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歐陽修原文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采桑子歐陽修原文,希望大家喜歡。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1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解釋
、傥骱褐笣}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宋時屬潁州。晏殊、歐陽修、蘇軾都在潁州做過太守。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采桑子》(十首)。
、隗细瑁褐父璩獣r有笙管伴奏。
③漣漪:水的波紋。
翻譯: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賞析:
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在先秦時即已形成,唐代漸成風景名勝。宋代潁州為東京汴梁的畿輔之地,為南北漕運和商旅要道。從宋仁宗慶歷年間起,晏殊、歐陽修、呂公著、蘇軾、趙德麟等文人名士先后知潁州,潁州及其西湖遂不斷見于文人筆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chǎn)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穎之念未嘗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于文字也”(《思潁詩后序》)。并與梅堯臣相約,買田于潁,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fā)舊稿,得自南京以后詩十余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于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后序》)。數(shù)年后,終于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愿歸居潁州。這組《采桑子》從不同側(cè)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正德潁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閑雅心理。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是《采桑子》組詞中的一首。描寫四季風景是歐陽修《采桑子》組詞的重要內(nèi)容。這首名列第一,描述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風景與心情,動感與靜態(tài),視覺與聽覺,兩兩對應而結(jié)合,形成了一道流動中的風景!恫缮W印ぽp舟短棹西湖好》以輕松淡雅的筆調(diào),描述了泛舟潁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但心情的愉悅是一以貫之的。色調(diào)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詞的上闋主要寫堤岸風景,筆調(diào)輕松而優(yōu)雅!拔骱谩笔且黄,“短棹”二字已將休閑的意思委婉寫出,因為是短棹,所以輕舟緩慢而悠閑地飄蕩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夠的時間來觀賞兩岸春色!熬G水逶迤,芳草長堤”兩句寫足由湖心經(jīng)水面到堤岸,再整體向遠處推進的動態(tài)畫面。而“隱隱笙歌處處隨”一句又從聽覺的角度將西湖的歡樂情調(diào)刻畫了出來,“隱隱”和“處處”都凸顯出輕舟的流動感。
詞的下闋的'視點收束,主要寫“綠水逶迤”。過片寫水面平滑,“無風”二字為樞機所在,蓋正因無風,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覺船移”,其間不僅有詩情,而且合乎邏輯。結(jié)拍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大概沙禽久已習慣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輕舟帶來的小小漣漪,就足以驚起沙禽而掠岸飛過。視點也因此由近到遠,再向高處延伸,將立體而富有動感的西湖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以輕舟的行進為線索,漸次寫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將游人之悠閑意趣融入其中,輕舟短棹、綠水芳草、游人笙歌與驚飛沙禽,“西湖好”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恫缮W印ぽp舟短棹西湖好》如同一幅清麗活潑 、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2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譯文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賞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shù)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后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的綱領 ,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悟到的“好”的意味!袄墙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中的姿態(tài)。以上數(shù)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叭悍歼^后”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并以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全篇。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過片表現(xiàn)出環(huán)境之清幽,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绑细枭⒈M游人去,”乃指“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的游春盛況已過去,花謝柳老,“笙歌處處隨”的游人也意興闌珊,無人欣賞殘紅飛絮之景;“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chǎn)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惜春戀春的復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chǎn)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詞的最后二句,“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寫室內(nèi)景,以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jié)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攏”。在結(jié)句中“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氣氛,又以雙燕飛歸制造出輕靈、歡娛的意境。
整首詞通篇寫景,不帶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卻從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表現(xiàn)出詞人別具慧眼的審美特點,尤其最后兩句營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而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
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殘紅狼藉。平常人對此,當覺索然無味,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的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春空之后的閑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于一般詠春詞的獨到之處。
整首詞取境典型,敘事抒情結(jié)合。章法縝密,構(gòu)思嚴謹,意象鮮明。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3
[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1殘紅。飛絮濛濛2。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3。垂下簾櫳4。雙燕歸來細雨中。
注釋:
1、群芳:百花。謝朓《酬德賦》:“覽斯物之用舍,相群芳之動植。”狼藉:縱橫散亂。
2、濛濛:雨點細小的樣子。這里形容柳絮漫天飛揚如細雨。
3、春空:春意消失。
4、簾櫳:即窗簾。窗欞為櫳。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升月照簾櫳!
