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勸學》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勸學》教案 篇1
教學背景
嘗試把文言文教學和議論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摸索讀寫結(jié)合的新方法。
實施策略
本節(jié)課設(shè)計通過對課文的講解,給學生傳授三大方面的知識
。1)文中幾個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道理;
。3)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掌握其中的一種論證方法和運用分論點的方法構(gòu)思的技巧。
教學努力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師講解和學生閱讀歸納以及讀背相結(jié)合,通過學生的朗讀熟悉課文內(nèi)容,通過幻燈片展示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并且直觀學習分論點對中心的論證所起的積極作用;掌握議論文要講清的.三大內(nèi)容(講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實施過程:
一、作者簡介:
荀況(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趙國人。戰(zhàn)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晚年到楚國,春申君任他為蘭陵令,以后居于蘭陵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況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強調(diào)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古代論述學習問題的一篇重要。全文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長期積累,堅持不懈、用心專一的道理。
二、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lǐng)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三、學生試譯全文難句,教師點撥指正:(此內(nèi)容略)
四、講解設(shè)喻的運用,并分析
說明:設(shè)喻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論證,稱為“設(shè)喻論證”。(通常又稱為“比喻論證”)其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設(shè)喻的一種,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等。)
。ㄒ唬、誦讀分析第l段并分析。
1、 誦讀的準備。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2、 學生練習誦讀。
先自讀兩遍,再由教師領(lǐng)讀一遍,然后檢查學生試背,指出關(guān)鍵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觀點
1、 提問:這段話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觀點的?(起句和結(jié)句)
2、提問:開頭說:“學不可以已”,下面接著有一連串的設(shè)喻,這些設(shè)喻是證明這個觀點的嗎?(不是直接證明這個觀點,而是用來證明結(jié)句這個觀點的。)
3、提問:起句和結(jié)句所表述的觀點又是怎樣的關(guān)系呢?
。ê笳哂脕碜C明前者——“博學而日參乎己”有“知明而行無過”的功效,所以“學不可以已”。)
4、提問: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這句話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則“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設(shè)喻的內(nèi)涵
1、提問:這段話中的設(shè)喻可分幾組?
2、提問:這三組設(shè)喻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簡單的重復?(不是,因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問:角度不同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熟練地誦讀這一段。
學生參照幻燈片齊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師檢查。
。ǘ、誦讀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師提出幾個問題,以學生小組討論分析為主。
1、提問:本段有哪些設(shè)喻,先列舉出來。
2、 問:這些設(shè)喻各有什么作用?
3、 問:結(jié)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組設(shè)喻,它們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所假之物的性質(zhì)是否相同?
學生熟讀、背誦這一段。
(三)、誦讀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五、總結(jié)全文,結(jié)合議論文的寫作,輔導學生議論文的寫作。
1、 中心內(nèi)容。
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講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無過”——意義(分論點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論點之二)(講清“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積累、堅持、專一——態(tài)度、方法(分論點之三)(講清“怎么做”)
教師點撥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跟他的“性惡”說是分不開的。因為“性惡”,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進行教育,這種教育改造,有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所以又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2、 設(shè)喻的運用。
本文的設(shè)喻有兩大特點:一是方式靈活,正面用同類事物并列設(shè)喻以加強效果;有時從正反兩面設(shè)喻說明同一道理,如“騏驥一躍……功在不舍”。二是反復設(shè)喻,使內(nèi)容逐步加深。
3、 對舉(對比)的運用。
說明:對舉是一種行文方式,就是將有關(guān)的兩個事物(包括同類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時舉出,其句子構(gòu)造也相同或大體相同。
讓學生舉例(同類事物對舉,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相反事物對舉,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蚓無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業(yè)
1、 熟練背誦全文
2、 完成作業(yè)“思考與練習”三、四、五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對文言文和作文教學相結(jié)合的教法作了一次新的嘗試,讀、析、講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惜一課時的學習時間,無法從文言文的新課教學過渡到寫的能力的訓練,這是最大的不足。擬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次嘗試這種結(jié)合,希望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 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
2.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在理解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語感。
2.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標:
