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臟腑氣液的介紹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不得盡期而死矣”,見《靈樞》卷四第十七《脈度篇》。自“肺氣通于鼻”至“不得盡期而死矣”,見《甲乙經(jīng)》卷一第四。自“五臟氣心主噫”至“腎主骨”,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自“黃帝問”至“實(shí)而不滿”,見《素問》卷三第十一《陰陽別論》。自“腦髓骨脈膽”至“實(shí)而不滿”,見《甲乙經(jīng)》卷一第三。自“問曰:太陰陽明”至“下先受之”,見《素問》卷八第二十九《太陰陽明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一上篇。自“問曰:見真臟”至“帝曰:善”,見《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jī)真臟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四第一上篇。自“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至末,見《素問·太陰陽明論》,又見《甲乙經(jīng)》卷九第六。又按:《素問·玉機(jī)真臟論》新校正云:“詳自黃帝問至帝曰善一段,全元起本在第四卷《太陰陽明表里篇》中,王冰移于此!睋(jù)此,則《太素》與全元起本同,惜全本已亡,無從查究耳。
五臟常內(nèi)閱于上,在七竅。
閱,余說反,簡也。其和氣上于七竅,能知臭、味、色、谷、音等五物,各有五別也。
平按:“在七竅”《靈樞》作“七竅也”。
肺氣通于鼻,鼻和則鼻能知臭香矣;
肺脈手太陰正別及絡(luò)皆不至于鼻,而別之入于手陽明脈中,上俠鼻孔,故得肺氣通于鼻也。又氣有不循經(jīng)者,積于胸中,上肺循喉嚨而成呼吸,故通于鼻也。鼻為肺竅,故肺氣和者,則鼻得和氣,故鼻知臭香。《素問》言有五臭,經(jīng)無五香。香,脾之臭也。
平按:“鼻和”《靈樞》作“肺和”。“臭香”《甲乙》作“香臭”。
心氣通于舌,舌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舌雖非竅,手少陰別脈循經(jīng)入心中,上系舌本,故得心氣通舌也!端貑枴烦嗌胪ㄓ谛模_竅于耳者,腎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濟(jì),心氣通耳,故以竅言之,即心以耳為竅。又手太陽心之表,脈入于耳中,故心開竅在于耳也。
平按:“舌和”《靈樞》作“心和”。
肝氣通于目,目和則目能辨五色;
肝脈足厥陰上頏顙也,連目系,故得通于目系。
平按:“目和”《靈樞》作“肝和”!都滓摇贰氨妗弊鳌耙暋薄
脾氣通于口,口和則口能知五谷矣;
脾足太陰脈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故得氣通口也。谷有五味,舌已知之,五谷之別,口知之也,故食麥之者,不言菽也。
平按:“口和”《靈樞》作“脾和”。《甲乙》“知”作“別”;“谷”下有“味”字。注“麥之”,“之”字疑衍。
腎氣通于耳,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手足少陽、手足太陽及足陽明絡(luò)皆入耳中。手少陽、足少陽、手太陽,此三正經(jīng)入于耳中。足太陽脈在耳上角,又入腦中,即亦絡(luò)入于耳。足陽明耳前上行,亦可絡(luò)入耳中。手陽明絡(luò)別入耳中。計正經(jīng)及絡(luò)手足六陽皆入耳中。經(jīng)說“五絡(luò)入耳中”,疑足太陽絡(luò)不至于耳也。
平按:“耳和”《靈樞》作“腎和”。
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疽。
五臟主藏精神,其脈手足六陰,絡(luò)于六腑,屬于五臟。六腑主貯水谷,其脈手足六陽,絡(luò)于五臟,屬于六腑。七竅者,精神戶牖也。故六陰受邪入臟,則五臟不和,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利也。六陽受邪入腑,則六腑不和,六腑不和,則陽氣留處處為癰疽。
平按:“七竅”《甲乙》作“九竅”!傲魹榘b疽”《甲乙》作“留結(jié)為癰”,《靈樞》無“疽”字。注“處處”,下“處”字疑衍。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利,陽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故外邪循脈入腑,則腑內(nèi)不調(diào),流于陽脈,陽脈澀而不利,陽氣留停,不和于陰,故陽獨(dú)盛也。
平按:“不利”《靈樞》、《甲乙》作“不和”。
陽氣大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大盛,則陽氣弗能營也,故曰關(guān)。
