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1
李白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他的詩歌是其主要成就,被世人流傳至今。小編整理了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希望愛好文學的你會喜歡哦。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詩歌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傊,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極其豐富,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七言歌行篇幅長、容量大,形式自由,宜于表達詩人矛盾復雜的思想,抒發(fā)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保ā墩f詩晬語》上)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于散文,但都統(tǒng)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tǒng)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丑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2
李白(701—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xiāng)),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xù)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1《秋蒲歌(其十五)》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主題:詩人以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深刻揭示內心深處的愁悶。
2《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主題:再現長江磅礴氣勢,表現詩人豪放的非凡個性。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古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3
在大唐多若滿天繁星的詩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們譽為既有俠肝義膽,又有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傳奇的一生,豪放飄逸的詩風,確實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們一說起李白,就可以想見一個飄然不群的詩仙形象。
迄今為止,無論是研究者筆下的李白,還是活在一般人心中的李白,都不外乎此。其實自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這種定型化了的歷史人物形象,增加了李白的傳奇色彩,使后世騷人望塵趨拜。然而這種定型化了的詩仙形象,也使人們與李白產生了一種近乎膜拜者與偶像之間的距離,一種霧里看花、云中觀月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限制了我們循著詩人外化了的思想情感軌跡——詩歌,走入李白心靈的殿堂。
其實,李白的性格既有灑脫不群、追求自由的一面,又有執(zhí)著、深沉的一面。它的情感中感傷亦如影子一樣與歡樂相隨,詩人與社會的矛盾以及詩人性格自身的原因,使李白一些看似充滿歡樂、飄逸灑脫的詩篇中,夾雜著失望的'悵惘、焦慮的痛苦與孤獨的感傷。無論是希世之嘆,亦或是出世之望,乃至對現實的抨擊,其中往往寓藏著這種心態(tài)。有人認為:李白的詩豪中見悲,有極為深沉的悲感。這種認識從較深層次揭示出李白詩歌的個性特征以及流露于詩中的李白心態(tài)。
讀李白的詩,常常在豪放、樂觀、灑脫的感受之余,品味道一種孑然特立、漂泊無依、四顧茫然的孤獨悲哀。李白的詩有時看似樂觀灑脫,實則在詩仙那瀟灑的一笑中,飄曳的紫霞仙裳下掩藏著一種孤獨的痛苦心態(tài)。
孤獨感伴隨著李白的一生,到其去世都不曾擺脫掉。李白作于臨終前的《臨路歌》云: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很顯然,這位以背負青天,摶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而自負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帶著終生的孤獨與遺憾,離開他既憎惡然又執(zhí)著的熱愛著的世界的。
李白的孤獨意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ㄒ唬⿷巡挪挥、生不逢時,是李白詩歌的常調,與這中常調相伴隨的則是政治上的遭棄感和無歸依感。李白少時就有很強的功名事業(yè)心,“以當世之務自負”。這強烈的濟事觀念,顯然是來自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不過,李白不是一個普通的本分的讀書人,它的豪俠性格以及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所特有的非凡氣質,即豐富的想象力和脫離實際的異想天開,是來自儒家的濟事思想,溶入了來自詩人自身的主體精神的催化劑,自然地膨脹為天下舍我其誰的自大、自負與功名唾手可得的狂妄。然而,李白的自大與自負,又常常與現實相忤,是詩人陷于政治前途無依無托的心境。
(二)如果說政治上的遭棄感和無歸依感的孤獨心境,是詩人的理想、詩人的性格與環(huán)境的沖突所造成的話。那么,李白陽春白雪、曠世無知音的寂寞與孤獨感,則只能說來自詩人主體、詩人性格的本身。這是詩人孤高傲世、目中無人、不愿與世同流的孤獨,我們姑且稱之為自我放逐的孤獨。自我放逐的孤獨,尤其能顯示出詩人性格的力量與光輝。李白具有十分強烈的自我意識。豪俠、浪漫的個性,加之天賦才華,良好的教育,使他常常有自命不凡的特異感和優(yōu)越感。尋找知音,又反映了李白強烈的希世之年;而知音安在的感嘆,也反映了世無同類的孤獨之感,當然也流露出陽春白雪的驕傲。
(三)李白的一些詩里,還表現初一種天地過客的悲。“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闭且驗樵娙苏J識到生命與宇宙的不可逆的自然法則,才可能在這有限與無限,遷逝與永恒的強烈對比中,感悟到這種蒼涼的孤獨意識。
李白雖為詩仙,卻非一味地飄逸,它的內心深處,常有無法派遣的孤獨意識。這種孤獨意識,直接影響到它的詩歌,給他的詩帶來崇高感和悲感。雖然李白詩風格豪放已成定論,然而孤獨意識給其作品帶來的崇高感和悲感,使其相當一部分作品具有了豪中見孤崛,豪中見悲的風格特點。
【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相關文章:
李白的詩歌特點05-21
李白詩歌主導風格06-02
李白的寫詩風格和特點07-03
詩歌鑒賞的語言風格特點05-08
晚唐詩歌的風格特點09-21
李白王維杜甫詩歌風格比較11-28
論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08-10
李白詩歌的藝術特點豪放飄逸10-12
李白的詩風格10-11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09-13