借鑒荀子有關(guān)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教學設(shè)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論點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個分論點從三個角度論述、體現(xiàn)本文的思想性和邏輯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比喻的含義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及比喻論證,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抓住提示論點的關(guān)鍵語句和用以論證的比喻,不僅可以明確本文論點和論證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寫作特點,而且一些文言詞句的重要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與分析段落層次相結(jié)合,以利于學生理解論述的角度和設(shè)喻的幾種形式。
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結(jié)合課文語境,理解其意義和用法,然后通過課堂點撥、課后“練習”、補充練習以及熟讀、背誦等反復訓練,才能切實掌握。
四、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文言實詞的古字通假、古今異義、單音詞和雙音詞等現(xiàn)象。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shè)喻方法,講有關(guān)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jié)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 313—前 238),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lǐng)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jīng)轉(zhuǎn)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注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 zhòng 礪 lì 參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給本課 12 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詞,從。雖然,受地于先王,終原守之。/ 青,取之于藍。
(2)介詞,比?琳陀诨⒁。/ 而青于藍。
(3)介詞,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詞,組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而
(1)連詞:并列關(guān)系。君將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無過矣。
(2)連詞:修飾關(guān)系。潭西南而望。/ 吾嘗終日而思矣。
(3)連詞:轉(zhuǎn)折關(guān)系。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連詞:順接關(guān)系。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熬印笔且粋合成雙音詞!翱梢浴痹诠艥h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xiàn)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拜姟焙汀盀椤笔莾蓚動詞,“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xiàn)作“揉”,解釋“使……彎曲”!盀椤保龀伞!耙浴痹趦蓚動詞之間表明它后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guī)(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雙音詞,偏義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偏指舟!八保~用如動詞,“游泳”!敖^”是會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 “絕”申為“橫渡”!敖印惫湃藢V搁L江、黃河,現(xiàn)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白ρ馈痹诒疚闹惺莾蓚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后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xiàn)代又轉(zhuǎn)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兇、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皬姟,堅硬的意思!吧稀、“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包S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坝眯摹辈皇呛铣呻p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于、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耙弧保餍稳菰~,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布置作業(yè):
1.認真閱讀注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yè):“練習”二、三。
3.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鑒賞本文的語言。
二、整體感知
課文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單調(diào)的,但這篇課文卻形象清新、臉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課文的關(guān)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請同學背誦課文
2.組織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處”中心論點包括哪幾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使觀點更具權(quán)威性。這個論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因為學習意義很大,所以學習不能停止;二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學習。
(2)課文有哪幾個分論點?
三個分論點。一、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二、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學習要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
(3)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青”“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 “金”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達,不犯過錯。
(4)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
這個比喻是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
(5)“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中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這就強調(diào)了“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異功能,而是因為憑借了外界條件。這就與文章的推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絲絲相扣,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作用。學習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6)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shè)喻論證的?
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shè)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
3.背誦課文,體味課文的語言風格。比較本單元已學過的三篇課文的語言特色。
《季氏將伐顓臾》:在言行記錄中繪聲繪色刻出人物神態(tài)、氣質(zhì),善用反詰句加強語勢。
《寡人之于國也》:整齊的排偶句式,生動形象的比喻,從容不迫的語言,具有雄辯的氣勢。
《勸學》:善于使用比喻說理,正面設(shè)喻與反面設(shè)喻結(jié)合,設(shè)喻與說理結(jié)合靈活,善于運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氣勢。
四、總結(jié)、擴展
