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14 08:06:04 勸學 我要投稿

《勸學》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勸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勸學》教學設計(匯編15篇)

《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識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張,勸學的意義。

  2、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態(tài)度,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

  3、注重字詞運用和注釋。

  【重點和難點】

  1、辨析字、詞、音。注重朗誦和背誦。

  2、比喻代議和喻議及正反四方面議論的特點。

  3、了解荀子對學習的意義,作用,態(tài)度,進一步認識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教法】

  師生互動法、提問法、議論法、朗讀法、電教法、板書法。

  【教學步驟】

  1、導入:

  同學們,作為一位學生,應該每一個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那么你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意義和正確的目的和態(tài)度、方法嗎?知道堅持學習的重要嗎?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荀子的《勸學》,看看古人怎么勸人學習的。

  2、請個別學生朗讀課文。

  3、重點拼音:

  木直中繩:zhòng

  雖有槁暴:gǎo pù

  輮以為輪:róu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xū yú

  吾嘗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異也:xìng

  故不積跬步:kuǐ

  騏驥一躍:qí jì

  駑馬十駕:nú

  鍥而舍之:qiè

  金石可鏤: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時人稱荀卿,又稱孫卿。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本惡,即“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但是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5、聽錄音《勸學》。

  6、中心論點: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7、學生齊聲朗讀《勸學》。

  8、第一、二段重點字詞翻譯:

  學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于:從;于:比……更

  冰,水為之:形成、凝結(動詞)

  木直中繩:合乎、結合

  輮以為輪:輮以(之)為輪,把它作為

  其曲中規(guī):彎度

  雖有槁暴:雖,即使;有,通“又”

  輮使之然也:這樣

  金就礪則利:就,靠近;利,鋒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明,明達;行,行為;過,過錯

  9、翻譯一、二段: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做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jīng)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jīng)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

  10、分論點;

  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1、第三段重點字詞翻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曾經(jīng)

  吾嘗跂而望矣:遠望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見得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聞者彰:明顯,清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達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游泳(名作動) 絕:橫渡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稟賦,資質(zhì);異:差別

  12、第三段翻譯:

  我曾經(jīng)整天發(fā)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13、分論點: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登高而招──見者遠

  順風而呼──聞者彰

  假輿馬者──致千里

  假舟楫者──絕江河

《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養(yǎng)成勤學的觀念和習慣。

  2、掌握文中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能正確翻譯一些語句。

  3、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揣摩領會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對話。

  【教學難點】: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教學方法】:可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的方法來疏通人物對話的意思,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揣摩領會人物形象。

  【教學時數(shù)】: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先播放歌曲《歷史地天空》)

  一提起三國,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他們猶如璀璨的明星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就與其中的三個人物有關,他們是孫權、呂蒙、魯肅。話說孫權手下有一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為此很擔心,有一天,孫權親自來找呂蒙給他做思想工作,勸他好好讀書,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發(fā)憤苦讀,最終是才略大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孫權勸學。

  二.孫權究竟怎樣個勸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文章

  1.先聽錄音,聽的時候注意掌握字、詞的讀音。

  2.抽學生朗讀,教師及時指導,特別強調(diào)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3.學生齊讀課文。要求學生在朗讀時思考:文中寫了幾個人物,寫了幾組對話。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有關孫權、魯肅的介紹,并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三組人物對話。

  三.品讀人物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文中人物對話的意思,翻譯重點句子并解釋重要詞語。

  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心理、神態(tài)。

  文中人物形象。

  1、學生討論完畢后,以“提問”形式,落實文言實詞、虛詞和重點語句的大意。板書重要字詞,疏導理解,并歸納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官名、書名。

  替:用現(xiàn)代漢語詞替換古代文言詞語

  調(diào):調(diào)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說法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補:補充省去的成分。

  2、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口吻,心理、神態(tài)。

  3、分析人物形象(學生先回答,教師總結歸納)

  孫權:對部下要求嚴格,善于作思想工作,是一位不僅能識才,更善于培養(yǎng)人才的明君。

  呂蒙:性格直爽,機敏精干,有幽默感而又虎虎生風的將才。

  魯肅:愛惜人才、尊重人才的長者。

 、.分角色朗讀課

 、.簡要概括本文故事情節(jié)。

  板書: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結友而別

  四、學了這篇文章,文中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對你有什么啟示。(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

  勸人要講究策略

  要善于聽取別人意見

  要愛才,但不能忌才

  開卷有益

  不要找借口輕言放棄

  在任何時候學習都不晚

  五、當你的一個同學因貪玩不肯好好學習,你試著勸說他勤學,你應該怎么說?(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總結)。

  總結: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勸學,如果把這些勸學的理由歸結起來那就是學習很重要,其實讀書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還記得方仲永嗎?因不學習從神通而蛻變?yōu)榉踩,而呂蒙因學習成為一代名將。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shù)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傊R能塑造人的性格。所以衷心的希望我們的同學從現(xiàn)在開始熱愛讀書,與書為伴。

  六、贈言:

  1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2知識改變命運

  七、請同學們在課后收集勤學、勸學方面的故事,并在班上交流

《勸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點

  1、分析故事情節(jié),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歸納人物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

  二、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結合注釋梳理課文。

  2、了解故事大意,嘗試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3、疏通文意(由學生自己提出有疑問的字詞并回答)

  三、品析課文

  求學過程: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1、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要求不高,可行)

  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問: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語重心長,諄諄告誡,神態(tài)鄭重嚴肅,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孫權說此話時的神態(tài)?

  反問句,強調(diào)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專門傳授經(jīng)學的學官,而是別有目的。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惱怒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边@樣說有何作用?

