣流入,南對丹徒縣之京口,兩城隔江而對,南北呼應(yīng),共同構(gòu)成拱衛(wèi)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鎮(zhèn)。江面原闊四十里,后逐漸狹窄,至南北朝后期只闊二十里左右。東晉謝安鎮(zhèn)廣陵時,于城東二十里筑壘,名曰新城。新城北二十里有埭,是謝安為擋水在邵伯湖邊所修的土壩。后人將謝安比作周代燕國的召伯,稱此埭為邵伯埭。魏文帝曹丕于黃初六年(225)伐吳,登廣陵故城,臨江嘆曰:“天所以限南北也!睎|晉時,以廣陵控接三齊,青、兗二州刺史皆鎮(zhèn)于此。咸和二年(327),蘇峻、祖約之亂爆發(fā),時郗鑒以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加領(lǐng)徐州刺史鎮(zhèn)廣陵,遂自廣陵起兵平亂。太元二年(377),謝玄為南兗州刺史,將南兗州軍府從京口移至廣陵,召募僑民組建北府兵。東晉南朝,因中原亂離,流民南渡,常置僑州郡于廣陵。宋元嘉八年(431)于廣陵郡置南兗州,齊、梁沿襲。北齊改為東廣州,陳朝恢復(fù)為南兗州。北周滅北齊后改為吳州,仍為軍事重鎮(zhèn),設(shè)置總管統(tǒng)領(lǐng)。隋初為揚州,置總管府,后改為江都郡,太守秩與京尹同。隋煬帝楊廣數(shù)至江都,欲遷都于此。唐時先后改為兗州、邗州、揚州,后又改為廣陵郡。
兗州地處魯西南平原,東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東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稱,是山東省魯西南大都市的經(jīng)濟中心。總面積651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人口60萬,轄10鎮(zhèn)2個街道辦事處,492個行政村,30個居民委員會。2002年在全國縣域社會經(jīng)濟綜合發(fā)展指數(shù)和區(qū)域經(jīng)濟基本競爭力排序中,分別列第60位和第54位。
寫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游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贊,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yuǎn)去,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這煙花美景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當(dāng)時是繁華之都,這時節(jié)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光爛漫。后兩句傳情達(dá)意,詩人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堪稱送別佳作。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在十年后,李白寫下“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的贈詩稱譽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開放的盛唐文人的風(fēng)尚,寓居湖北安陸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南窮蒼梧,東涉溟!钡穆糜谓(jīng)歷。因此他在武昌名樓——黃鶴樓,送別詩界名士——孟浩然,去游歷江左名城——揚州(古時稱為廣陵),面對著把名樓、名士、名城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三名兼?zhèn)洹钡穆糜问⑹,他詩情勃發(fā),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渾無絲毫感傷。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dá)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dá)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名家點評
陸游《入蜀記》卷五:八月二十八日訪黃鶴樓故址,太白登此樓送孟浩然詩云:“孤帆遠(yuǎn)映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鄙w帆檣映遠(yuǎn),山尤可觀,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高棅《唐詩正聲》:燕公(張說)《送梁六》之作,直以落句見情,便不能與青蓮此詩爭雄。
敖英、凌云《唐詩絕句類選》:末二句寫別時悵望之景,而情在其中。
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更不說在人上,妙,妙。
唐汝詢《唐詩解》:“黃鶴”分別之地,“揚州”所往之鄉(xiāng),“煙花”敘別之景,“三月”紀(jì)別之時。帆影盡,則目力已極;江水長,則離思無涯。悵望之情,俱在言外。
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唐云:說“孤帆”即是說人。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陳繼儒曰:送別詩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說。
黃生《唐詩摘鈔》:不見帆影,惟見長江,悵別之情,盡在言外。
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煙花三月”四字,插入輕婉;“三月”時也,“煙花”景也。第三句只接寫“辭”字、“下”字。
徐增《而庵說唐詩》:有神理在內(nèi)。詩中用字須板,用意須活。板則不可移動,活則不可捉摸也。
沈德潛《唐宋詩醇》:語近情遙,有“手揮五弦,目送飛鴻”之妙。
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語近情遙(末二句下)。
吳烻《唐詩選勝直解》:首二句將題面說明,后一句寫景,而送別之意已見言表。孤帆遠(yuǎn)影,以目送也;長江天際,以心送也。極淺極深,極淡極濃,真仙筆也。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不必作苦語,此等語如朝陽鳴風(fēng)。
孫洙《唐詩三百首》:陳婉俊補注:千古麗句(“煙花三月”句下)。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送行之作夥矣,莫不有南浦銷魂之意。太白與襄陽,皆一代才人,而兼密友,其送行宜累箋不盡。乃此詩首二句僅言自武昌至揚州。后二句敘別意,言天末孤帆,江流無際,止寥寥十四字,似無甚深意者。蓋此詩作于別后,襄陽此行,江程迢遞,太白臨江送別,直望至帆影向空而盡,惟見浩蕩江流,接天無際,尚悵望依依,帆影盡而離心不盡。十四字中,正復(fù)深情無限,曹子建所謂“愛至望苦深”也。
劉永濟《唐詩絕句精華》:善寫情者不貴質(zhì)言,但將別時景象有感于心者寫出,即可使誦其詩者發(fā)生同感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譯文】相關(guān)文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譯文04-1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譯文10-1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譯文及賞析07-1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譯文01-22
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譯文06-2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譯文注釋及賞析09-0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04-2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11-06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反思08-1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