《勸學》這篇文章是以荀子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chǔ)的。他認為人的聰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獲得的,因此,他特別重視學習。在課文中,他強調(diào)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
下面一段文字是《勸學》中課文未選的另一段文字,說說用了幾個比喻?論述了什么觀點?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以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鳩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蘭槐之根漸之滫”等五個比喻,論證了環(huán)境對人的重要影響,說明了學習要有好的環(huán)境。這正是荀子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
五、布置作業(yè)
學習運用比喻說理的方法,寫一篇有關(guān)學習或加強修養(yǎng)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提高自己 青出于藍
中 學習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繩則直 知明而行無過矣
心(正面設(shè)喻) 改變自己:輮木為輪 金就礪則利
論 學習的作用:彌補自 登高博見
點 己不足(反復設(shè)喻) 登高而招 順風而呼 善假于物也
↓ 假輿馬 假舟揖
學 要積累 積土成山 積水成淵 神明自得 圣心備焉
不 不積跬步 不積小流
可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要堅持不懈 騏驥 駑馬
以 (正反對照設(shè)喻) 朽木 金石
已 要專一 蚓——用心一 (積的保證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背景材料】
一、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現(xiàn)在山東省臨淄縣西門)游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lǐng)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現(xiàn)在山東省棗莊市東南)令。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在宇宙觀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認識客觀事物。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號,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shù)”實行統(tǒng)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diào)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積極意義。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長于文學,在戰(zhàn)國諸子中,他與孟子、莊子對后世影響最深。他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綿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成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數(shù)萬言”,后人編為《荀子》,其中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內(nèi)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shù)論辯等方面,《勸學》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勸學》原文與課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什坏歉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惫示咏Y(jié)于一也。
三、補充注釋
[君子]開頭“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虛擬法發(fā)表議論,用以增強觀點的權(quán)威性,加強觀點的說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學而參省乎己”、“君子生非異也”則是泛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學不可以已] “已”,廢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彎曲。
[日參省乎己]“參”,也解作“叁”,讀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參考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guī),即使又曬干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jīng)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我曾經(jīng)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獲大;我曾經(jīng)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東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
《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掌握文言詞語絕、強、假、望、聞的意義和用法。
3、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體會荀子文章的風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絕等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如何結(jié)合時代的需要,使學生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四讀法。(自己總結(jié)的.。)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入新課,簡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⑶ 性惡論。人性本惡,所以需要學習和教化。
⑷ 禮是治國之本。
。病⒆髌凤L格:是學者之文,樸素、深厚、縝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讀全文,概括大意(一讀。)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讀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ㄆ渌鼌⒁娊滩淖⑨尅#
。、學生結(jié)合注釋,通讀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學不可以已。
(意思對即可。)
3、學生分小組筆譯課文最后一段,注意語言準確;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檢查,組織全班同學交流筆譯的情況,重點指導如下句子的翻譯:
、 無以:沒有用來的方法;
、 筋骨之強:強健的筋骨。(倒裝句式。)
、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三、完成課后練習,重點學習文言詞語
。、學生做練習二,掌握絕、強、假、望、聞的用法。
。、教師檢查完成情況;
。、學生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增加義項和例句。注意:絕的義項比較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絕、強、假、望、聞等詞語的義項和課文中的例句。
二、細讀課文,理清思路(二讀。)
。薄W生自讀全文,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
。、教師檢查,全班交流。
。ǜ鹘M先推薦一人上黑板,還可以由其他同學不斷完善,直到滿意。)
參考思路:
學不可以已──智明行無過──常人成君子──積累、持恒、專一
(中心) (意義) (作用) (方法)
三、研讀課文(重點是最后一段),分析討論(三讀。)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比喻論證的語段和句子,對比喻進行分類、歸納。(學生可以自己確定分類標準)
。、討論比喻論證的作用、效果。
3、教師總結(jié),明確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課時
一、審讀課文,評價創(chuàng)新(四讀。)
。、教師引導:本文有哪些知識性錯誤,有哪些地方可以進一步完善,請指出來。
。病W生審讀課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師生交流審讀結(jié)果。
參考:
、 知識性錯誤,如蟹六跪而二螯,(應是八跪;一說正確)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鱔之穴)。