  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xiàn)身說法,神情激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xiàn)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

  2、呂蒙讀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蓖ㄟ^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3、魯肅贊學

 、偾浣裾卟怕裕菑蛥窍掳⒚桑。ㄕZ言)

  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問:魯肅為什么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谒彀菝赡,結友而別。(行動)

  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xiàn)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5、分角色朗讀(小組及男女生分開等形式朗讀后學生點評)

  6、文中的人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孫權:嚴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則現(xiàn)身說法

  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呂蒙:知錯就改虛心好學

  才干謀略大有長進

  四、拓展延伸,提高認識

  1、學了課文你得到哪些啟示?

  開卷有益;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能總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2、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呂蒙年長乃學

  學有所成

  方仲永少年不學

  一事無成

  3、請說說有關讀書的格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五、作業(yè)

  以“由《孫權勸學》想到的……”為話題,寫一篇400字以上的隨筆。

《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2、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難點】

  點撥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教學時數(shù)】

  2教時

  一、激趣導入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鍥而不舍”是同學們早已熟悉的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的含義是什么呢?和學習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荀子勸學》一文,領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勸學”的。

  二、整體感知

  [互動設計1]《荀子》簡介

  荀子(約前298-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他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韓非子和李斯的老師。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善用比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

  [互動設計2]荀子思想

  1、性惡論:人生而好利,嫉妒,喜聲色

  “明禮義而化之”,重視教育的作用

  2、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人定勝天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3、反對“生而知之”天賦觀念

  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解蔽》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秳駥W》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三、合作探究

  [互動設計3]課文誦讀

  1.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糾正自己預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字音掌握情況

  給下列加下劃線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吾嘗跂而望矣()

 。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其曲中規(guī)()

 。5)雖有槁暴()()

 。6)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7)君子生非異也()

  點撥:(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朗讀指導:

  為了突出強調(diào),有時需重讀,有時還需讀后稍作停頓。例,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四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互動設計4]課文分析

  1.討論、分析全文的思路結構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教師總結、點撥: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就是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一中心論點,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課文一開頭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在第二段中,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學習使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差別的人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四段,學習應持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的方法和態(tài)度,半途停止是不會學好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成功,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

 。2)結合完成“研討練習一”,引導學生理清全文思路結構

  組內(nèi)討論,全班交流,教師歸納板書

  2.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小組討論,小組推薦發(fā)言人,以組為單位提問、交流)

 。1)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處?中心論點包括哪幾方面的意思?

  點撥: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使觀點更具權威性。這個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因為學習意義很大,所以學習不能停止;二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學習。

 。2)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點撥:“青”“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達,不犯過錯。

 。3)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

  點撥:這個比喻是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

 。4)“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點撥:這就強調(diào)了“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異功能,而是因為憑借了外界條件。這就與文章的推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絲絲相扣,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作用,學習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5)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喻論證的?

  點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

  3.鑒賞本文的論證藝術

  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比喻的有關知識,點撥比喻的表達效果。引入對本文論證藝術的最大特點——采用大量的比喻進行說理的藝術特色的鑒賞。

  點撥:

 。1)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diào)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內(nèi)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來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2)論證方法靈活,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第二、三段是先行論證,最后歸結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于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后反,有時先反后正。靈活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3)語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荀文議論透辟、筆勢雄健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誦讀體會這一特點)

  四、整合評價

  本文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為基礎,旁征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其中闡述的關于學習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同時,本文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關鍵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仿佛信手拈來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所有這些,也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教案點評: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秳駥W》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學習本課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再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資治通鑒》的有關常識。

  2、積累文言詞匯、文中的成語,理解文意。

  3、正確朗讀全文,讀出人物語言的身份、情態(tài),分析人物性格。(重點、難點)

  4、領悟學習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感啟動

  1、導入新課

  很多偉大的領袖都強調(diào)過學習的重要性,列寧說:“學習學習再學習!泵珴蓶|主席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倍颊f明了學習的重要性。早在三國時期有位偉人也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那就是吳國國君孫權。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孫權勸學》,體會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板書:《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2、預習指導

 。1)掌握本文有關文學常識。

 。2)正確朗讀全文,嘗試讀出人物語言的身份情態(tài)。

 。3)識記本文涉及的兩個成語的現(xiàn)代含義。

 。4)根據(jù)書下注釋嘗試翻譯全文。

  預習檢測:

  (1)文學常識填空:本文選自《》,是()

  (時期)杰出的()家和()家()主持編纂的一部()體通史,記載了從()到()共()年間的史事。書名是當時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即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

 。2)解釋成語含義: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搶答,按組加分,糾錯加分。

  二、解題生疑

  根據(jù)題目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1)孫權是誰?

 。2)勸誰學習?

 。3)為什么勸?

 。4)勸學結果如何?

  三、讀文求解

  1、學生齊讀文章,尋找答案。

 。1)吳國國君

 。2)呂蒙

 。3)卿今當涂掌事,讀書大有所益

 。4)呂蒙進步驚人。

  搶答,按組加分,糾錯加分。

  2、再讀釋義。

 。ㄗ杂衫首x文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口述)、評價)(自學3分鐘,小組合作2分鐘)

 。1)敘述性語言:譯文

 。2)孫權:譯文

 。3)呂蒙:譯文

 。4)魯肅:譯文

  四、三讀析人

  1、怎樣分析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方法)

  2、分析文中人物語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評價的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該人物語言(自由朗讀文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板書、評價)(自學3分鐘,小組合作2分鐘)

  (1)孫權:身份();性格();心理()。

 。2)呂蒙:身份();性格();心理()。

 。3)魯肅:身份();性格();心理()。

  五、求異思辯

  如果孫權勸學無效,呂蒙不學習,結局會怎樣?(展開你的想象運用簡短的話語進行說明)

  六、學以致用

  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獲或啟示。(用一句話說明)

  七、班長總評

  學科班長總評

  八、教學反思

  課堂實踐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學生對于文學常識的審題過于倉促,導致很多同學都沒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題答案,在下次的授課中,應先給學生10秒鐘的審題時間,之后再進行搶答。