賞析:
本篇通過描寫潁州西湖暮春景物,表現(xiàn)作者晚年退休之后恬淡自適的生活情趣。古詩詞中春游題材的.作品,一般都喜歡描寫群芳正盛時的美景與樂事,本篇卻偏偏選取萬花凋零的時刻來進行描繪,從中覓取寂靜之境,體驗恬淡之趣,可謂別具一格。作者采用虛實相生的章法來構(gòu)建全篇:上片寫暮春湖上“花謝花飛飛滿天”的景致,是實寫;下片寫游人散盡之后自己體驗到的無邊安靜與幾分寂寞,是虛寫。此詞通體皆佳,然以首句“群芳過后西湖好”最受詞論家稱賞,它好就好在突兀而起,籠罩全篇,是寫景抒情之關(guān)紐,以后的優(yōu)美情景都由此句生發(fā)出來。清代詞話家譚獻評論說:“‘群芳過后’句,掃處即生!庇郑骸啊细枭⒈M游人去’句,悟語是戀語!保ㄗT評《詞辨》卷一)近人俞陛云則評論此詞全篇之美曰:“西湖在宋時堤上香車,湖中畫舸,極游觀之盛。此詞獨寫靜景,別有意味!保ā短莆宕鷥伤卧~選釋》)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4
[宋]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釋:
1云物:指天空的云霞。趙嘏《長安秋望》詩:“云霧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2瓊田:形容湖面瑩潔,有如玉田。舊題東方朔《十洲記》:“東海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
3驂鸞:指仙人騎著鸞鳥在天空遨游。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4 “人在”句:典出《后漢書·郭太傳》:“林宗(郭太)惟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賞析:
本篇通過描寫晝晴夜朗的日子里西湖上空(天容)和湖面(水色)之美,創(chuàng)造出一個瑩澈高迥的神仙般境界。上片寫日麗天青的晝景:紅輪高照,云物俱鮮,暖氣融融,鷗鷺閑眠,這時最宜于在湖上以閑暇的.心態(tài)聆聽音樂。下片寫風清月白的夜景:天空,明月皎皎,瑩澈無邊;湖面,銀波閃閃,宛如萬頃瓊田。月光把天空和湖面粘合成為一體,使人實在難以分辨何處是天,何處是湖。此時如果在湖面泛舟,會使人覺得是在天上行駛,自認為已經(jīng)進入仙境,不再羨慕那些驂鸞駕鶴的神仙了。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5
[宋]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注釋:
1、棹(zhào):一種劃船工具,形狀如槳。西湖:這里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
2、逶迤(wēi、yí):彎曲而長的樣子。
3、琉璃滑:形容流水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樣光滑。白居易《泛太湖書事》詩:“碧琉璃水凈無風。”
4、漣漪:水波紋。左思《吳都賦》:“濯明月于漣漪。”向注:“漣漪,細波紋!
賞析:
本篇是歐陽修歌詠潁州西湖的組詞--《采桑子》十首的第一首。關(guān)于寫作這十首《采桑子》的心態(tài)和目的,作者在冠于組詞之首的《西湖念語》中這樣說道:“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旁若于無人!庇纱丝梢,這些小詞都是他以曠達的`胸懷和瀟灑的態(tài)度流連光景的即興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對潁州西湖的自然風光“歡然會意”時的產(chǎn)物。這十首詞好就好在,它們雖然都是寫同一個西湖,但每一篇都有各自的藝術(shù)境界和審美特色。誠如近人夏敬觀所說:“此潁州西湖詞。公昔知潁,此晚居潁州所作也。十詞無一重復之意!保堄苌短扑蚊以~選》引夏敬觀評六一詞)本篇描寫西湖的恬靜明麗和作者湖面泛舟的舒適之感,并通過這種描寫表現(xiàn)作者這個“閑人”的閑雅風度。全篇向讀者展示出這樣的“有我之境”:在碧波長堤、水平如鏡的湖面上,先是笙歌隱隱,接著槳聲陣陣,驚起沙禽,平靜的氣氛一下子被打破,醉翁歐陽修輕舟短棹,由遠而近地緩緩出現(xiàn)了……作者似乎只是客觀地寫景,而沒有做什么自我描寫,但主人公那一副風流自賞、自得其樂的悠閑之態(tài),卻活靈活現(xiàn)地凸現(xiàn)在畫面上。由此可見作者善于通過特定境界的展現(xiàn)來進行自我表露的藝術(shù)功力。所以許昂霄《詞綜偶評》稱贊本篇說:“閑雅處,自不可及!庇岜菰啤短莆宕鷥伤卧~選釋》則點評其造境之妙道:“下闋四句,極肖湖上行舟波平如鏡之狀。‘不覺船移’四字,下語尤妙!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6
原文:
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
蓮芰香清。
水面風來酒面醒。
譯文:
西湖風光好,你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欄桿邊上涼風習習,帶來了陣陣蓮荷清香。這拂水的涼風,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注釋:
①西湖:指潁州西湖。
、趬]:湖岸凹入處。
、弁。核兄。
、苘帣懀洪L廊前木欄干。
、蒈粒杭戳。
賞析: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游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后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云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下片寫醉后俯視湖水,只見白云朵朵,飄于船下。船在移動,云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翱账熙r”一句,本于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言天空與湖水同是澄清明凈。這一句是下片的關(guān)鍵。兼寫“空”、“水”,綰合上句的“云”與“舟”。下兩句的“俯”與“仰”、“湖”與“天”,四照玲瓏,筆意俱妙,雖借用成句,而恰切現(xiàn)景,妥貼自然,如同己出!案┭隽暨B”四字,又是承上啟下過渡之筆。從水中看到藍天白云的倒影,他一會兒舉頭望天,一會兒俯首看水,被這空闊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懷疑湖中別有一個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兩層天空之間。“疑是湖中別有天”,用“疑是”語,是就其形貌來說。說“疑”者非真,說“是”者誠是,“湖中別有天”的體會,自出心裁,給人以活潑清新之感。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相關(guān)文章:
《采桑子》歐陽修原文及翻譯10-12
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原文賞析02-29
歐陽修采桑子古詩05-30
采桑子歐陽修的意境07-19
采桑子歐陽修詞語及翻譯09-18
歐陽修采桑子精彩賞析06-05
歐陽修《采桑子》閱讀答案07-19
歐陽修采桑子翻譯賞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