、 在論證方面,只是從自我的角度來論證。本文只談了學不可以已的兩點作用,即提高自己,彌補不足。還可以從社會發(fā)展趨勢和需要的角度來談。
二、聯(lián)系實際,拓展運用
。、以《新勸學》為題,列提綱,分組發(fā)言。要求進一步充實荀子的論證。
。病⒔處熝a充終身學習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學生討論終身學習的重大意義。
補充:終身教育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它超越了啟蒙教育和繼續(xù)教育之間的傳統(tǒng)區(qū)別。它響應迅速變革之世界的挑戰(zhàn)。要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 第8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叢書 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書設(shè)計】
勸學
《荀子》
智明行無過
常人成君子
學不可以已 終身學習
積累、持恒、專一
。ㄉ鐣、時代的需要)
《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2.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3. 認識本文論述的學習意義、作用、態(tài)度、方法,并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
4. 體味本文充分運用比喻進行說理的藝術(shù)特點。
教學重點:理解比喻的含義以及比喻與比喻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文中比喻的含義和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方法:加強誦讀,在反復誦讀中充分體味比喻的意義和妙用。
課時安排: 6 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二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理清思路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篇有關(guān)“學習”的小議論文,白壽彝提出治學的“三個境界”,謝冕又提出“讀書人是幸福人”,其實早在戰(zhàn)國時期的荀子就以他睿智的思想告訴了我們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的方法等。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荀子·勸學》一文,領(lǐng)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勸學”的。
2.介紹《荀子》
學生看課本注①,教師補充。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韓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學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同時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但強調(diào)后天的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诵灾械摹皭骸,因此,他特別重視人的學習,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diào)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書共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3.題解(出示投影)(提問、教師點撥)
《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文章中作者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shù)風格。
二、熟讀課文
1、學生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糾正自己預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
3、學生齊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三、討論、分析全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就是學習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廢。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
課文一開頭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論點后,接著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在第一段(學生找出中心句):提出學習可以使人“知明而行無過”,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二段(學生找出中心句),“善借于物”即善于向外界學習,這樣就可以成為君子,說明學習具有重大的作用: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第三段(,談了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學生找出中心詞):“積”、“鍥而不舍”“用心一也”,強調(diào)學習應持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半途停止是不會學好的,只有“學而不已”才能成功,從而證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是正確的。
3.引導學生理清全文思路結(jié)構(gòu)
一、提出中心論點,并論證學習的意義
二、論證學習的作用
三、論證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
第三、四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課文第一、二部分:
第一部分:
1、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這里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翱梢浴笨勺g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處?中心論點包括哪幾方面的意思?
點撥: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使觀點更具權(quán)威性。這個觀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因為學習意義很大,所以學習不能停止;二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學習。
(2)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青”1:名詞 “青”2:形容詞。 “于”1:從 “于”2;比
。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袄K”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xiàn)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
“輮”和“為”是兩個動詞,“輮”通“揉”,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xiàn)作“揉”,解釋“使……彎曲”!盀椤保龀。“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后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guī)(畫的圓圈)。
。4)“日”:名作狀,“每天”。 “參”,同“三”。
2、學生齊讀第一段。
3、 教師明確本段第一句話“君子曰:學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它們的角度不同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第一個比喻“青出于藍”,現(xiàn)在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后新產(chǎn)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于水”差不多,是將前后不同的狀態(tài)和性質(zhì)加以對照,說明后者高于前者,以此用來比喻人們經(jīng)過學習,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學習之前,智力發(fā)達程度也高于學習之前。所以學習可以使自己可以提高。
“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用“輮”來比喻學習可以改造人這一重大作用!笆芾K則直”“就礪則利”所強調(diào)的是改造的結(jié)果,照應下文“知明而行無過”;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
