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沁園春·長沙》的煉字藝術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市場打過交道吧,《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的經典之作,那么這首詞有哪些煉字藝術值得我們學習呢?歡迎大家閱讀下文。
如果說文學是語言藝術,那么詩歌便是語言藝術中的極品。詩歌的語言不僅是凝練,而且要準確、生動、形象,具有藝術的美感。為此,歷代大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練字”的佳話。如“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一代詩圣杜甫煉字的終極追求;“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是苦吟詩人盧延讓嘔心瀝血錘煉語言的真實寫照;“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賈島“推敲”語言的至誠肺語;“求得一字穩(wěn),耐褥五更寒”更是歐陽修“咬文嚼字”的無悔的執(zhí)著……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這首詞里,同樣給我們樹立了“練字”的經典范例。
詩歌鑒賞的原則,前人已給我們總結出八字秘訣:“因文識象,由象悟道”。說得明白一點,就是:語言──意象──意境──情感。常言說“詩言志,詞言情”。“練字”當以“志”“情”為中心,營造特定的意境,讀者由此領悟作者的“志趣”和“情趣”。
為了便于理解《沁園春長沙》的練字藝術及練字原則,我們有必要先知人論世!肚邎@春長沙》這首詞寫于1925年秋,即在毛澤東8月28日離開韶山去長沙至9月上旬由長沙動身赴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之間。這年秋,湖南省長趙恒惕派兵逮捕毛澤東,面對當時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青年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懷著肩負國家興亡、主宰民族命運的壯志豪情,重游當年讀書時常去的橘子洲,寫下了這首作品!肚邎@春長沙》是詩人毛澤東的開卷之作,也是詩人改造舊世界的宣言書。
下面我們來分析詩人是怎樣“練字”的。
一、“獨立”傳神。這是一個全景縮放后的特寫鏡頭:天地之間一尊偉岸的身軀,高瞻遠矚,表情深邃,濃眉深鎖,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杜甫《獨立》詩云:“天機近人事,獨立萬端憂!苯鹗@《杜詩解》云:“操危慮深,故云‘獨立’”。在憂國憂民的大詩人杜甫眼里,擔大任者當獨立于天地之間,天機在即,否者,何以發(fā)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孔穎達疏:“君子于哀難之時,不有畏懼!标愖影骸兜怯闹菖_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碧斓烙篮悖松喽。危難之際,能挽狂瀾者,當挺身而出。想當年諸葛孔明“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這是何等氣魄?“獨立”顯現出詩人卓爾不群,激流永進,器宇軒昂,頂天立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與那些“端坐獨釣”潔身自好的隱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想,要是辛棄疾再世的話,他該會發(fā)出“生子當如毛澤東”的感嘆吧?
既突出形象又境界高遠,非“獨立”莫屬。
二、“萬”“百”凸顯豪放詩風。這首詞的數詞,富于力學美感,具有包羅萬物,大氣磅礴的氣勢!叭f山”極言視野之廣闊,胸襟之豪邁,宇宙之大盡收眼底;“萬類”突出大自然的物種繁多,色彩紛呈;“萬戶侯”突出詩人傲視蠅營狗茍的軍閥,以天下為己任的凌云壯志!鞍亵礌幜鳌蓖怀鼍跋笾畨延^、競爭之激烈;“百侶”突出同學少年的人數之多,氣勢之大!叭f”“百”突出了多、壯、豪等力學上的崇高美感,給讀者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彰顯詩人豁達的胸襟。在毛澤東的其他詩詞中,用萬、千、百等數詞營造一種豪放、開闊的氛圍,已成為他的風格。例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七律長征》“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薄肚邎@春雪》“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埃”《和郭沫若同志》“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薄稘O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薄赌钆珛删畬健
三、精選動詞,形象入化。從全詞看,“立”“去”“看”“染”“爭”“擊”“翔”“競”“問”“攜”“指點”“激揚”“糞土”“遏”等等動詞的使用,無疑使詞的意象鮮明而靈動!傲ⅰ,挺立,凸顯詩人偉岸的身軀,大有天塌下來我來擋的氣魄;“去”字耐人尋味,表面上看是寫水流由高到低的運動規(guī)律,暗指舊世界將一去不復返,革命的洪流將浩浩蕩蕩,蕩滌一切污泥濁穢;“看”字領起下文,使生機勃勃的湘江秋景盡收眼底,一眼洞穿,“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陸機《文賦》);“染”字寫出“層林”在秋天顏色由淺入深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化靜為動,更加突出色彩的艷麗;“爭”字,給碧綠透明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出千帆競發(fā)、爭先恐后的熱烈場面;“擊”“翔”則運用“移就”手法,準確而生動地刻畫出了在萬里長空中雄鷹展翅的矯健和在直視無礙的江水中魚游的自由暢快,如果把“擊”“翔”換作“飛”“游”,就表達不出雄鷹展翅飛翔時矯健有力的姿態(tài),也表達不出魚游水中那輕快自在的情趣!熬埂弊郑瑒t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崇高贊美之情。“問”有力發(fā)千鈞之勢,是屈原筆下的“天問”,一問貫古今,天理,人理,天人合一,意在告訴我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攜”有“帶領”的意思,彰顯王者之風,領導本色,若是換了“隨”或“跟”,則讓我們感到作者“寂寂如眾人矣”!“指點”再現王者之風,與后文“激揚”“糞土”一氣貫通,表現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痛陳時弊,規(guī)劃將來,蔑視當時一心搶地盤,不顧人民死活的軍閥權奸;“遏”字盡顯詩人帶領的這批風華正茂的青年力量之大,氣魄之雄!