  2、據(jù)題生疑中學生又提出了新的有價值的問題“怎樣勸的”,也應該給予確定。

  3、朗讀由原來的三讀:初讀理解大意;再讀釋義;三讀析人;增加到四讀深入理解,設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4、人物分析,學生板書的答案書寫不是很規(guī)范,無條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

  5、題目《孫權勸學》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節(jié),呂蒙就學和魯肅鑒學亦是如此。所以在講解人物形象時同時也交代了文章情節(jié)。

  6、文章情節(jié)有詳有略,由此應該引到文章寫作手法的講解。

  7、課文翻譯中本文有三個語氣詞需要注意強調(diào)“邪、耳、乎”。

  8、學案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不夠明確,應當加強。

《勸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薄⒄J知目標 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標 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聯(lián)系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讀

 。、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翰粣圩x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同學自主閱讀課文下注釋。) 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讀一讀:

  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jié)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全班齊讀。 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jù)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語句。 故事復述。

  2、議一議: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tài)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保◤淖陨淼那猩眢w會來談,現(xiàn)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tài)呼之欲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體驗反思

 。、模仿扮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學作點評。

 。病Ⅲw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么啟示呢?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總結存儲: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訴我們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fā)展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

 。、課外延伸:

  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F(xiàn)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了本文后你的體會。 課后背誦全文。

《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并理解荀子所提出的學習態(tài)度及方法。

  2、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教學重點:

  分析荀子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英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著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就是學習。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但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獲取更多的知識呢。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荀子在他所做的《勸學》中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學習要掌握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復習上節(jié)課文言知識(幻燈片)

  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對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你們都掌握了嗎?

  你們掌握的怎么樣,我考一考就知道了。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場有獎?chuàng)尨鹳。老師會在幻燈片上顯示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一些重點的文言知識,

  二、整體把握

  這篇文言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那么它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作者是怎么勸的?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如何論證?

  又怎么勸?

  第二段,論述了學習的作用,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可見學習既有意義又有作用,咱學不學?

  怎么學呢?

  看來同學們都很會學習,荀子也為我們提出了一些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借鑒一下,看他的'學習方法能不能對我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齊備第三段,思考荀子提出了哪些學習方法或學習態(tài)度。

  以上荀子所提出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對你們有沒有什么啟示?

  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但一定要堅持專一,善于積累。

  四、小結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學習態(tài)度走進高三,圓大學夢。競賽式搶答。

  明確:學不可以已。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青取之于藍。寒于水”比喻說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

  “木直中繩。其曲中規(guī)”說明學習可以改變自己。

  “故木受繩則直。則利”說明外力可以改變事物進一步引出“君子博學。行無過矣”總結上述觀點,進一步說明學習對人的重要意義。

  第二段,論述學習的作用:比喻論證

  “吾嘗。聞者彰”說明學習可以彌補不足。

  “假輿。絕江河”說明學習可以提高能力。

  “君子。物也”總結說明學習對人的作用。

  生答:“學”

 。ㄌ釂枌W生有哪些學習方法)

  齊背第三段,

  思考回答

  學習要善于積累(從哪里看出來的)“積土成山。故江!保ㄔ鯓永斫膺@句話)

  正反比喻學生理解,師引導。

  學習要堅持(從哪里看出來)

  “騏。可鏤”理解分析。

  正反比喻學習態(tài)度要專一

  “蚓。躁也”理解分析

  生回答,各抒己見

  作業(yè):

  1、做拓展卷

  2、寫一篇小文章。

  要求:用一個寓言故事;用五個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體的比喻。

《勸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2、掌握文言詞語絕、強、假、望、聞的意義和用法。

  3、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體會荀子文章的風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絕等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如何結合時代的需要,使學生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四讀法。(自己總結的.。)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入新課,簡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

 、 制天命而用之,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 性惡論。人性本惡,所以需要學習和教化。

 、 禮是治國之本。

  2、作品風格:是學者之文,樸素、深厚、縝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讀全文,概括大意(一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讀音:

  中(zhòng) 智(zhì) 躁(zào) 有(yòu)

  (其它參見教材注釋。)

  2、學生結合注釋,通讀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學不可以已。

  (意思對即可。)

  3、學生分小組筆譯課文最后一段,注意語言準確;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檢查,組織全班同學交流筆譯的情況,重點指導如下句子的翻譯:

 、 無以:沒有用來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強:強健的筋骨。(倒裝句式。)

 、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三、完成課后練習,重點學習文言詞語

  1、學生做練習二,掌握絕、強、假、望、聞的用法。

  2、教師檢查完成情況;

  3、學生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增加義項和例句。注意:絕的義項比較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絕、強、假、望、聞等詞語的義項和課文中的例句。

  二、細讀課文,理清思路(二讀。)

  1、學生自讀全文,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

  2、教師檢查,全班交流。

  (各組先推薦一人上黑板,還可以由其他同學不斷完善,直到滿意。)

  參考思路:

  學不可以已──智明行無過──常人成君子──積累、持恒、專一

  (中心) (意義) (作用) (方法)

  三、研讀課文(重點是最后一段),分析討論(三讀。)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比喻論證的語段和句子,對比喻進行分類、歸納。(學生可以自己確定分類標準)

  2、討論比喻論證的作用、效果。

  3、教師總結,明確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課時

  一、審讀課文,評價創(chuàng)新(四讀。)

  1、教師引導:本文有哪些知識性錯誤,有哪些地方可以進一步完善,請指出來。

  2、學生審讀課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師生交流審讀結果。

  參考:

  ⑴ 知識性錯誤,如蟹六跪而二螯,(應是八跪;一說正確)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鱔之穴)。

 、 在論證方面,只是從自我的角度來論證。本文只談了學不可以已的兩點作用,即提高自己,彌補不足。還可以從社會發(fā)展趨勢和需要的角度來談。

  二、聯(lián)系實際,拓展運用

  1、以《新勸學》為題,列提綱,分組發(fā)言。要求進一步充實荀子的論證。

  2、教師補充終身學習的有關內(nèi)容,學生討論終身學習的重大意義。

  補充:終身教育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它超越了啟蒙教育和繼續(xù)教育之間的傳統(tǒng)區(qū)別。它響應迅速變革之世界的挑戰(zhàn)。要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 第8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叢書 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書設計】

