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每一天散文
打開塵封已久的大腦,里面似乎多半是些殘存的片段。不過對于一個像我這樣愛玩的人來說,快樂的東西往往占據(jù)了很大的篇幅。正如影子一般,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形狀,也許在別人的眼中我似乎是快樂,也可能是憂愁了,或是隨性的。但一切只是一部分而已,能全面的認識往往只有自己。
好奇心,是一種能促進我們不斷對新鮮事物認識的潛力。尤其是在童年,正是因為好奇才讓童年充滿歡樂與痛苦。
最初的記憶是從這句話“把生命的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后一天”開始的,有人說這是Steve Jobs說的,我也許并非和喬布斯對這句話有著相同的感悟,我的感悟源于我的一個朋友或者稱其為玩伴。
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存在唯一的公平,當然童年中的玩伴間也存在這種不公平。他便是我們這些壞孩子常常欺負的對象,在我的記憶里。他似乎只是一個要求和別人在一起玩的孩子,他身體不弱,記憶中他是胖胖的,身高和那時的我們無異,只是他的那僅存在的看似傻傻的寸頭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中。
在我們的年代似乎《奧特曼》是我們的最愛,正如同曾經(jīng)看到別人把自己想象在這故事之中一樣,我們也傻傻的扮演著其中的角色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奧特曼從來是一群,而怪獸只是一個那就是他。沒有經(jīng)歷過群架的孩子是不懂得個體面對群體時的渺小,那種無依無靠。也許只是玩,并沒有那么多的怨恨需要用這野蠻的方式解決。但是在個體強烈的反抗下往往會對群體中的個體的利益造成損害,也就不經(jīng)意間加劇了這種可恥的行為。也許我們自以為瀟灑的扮演過后,總會帶著一種可憐的眼光看待受欺凌的人,他的衣服上的鞋印或多或少的訴說著我們過分的行為。因此在快樂之余,我們也會考慮到他的父母對他的責罵或責打,盡量的使他的衣服上的證據(jù)模糊一點已滿足我們內(nèi)心的一絲愧疚。
也只有在童年會有這樣的孩子,盡管受到我們的無禮,但還是可以看到他臉上那份快樂的笑容。因為今天的我知道就算是再卑微的地位,人總是希望可以有個容納自己和快樂的群體。
如果說這種暴力的取樂是我們劣性的一種,那還有一種更為不齒的行徑——欺騙。
早期的金錢欲望在孩子中叫做占有欲。對于獲得來說,每個人都希望比別人多一點,而這個一點將會如宇宙般的無限膨脹。在這個追求公平的時代有一種獲取叫做賭,對我來說“贏”這個詞在童年中不只一次出現(xiàn)。而這贏的'背后就是有那么一雙手——“出千”。我們的童年可以用做籌碼的東西還真是不少,比如:彈球、洋片、小玩具、小零食等等。至于用錢來賭,似乎就是以后了。他的家境和我基本是一樣的,用簡單兩個字來形容是“拮據(jù)”,但這并不是欲望擴張的阻礙。他這個孩子,在我的印象里他對于一切似乎可以用逆來順受形容,我們常在一起玩彈珠,規(guī)矩從來都是我定的,似乎有些霸道,但他總是有些抵觸的欣然接受。記得有一次,和他在一起玩時,我們選擇了一種簡單、方便、快捷的方式——紙牌,我們都籌碼便是彈珠。一開始,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聽天由命式的玩著,但是也許天不佑我,連連敗退,大半江上也輸?shù)闹皇椡柚。這時一個天賜良機,他偶有小急。很明顯我不是一個君子,做了不該做的事,一副牌被我仔細的排列了一遍,結(jié)果不要而喻。他在不知不覺中什么都沒有了,我想象的出當時他的茫然,他的不解。他默默的哭了,當時的我居然完全沒有在乎他,而是慫恿著他去找他父母拿錢去買。陪著他走向他的家,我站在門口悄悄的暗喜著自己的杰作,然而不久的一陣哭聲和打罵縷縷飄入我的耳中。隨者傳來了一句讓我不禁臉紅的話語“他們把你當傻子欺負,你還和他們玩什么?別在和他們那些人玩了!”我原以為那肯定是和他最后一次玩了。
那時在我們眼中也許他更多的是一個隨叫隨到的大玩具,但是我相信他一直認為我們是最好的朋友。那天過后,好久沒見到他出門,但是有天趁著他家只有他在家,我們又去找了他,他真的很可愛啊,一見我們找他什么也忘記了,沒兩句話的功夫便和我們出去玩了,F(xiàn)在的你們很少會懂我們一起玩樂的地方,路邊的大卡車從來就是我們玩樂的玩具,從車頂?shù)杰囄,沒有一個地方我們沒去過,爬上爬下活像群小猴子。不過在好玩的地方也會玩膩的,于是開始尋找著新的的東西。不久,我們變盯上車輪上的一個小管子,似乎用小樹枝戳一戳會吹風,但是不敢按下去。但是這種強烈的好奇心越發(fā)的刺激我們,可是膽子又小也不敢。不巧,所有人的目觀似乎都向他投去,臉上或多或少的露出一絲邪惡的印記。我們給他說了好多好話,可是他就是不著道,最后我的小聰明啟發(fā)了我,只是隨口說了句“你個膽小鬼”而已,他一把樹枝戳了進去。只見原本鼓鼓的輪子“嘶嘶”的吐著氣就癟了下來。大家一看情況不妙,二話不說撒腿就跑,只有他呆呆的望著、望著……
我家和他家本就是鄰居,我趴在門縫中看到他被一個男人提著耳朵向他家走來。我的心撲通撲通的跳著,生怕他把我以“從犯”的身份供出來,于是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聆聽著他們。
“是你孩子么?這么大了,快上學的孩子了,還學小孩子放車氣?”
"我不是讓你看家嗎?誰讓你跑出去了?又是他們叫你出去玩的?你這死孩子" 隨即“啪啪”兩聲。
“嗚嗚”伴隨著抽泣。
“算了,算了,今天算我倒霉。你也別打了,好好說!
在下來只有他母親的一直發(fā)問,而他默默抽泣著。
后來,也許是讓我很心痛的一件事發(fā)生了。他的母親患了癌癥不久便離開了他,而他在母親去世以后也回到了他的老家。從此我們失去了聯(lián)系,這件事在我心中也一直保存著。對于他,曾是我無盡的悔恨,我很后悔當時沒有把他當作我最好的朋友來對待。對于別人,我更懂得去珍惜每一天,這樣就不會在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中留下我們彼此深深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