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歐陽修悔學文言文翻譯
在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你知道的經(jīng)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歐陽修悔學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選自歐陽修《誨學說》
注釋
1 知道:懂得道理
2 然:然而
3 常德:指固有的特點、本性。常,固定
4 以:把
5 害:妨礙,影響
4 因物則遷:由于受外界影響而改變。因,順著。遷,變化
5 舍:放棄,舍棄
6 念:思考
譯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恒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響而改變。因此,人們?nèi)绻粚W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
啟示
《誨學》以"玉"同"人"作比,從"玉不琢,不成器"比之于"人不學,不知道",這一點是易于理解的,而"玉不琢"與"人不學"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一般,"玉不琢"為害尚不大,因為玉"有不變之常德",不琢"猶不害為玉",但是人不學性質(zhì)就大不一樣,因為"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這就是《誨學》要說明的關(guān)鍵之點,事實也正是這樣。文章運用了對比的寫法,闡述了人一定要學習的道理。
【歐陽修悔學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歐陽修苦讀》文言文及翻譯06-28
歐陽修苦讀文言文原文翻譯07-06
歐陽修《浣溪沙》翻譯08-01
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10-18
歸田錄歐陽修翻譯06-23
浣溪沙歐陽修翻譯原文06-09
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04-05
歐陽修《原弊》原文與翻譯06-25
[優(yōu)]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10-20
《宋史·歐陽修傳》原文及翻譯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