  勸學

  《荀子》

  智明行無過

  常人成君子

  學不可以已 終身學習

  積累、持恒、專一

  (社會、時代的需要)

《勸學》教學設計9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先介紹一位大家童年的伙伴,他就是砸水缸,救同伴的司馬光。司馬光的砸水缸救同伴的故事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長大。

  《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曾隨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后又占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戰(zhàn)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初讀:

  1.師范讀,生注意人物的語氣和文中的停頓。

  2.抽生讀。

  3.全班齊讀。

  三、疏通文意:

  1.以小組為單位,了解故事大意,小組內(nèi)拿不準的字或者句子做上記號,待會提交全班解決。

  2.生提出疑問,全班內(nèi)解決。

  四、分析課文,指導朗讀

  1.概括這個故事的大意。

  師相機板書:孫權:勸學。

  呂蒙:就學。

  魯肅:驚嘆。

  2.教師借題發(fā)揮:有的同學不愛學習,任憑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學也無濟于事,孫權到底是怎樣勸學的`,居然讓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呂蒙浪子回頭,最終成為一位飽學之士?磥,當老師的特別要學一學孫權的勸學藝術。

  3.抽生讀孫權勸學的內(nèi)容。

 、偾浣癞斖空剖,不可不學?

  語氣堅定,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可以看出孫權對部下要求很嚴格,同時又對呂蒙寄予厚望,希望他學成之后能更好地輔佐自己。

 、诠仑M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擔當涉獵,見往事耳。

  前一句是反問語氣,可以隱隱感覺出孫權對呂蒙找借口“辭學”的責備之意。

  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為呂蒙指明了學習的方法和目的。足見孫權對部下的關心。

 、矍溲远鄤,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前一句是反問語氣。反駁了呂蒙“軍中多務”的借口。后一句以自身為例,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習的可行性。

 、軐O權勸學可謂是語重心長。呂蒙收到的效果如何呢?請大家一齊讀出來。

  驚嘆語氣。魯肅對呂蒙的才略大增既驚嘆又贊許。

 、輩蚊傻幕卮鹨埠苡腥ぁ

  感嘆語氣。呂蒙對自己的進步感到自毫。呂蒙和魯肅同朝為官,對話有調(diào)侃的意味。

  6.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抽三人扮演其中的角色,其它同學旁白。

  五、拓展與提高

  1.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拳,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lián)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于不注重后天學習,最張“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

  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這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

  請小組內(nèi)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待會小組內(nèi)推薦兩句同學演示一下。

  2.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呢?請大家自由的,從多個角度談一談。

  參考:

 、僦灰袥Q心,有毅力,就能學有所成。

 、谔撔慕訍蹌e人善意的意見。

  ③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進步。

  3.呂蒙這所以能由一個目不識丁的武將,變得文武雙拳,這與他發(fā)奮讀書是分不開的。一位同學說: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下面請大家也談談你對書的感悟。

  例:書是階梯,能幫助從們登上理想的高峰。

  書是良藥,能醫(yī)治愚昧。

  書是清泉,能滋潤干涸的靈魂。

  書是渡船,能載人到達理想彼岸。

  書是橋梁,……

  4.欣賞完孫權高超的勸說藝術,我們能不能也用你所知道的關于讀書的名言來勸學呢?

  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知識就是力量。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勸學》教學設計10

  文言文教學一向費時費力而在檢查學習效果時又往往不盡人意。所以常有不少人產(chǎn)生為難情緒,甚至少數(shù)學生厭學文言文。我對此也深感苦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中央電視臺《東方小故事》,深受啟發(fā),其中那些形象的小故事讓人過目難忘。這不正是形象大于理性的體現(xiàn)嗎?因而我把它用于教學中,嘗試者把抽象的枯燥的講解融于直觀的故事演繹中,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以期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下面以教學《孫權勸學》為例作探討:

  《孫權勸學》一文篇幅短小、文字簡約,且以對話為主,簡短的對答中,突出了人物的心理與性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初一學生,一定讓他們熟讀成誦,再借助注釋,課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本文的故事性強,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先講故事,再啟發(fā)指導學生閱讀分析。 因此整個教學活動分成兩大塊:前期是以學生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教師點撥為主的自學活動;后期是以學生形象的表演為主兼以朗讀、評議的鞏固階段。前期重在知識的輸入、學習與吸收,訓練其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后者重在知識的輸出,展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及其語言表演等綜合能力。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

  【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媒體】

  投影片

  【教學步驟】

  【課前預習】

  1、閱讀課文,,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2、查找資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司馬光的故事)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xiàn)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后來果然大有長進。

  三、檢查預習

  1、學生結合注解翻譯全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2、學生介紹、教師補充文章作者及文中的歷史人物。

 、 司馬光,宋代歷史學家、文學家。

  故事:① 砸缸,表現(xiàn)其聰明、機智。

 、 圓枕,表現(xiàn)其勤奮、惜時。

  總結:正因為有這兩點,司馬光才創(chuàng)作了《資治通鑒》這一輔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歷史巨著。

 、 文中的歷史人物:

  孫權,東吳國君,少年英主形象

  呂蒙,權之大將

  魯肅,孫權的謀士,著名的大臣

  四、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活動

  1、《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揭示學習的必要性)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學習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務,孰若孤?(忙,不是理由。委婉的批評。)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現(xiàn)身說法,讀書的益處。)

  總結:作為一代英主,勸學于部下,本身就包含了他對呂蒙的`器重、期望、關心和愛護。況且他句句中肯,字字真誠。

  2、再找出勸的結果:

  蒙乃始就學。(呂蒙聽勸求學的行動,表現(xiàn)他知過能改、坦誠豪爽的武將風度。)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魯肅情不自禁的驚嘆,表現(xiàn)他為朋友的進步而高興的豪爽和儒雅的風度。)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呂蒙學而大有長進后的得意對答。)

  總結:呂蒙由一員不愛學習的武將到憤而求學并學得卓有成效,以致連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魯肅都驚嘆不 已,結友拜別。可見孫勸之善勸。全文圍繞孫權勸學組織材料,詳略得當、性格鮮明、中心突出、語言簡練。寫作上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在重點學習、反復朗讀上面七個句子之后,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閱讀全文,貫通文意。思考這個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的改變,按劇幕、場劃分的原則可以分為幾幕?怎么安排?

