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梳篦,自遙遠而來散文

時間:2024-10-06 14:38:0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梳篦,自遙遠而來散文

  梳篦,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金鈿、銖花、勒子并稱為中國八大發(fā)飾,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扒嘟z三千尺,芊手走梳篦!惫湃松菩铋L發(fā),因而梳篦人人必備,尤其是愛美的女性,幾乎梳不離手,后來慢慢發(fā)展為把梳插在頭上成為飾品,唐代周昉的《紈扇仕女圖》中可以看到作為發(fā)飾出現(xiàn)的梳篦。

梳篦,自遙遠而來散文

  梳篦,是梳子和梳篦的總稱,都是梳發(fā)的一種工具。“疏者為梳,密者為篦!蹦贻p人可能沒有見過篦子,可是上了年紀的人都對它記憶猶新,因為它見證了華夏兒女溫暖多彩的流金歲月,內心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篦子中間是一道橫梁,篦齒緊密均勻排列,呈長方形,一般由竹、骨、木等制成。主要是用來去除藏在頭發(fā)里的頭屑污垢與虱子等寄生蟲,同時也可以按摩頭皮舒筋活絡。“新梳舊篦綰青絲,絲絲入扣織情思!弊怨攀狍鬟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有著情定終身、白頭偕老之寓意。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不僅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年華匆匆,當我們回首往事時,驚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古老的傳統(tǒng)技藝正離我們漸行漸遠。

  威海市文登區(qū)高村鎮(zhèn)邢家村,當年就有做梳篦的老手藝人。因為村子處在坤龍水庫位置,1962年邢家村分成了北邢家、南邢家、中邢家三個村,北邢家村曾經(jīng)在如今的村委大院開辦過梳篦廠。帶著對傳統(tǒng)技藝的尊重與敬仰,我走進了今年已經(jīng)75歲的邢延坤大叔家。

  當我說明來意后,大嬸熱情地從里屋拿出一個捆綁結實的紙盒,打開紙盒,里面整整齊齊擺滿了半成品的篦子,隨著盒子的打開,老人也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仔細地回想篦子制作技藝流程和當初村里轟轟烈烈的勞動場景。

  據(jù)老人講梳篦是一種精湛的民族技藝,選料精良,做工考究。純手工制作,工藝細致繁多,工序反復復雜,從開料到制成一把成品篦子前前后后需要72道工序。做好篦子必須要有三大步,首先辦好篦齒子。將采購回來的竹篾截去節(jié)骨,浸入水中泡透到?jīng)]有硬心后,拿到大刀上刮第一遍去掉青皮,然后開成每根寬一公分的竹條,再上刀刮掉竹瓤,由于竹條比較厚,因此要窄竹篾,再刮,再窄,再刮瓤,反復幾次后達到篦齒的寬窄厚度后,開始染色,大紅或者黃色;染色后的竹篾用鐵板折斷,篦齒做成。

  第二步做梁子和檔子,選竹根部的原料,刮去青皮后,鋸成節(jié),破成塊,按梁子的大小削寬窄。銼刀磨梁頭至光滑圓潤,梁上印花。梁子做好后做檔子,將竹料去青,鋸成和篦齒一樣的標準長度后,再鋸成一公分寬的竹片,一面兩個邊角剪成半圓形并打磨光滑。

  第三步合篦,棉線纏成一個大球,上下各有一根細長的竹齒條綁好,將檔子、細短的篦齒夾在里面,一個個逐一緊密扎好,一把篦子扎兩排線繩。為了篦子整體外觀美,可以把染色的和本色的篦齒摻插排列。篦子邊打齊,木炭生火,化膠,兌入少許面粉,粘上梁子,用刀刮去多余的膠,這時一個初步的篦子基本形成。用鏟刀鏟齊篦齒后,再用平板刃道修齒直至尖滑,最后刷上清漆,至此一個纖巧精美的篦子方才大功告成。