得出的結(jié)論是:事物經(jīng)過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喻義:人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板書}
青——勝于———→藍
提高自己
冰——寒于———→水
直木——輮————→輪
木———受繩———→直 改變自己
金———就礪———→利
結(jié)論:事物經(jīng)過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喻義:人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第二部分:
1、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終日而思”和“跂而望”——屬于“對舉”,結(jié)構(gòu)相同,“而”表示修飾關(guān)系。用現(xiàn)代語表述,依次為“整天地想”和“抬起腳跟向遠處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2)“能水”——今南方亦有“會水”一詞,指游泳而言。
2、學生齊讀第二段。
3、文理分析。
。1)教師提問:本段有哪些設(shè)喻,先一一列舉出來。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②“登高而招”則“見者遠”;③“順風而呼”則“聞者彰”;④“假輿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絕江河”。)
用了五個比喻。
這五個比喻的共同點是:“善假于物”。
。2)作者先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guān)系才能使學習產(chǎn)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辟,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萍儆谖,可以彌補不足,達到目標。
落實到“學習”上來說: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結(jié)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zhì)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3)“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點撥:這就強調(diào)了“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異功能,而是因為憑借了外界條件。這里強調(diào)的是“借助外界”,這就與文章的推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絲絲相扣,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作用,學習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板書)
跂而望——————→登高博見
登高招——————→見者遠
順風呼——————→聞者彰
假于馬——————→致千里
假舟楫——————→絕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結(jié)論:善假于物,可以彌補不足,達到目標。
喻義:人通過學習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注:教師提示學生回顧荀子思想,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但強調(diào)后天的學習和后天的環(huán)境、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從而提高自己成為君子乃至圣人的修養(yǎng),所以荀子特別重視學習的作用。
3、 教師引申: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具備一些有利條件又面臨許多不利條件,每個學生都應該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作業(yè):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
①學不可以已( ) ②木直中( )繩 ③使之然( )也
、苈暦羌蛹玻 )也 ⑤假( )輿馬者,非利足也 ⑥非能水也,而絕( )江河
2.寫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
①雖有( )槁暴( ) ②則知( )明而行無過矣 ③君子生( )非異也
3、.翻譯下列句子
、偃≈谒{,而青于藍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①已:停止。②中:符合。③然:這樣。④疾:強。⑤假:借助。⑥絕:渡過。①有--又 暴--曝 ②知--智 ③生--性 }
第五、六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分析課文第三部分、總結(jié)課文、整理重點詞句。
一、分析第三部分:
1、、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句中“神明”即“神靈”;“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白ρ馈痹诒疚闹惺莾蓚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后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xiàn)代又轉(zhuǎn)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兇、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qiang,堅硬的意思!吧稀薄ⅰ跋隆狈轿辉~作狀語,“向上”、“向下”!包S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于、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耙弧,作動詞,專一的意思。
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
2、學生齊讀第三段。
3、教師出示問題:荀子在本段中強調(diào)了哪些優(yōu)秀學習品質(zhì),除了運用比喻論證外還采用了什么樣的說理方法?
明確:學生不難得出本段中強調(diào)的三種優(yōu)秀品質(zhì)——積累、恒心、專注,以及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4、拓展延伸:積累、恒心、專注,是一個人學有所成的三種關(guān)鍵品質(zhì),我們在
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不斷培養(yǎng)和增強自己的這種品質(zhì)。教師在此處設(shè)置“缺點曝光臺”和“優(yōu)點展示廳”兩個欄目,針對這三種學習品質(zhì),鼓勵學生勇敢說出自己的不足,也大方說出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方面,進而激勵學生不斷增強認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氣和信心,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修養(yǎng)。
5、第三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
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不積跌步”、“不積小流”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
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
“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guān)鍵;“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
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
本段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板書}
積累(1) 積土、積水——積善 (正面)
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反面)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反面)
堅持(2)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正面)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反面)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正面)
專一(3) 蚓無……用心一也; (正面)
蟹六……用心躁也。 (反面)
6、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shè)喻論證的?