除此之外,這首詞的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也準確到位!昂铩敝昂保瑢懗隽思竟(jié)之凄清、冷瑟;“萬山紅遍”之“紅”寫出了景色之熱烈、奔放;“透”字力顯江水之清澈,與長天一色;“蒼茫”則寫出了大地之廣袤無垠,也寫出了世界之廣闊,宇宙之浩瀚,情勢之復雜,心事之重重!氨M”“遍”“漫”等副詞,則寫出了景色之深,范圍之廣。
清代詩人沈德潛說:“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庇纱宋覀儽阒盁捵帧钡谋举|在于“煉意”,練意則為了顯志。從前文所引用的成功的煉字來看,他們都是和煉意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煉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觀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現的生活具體化、生動化、縱深化與美學化,只有煉出具體生動的.富于美學內容和啟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知識拓展]
詞牌·沁園春介紹
沁園春
據《詞譜》載,《沁園春》,雙調,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一韻到底,前半闋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闋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對仗。四個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調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兩句句法相同,俱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韻,重在第三字,必須用仄,是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為四字對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與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與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協韻,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為四字對句,與﹝過秦樓﹞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務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應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實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兩句四字對偶爾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闋起首二字協韻,俱平聲。次句四字,同前闋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蓋即前闋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與前闋同。前闋后九句與后闋后九句字數與平仄相同。此調常用對仗句。又名念離群、東仙、洞庭春色、壽星明、千春詞、大圣樂。
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詞: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平平(增韻)中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交親零落如云,又豈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ㄕf明:詞牌格律與對照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對照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保罕硎揪;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另,平仄轉換、平仄錯葉格以不同顏色區(qū)分韻部。下劃線:領格字!骸唬豪鲗ε迹弧肌剑豪鳢B韻。)
沁園春·長沙 近現代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譯文
深秋季節(jié),我獨自站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
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后。
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里游,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這曠遠蒼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該由誰來主宰呢?
曾經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漫游。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意氣奔放,勁頭正足。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
可曾還記得,那時的我們橫渡大江,到江中間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行船?
《沁園春·長沙》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后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靈川縣南的海洋山,長1752里,向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過長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說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說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陸洲,是長沙城西湘江中一個狹長小島,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長約11里,東西最寬處約一里。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中所謂長島,指此。自唐代以來,就是游覽勝地。
萬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峰。
層林盡染: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
漫江:滿江。漫:滿,遍。
舸(gě):大船。這里泛指船只。
爭流:爭著行駛。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里游。擊,搏擊。這里形容飛得矯健有力。翔,本指鳥盤旋飛翔,這里形容魚游得輕快自由。
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萬類: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悵寥廓(chàngliáokuò):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悵: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引發(fā)激昂慷慨的心緒。
寥廓(liáokuò):廣遠空闊,這里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蒼茫:曠遠迷茫。
主:主宰。
沉。和吧痢保ㄉ仙蜎]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悵”)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
這句問話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這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呢?
百侶:很多的伴侶。侶,這里指同學(也指戰(zhàn)友)。
崢嶸(zhēngróng)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山勢高峻,這里是不平凡,不尋常的意思。稠:多。
。哼m逢,正趕上。
同學少年:毛澤東于1913年至1918年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
書生:讀書人,這里指青年學生。
意氣:意志和氣概。
揮斥方遒(qiú):揮斥,奔放!肚f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注:“揮斥,猶縱放也。”遒,強勁有力。方:正。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評論國家大事,用文字來抨擊丑惡的現象,贊揚美好的事物。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指點,評論。江山,指國家。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善良的。
糞土當年萬戶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作動詞用,視……如糞土。萬戶侯,漢代設置的最高一級侯爵,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此借指大軍閥,大官僚。萬戶,指侯爵封地內的戶口,要向受封者繳納租稅,服勞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擊水:作者自注:“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于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擊楫”典故。(祖逖因為國家政權傾覆,時刻懷著振興光復的心志。元帝就讓他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供給他一千人的軍糧,三千匹布,但不給戰(zhàn)衣和兵器,讓他自行招募士眾。祖逖仍就率領隨自己流亡的部屬一百多家,渡過長江,到江心時他扣擊船槳發(fā)誓說:“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來的話,就像長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辭激昂神色悲壯,眾人都為他的誓言感慨贊嘆。)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沁園春·長沙》賞析
該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全詞在片語之間,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翱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眲t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的感嘆,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tǒng)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爸辛鲹羲,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
《沁園春·長沙》創(chuàng)作背景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5年晚秋所作。當時毛澤東離開故鄉(xiāng)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途經長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簡析《沁園春·長沙》的煉字藝術】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重點難點導析09-04
沁園春長沙10-28
沁園春 長沙10-28
沁園春·長沙10-28
《沁園春·長沙》11-03
沁園春.長沙09-17
長恨歌藝術特色簡析09-11
《沁園春·長沙》的說課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