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語文詩歌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
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練習(xí)中,同學(xué)們常常出現(xiàn)對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時張冠李戴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Z文詩歌表現(xiàn)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象征:
(一)定義: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shù)手法。
。ǘl件與特征:象征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借助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例如蠟燭,光明磊落,焚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具體形象,可以使我們聯(lián)想到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蠟燭是舍己為人的象征。在文學(xué)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體事物來暗示作者的思想、態(tài)度與感情的方式。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實體,卻代表另一種東西。
。ㄈ┳饔茫
1、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例如:《白楊禮贊》的作者把對北方農(nóng)民的贊美之情寄托在對白楊的具體描繪與精辟議論上。這種描述是貫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中國詩歌的生命線,“猶如心臟之于軀體”,“沒有象征,詩歌就將失去力量”。
例如:龍象征皇上最高權(quán)力;鳳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長治久安的象征;猿聲是旅人離分時的傷感的'表現(xiàn);鶴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則代表著幸福;鴛鴦是愛情的象征;大雁給分離的情人帶來消息;知了象征復(fù)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寫秋天的詩中出現(xiàn);楊柳表示別離;蘭花是純潔的象征;牡丹是富貴的標(biāo)志;“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等等。
例1:“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導(dǎo)山中去,歸來每日斜!保ㄈ弧秾り戻櫇u不遇》)【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jié)操。
例2:“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屈原《離騷》)【析】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例3:“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析】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jié)。以梅自喻,表現(xiàn)自己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
有些是某些詩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義,有些是全詩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即說理詩或詠物詩。
例如:虞世南的《蟬》中“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作者是在強調(diào)立身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憑借,自能聲名遠播。
二、聯(lián)想和想象
。ㄒ唬┒x及舉例
1、聯(lián)想: 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例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保ㄙR知章《詠柳》)
【析】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2、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例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析】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
上
。ǘ┞(lián)想、想象與浪漫主義
聯(lián)想、想象與浪漫主義關(guān)聯(lián)密切,聯(lián)想和想象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采用。
例如:李白常把現(xiàn)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jié)構(gòu)全詩,詩人的想象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靶r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jié)合的神來之筆。
。ㄈ┞(lián)想、想象與夸張
大膽豐富的想象也常表現(xiàn)為夸張手法的運用。在浪漫主義詩歌
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見。
例1: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痹摼渚瓦\用了夸張和烘托的寫法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巍峨高峻。
例2:李賀的《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薄疚觥吭谠娙说难壑忻CV袊蟮厣系木胖輱u成了微不足道的塵煙九點,浩淼無邊的東海成了杯中之物,通過想象和夸張的手法,抒寫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
。ㄋ模┨貏e提醒——勿泛化使用
聯(lián)想、想象既是一種表現(xiàn)手法,也是最為普遍的思維方式,幾乎沒有沒有想象的詩歌,因而在考試時往往是順用而非專用。
三、抑揚
(一)概念: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
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ǘ┓诸
1、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又叫先抑后揚,即文勢先下抑后上揚,或文意先貶抑后褒揚,猶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頂。
2、欲抑先揚
欲抑先揚又叫先揚后抑,即文勢先高揚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揚后貶抑,好像瀑流,從高處飛瀉而下。
例1:“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保ㄍ醪g《閨怨》) 【析】 這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ㄈ┫嚓P(guān)范疇——褒貶
1、似貶實褒
對值得歌頌的.對象不正面褒揚,而寓褒于貶,正話反說,用貶抑的語氣來褒揚,看似貶抑實為褒揚
例1: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紅樓夢》中《西江月》)【析】這兩首詞用似貶實褒、寓褒于貶的手法揭示了賈寶玉的性格!