  第一幕 (地點)孫權的宮中 (人物)孫權與呂蒙

  第二幕 (地點)呂蒙軍帳中 (人物)呂蒙與魯肅

  把故事分作兩幕,分四個小組來表演。

  1、第一輪 用現(xiàn)代漢語來演繹這個故事,要把對人物的理解(包括他們的表情、心理、動作)都想象出來。共表演兩次。

  2、第二輪 用文言文句式來表演,注意人物的語氣。共表演兩次。

  在學生一輪一輪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自身的想象力及表演才能,也可發(fā)現(xiàn)他們在古代文化方面知識的欠缺,及時補充、學習。其中結友而別時,他們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鞠躬,引起大家陣陣的笑聲,至今猶在耳邊。

  六、體驗反思

  笑聲中課就要結束了。想一想,魯肅為什么要與呂蒙結友?這個故事給我們以怎樣的思索?

  有的同學說:讀書長知識,有見識。

  有的說:讀書可找到好朋友。

  有的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總結:讀書學習在一個人的發(fā)展和完善中起重要的作用。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學使人善辯。這也是司馬光記述這個故事的目的所在。

  七、最后,齊聲誦讀,試背全文

  八、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一、二、三。

  2、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附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國家大事,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多推辭。孫權說:我哪里要你攻讀經(jīng)書成為博士呢!只不過應當刎覽一些書籍,了解過去的歷史。你說事多,比我如何?我經(jīng)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補益。呂蒙從此開始讀書。等到適逢魯肅到尋陽,跟呂蒙議論事情,大吃了一驚說:你現(xiàn)在的才略,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啊!呂蒙說:士人離別三天,就應當去掉老眼光來看待,你怎么發(fā)現(xiàn)情況這么近呢?魯肅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活動或者教學游戲在學習過程中的意義。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牢固地記住這個故事而且還調(diào)動了大多數(shù)同學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我想,這樣的教學形式對于故事性較強、較形象的文言敘事短篇或許有一定的啟示性。但是,當堂的即興表演,對于上課思想集中、程度較好的學生能記住故事大意和文言句式,表演起用語自如,效果較好;而那些基礎較弱的同學則只能記住故事的大意而對于文言句式就顯得有些吃力。

《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倜赊o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jié)。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xiàn)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jié):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jīng)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yè)的長進。③

  情節(jié)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俨豢刹粚W!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诠仑M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tài)?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矍溲远鄤,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xiàn)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xiàn)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tài)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diào)。

  思考討論:

 、偾浣裾卟怕裕菑蛥窍掳⒚!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xiàn)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diào)上有區(qū)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diào)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yè) 。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鑒》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贊嘆)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勸學》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積累“當涂掌事”“但”“涉獵”“刮目相待”“何”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3.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難點: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三、課型

  新授課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n題導入(3分鐘)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為學》,作者彭端淑鼓勵他的子侄輩們立定志向,努力學習。今天,我們再學一篇勸學的文章,《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

  2.齊讀課題,說說課題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勸”。

  3.圍繞“勸”字,你會產(chǎn)生哪些問題?

  預設:誰勸誰?為什么勸?怎么勸?勸的效果怎么樣?

  4.我們圍繞這些問題,來一起學習一下這篇文章。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思考:文中是誰勸誰?他們的身份分別是什么?用筆在文章中劃一劃。

  明確:孫權勸呂蒙學習!皺嘀^呂蒙曰”,積累“謂”的`含義“對······說”。

  孫權是君王,從他對呂蒙的稱呼“卿”和自稱“孤”可以看出。(“卿今當涂掌事”“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卿:古時君對臣,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孤:君王自稱。

  呂蒙是一名臣子、武將。孫權對呂蒙的稱呼“卿”看出他是一名臣子,從“辭以軍中多務”看出他掌管的是軍隊,是一名武將。

  《孫權勸學》是作為君王的孫權勸作為臣子的呂蒙去讀書。

  2.那孫權因什么而勸(武將)呂蒙讀書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章,圈劃一下。

  明確:“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即“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眳蚊刹粌H僅是武將了,還要協(xié)助孫權管理政事,所以一定要學習了。(請學生再讀一遍)

  追問1:這句話該怎么讀?

  明確:雙重否定,肯定語氣,有股不容置疑的國君的威嚴!!”表示情感強烈。

  追問2:那呂蒙去讀書了嗎?沒有。“蒙辭以軍中多務”。呂蒙推托了?梢,想要勸服呂蒙讀書,是一件難事兒。

  3.那孫權是怎么勸的?圈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明確:“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追問1:請大家結合課下注釋,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自己說一說。不理解的詞圈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翻譯:我難道想要你研究經(jīng)書成為博士嗎?只應當廣泛閱讀,了解往事罷了。你說軍中事務多,哪個像我?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大有益處!

  追問2:孫權是從哪些方面來勸他的?(孫權得有充分的理由)

  明確:明確告訴呂蒙讀書的目的是增長才干(目標);呂蒙讀書是有時間的,是有可能性的(條件);現(xiàn)身說法,告訴呂蒙讀書是有效果的(預期效果)。

  追問3:老師把“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备某伞肮仑M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當涉獵,見往事!蹦膫更好?(從孫權勸學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

  明確:原句好。先找出區(qū)別。改句少了“邪”“但”“耳”這些語氣詞。原句語氣比較舒緩,委婉、親切、誠懇地告訴呂蒙勸他學習目的是讓他增長才干,孫權想讓呂蒙心悅誠服,而不是用權力來壓制他去學習。同時感受到孫權作為君主的那種大氣、圣明。

  追問4:“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迸c“卿言多務,孰若孤?”能調(diào)換位置嗎?