點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shè)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shè)喻論述的。
7、本段主旨:學習知識必須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地積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用心專一。
二、總結(jié)課文:
本文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為基礎(chǔ),旁征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其中闡述的關(guān)于學習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勸學》盡管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關(guān)鍵在于:
1、大量運用貼近生活的比喻闡明事理。(釋理通俗,形象鮮明)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shè)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diào)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shè)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句式也多變化,讀來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先設(sh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shè)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shè)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2、論證方法靈活(觀點突出,說理深刻)
論證方法靈活,是本文另一特點,全文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分段論證。每段說明一個問題。第二、三段是先行論證,最后歸結(jié)論點;第四段則把論點貫穿于論證之中。論證中有時先正后反,有時先反后正。靈活而有變化,使論辯生動有力。
3、結(jié)構(gòu)采用“總—分”式。(綱舉目張,條理清晰)
4、語言特點:多用對偶,夾用排比,
本文中排比句與大量對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反映了荀文議論透辟、筆勢雄健的特點。
提高自己(2個比喻)
學習的意義
改變自己(3個比喻) 喻證
學不可以已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5個比喻) 道理明白
積累(4個比喻) 具體生動
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 恒心(4個比喻) 對比 深入淺出
專心(2個比喻) 論證
三、整理詞句:
1、通假字:輮,有,暴,知,生。
2、活用字: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诿~作狀語: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勖~用作動詞: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苄稳菰~用作動詞: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劬由钱愐,善假于物也
。2)介詞結(jié)構(gòu)狀語后置 A 青出于藍,而青于藍。 B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3)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4)省略句:輮(之)以為輪
(4)固定格式: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下文“無以成江!敝小盁o以”同此)
4、一詞多義
。1)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名詞)(2)蛟龍生焉(生長,動詞)
。1)騏驥一躍(一,數(shù)詞) (2)用心一也(專一,形容詞)
(1)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詞)(2)金就礪則利(銳利,形容詞。下文“蚓無爪牙之利”的“利”同此)
。1)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明達,形容詞)(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智慧,名詞)
5、成語:青出于藍勝于藍、鍥而不舍、積善成德
四、課堂作業(yè):
1、練習冊
2、背誦全文
課后記:本文多用對偶,夾用排比,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背起來難度不大;大量運用貼近生活的比喻闡明事理,學生基本能夠理解。分析課文時,我注意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本文論述的學習意義、作用、態(tài)度、方法,并用以指導學生日后的學習。學生初中基礎(chǔ)不夠扎實,在一些文言知識的掌握上有一定的難度。
《勸學》教案 篇5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shè)喻方法,講有關(guān)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jié)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山東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p>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lǐng)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勤”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jīng)轉(zhuǎn)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保畬φ兆⑨,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ㄍ僮峙c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ǎ玻┖鮤ū通于(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zhōng礪lì參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玻o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常畯土暢踔兄R,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虛詞:而溫故而知新
于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介詞:從青取之于藍
苛政猛于虎介詞:比而青于藍
告之于帝介詞: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者有蔣氏者,特殊指示代詞,組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明原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將哀而生之乎連詞:并列關(guān)系知明而行無過矣
潭西南而望連詞:修飾關(guān)系吾嘗終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連詞:轉(zhuǎn)折關(guān)系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連詞:順接關(guān)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矣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熬印笔且粋合成雙音詞!翱梢浴痹诠艥h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ǎ玻┠局敝欣K,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袄K”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xiàn)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拜姟焙汀盀椤笔莾蓚動詞,“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xiàn)作“揉”,解釋“使……彎曲”!盀椤保龀!耙浴痹趦蓚動詞之間表明它后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圓規(guī)(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關(guān)系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ǎ矗┘僦坶,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敖^”是會意字,從“纟”,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敖印惫湃藢V搁L江、黃河,現(xiàn)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ǎ担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白ρ馈痹诒疚闹惺莾蓚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后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xiàn)代又轉(zhuǎn)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兇、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qiáng,堅硬的意思!吧稀薄ⅰ跋隆狈轿辉~作狀語,“向上”、“向下”!包S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坝眯摹辈皇呛铣呻p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于、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耙弧保鲃釉~,專一的意思。全句澤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于心思專一(的緣故)。
。担该麑W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布置作業(yè)。
。保J真閱讀注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yè):“思考和練習”二、三、四。
。常熳x課文。
。矗醪阶晕稣n文,思考題:
。ǎ保┱n文的三段各是從什么角度論述的?