2、 似褒實貶
對應(yīng)該貶抑的對象不直接貶抑,而寓貶于褒,反話正說,用褒揚的語氣來貶抑,看似褒揚實為貶抑。
四、襯托
。ㄒ唬└拍睿
利用事物間近似或?qū)α⒌臈l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shù)手法。
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像明顯突出。
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
(二)分類:
1、性質(zhì)分類:
(1)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正
襯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襯體作主體的陪襯,突出主體。
例1:“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
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韋應(yīng)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析】 此詩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沒有直接寫雨,而是通過別的事物把雨寫出來:船上的布帆變得重了,鳥兒飛得不那么輕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遠處都看不真切,而江邊的樹卻顯得十分滋潤。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雖未直接寫雨,但烘托手法的運用使我們感到,在船帆上,鳥羽上,在天際,在大樹上,全都是蒙蒙的細雨。
例2:“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析】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音樂的魅力,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回味空間。
例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析】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fēng)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2)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
例1: “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保ǘ鸥Α堵靡箷鴳选罚疚觥吭娭幸浴靶谴蛊揭伴,月涌大江流!钡膲验熅跋,來襯托“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所營造的的冷寂、孤獨藝術(shù)氛圍。
例2: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保ǘ鸥Α督^句》) 【析】 這首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的前兩句寫景,簡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馳的風(fēng)景畫。你看:漫江碧波蕩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fēng)光!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像一團團燃燒著的旺火,多么燦爛。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與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光的紅艷,青與紅相互斗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托而逾顯其白;一個“欲”字,則以擬人化賦花朵以動態(tài),使之搖曳而多姿。
例3:“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保ɡ铎稀锻稀罚 【析】 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以后寫的一首詞。這首詞通篇不對當(dāng)時的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寫夢境,寫夢中游上苑的'熱鬧景象和“花月正春風(fēng)”的美好景色。為什么這樣寫?是用夢境來反襯現(xiàn)實。夢境寫得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越顯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便越顯得今日處境的凄涼,“恨”的含意便表達得越充分。
例4:“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保ǘ拍痢洱R安郡后池絕句》) 【析】 以成雙成對的“鴛鴦”襯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例5:“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析】 本詩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例6:“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析】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2、內(nèi)容分類:
。1)人烘托人
例1:《陌上!分薪琛靶姓摺薄吧倌辍钡鹊姆磻(yīng)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
(2)物烘托物
例2:“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
(3)以景物烘托人物
例3:《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而悲傷的心情。
3、特別提醒——烘托實際上是一種側(cè)面描寫。
它通過側(cè)面描寫,即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來表現(xiàn)主要對
象,使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對象鮮明突出。
五、對比
。ㄒ唬┗靖拍
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zhì),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
例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保ㄙR知章)
例2:“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析】以戰(zhàn)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
例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元代王冕《白梅》)
【析】 此詩將“冰雪林”中潔白的梅花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梅花之高潔守志,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4: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保ɡ畎住对街杏[古》) 【析】 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越王大敗吳國,凱旋而歸,戰(zhàn)士們個個脫下戰(zhàn)袍,換上了“錦衣”,向國人炫耀他們的戰(zhàn)功,宮女們個個打扮得花兒一般,在宮殿里恣情歡樂;另一幅則是“只今惟有鷓鴣飛”——現(xiàn)在只有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昔日的勝利、熱鬧早已煙消云散。詩篇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抒發(fā)了盛衰無常之感。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了主題,發(fā)人深思。
(二)特別提醒
1、對比,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nèi)容設(shè)置的技巧。
例1: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蓱z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fēng)不用媒!保ɡ钯R《南園十三首(其一)》) 【析】 “小白長紅”指白花少,紅花多。園中春花的艷麗和“日暮嫣香落”的結(jié)局,形成對比,藉以抒發(fā)個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華,猶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諱卻不能為朝廷所用,如花盛開時無人欣賞,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來,全詩悲劇氣氛濃烈!凹夼c春風(fēng)不用媒”說得輕松,其實花何嘗愿意離開本枝,隨風(fēng)飄零。