陰氣和陽,故陰氣和利也。陽氣盛不和于陰,則陰氣澀也。陰氣澀而停留,則陰氣獨(dú)而盛也。陰脈別走和陽,故陽得通也。陰既獨(dú)盛不和于陽,則陽氣不能營陰,故陰脈關(guān)閉也。
平按:“陽氣大盛”《甲乙》作“邪在臟”三字。“不利”《甲乙》作“不和”!皻饬簟眱伞皻狻弊郑鹅`樞》、《甲乙》均作“血”。“弗能營”《甲乙》作“不得相營”。
陽氣大盛,則陰氣弗得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弗得相營也,故曰關(guān)格。
陽氣獨(dú)盛,不和于陰,則陰脈不能營陽,以陽拒格,故名格。
平按:自上節(jié)“故曰關(guān)”及本節(jié)“陽氣大盛,則陰氣弗得營也”,《甲乙》無。
關(guān)格者,不得盡期而死矣。
陰陽脈有關(guān)格,即以其時與之短期,不可極乎天壽者也。
五臟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
噫,乙戒反,飽滿出氣也。五臟從口中所出之氣,皆是人常氣之變也。《素問》腎主嚏,不同也。
平按:“五臟氣”《素問》作“五氣所病”。五“主”字,《素問》均作“為”。
“欠”下,《素問》有“為嚏”二字。
六腑氣:膽為怒,胃為氣逆、為噦,小腸大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皆是六腑之氣所變之病!端貑枴肺笧槟鏆鉃榭,腸為泄,膀胱不利癃遺溺也。
平按:《素問》無“六腑氣”三字;“膽為怒”在“遺溺”下;“為噦”下有“為恐”二字;“小腸大腸”作“大腸小腸”;“為泄”下有“下焦溢為水”五字;“膀胱”下有“不利為癃”四字;“遺溺”下無“下焦溢為水”五字。
五并:精氣并于肝則憂,并于心則喜,并于肺則悲,并于腎則恐,并于脾則畏,是謂精氣并于臟也。
精,謂命門所藏精也,五臟之所生也。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臟虛而病也。五精有余,所并之臟亦實(shí)而病也。命門通名為腎,肝之母也,母實(shí)并子,故為憂也。心為火也,精為水也,水克于火,遂壞為喜。肺為金也,水子并母,故有悲憐。精并左腎,則腎實(shí)生恐。脾為土也,水并于土,被克生畏!端貑枴肪⒂谄ⅲ⑸。如是相并為病,乃有無窮,斯為陰陽五行之變也。
平按:《素問》“五并”作“五精所并”;心、肺、肝、脾、腎,以次為序,與此不同!笆侵^精氣并于臟”句,作“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注“左腎”,袁刻作“于腎”。
五惡:肝惡風(fēng),心惡熱,肺惡寒,腎惡燥,脾惡濕,此五臟氣所惡。
東方生風(fēng),風(fēng)生于肝,肝之盛即便惡風(fēng)。以子從樹生,子生多盛,必衰本樹,相生之物,理皆然也,故肝惡風(fēng)也。南方生熱,熱從心生,故心惡熱也!端貑枴吩唬何鞣缴,燥生于肺。若爾,則肺惡于燥。今此肺惡寒、腎惡燥者,燥在于秋,寒之始也;寒在于冬,燥之終也。肺在于秋,以肺惡寒之甚,故言其終;腎在于冬,以腎惡燥不甚,故言其始也。
中央生濕,濕生于脾,以其脾感,故惡濕也。
平按:《素問》“五惡”作“五臟所惡”。心、肺、肝、脾、腎,仍以次為序。“此五臟氣所惡”句,作“是謂五惡”。又新校正節(jié)引此注,自“肺惡燥”至“言其始也”止。
五液:心主汗,肝主淚,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生。
汗者水也,遍身腠理之液也,心者火也,人因熱飲熱食,及因時熱蒸于濕氣,液出腠理,謂之汗也。肝通于目,目中出液,謂之淚也。肺通于鼻,鼻中之液,謂之涕也。腎脈足少陰,上至頏顙,通出口中,名之為唾,故腎主唾也。脾足太陰脈,通于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為涎。
平按:《素問》“五液”作“五臟化液”。心、肺、肝、脾、腎,仍以次為序;五“主”字均作“為”;“此五液所生”句,作“是謂五液”。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
五藏,財浪反。腎有二枚:左箱為腎,藏志也;在右為命門,藏精也。
平按:“五藏”《素問》作“五臟所藏”!熬尽,“精”字《素問》無。新校正云:“按上善云:腎有兩枚:左為腎,藏志;右為命門,藏精!迸c此正合。
五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腎主骨。
平按:“五主”《素問》作“五臟所主”!凹 薄端貑枴纷鳌叭狻。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為腑;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愿聞其說。
方,道也。異道之士,所說臟腑不同。腦、髓、骨、脈、膽及女子胞,此六或有說之為臟,或有說之為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或有說之為臟,或有說之為腑。所說臟腑相反,何者為真?