。ǎ玻┱n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勸學》這首古詩的學習,體會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3、學生查閱有關(guān)讀書的名人名言,以及顏真卿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同學們,大家進入學校,每天都在讀書、學習,大家知道關(guān)于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嗎?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師也找到了一些這們的名人名言。出示:學而不厭;天才出于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后人,要從少立志讀書自強、勤奮刻苦、珍惜時間,不能虛度過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會后悔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寫的一首詩《勸學》。
二、檢查預習。
1、教師提問:顏真卿這個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學能根據(jù)自己查到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2、簡介:學過書法的同學都知道,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他創(chuàng)造的書法具有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獨特風格,被稱為顏體。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他所有的這些成績都來自于他從少的勤奮好學,后來他把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會寫了出來,為后人留下《勸學》這首詩。
三、朗讀詩詞。
1、教師示范讀詩,詩的節(jié)奏為: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教師領(lǐng)讀。
3、學生自由讀詩。
4、個別學生讀詩,教師糾正字音。
5、學生齊讀古詩。
6、學生自由讀詩,同時找出要求會寫的字。
四、合作探究。
1、體會詞意: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發(fā):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2、體會詩意: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曉雞啼,是男兒讀書最好的時間,年少時不知道要早早地勤奮學習,到年老時會后悔讀書太晚了
整體感知,讀出感受。
3、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這首詩告訴我們只有珍惜少年時代的每一寸美好時光,好好學習文化知識,不斷積累,勤學苦練,掌握多種本領(lǐng),長大之后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不至于再后悔小時沒有好好學習。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兩句詩提醒小朋友要趁年少時多學習,多用功。
《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積累和掌握文言詞類和句式現(xiàn)象;
2、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和對比論證的行文方式;
3、了解荀況關(guān)于學習意義和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
【難點、重點分析】
1、作者以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2、本文的比喻論證有何特點?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入本文
由先秦文學談百家爭鳴;綜合上節(jié)課所講《秋水》一文莊子的道家思想引出儒家代表荀子。
二、荀子簡介
荀子,名況,趙國人。一生主要從事學術(shù)活動;主要思想:
1、法后王;
2、人定勝天;
3、人性惡,重視教育。
其思想主要體現(xiàn)有《荀子》一書,被郭沫若稱為先秦散文四大臺柱之一。其文渾厚,邏輯嚴密。
三、解題
勸,即勸勉,鼓勵。
四、誦讀第一段
1、誦讀的準確。先劃分節(jié)奏,糾正字音;
2、學生朗讀第一段;
3、學生歸納其中的詞類現(xiàn)象,文言句式;老師指導;
4、指名學生口譯第一節(jié);
5、文理分析:
⑴ 本節(jié)的觀點是什么?
、 作者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論證觀點的?
、 比喻論證,其中的.本體,喻體各是什么?如何理解喻意?這些比喻的角度有何不同?
⑷ 這一節(jié)作者從學習的哪個層而來勸學的。
五、誦讀第二節(jié)
1、主要步驟同上(第一節(jié));
2、文理分析:
、 本節(jié)的論點是什么?
、 此節(jié)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論證,馬上一節(jié)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組比喻。
討論:分析、歸納這些比喻論證中的本、喻體及內(nèi)涵。
、 此節(jié)的第一句有內(nèi)容上如何理解?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怎樣作用?
、 這一節(jié)從學習的哪個角度來勸學?
六、誦讀第三節(jié)
1、主要步驟同上;
2、文理分析:
、 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 第一次運用比喻論證,分析其此喻意,這一層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展開論證的?
、 第二層除了喻證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騏驥一躍,,駑馬十駕,,這一句側(cè)重哪個角度的對比?
鍥而舍之,,鍥而不舍,這一句側(cè)重哪個方面的對比?
、 最后一層內(nèi)容如何理解?
、 這一節(jié)側(cè)重從學習的哪個角度來勸學?