2、襯托與對比的區(qū)別
襯托與對比都是兩事物并提,有時易混淆。它們的不同表現(xiàn)在:
。1)它們的目的不同:襯托之所以言及甲事物,是由甲到乙的單向作用。對比則是甲乙二者同時突出,是甲乙之間的雙向作用。
(2)修辭作用不同:襯托以賓襯主,揭示主體;對比是兩相比較,呈現(xiàn)出差異。
【典型例題】
例題1、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 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fēng)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破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問1、《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問2、陸游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shù)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技巧指要:問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襯托的寫作技巧。詩中將采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少女的邏裙和碧綠的荷葉,粉嫩的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襯,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問2:陸游詩,“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晚常啼杜鵑!眱删洌娙艘浴傲助L巢燕”的無聲,反襯杜鵑的有聲,好處是以寂靜突出杜鵑悲切的'叫聲。
例題2、 閱讀下面一首唐人七絕,回答詩后問題。
《觀祈雨》 李 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問:這首詩在寫作技巧和語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試作簡要賞析。
技巧指要: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運用了對比手法。 前兩句寫農(nóng)民祈雨的場面,后兩句寫朱門歌舞的情景,前者憂,后者樂,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語言含蓄,極具諷刺性。第一句語中帶情。(桑無葉,土生煙)含蓄地抒發(fā)了農(nóng)民盼雨心憂如焚之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享樂,一樣“憂”,兩樣情,詩人的同情與憤慨滲透其間,溢于詩外。
例題3、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詩后問題。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問:詩中兩處描寫自然景物,其表現(xiàn)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技巧指要:①水急流雖然是寫景,但與送別情景密切相關(guān),呼應(yīng)了上句中的“解行舟”,也開啟了下句中的“人已遠”。
②前者用“紅葉青山”反面襯托對朋友的留戀之情,后者用“滿天風(fēng)雨”是寓情于景,用悲涼之景來表達作者黯然神傷的離別之情。
例題4、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詩后問題。
陶者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提問:這首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技巧指要:詩歌把長年辛勞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的憤慨之情。
例題5、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fēng)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問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技巧指要: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征。
問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技巧指要: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六、用典
。ㄒ唬└拍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
。ㄒ唬┳饔
1、優(yōu)點:
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2、缺陷
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對于鑒賞者來說,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義,就不能很好的讀懂這些詩歌,更談不上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平時積累一定量的典故中才能透過原來典故中的本意進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
。ǘ╊悇e
1、內(nèi)容類型
。1)用語
點化前人語句。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例1:《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為杜甫點化,在《詠懷五百字》中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例2:“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保ń纭稉P州慢》)“春風(fēng)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用事
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
①引用神話故事。
例1:李賀的《李憑彈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有“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還有“吳質(zhì)不眠倚佳樹,露腳斜飛濕寒兔”的詩句,都是形容李憑彈的好。引用神話傳說,能增強詩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構(gòu)成奇特的`藝術(shù)境界。
、谶\用歷史故事。
例1:漢文帝(劉恒)愛賈誼之才,將他從長沙召回,在宣室接見,而李商隱寫《賈生》,卻用“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詩句,諷刺漢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賈誼,這是對漢文帝接見賈誼的反用。通過反用,實則慨嘆自己的懷才不遇。
例2:《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比、四句借用飛將軍李陵的典故,《史記·李將軍傳》中說:“(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鼻迦松虻聺撜J為這首詩“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對當(dāng)時領(lǐng)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批評。
例3:“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保ㄐ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jīng)歷一層外,全是用事!跋氘(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dāng)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fù)中原的決心。
2、方式類型
古今人們用典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種方式。
。1)明用典故
古典詩詞在使用典故時,如果能使讀者從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個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這種現(xiàn)象在古典詩詞中是常見的。