平按:《素問》“黃帝問”下無“于岐伯”三字。
岐伯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恒之府。
胞,豹交反,生兒裹也。地主苞納收藏,腦髓等六法地之氣,陰臟不瀉,故得名臟;以其聚,故亦名腑。腑,聚也。此本非是常腑,乃是奇恒之腑,奇異恒常。
平按:“六者”二字原缺,謹(jǐn)依《素問》補(bǔ)入!皩憽薄都滓摇纷鳌盀a”,下同。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于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故名曰腑。
天主輸泄風(fēng)氣雨露,故此五者受于五臟糟粕之濁,去①于天氣,輸瀉不藏,故是恒腑。唯有五者,以膽一種,藏而不瀉,割入奇腑,是肝之表,故得名腑也。
平按:《素問》“膀胱”下有“此五”二字;“故名曰腑”作“名曰傳化之腑”,《甲乙》同。
、佟叭ァ,人衛(wèi)本注曰:據(jù)前段楊注“法地之氣”,當(dāng)作“法”,與經(jīng)文“象”字義合。
此不能久留,輸瀉魄門,
并精□□之處,謂之魄門。此五之中,三焦亦能輸瀉精氣于魄門也。
平按:“輸瀉”下,《素問》、《甲乙》有“者也”二字,“魄門”二字屬下節(jié)。
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
五臟在內(nèi)為主,六腑在外為使,使之行于水谷也。
所謂五臟者,藏精神而不瀉者也,故滿而不能實(shí)。
精神遍于臟中不離,故不瀉而滿也。雖滿常虛,故不實(shí)。
平按:“精神”《素問》作“精氣”。新校正云:“接全元起本及《甲乙經(jīng)》、《太素》精氣作精神!迸c此正合。
六腑者,實(shí)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谷之入口則胃實(shí)而腸虛,食下則腸實(shí)而胃虛,故曰實(shí)而不滿。
腸胃更滿,故為實(shí)也;更虛,故不滿也。飽食未消,腸中未有糟粕,即胃實(shí)腸虛也;食消以下于腸,胃中未有食入,即腸實(shí)胃虛也。以其胃虛,故氣得上也;以其腸虛,故氣得下也。氣得上下,神氣宣通,長生久視。
平按:“六腑者”下,《素問》、《甲乙》均有
“傳化物而不藏”句。
問曰:太陰、陽明,表里也,脾胃脈也,生病異何也?