七、全體學生一齊朗讀本文
八、《勸學》是節(jié)選,結(jié)合本文,拓展思維。本文反映了荀子怎樣的思想
九、結(jié)合上面的討論,進一步思考:比喻論證有怎樣的作用
十、作業(yè)布置
1、背誦全文;
2、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
【附板書設(shè)置】
一、學不可以已
1、通過學習,可超越前人(橫向);
2、通過學習,可提高自身(縱向);
3、總結(jié):只要學習,必有進步,甚至知明而行無過。
──學習的意義
二、學習要善假于物
1、過渡:承上啟下;
2、比喻論證。
──學習的方法
三、學習必須
1、善于積累:正、反;
2、持之以恒:主觀、客觀;
3、用心專一。
──學習的態(tài)度、精神
《勸學》教案 篇8
在教《勸學》一課時,我事先并沒有告訴學生這一節(jié)課要學什么,而是讓學生做下面的“造句”練習:
。、事物經(jīng)過變化,可以得到發(fā)展、提高,就像()一樣。
2、事物經(jīng)過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就像()一樣。
。、讀書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就像()一樣。
4、做事情時借助外物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像()一樣。
5、在學習上,積累是很重要的,就像()一樣。
。、做學問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取得理想的成就,就像()一樣。
。贰⑿牟粚J侨〉贸删偷.最大障礙,就像()一樣。
幾分鐘后,學生開始舉手回答問題,這些答案中,有的很有創(chuàng)意,如:
。薄⒋馂椤叭祟愡M化”,
。、答為“鐵久煉而成鋼”,
。场⒋馂椤芭nD說自己取得成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答為“利用計算器可以算得更快”,
。、答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丁⒋馂椤暗嗡┦,
。、答為“小貓釣魚”等等。
當然,也有些答案值得糾正的,如有的同學把4答為“考試作弊”、“談戀愛要有資本”,7答為“腳踏兩只船”等等,對這些答案必須正確引導,使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教育功能。然后,我對答案加以引導,依次把它們答為:青出于藍、把刀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刀會變得更鋒利、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借助車馬可以走得更快更遠、匯聚小河可以成為江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弱蚓心專能食土飲泉而強蟹心浮卻只能寄居,我特別強調(diào)了第7句的答案,說是某班一個學生的答案,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講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隱隱約約地知道今天要學什么課文了,我便順勢問了一句:“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要學哪一篇課文嗎?”
“《勸學》──”學生異口同聲。
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又布置了下面一道題:
請從《勸學》一文中找出一些比喻句填在1~7中,看看古人的答案好還是你自己的答案好。
就這樣,在無形中就已經(jīng)進入了《勸學》的學習。事實證明這幾十分鐘沒有白費,在分析課文重點的時候,稍加點撥,學生就理解了。真可謂:
暗渡陳倉,出奇制勝。
《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荀子、《荀子》;掌握文言基本知識點。
2、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語】
提問:同學們知道哪些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劉向;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這都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無意識的本能轉(zhuǎn)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應有的方法、態(tài)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荀子介紹】
荀子:名況,又名卿,人稱荀卿或?qū)O卿,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李斯和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子主張性惡論,并且認為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有樸素的唯物思想。治理天下既要“禮治”,又要“法制”。
荀子與孟子的差異:“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孟子重義輕利,荀子重義而不輕利;孟子專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專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梁啟雄《荀子簡釋》)
【《荀子》介紹】
《荀子》:荀子所著,共32篇,其中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內(nèi)容涉及政治、哲學、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shù)論辯等方面。其文筆雄辯,說理透徹,氣勢渾厚,多用排比,又善比喻,有獨特風格。
【字詞、文言知識點和內(nèi)容】
1、同學們,荀子特別強調(diào)教育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就闡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請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學不可以已。
2、荀子從哪三個方面說明學習不可以停止?
明確: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
3、文章通篇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怎樣論證的?
明確:論證方法——下定義、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比喻論證)、作比較、作詮釋、列圖表、分類別等。本文通篇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板書見后)
【藝術(shù)特征】
1、比喻論證的方法: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shè)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shè)喻特點:(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shè)喻方式多樣:
、僬嬖O(shè)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
、谡丛O(shè)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鄯磸驮O(shè)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shè)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
、儆械氖菍⒌览黼[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
②有的先設(shè)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塾械南仍O(shè)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三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shè)喻,引出“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2、富有音韻美的語言:本文的語言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韻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采用對偶、排比的句式,整齊和諧,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于誦讀。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齊對稱,又參差錯落,增強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力。還用了一些排比句,讀起來語氣暢達,有氣勢。
【板書】
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分論點比喻句
學習的意義:提高、改變自己①②③④⑤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①②③④⑤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積累①②③④
堅持⑤⑥⑦⑧
專一⑨⑩
【《勸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勸學》教案12-28
《勸學》教案10-09
《勸學》的教案07-22
《勸學》的教案07-02
勸學 教案08-07
《勸學》 教案09-13
《勸學》詳細教案06-10
《勸學》標準教案09-18
《孫權(quán)勸學》教案10-28
《勸學》優(yōu)秀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