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親的磨坊散文
從我記事起,父親就經(jīng)營著一家磨坊,村里人都叫他“磨主兒”。磨坊坐落在村子的一個舊倉庫里,磨是那種發(fā)動機帶動的鋼磨,體型比較大,噪音也比較大。
那個時候,村里村外的人拉著糧食到父親的磨坊磨面,秋收后的日子里,是父親最忙的時候。村民們有的扛著糧食袋,有的推著車子,在父親的磨坊里集合了。東家五百斤,西家三百斤,開始按順序磨面,前面的開始磨了,后來的就得等待。磨坊門口有一桿大秤,鄉(xiāng)親們拉來的糧食,一過秤,倒在一個大木匣里一邊灑水一邊攪拌,灑水的量需要父親掌握,出面的多少全在這水里,潮完水,裝袋后等待被磨成白花花的面粉。
父親的磨坊生意紅火,常有村民跑來問他家磨面的日子,那些日子被父親劃在墻上的,張三李四填得滿滿的。父親有個小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誰家磨面多少,磨費是多少。誰手里有錢了就給父親送來,父親就在本子上給抹去,當然,也有很長時間不送來的,父親就上門去收,每年年底集中收一次。對實在困難的,父親也知道,就不去收,這是他的善良,小小的我都記在心里。那個時候,父親的磨晝夜不停地在轉動,油桶里的柴消耗得特別快,母親就常常牽著驢子翻山越嶺去朱岔公社駝油,駝來的油也只能維持一兩天,我常跟母親去山那邊駝油,順帶買回一點家里用的東西。母親異常的節(jié)儉,我們姐妹三上學的費用、家里的零用,就靠父親的磨坊維持。
九六年的時候,村子里通了電,父親找到村長批下了舊倉庫的那塊地,我們的新家也在磨坊附近安家落戶了。后來,父親買了新的磨面機,改為電動磨坊,比較容易操作,母親也在父親的指點下學會了磨面。母親不認字,秤糧食就成了我的事情。來父親磨坊磨面的人越來越多,隔壁村的都趕來磨面,說父親磨的面很細滑也出得多。那時候的磨面比較費人力,一家三四口人才能忙過來,為此父親總是忙前忙后的,給磨面的鄉(xiāng)親們幫忙,有時候來磨面人多了忙不過來,我們也成了父親的“壯丁”被抓去幫忙。磨面對鄉(xiāng)里人來說可是件大事,一年的收成全在這里,莊稼地里收了多少袋糧食,磨了多少袋子面,這些都成了他們在磨坊面前等待時候的話料。那個年代,多數(shù)人的溫飽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糧食磨出的面白花花的從磨里磨出,等待被鄉(xiāng)親們們封存在自家的面柜里,去維持接下來的日子。
鄉(xiāng)親們磨的最多的還是麥子,等麥子磨完了,也有大豆小豆需要磨成豆面的。農(nóng)家人想來最會節(jié)省時間,無數(shù)冬日之夜,就是父親磨面的日子,磨坊里洋溢著面粉的分子,父親的頭發(fā)上頂著一層層面粉,他還時不時進來巡視我們做作業(yè)的情況。我們姐妹三爬在一張桌子上做作業(yè),我抬頭正好看到父親被白了發(fā)的一幕。
再后來,第三代磨面機問世,是那種無需人力的現(xiàn)代化設備。方圓幾里買了許多磨面機,磨坊也多起來了,父親的磨坊再沒有升級,這是父親的決定。隔壁村的新機子安裝好以后,父親就說,磨面的效率特別高,鄉(xiāng)親們拉去糧食也省了許多程序。直到現(xiàn)在,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鄉(xiāng)親們種地的越來越少,日子卻一天比一天過得好,人們再也不用拉著糧食去磨面了,也實在沒糧食可拉,直接拿錢去買面,把面拉回家。
父親的磨坊就這樣被擱置了,父親一直也沒有拆那幾件房子,里面的磨面機還靜靜地待在那里,落滿了灰塵,它見證了鄉(xiāng)親們那段艱難的歲月,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父親的磨坊散文】相關文章:
父親散文08-04
父親經(jīng)典散文08-26
父親喝茶散文08-05
父親與土地散文05-01
想起父親經(jīng)典散文07-11
父親的老梅經(jīng)典散文08-23
懷念父親散文08-06
父親老了 散文10-29
父親寫的散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