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業(yè)云煙戲馬臺散文隨筆
來徐州,不能不來戲馬臺。因為這座小小的山丘,記憶著二千年前西楚故都的往事,與一位名垂萬古的英雄,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楚霸王項羽。楚漢春秋,風云際會,早已成為民族記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部分;而彭城故墟,在歷次黃河的泛濫中,早已深埋地下,杳然無尋。唯有古城之南,這座小小的戶部山和它的戲馬臺,成為這段風云最直接的見證。秦漢之際,世代楚將、年僅二十余歲的項羽,憑著霹靂手段,一躍成為楚軍最高統(tǒng)帥。巨鹿一戰(zhàn),狹路相逢,破釜沉舟,一舉擊敗了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敲響了暴秦的喪鐘。戰(zhàn)勝之威,諸侯震懾,西楚霸業(yè),由此奠定。隨即,項羽率領大軍西指關中,風卷殘云,自號霸王,還都彭城。于是,在這座小山上,功成名就的項羽,觀兵戲馬,可謂極一時之盛。千秋已降,留下了這座號稱徐州第一古跡的戲馬臺。二千年來,從南朝宋高祖劉裕,到清高宗乾隆,或者亂世風云,或者太平盛世,眾多光耀千秋的偉大人物,在這座小山上,留下重重遺蹤。山不在高,在于歷史的厚重。
而今登上戲馬臺,幾組仿古殿宇內(nèi),陳列著項羽生平的功績。一尊項羽的石像,刻畫出這位戰(zhàn)爭之神,叱咤風云的形象。登上山頭,憑欄四望,同樣舒緩的云龍山近在咫尺,聞名遐邇的淮海戰(zhàn)役紀念塔,就矗立在不遠處的小山上。徐州號稱通衢,地勢平緩,我不禁疑問:山川形勢,單薄若此,一代軍事天才的項羽,為什么要選擇這樣易攻難守的四戰(zhàn)之地,肇建西楚的國都?西楚的霸業(yè),在中國文化史上沒有留下什么印痕,只是留下了一段蕩氣回腸的往事,令人評點至今。楚漢興亡之際,在這樣關乎“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的根本大計上,項羽的惡諫好殺、只求衣錦還鄉(xiāng),與漢高祖的從善如流、即日移駕關中,高下迥異。楚漢興亡,不在于強弱,而在于格局;不在于實力,而在于順逆。項羽的一生,以霸業(yè)而成,以霸業(yè)而敗,一個“霸”字,可以概括西楚往事的全部。數(shù)年之后,當項羽兵敗垓下,以為“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將失敗歸之于天。的確,項羽百戰(zhàn)百勝,所向披靡;高祖屢敗屢戰(zhàn)、逃死不暇。為什么,書寫歷史、創(chuàng)造歷史的,是我們至今引以為榮的漢朝?這是一個戰(zhàn)爭史的奇觀。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倘若迷信武力,仁義不施,以為憑著一時的強,便可經(jīng)營天下,便是霸道,便是逆天。
項羽自恃強大,以力服人,霸業(yè)自居,“所過無不殘滅”。進軍關中的途中,坑殺秦降卒二十萬人,入關后焚掠咸陽,大肆屠戮。所謂為淵驅魚,將民心硬硬塞給了約法三章、“為父老除害”的漢高祖;隨后,舍棄關中形勢之地,還都偏居徐海的彭城,使富饒險塞的關中,成為漢軍進取天下的大后方——在整體形勢上,已處于下風。楚漢軍興之際,知人善任的漢高祖,斷然將項羽的逃兵韓信,于百萬軍中拜為大將。在縱論天下大計的拜將臺上,韓信指出:項羽“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其強易弱!背䴘h形勢,彰彰可見。隨后,漢高祖驅策群賢、劫制諸侯,以討逆為名,仗義東下,項羽卻陷入了與關東諸侯無休止的爭斗。在北面強鄰的齊國,項羽雖奮其武略,迅速擊敗了田榮,但政略上不能改弦更張,和輯民人,動輒大肆屠戮,迫使人民群起反抗,無異幫漢軍拖住了自己的主力。所向披靡的項羽,在戰(zhàn)略上陷入了漢軍的包圍,韓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諸侯,構成了漢朝勃興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使項羽疲于奔命,腹背受敵。戰(zhàn)場上的勝利,無法改變整體的形勢,楚軍的'實力,消耗殆盡。最終垓下一戰(zhàn),兵少食盡、四面楚歌,上演了千古傳唱的霸王別姬。
縱觀這段歷史,項羽雖強,企圖以一人之力服天下;漢高祖屢戰(zhàn)屢敗,但善于團結大多數(shù)人,爭取最大公約數(shù)。項羽的自用與漢高祖的用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史記》書中,太史公評價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知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一席話,足以震鑠古今。一千年后,揚子《法言》評價這段歷史時說:“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憝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币痪湓,道破楚漢興亡。所謂天機,在于人心向背。
楚漢戰(zhàn)爭,消滅了大量割據(jù)勢力,推動了中國統(tǒng)一的進程。《孟子》云:“天下烏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痹谖覀冞@樣大一統(tǒng)的文明里,統(tǒng)一乃根本的趨勢。秦朝和項羽,莫不憑一時的強大,實現(xiàn)暫時的征服,但隨即煙消云散,徒為兩漢四百年一統(tǒng)之驅除。其中雖有得失之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賈誼所謂“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倘若自恃強大,奮其私知,無視人民,豪杰離心,終將失去執(zhí)政基礎。從爭天下到坐天下,漢朝所以成功,其關鍵在于對人的重視,從根本上穩(wěn)固、擴大了政權基礎。從楚漢戰(zhàn)爭到文景之治,盡管歷史條件不同,時代任務各異,漢朝所以克服萬難,成就經(jīng)典,在于驅策群賢,重視民生,歷經(jīng)幾代人的努力,繼承、發(fā)展了優(yōu)秀的文化。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為中國歷史的前行,留下了豐厚的遺產(chǎn)。
縱觀中國歷史,以人為本、民生為本的命題,得到了正反兩面的檢驗,乃中華文化與中國政治文明的精髓!读w》云:“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薄睹献印吩疲骸叭室舱,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庇终f:“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比收乃枷耄瑯嫵闪酥袊挝拿鞯闹骶,從孫中山的民權民生,到當代的以人民為核心,莫非以人為本,與仁政思想一脈相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只有尊重人、發(fā)展人,贏得人民的支持,讓人民安身立命,才是長治久安之道,才是優(yōu)秀的文化,也便是順天應人的“王道”。
【霸業(yè)云煙戲馬臺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寂寞云煙,水墨幽心經(jīng)典散文06-28
人生獨角戲詩歌11-12
王維《戲題盤石》唐詩賞析06-07
戲贈杜甫原文及賞析07-16
李白《戲贈杜甫》翻譯賞析01-19
顧況戲白居易閱讀答案03-19
顧況戲白居易古詩賞析01-22
贛南采茶戲閱讀答案11-19
《臺城》劉禹錫05-19
此馬非凡馬李賀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