  聽老人仔細地講解著技藝流程,我深深地感到做篦子工序太繁瑣!笆前,確實不容易!崩先苏f,我們當時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竹篾都是從縣城土產雜品直接進貨,質地堅硬,富有韌性,而且經(jīng)久耐用,那時工廠里分為4個組,每個組有十幾個人。村里書記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篦子的產品質量,曾派人專程到常州參觀學習,回來后反復研究實驗,將先進生產技術與民間傳統(tǒng)技藝相結合,取長補短,最終生產出既經(jīng)濟實惠又質量上乘的篦子。

  當談到產品銷路的時候老人高興地合不攏嘴,告訴我當年篦子年生產量達到40萬把,以產促銷,百貨大樓負責銷售,每把兩角二分,由于生產量大,所以利潤也非常可觀,因為有了這門手藝,邢家村成了方圓百里的富裕村,能干的進廠子干活,不愿干的就走南闖北銷售篦子,產品打包裝箱,每箱1000只,暢銷大江南北,北至黑龍江,南到紅色根據(jù)地貴州遵義,和梳子一樣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必備的家庭生活日用品,銷售量逐年穩(wěn)步攀升,我們文登高村邢家篦子一路絕塵遙遙領先,紅紅火火,轟動一時,讓當時掖縣生產的篦子望塵莫及。

  邢延坤大叔在村廠子干了十幾年,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后自己又干了好幾年,多年的生產銷售與篦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爺爺當年就是以做篦子為生,如果現(xiàn)在還在世已經(jīng)一百多歲了。”誰能想到,小小的篦子曾在這片土地上已經(jīng)有著百年的歷史?百年技藝,百年傳承,時代在不斷發(fā)展進步,作為實用價值,篦子已退出了曾經(jīng)輝煌的舞臺,然而作為一項傳統(tǒng)手工技藝,卻始終牽掛著老人的心。“如今村里的年輕人都在城里打拼,想當年做篦子的很多老藝人已經(jīng)逐漸年老體衰甚至離世!崩先诉z憾地說,現(xiàn)在村里完全掌握制做篦子技藝流程的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了。

  經(jīng)大叔的介紹,我還走訪了村里曾經(jīng)做木梳的手藝人賽序友,今年已經(jīng)82歲,老人身體不好聽力也很差,躺著炕上,但還是向我詳細講述了木梳的制作技藝,并展示了一塊做梳用的梨木和一把鋸子。老人說他做的梳木料采用梨木和棗木,前后大約是18道工藝,破板,蒸板,量長度截材,畫梳樣,鋸割兩遍,剔梳齒,剜梳背,推梳背,染色,描花……和邢延坤大叔一樣,他的木梳技藝也是世代相傳,純手工藝。

  離開村子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值得高興的是梳篦技藝已經(jīng)列入文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手工梳篦,因其天然木質紋理、雕刻花紋圖案、顏色等各方面的影響,每一把成品都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絕版,絕不雷同,因而擁有自己的個性特征與生命歷程,嚴謹?shù)墓に嚵鞒膛c精工細作讓這些古老的物件有了自己的血肉與靈魂,具用鮮活的生命力,那種穿越時空直抵心靈的古樸與嫻靜讓人一見傾心,愛不釋手。千百年來,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梳篦始終一視同仁溫柔以待,輾轉流連于主人飄逸的三千青絲間,百般呵護,不離不棄。

  手工梳篦,從遙遠的古代走來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勞動人們不斷地從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jīng)驗,是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其豐富內涵、深遠意義與藝術價值,絕不是現(xiàn)代機械化大批量生產出的千篇一律的復制品所能夠替代的。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光的流逝而更增加老物件的質感與厚重感,它所流淌的歷史價值、藝術魅力與人文理念,都將永遠在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溫柔了歲月,也驚艷了時光。

  手藝是永恒的。尊重并愛惜手藝,愿百年技藝永世傳承。

【梳篦,自遙遠而來散文】相關文章:

遙遠的炊煙散文07-14

遙遠的星光散文10-30

遙遠的童年的散文07-18

遙遠的惦念短篇散文08-23

那遙遠的母愛散文06-09

關于愛很遙遠的散文05-23

故鄉(xiāng)在遙遠的遠方散文09-02

那遙遠的里姜散文07-30

秦牧散文《在遙遠的海岸上》07-09

遙遠家鄉(xiāng)的母親散文詩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