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打更散文
鄉(xiāng)村的冬夜,顯得漫長而寒冷;蛟S隨著年歲的漸長,或許現(xiàn)在少了一份重體力活,常常睡至深更半夜里醒來,我就再也難以入眠。然后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透過窗戶玻璃外那銀色的寒光,腦子里一幕幕的浮現(xiàn)出兒時候無數(shù)個鄉(xiāng)村的冬夜,從睡夢中的巷子里傳出犬吠聲和“哐、咚、哐”的敲鑼聲,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寒潮來臨,天寒地凍,敲鑼通知,防偷防盜,關好門窗,天干物燥,灶里灶外,小心火燭……”那一聲聲打更人清脆的敲鑼聲和吆喝聲,好像直至正月的十六夜以后才算停止。
打更,據(jù)說是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的制度,稱“打更人”或“更夫”。從宋朝楊萬里《不寐》詩中的“深山五鼓雞吹角,落月一窗鵝打更”可以斷定,打更人至少在宋代或更早以前就有了吧。據(jù)說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孫達成,也曾經(jīng)是個打更的人。又傳說,如今在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里,至今仍保存有中山父親打更時曾經(jīng)用過的物品呢。
打更,從我讀到過的書本上得知,古人把晚上七時至凌晨五時分五更:戌時,19點-21點,為一更,稱“黃昏”或“日暮”;亥時,21點-23點,為二更,稱“人定”或“定昏”;子時,23點-1點,為三更,稱“夜半”或“子夜”;丑時,1點-3點,為四更,稱“雞鳴”或“荒雞”;寅時,3點-5點,為五更,或稱“黎明”“早晨”“日旦”等。
打更人是根據(jù)時辰來敲打鑼聲的。如打更人在夜間三更時,敲打的鑼聲為“一慢兩快”,即“哐!——哐!哐!”;在打五更時,應為“一慢四快”,即“哐!——哐!哐!哐!哐!”往往人們從睡夢中被鑼聲驚醒,從打更人敲打的鑼聲中,就能知道是幾更或大概什么時辰了。小時候蒙蒙亮,常聽母親在追父親起床時,說:“五更嘍,快起床吧!币话阄甯鼤r,天逐漸亮了起來,人們也紛紛從睡夢中醒來,起床,做飯,準備下地了。.
不懂的事我總喜歡追根刨底。既然打更是古代人夜間定時報時的一種行當或者說職業(yè),那么從我記事時起,打更只在寒冷的冬夜。我問長輩們,得到他們的答案,倒令我口服心服。是說,鄉(xiāng)村寒冷的冬夜,村子上行人稀少,冬夜又漫長,人睡在暖暖的被窩子里,即使聽到外面有些許的動靜,人都懶得起身。這就常常給盜竊人帶來了可趁的機會。
記得那時候的鄉(xiāng)村冬夜,常聽說某些人家丟失鍋碗瓢盆、雞鴨鵝羊什么的。加上冬日里的氣候干燥,茅草房和路邊的草垛很容易因煙頭的亂扔而引起火災。打更人的義務就是在夜里以不定時的走村串巷,看家護院,或以敲打銅鑼聲來震懾那些犯罪分子,起到維護農(nóng)村治安的作用。打更雖算不得職業(yè),但打更人都是在寒冷的夜間獨自行走于村里的小巷,挺辛苦的。一冬下來,得到的報酬少得可憐,而打更人卻又黑又瘦。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農(nóng)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集體工分制隨即取消,打更人的報酬從此難以得到落實。某一年,村里一直由一單身殘疾人負責每年冬夜打更的任務也被取消,從此,鄉(xiāng)村的冬夜一年年的變得異常的寂靜和漫長。打更這一悠久的老行當,終究在我故鄉(xiāng)的巷子里悄然的消失,以前那深夜里的一聲聲敲鑼聲、吆喝聲只能永遠成為記憶了。
【打更散文】相關文章: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散文07-19
經(jīng)典散文(精選)07-26
經(jīng)典散文07-01
經(jīng)典的哲理散文09-01
廬山散文05-12
精美散文09-07
精選冬至的散文09-14
兒童散文精選09-10
劉墉經(jīng)典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