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捻棗散文
捻棗,是制作蜜棗的一道工序,而且是很重要的工序。
技術(shù)工人將刮過針痕的棗子煮熟,再經(jīng)熬糖,棗身吸飽了白糖,就需要捻棗了。
小學一放暑假,我們就到食品加工廠去,捻棗掙錢。每天一大早,在糖棗車間排隊,用小竹箕裝著領取的糖棗,回到專設的場地,坐在架子前,就埋頭開始捻。我們要把每只棗子捻成“元寶”狀,將它們一個個整齊擺列在一米直徑的大簸箕上,一圈圈的圍向中心,直到擺滿簸箕。
蜜棗捻成“元寶”狀,曬干后定型,一是為了外形好看,二是利于成品包裝。
別看捻棗的動作很簡單,但也是個技術(shù)活。一手的食指與中指捏著棗子的兩端,另一手的拇指在上,食指在下,交叉呈現(xiàn)十字形卡在棗子中間,側(cè)著拇指用力一捏,很自然就捏成了“元寶”。不過,用力十分講究:力小了,凹陷不夠深,曬干后就不好看;力大了,捏得過深,棗身就會爆裂變形。所以,捏出來的棗形因人而異,有好有孬。熟練的高手可捏得個個形狀幾乎一致。蜜棗擺滿一箕后要給技術(shù)員評級,按優(yōu)劣分為甲乙丙丁四等。
美食就在眼前,孩子哪個不嘴饞?趁著監(jiān)工不注意,當然難免會偷吃的;可是,糖棗甜膩膩的,吃不了幾個就膩歪了。何況偌大的工廠并不在乎這個。那你就吃吧,只怕整天聞著糖味,請你吃卻吃不下去呢。
這錢真不好掙。試想,在那一米直徑的大簸箕上,密密實實地擺滿拇指大小的棗子,每一個都必須捏成元寶狀,不知要幾千個才能擺滿一簸箕。弄得兩手都是糖,黏糊糊的,身癢也不能用手撓。捻成甲級的一箕,報酬是1毛錢。次等的價格相應降低。從早到晚重復勞動,熟練手快的也只能擺滿五六簸箕而已。收入其實很微薄的。但是,那年代,鎮(zhèn)子上人們的生活困難,孩子們讀書,要交學費都是很沉重的負擔。在捻棗的勞動中掙到一點錢,往往可派不小的用場。
捻棗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車間里熱氣騰騰,整天笑語喧嘩。熬糖車間的糖鍋飄來糖味,就在這里濃濃地蕩漾著。呀,大家在一起釀造著甜蜜的生活呢。
從捻棗的過程中,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元寶”是一個一個地捏成的;勞動的所得,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積累著。
【捻棗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棗經(jīng)典散文(精選17篇)07-22
我若捻筆,只為你落墨成詩的詩歌07-04
棗核的閱讀答案參考02-25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及賞析(2篇)10-16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賞析2篇11-06
優(yōu)秀散文:愛上散文06-28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6-27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04-21
經(jīng)典散文精選06-28
散文:品散文要成新常態(tài)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