  明確:不能。如果調(diào)換的話,會與呂蒙爭鋒相對;原文的寫法,能避免矛盾。另外,先要解決呂蒙思想上的誤區(qū):以為孫權勸他讀書是為了讓他成為博士。

  4.“勸”的效果怎么樣?從哪里看出?

  明確:效果不錯!懊赡耸季蛯W。”

  魯肅過尋陽,“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年齡比呂蒙長、權職比呂蒙高,聽了呂蒙議論后情不自禁地贊美呂蒙,可見,呂蒙經(jīng)過學習,才略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于是決定“拜蒙母,結友而別”,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與他深交,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5.教師小結:本文寫了孫權勸呂蒙讀書,他從讀書的目標、條件和預期效果這三方面來勸說呂蒙。后來,呂蒙泛覽群書后,才略上有了驚人的進步,從一個將才成為了像魯肅一樣的帥才。呂蒙取得的進步,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多虧了孫權的勸說。

  (三)再讀感悟

  1.接下來,我們分角色把整篇文章一起讀一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孫權、呂蒙和魯肅,其他同學旁白。

  2.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從往事中借鑒,對治理世道有輔助作用),命名為《資治通鑒》,主要為統(tǒng)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3.學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作為君王,你會從中收獲些什么?作為大臣,你會收獲些什么?作為今天的你,會收獲些什么?

  4.老師送給大家一首詩。《勸學》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四)作業(yè)布置

  1.整理《孫權勸學》課堂筆記

  2.改寫《孫權勸學》,300字左右

《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孟、推、剪”等10個字,會寫“母、淚、孩”等7個字及本課的詞語。

  2、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表演課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收集關于孟子的資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學方法:

  講授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師述: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篇和我們平時不大一樣的課文,它就是24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讀準字音。

  2、師范讀課文。

  3、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啟發(fā)學生認識與以前學過的課文的不同之處,初步感知劇本的特點。)

  三、識記生字

  1、學生自主識字。

  2、形近字比較:黨——堂 稚——推 繼——斷 桃——逃

  3、加一加:前——剪 子——孟 口——呆

  4、強調(diào)易錯字:念(不要少寫一點)

  四、寫字教學

  1、自主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范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

  以“孟母三遷”的.故事導入。孟母是一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而又講究教育方法的母親。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小組討論:

  孟母聽了孟子的話,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孟子聽了孟母的話,心里想些什么?說了些什么?他以后會怎么做?

  3、全班匯報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

  1、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

  重點指導學生準確地讀出語氣。先確定角色,明確角色的關系,聯(lián)系實際想想母親、兒子交談時各用什么語氣。

  可把課文分為三個情節(jié):孟子逃學——孟母斷織——孟子悔悟。并確定對話的基調(diào):母詢問、兒作答;母斷織、兒驚訝;母述因、兒悔悟。

  2、同桌練習分角色表情朗讀。

  要注意括號內(nèi)的提示。

  3、全班匯報表演。

  四、分角色演課本劇。

  五、擴展練習

  收集 孟子的故事并講給同學聽。

《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誦讀的能力和閱讀文言文的語感。

  2、掌握、積累文言常用實詞和虛詞。

  3、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重點難點

  1、熟讀成誦。

  2、疏通文意,掌握、積累文言常用實詞,文言常用虛詞

  3、掌握課文出現(xiàn)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2、教法及手段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

  一、導入新課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哪些?

  二、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髯拥闹饔小盾髯印范怼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

  三、解題。

  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四、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注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近音)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中zhòng參cān省xǐng跂qì臾yú螯áo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布置作業(yè):

  1、認真閱讀注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yè):“練習”二、三。

  3、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

  3、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重點難點:掌握全文比喻代議,寓議于喻及從正反兩方面反復論證的特點。

  教學方法: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

  一、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解決了《勸學》這篇課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翻譯全文,理解文意。

  1、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勸學中“勸”為何意?

  (2)荀子“人性惡”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別強調(diào)教育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就闡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

  2、齊讀課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寫錯讀錯的字

  二、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1)讀課文,根據(jù)標題,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詞應怎樣理解?“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2、研習第2段

  (1)學生齊讀第2段

  (2)把握觀點:這一節(jié)主要談了學習的哪個方面?用什么方法來論述的?

  明確:學習的意義;比喻。

 。3)要求學生找出本段論述的事物及特點,在已歸納的段落提綱的基礎上擴展增附詞語提綱。1青出于藍2冰寒于水3直木為輪4木受繩5金就礪

  以青青于藍、冰寒于水兩個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一定變化會進一步提高、發(fā)展。作者又以“直木為輪”為喻,說明什么道理呢?說明客觀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變

  “木受繩”“金就礪”兩個比喻引出什么結論?“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上面提到的五個比喻都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它們是平行并列的,還是依次排列的?請分析說明

  明確:從論證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層:①人只要不斷學習,就能得到發(fā)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學,即達到“知明而行無過”這兩層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5)學生齊讀第2段

  3、研習第3段。

 。1)學生齊讀第3段

  (2)要求學生找出本段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

  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3)本段又采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見2登高而招3順風而呼4假輿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維推理模式,分組討論分析本段的推理過程。

  明確:客觀事物通過善假于物可以彌補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過善假于物可以彌補自身不足,“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學習

  (5)小結

  本段談的是學習的作用,說明學習的作用在于彌補自身不足。用幾組比喻句來說明,本段再次采用比喻論證。

 。6)學生齊讀第3段,對照詞語提綱,嘗試背誦。

  4、師生共同研習第4段

  1、請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論述什么問題?可分幾個層次,各說明什么道理?