足太陰足陽明脾胃二脈,諸經(jīng)之海,生病受益以為根本,故別舉為問也。
平按:“太陰”上,《甲乙》有“足”字!氨砝铩鄙,《素問》、《甲乙》有“為”字!吧‘悺薄都滓摇纷鳌吧‘愓摺,《素問》作“生病而異者”。
答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shí),更逆更順,或從內(nèi),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
太陰為陰,陽明為陽,即異位也。春夏陽明為實(shí),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shí),陽明為虛。即更虛實(shí)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順;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順也。手三陰,從內(nèi)向外也;手三陽,從外向內(nèi)也。足之三陰,從內(nèi)向外②;足之三陽,從外向內(nèi)也。十二經(jīng)脈陰陽六種不同,生病固亦多也。
平按:“更實(shí)更虛,更逆更順”《素問》作“更虛更實(shí),更逆更從”。又按:《素問》新校正所引楊注,與此正合。
、凇皬膬(nèi)向外”,蕭本誤作“從外向內(nèi)”。今據(jù)仁和寺本改。
黃帝曰:愿聞其異狀。
問其病異。
答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nèi)。故陽道實(shí),陰道虛。
陽為天氣主外,故陽道實(shí)也。陰為地氣主內(nèi),故陰道虛也。
故犯賊風(fēng)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風(fēng)寒暑濕虛邪外入腠理,則六陽之脈受之。飲食男女不節(jié),則六陰受之。
平按:《甲乙》“陽受之”下有“則入腑”三字;“陰受之”下有“則入臟”三字,本書在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
六陽受于外邪,傳入六腑;六陰受于內(nèi)邪,傳入五臟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六腑陽氣在外,故身熱也。陽盛晝眠不得至夜,故不時臥也。陽氣盛于上,故上為喘呼也。
平按:“不時臥”《甲乙》作“不得眠”。
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陰邪在中,實(shí)則□脹腸滿,閉塞不通,虛則下利腸澼。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肺為天也,喉出肺中之氣呼吸,故主天;脾為地,咽出脾胃噫氣,故主地。
故陽受風(fēng)氣,陰受濕氣。
風(fēng)從上下,故陽受之;濕從下上,故陰受之。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至足。
足三陰脈,從足至頭,走頭下胸,橫出腋下,循臂至指端,為手三陰脈也。變?yōu)槭秩柮},從手指端上行至頭,下行至足,為足三陽。陰陽相注,如環(huán)無端。
平按:兩“下”字下,《素問》、《甲乙》均有“行”字。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行;陰病者,下行極而上行。故傷于風(fēng)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陽病者,三陰之脈上行至頭極已為陽,受風(fēng)熱已下行;陰病者,三陽之脈下行至足極已為寒,受寒濕已上行。故傷風(fēng)上先受之,傷濕下先受之。
平按:“而下行”、“而上行”,兩“行”字,《素問》、《甲乙》無。注“風(fēng)熱已”,“已”字袁刻作“矣”。
問曰:見真臟曰死,何也?
無余物和雜,故名真也。五臟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dú)用。如至剛不得獨(dú)用,獨(dú)用即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臟之氣,和于胃氣,即得長生;若真獨(dú)見,無和胃氣,必死期也。欲知五臟真見為死、和胃為生者,于寸口診手太陰,即可知之也。見者如弦是肝脈也,微弦為平好①也。微弦,謂弦之少也,三分有一分為微,二分胃氣與一分弦氣俱動,為微弦也。三分并是弦氣,竟無胃氣,為見真臟也。見真臟死,其理至妙,請陳其理,故曰何也。
平按:《素問》新校正引此注甚詳。
、佟昂谩,人衛(wèi)本注曰:《素問·玉機(jī)真臟論》新校正引作“和”,于義為長。
答曰: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五臟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能至手太陰。
胃受水谷,變化精氣而資五臟,故五臟得至手太陰寸口,見于微弦也。
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手太陰。
五臟主于五時,至其時也,其臟有病之甚者,胃氣不與之居,不因胃氣,以呼吸之力,獨(dú)自至于太陰寸口,見于真弦也。
平按:“自”字原缺,謹(jǐn)依《素問》補(bǔ)。注“不與之居”,別本“居”作“俱”。
故邪氣勝者精氣衰。
真臟脈弦不微,無胃氣者,則知肝病勝也。肝病邪勝,則胃谷精氣衰。
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dú)見。獨(dú)見者,為病勝臟也,故曰死。黃帝曰:善。
真見病甚,故致死也。
平按:自“問曰:見真臟”至此,新校正謂:“全元起本在《太陰陽明表里篇》中,此乃王氏所移。”今檢《素問·太陰陽明論篇》,前后均在此篇,惟此一段在《玉機(jī)真臟論》中,其為王氏所移益信。
問曰:脾、诙闹挥煤我?
五臟皆連四肢,何因脾病獨(dú)四肢不用也?