例1:“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析】“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這是明用《史記·馮唐列傳》中的故事,東坡居士在這里明用這個典故,意在以魏尚自況,希望有一個象馮唐那樣識才敢諫之人,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薦,派人將自己召回,委以重任。這是古人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的反映。
例2:“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析】在皖南事變后,周恩來憤筆疾書“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這里明顯化用了曹植《七步詩》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暗用典故
古典詩詞在使用典故時,有時表面上看用典處似乎與上下文句融合為一,不細察則不知為用典,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末句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來好象是寫“出獵”,描寫獵人彎弓射狼的情況。其實這是暗用了《楚辭·東君》“舉長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貪殘掠奪,作者在此代指遼和西夏統(tǒng)治者;“射天狼”則表明自己御敵保國的決心。
。3)正用典故
例1: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保ɡ畎住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析】以典代人,通過文章既以贊李云,也以自贊。“蓬萊”,為海中神山名,傳說仙府中難得的典籍,均藏于此!逗鬂h書·竇章傳》言:“是時學(xué)者稱東觀(后漢政府的藏書機構(gòu))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這首詩中的“蓬萊”,是借指校書郎李云。“建安骨”為建安風(fēng)骨之簡稱。東漢末建安時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的詩歌,風(fēng)格清新剛健,被后人稱為建安風(fēng)骨!靶≈x”,指謝眺;區(qū)別于“大謝”(謝靈運)。李白非常推崇謝眺,這里有自比的意思。這兩句中,上句稱贊李云文章得建安風(fēng)骨,清新剛;下句謂自己的詩歌應(yīng)像謝眺那樣清新雋永。
。4)反用典故
有的詞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
例1:“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zhǔn)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保ㄐ翖壖病稘M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析】辛棄疾極力鼓勵李入蜀做一番事業(yè),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難》中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將其概括為“蜀道登天”。本來,李白在《蜀道難》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艱險,辛棄疾在《滿江紅》中卻強調(diào)通過艱苦的攀登可以上達青天,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ㄋ模┏R姵S玫涔
1、投筆2、長城3、樓蘭4、折腰5、化碧6、鴻雁7、尺素8、青鸞9、雙鯉10、五柳11、東籬12、三徑13、勞歌14、長亭15、南浦16、陽關(guān)17、柳岸18、風(fēng)騷19、雕蟲 20、鴻鵠21、杜鵑22、鷓鴣2l黍離24、桑榆25、商女26、杜康27、瑟瑟28、紅豆29、雞黍30關(guān)山月31梅花落 32霓裳羽衣曲33、后庭花 34楊柳曲 35行路難……詳見“詩歌鑒賞——語言——典故”部分。
七、照應(yīng)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dāng)運用這種方法使結(jié)構(gòu)顯得緊湊、嚴(yán)謹。
例1:“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保f應(yīng)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析】 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yīng)了詩題中的“送”字。
八、以少總多、以小見大
。ㄒ唬┮陨倏偠
1、名人論說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唐朝劉知己《史通·敘事》“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
王安石“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2、基本要求
(1)概括性:所表現(xiàn)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夠啟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耙蝗~落而知天下秋”。
。2)具體性:指所表現(xiàn)的事物具有個性、偶然性,體現(xiàn)為感性的,能夠限制讀者的聯(lián)想。如: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濺欲迷人眼,錢草才能沒馬蹄!保ā跺X塘湖春行》)【析】“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景物增加了個性,使我們知道這是早春,不是暮春。
。ǘ┮孕∫姶
1、概念: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表現(xiàn)了窗中觀景的藝術(shù)趣味,通過有限聯(lián)想到無限,“物小蘊大”,意趣無窮。 2、特點:
1、詩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讀者的腦海里喚起大的.境界,所謂“以小景傳大景之情”。清代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
例1:“梅花落地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fēng)” 【析】這是小景,風(fēng)吹初開柳葉,一聯(lián)想,東風(fēng)駘蕩,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便浮現(xiàn)于眼前了。
2、寫社會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內(nèi)容,絕句尤適宜用這一手法。
例2: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任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薄疚觥浚ǘ拍痢冻啾凇罚岸䥺堂\”小事,小事與東吳霸業(yè)有關(guān),以二喬立意,從而反映三國之爭大事。
九、借形象說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例1:“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蘇軾《琴詩》)【析】詩人從“琴”與“指”這兩個形象入手,通過兩個假設(shè)句和兩個反問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于主、客體的`緊密配合”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
十、離合
離合是一種離題旁涉與緊扣題目的辯證表現(xiàn)手法。直寫題目,內(nèi)容就會局促;蕩開筆墨,內(nèi)容又會偏離題目。而離合就是要講究直寫與旁寫、正寫與側(cè)寫的和諧,側(cè)寫、旁寫都要做到服務(wù)于正寫,服務(wù)于題目,從而使詩歌意脈相連,似斷實續(xù),搖曳多姿。這種手法在詠物詞中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因為古人主張詠物詞要力求“不即不離”、“不沾不滯”。
【語文詩歌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詩歌表現(xiàn)手法作用09-06
詩歌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06-11
詩歌鑒賞表現(xiàn)手法11-03
詩歌:語文是什么09-23
詩歌表現(xiàn)手法答題格式06-29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有幾種?09-27
詩歌的常見表現(xiàn)手法08-12
詩歌賞析的15種表現(xiàn)手法06-03
晏殊浣溪沙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