  明確:主要論述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

  可分為三個層次。

 、匍_頭至“無以成江海”,說明知識在于積累。

 、凇膀U驥一躍”至“金石可鏤”,說明學習貴在堅持。

  ③“蚓無爪牙之利”至段末,從正反兩方面強調(diào)說明用心、專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論述問題的?

  明確:比喻、對比

  4本段的三層內(nèi)容都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這樣的寫法什么好處

  明確:使中心論點更生動更鮮明,即道理明白、具體生動。

  5學生齊背第4段。

  三、總結全文。

  1、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分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確:本文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及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三方面進行論述。

  2、齊讀全文,體會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對比論證、說理透徹的特點。

  3、結合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談談你對荀子的觀點的看法。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預習下一課。

  2、完成《資源與學案》練習。

  五、板書設計

  勸學《荀子》

  (1)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

 。2)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比喻

  改變自己

  (3)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4)學習的態(tài)度、方法對比

  積累

  堅持

  專一

  王鵬

《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tài)度的論述,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不懈”和“專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積累12個文言常用實詞: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3個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6個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論證和論證方法靈活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第一、三兩自然段的教學。

  2、難點:以生動、通俗的比喻為論據(jù)。

  教學設想

  一、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抓住提示論點的關鍵語句和用以論述的比喻,明確本文論點和論證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寫作特點。同時,落實重、難點與分析段落層次相結合,以利于學生理解論述的角度和設喻的幾種形式。

  二、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虛實詞,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其意義和用法,然后通過課堂點撥、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以及熟讀、背誦,切實掌握。

  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文言實詞的古字通假、古今異義、單音詞和雙音詞等現(xiàn)象。

  教時安排:用兩課時教完。課前要求學生對照注釋初讀課文。第一課時,重點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內(nèi)容。第二課時,理清層次,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并研究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作者,解題;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4.翻譯課文。

  一、導入:

  1、新課導入:同學們,也許我們有的同學不能真正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也許我們有的同學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頭看書,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學習荀子的《勸學》,它將告訴我們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和應有的態(tài)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鑒。

  2、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山東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3.解題:《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勸:“勸勉”的意思。繁體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jīng)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二、讀文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由朗讀,掃清字音障礙。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指導。

  4、生借助注釋工具書梳理課文。

  三、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第1段,提出中心論點。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已,停止,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廢。)

  開門見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揭示了題旨。

  第2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意義。分三層連用比喻,證明學習的重要意義。

 。1)青,取之于(從)藍,而(卻)青于(比)藍;冰,水為(凝成)之,而(卻)寒(冷)于(比)水。(也說明學習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2)木直中(合乎)繩(墨線),輮(烤彎)以(把……)為(作成)輪,其曲(曲度)中(合乎)規(guī)。雖有(又)槁暴(曬干),不復(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這樣)也。(說明學習可以改變?nèi)说牧曅,使之向好的方面發(fā)展變化。)

 。3)故(所以)木受繩(經(jīng)墨線量過)則直,金就礪(放磨石,上磨過)則利,君子博學而日(每日)參。z查省察)乎(于)己,則知(智)明而行(行為)無過矣。(說明學習可以使人增長智慧,提高品德修養(yǎng)。)

  正因為學習有這樣的重要意義,所以“學不可以已”。

  第3段:闡明學習的重要作用。這一段運用比喻,從三個側面證明只要善于學習,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1)吾嘗(曾經(jīng))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片刻)之所學也;吾嘗肢(踮起腳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看得廣)也。(學、思對比,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跛望與登高對比,登高的收獲大。兩例證明利用學習、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長也,而見者(看的人)遠(遠也看得見);順風而呼(呼喊),聲非加疾(快)也,而聞者(聽的人)彰(聽得更清楚)。(兩例證明利用自然條件的作用。)

 。3)假(借助)輿馬者(的人),非利足(快腳)也,而致(達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絕(橫渡)江河。(兩例證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利用)于(對)物(外物)也。

  連用比喻,得出結論: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來本性與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生非異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學得的知識和本領,善于利用處界條件彌補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所以才成為君子的。

  正因為學習有這樣重要的作用,所以“學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闡明學習應持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一段也分三層,論述學習必須不斷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于此);積水成淵(深潭),蛟龍生焉;積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獲得),圣心(圣人思想)備(也就具備)焉。(積土積水兩喻,從正面強調(diào)學習要靠積累,并引出結論:圣人是靠“積善成德’’培養(yǎng)了“圣心”。)

  故(所以)不積跬(半步)步,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步、小流兩喻,又從反面強調(diào)了積累。正反對比,闡明學習必須不斷積累。)

 。2)騏驥(駿馬)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劣馬)十駕(拉車走十天),功在不舍。鍥(刻)而舍(放棄)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雕刻)。(騏驥與駑馬對比,朽木與金石對比,從反正兩面論證學習取決于后天努力,要靠堅持不懈。)

 。3)蚓(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泥)土,下飲黃泉(地下泉水),用心一(專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鉗),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專)也。(蚓蟹對比,從正反兩面論證學習要專心致志。)

  全段由強調(diào)“積”,到論證“不舍”,最后歸結到“用心一”。層層遞進,表明學習的方法和應有的態(tài)度。進一步證明“學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廢。

  6、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

  青,取之于籃,而青于藍。(于,介詞。前者引進動作的處所,作“從”講;后者引進比較對象,作“比”講。)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于,介詞,引進動作對象,作“對”、“向”講。)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構”,作“的人”講。)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詞,表停頓,并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

  知明而行無過矣。(而,連詞,表并列,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而,連詞,表修飾,可譯作“地”。)

  假輿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而,連詞,表轉折,相當于“卻”、“可是”。)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而,連詞,表順承,相當于“就”、“于是”。)

  雖有(又)槁暴(曝),不復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異也(通假字)

  則知(智)明而行無過矣(通假字)