平按:“脾”字原缺,謹(jǐn)依《素問》補(bǔ)入。
②“病”,蕭本誤作疾。今據(jù)仁和寺本改。
答曰: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徑至,必因于脾乃得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生,故不用焉。
土旺四季,四季皆有土也;脾長四臟,四臟皆有脾也。何者?四肢百體稟氣于胃,胃以水谷津液資四肢。當(dāng)用資四肢之時,胃氣不能徑到四肢,要因于脾,得水谷津液營衛(wèi)之
氣,營于四肢,四肢稟承,方得用也。若其脾病脈道不通,則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也。
平按:“徑至”,袁刻誤作“俱至”,《素問》作“至經(jīng)”,新校正云:“《太素》至經(jīng)作徑至,楊上善云:胃以水谷資四肢,不能徑至四肢,要因于脾,得水谷津液,營衛(wèi)于四
肢!迸c此注合!安焕薄都滓摇纷鳌安煌ā薄!敖詿o氣生”《素問》作“皆無氣以生”,《甲乙》同。
《甲乙經(jīng)》問曰:脾之不主時何也?答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dú)主時,脾臟有常著土之精也。
四臟之本,皆為土也。十八日用,故曰寄也。著,澄略反,在也。脾臟在土之精妙也。
平按:“治中央”《甲乙》作“土者中央”。“不得獨(dú)主時”《甲乙》無“得”字,《素問》作
“不得獨(dú)主于時也”!捌⑴K有常著”《甲乙》作“脾者土臟常著胃”,《素問》作“脾臟者常著胃”。
土者,主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
土為萬物之質(zhì),法于天地,與萬物為質(zhì),故身與頭手足為體,身不別主時。
平按:“主”《素問》、《甲乙》作“生”!疤斓亍,“天”字、“主時”二字原缺,謹(jǐn)依《素問》、《甲乙》補(bǔ)。
問曰:脾與胃也,以膜相逆耳,而能為之行津液何也?
脾陰胃陽,脾內(nèi)胃外,其位各別,故相逆也。其別異,何能為胃行津液氣也?一曰相連,脾胃表里陰陽,募既相假,故曰相連也。
平按:“以募相逆”《素問》作“以膜相連耳”。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陰胃陽,脾內(nèi)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庇肿ⅰ肮氏唷毕拢n缺二字,依新校正所引,應(yīng)作“逆也”二字。袁刻“相”上脫“故”字;“逆”下脫“也”字。又注“陰陽募”,袁刻“暮”誤作“前”。
答曰:足太陰,三陰也,脈貫胃屬脾絡(luò)嗌,故太陰為之行氣于三陰。
嗌,于未①反,咽也。足太陰脈貫胃屬脾,上行絡(luò)嗌,其氣強(qiáng)盛,能行三陰之脈,故太陰脈得三陰名也。
平按:“脈”上,《素問》、《甲乙》有“其”字。
、佟拔础,蕭本誤作“末”。今據(jù)仁和寺本改。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于三陽。臟腑各因其經(jīng)而受氣于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之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脈肉皆毋氣以主,故不用焉。
陽明為陰陽臟腑之海,五臟六腑各因十二經(jīng)脈受氣于陽明,故經(jīng)脈得為胃行津液之氣。四肢稟承四肢得□□經(jīng)脈不□陽明,則陰脈不通,筋骨脈肉無氣以主也。
平按:“陽明者表也”,“者表”二字原缺,謹(jǐn)依《素問》、《甲乙》補(bǔ)入。“水谷”下《素問》、《甲乙》無“之”字!叭找砸嫠ァ薄都滓摇纷鳌皻馊找运ァ!懊}肉”二字原缺,《素問》、《甲乙》作“肌肉”,依本注應(yīng)作“脈肉”。
【黃帝內(nèi)經(jīng)臟腑氣液的介紹】相關(guān)文章:
《黃帝內(nèi)經(jīng)》介紹05-29
黃帝內(nèi)經(jīng)白話文:氣交 變大論10-27
《黃帝內(nèi)經(jīng)與智慧養(yǎng)生》:百病生于氣11-13
黃帝內(nèi)經(jīng)典籍介紹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