  7、學生討論,老師引導歸納文章寫作特色。

 、俅罅窟\用比喻闡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點。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體,深入淺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達效果。第二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重要意義;第三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個比喻,說明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些比喻有的用同類事物相襯托,如:“登高而招”與“順風而呼”,“假輿馬”與“假舟楫”,“積土成山”與“積水成淵”;有的`用相反情況相對比,如“騏驥一躍”與“駑馬—卜駕”,“朽木不折”與“金石可鏤”等。比喻說理明白透徹,深入具體,使人信服。

 、谡撟C方法靈活,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第二、三段是先行論證,最后歸結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于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后反,有時先反后正。靈活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壅Z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茍文議論透辟、筆勢雄健的特點

  2.簡介作者:(見教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論述中心的三個角度2.寫作特點。

  教學步驟

  1.檢查:

 。1)學生口頭回答詞義,教師講釋小結。

  青,取之于籃,而青于藍。(于,介詞。前者引進動作的處所,作“從”講;后者引進比較對象,作“比”講。)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ń樵~,引進動作對象,作“對”、“向”講。)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ㄕ,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構”,作“的人”講。)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ㄕ,助詞,表停頓,并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

  知明而行無過矣。(連詞,表并列,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連詞,表修飾,可譯作“地”。)

  假輿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連詞,表轉折,相當于“卻”、“可是”。)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連詞,表順承,相當于“就”、“于是”。)

  雖有(又)槁暴(曝),不復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異也(通假字)

  則知(智)明而行無過矣(通假字)

 。2)背誦課文:教師指名讓學生分別背誦24段,講評記分。

  2.總結: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教師總結。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論點的?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就是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一中心論點,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課文一開頭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在第二段中,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學習使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差別的人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四段,學習應持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的方法和態(tài)度,半途停止是不會學好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成功,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后小結:

  ①大量運用比喻闡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點。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體,深入淺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達效果。第二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重要意義;第三段用了五個比喻,說明學習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個比喻,說明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些比喻有的用同類事物相襯托,如:“登高而招”與“順風而呼”,“假輿馬”與“假舟楫”,“積土成山”與“積水成淵”;有的用相反情況相對比,如“騏驥一躍”與“駑馬—卜駕”,“朽木不折”與“金石可鏤”等。比喻說理明白透徹,深入具體,使人信服。

  ②論證方法靈活,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第二、三段是先行論證,最后歸結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于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后反,有時先反后正。靈活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壅Z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也是一個特點。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流暢。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茍文議論透辟、筆勢雄健的特點。

  3、課外延伸:

 。ǘ╅喿x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題(15分)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②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shù)萬!毙纳破湔f,因取“經(jīng)”“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③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高郵﹒秦觀《秦觀勸學》

  注釋:①暗疏:默寫。②滑稽:詼諧善辯。指行為放蕩、玩世不恭的酗酒者。③勒:編。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僖灰娸m能誦()②然負此自放()

 、圩愕志鋽(shù)萬。()④心善其說()

  1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旬朔之間何陋之有?(《陋室銘》)

  B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C.因取”經(jīng)””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核舟記》)

  D.庶幾以此補之。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者。(《口技》)

  12.將下列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譯文: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

  譯文: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譯文:

  13.本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結合具體文字說明。(3分)

  答案:

  10.就、憑借、疲憊的、以……為善(認為……好)(各1分)

  11.B(2分)

  12.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常荒廢在善忘。(2分)課內(nèi)翻譯略

  13.秦觀在這篇短文中敘述了他自己年輕時憑借記性好不勤奮苦讀,以至后來常因善忘而毀壞學業(yè)的情況。告訴我們要趁大好時光,勤奮學習,有所成就,而不應終日玩;膹U學業(yè)。(3分,結合內(nèi)容分析1分,道理解說準確2分)

  譯文

  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默寫它,也不會有多大的錯誤。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常荒廢在不勤奮上。

  近幾年來,非常勤奮,后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聰明已經(jīng)耗盡,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復推敲幾遍,合上書還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膹U在善忘,嗨!損害我的學業(yè)的,常常是這兩種情況。最近讀《齊史》,看到孫曩答邢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shù)萬!

  心中贊同喜歡這個說法,于是摘取了“經(jīng)”、“傳”、“子”、“史”中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語句,摘錄幾千條,編為幾卷,取名為《精騎集》。

  。∧贻p時不勤奮,無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差不多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注釋

  1本段文字選自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的《精騎集序》。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蘇門四學士”之一。

  2輒:常常。

  3誦:記誦,記熟。

  4暗疏:默寫。

  5負:依仗。

  6自放:放,放縱。即放縱自流。

  7滑稽:詼諧善辯。指行為放蕩、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8旬朔:古時十日為一旬,泛指較長的時間。旬,十天。朔,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也指一個月。

  9把卷:看書。

  10比:近,近來。

  11懲艾(yì):懲:戒止、警戒;艾讀yì。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

  12殆:大概、恐怕。

  13曩時:昔日。

  14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必尋繹數(shù)終:尋繹:思考。數(shù)終:多遍,多次。從頭到尾翻閱數(shù)次。

  16輒:總是,就。

  17省:懂得、明了,此處指記住。。

  18善忘:健忘。

  19孫搴答邢:北齊的大將。

  20精騎:精銳的騎兵。

  21贏卒:疲弱的士兵。

  22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如《論語》、《孟子》、《周易》等。

  23傳:人物轉記作品。

  24子:諸子百家。

  25勒:編。庶幾:差不多。

  26題:寫上

  27庶幾:差不多。

  4.布置作業(yè):

 。1)作文(任選一題)談學習試論“鍥而不舍”

 。2)預習《師說》

【《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勸學教學設計10-05

《勸學》教學設計09-28

勸學教學設計10-17

《勸學》教學設計10-22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7-12

初中《勸學》教學設計08-01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7-20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07-29

關于《勸學》教學設計07-26

《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